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扎兰屯一中2015-2016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i)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吕氏春秋一书中有“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等描述,并提出“欲尽地利,至劳也”等重要思想。其想阐明的基本观点是()a.只要爱惜民力就能缓和阶级矛盾 b.与民休息才会调动农民积极性c.精耕细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d.在生产劳动中要注意劳逸结合2“化繁为简是图示法教学的一大特点。”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是()a分封制 b个体农耕c集体劳作 d自然经济3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微地描写了贾府的洋货使用。第40、59回,凤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巾,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材料反映了清朝中期()a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c进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 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4.据战国策魏策三载:“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通韩之上党于共、莫,使道已通,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这则史料反映出当时()a.国家分裂、割据混战的状况 b.区域性商业交换的发展c.统治者加强对百姓的搜刮 d.韩魏等国以商立国的政策5.我国古代“重农”政策毋宁说是“集权主义”统治下一种“精明”的选择。集权国家的悲剧就在于明知“商”之不可抑,而不得不抑,“农”之必须重,而实难得其重。农、商在官僚体系过分介入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病态的生存状态。这一观点认为()a.集权制度下商品经济难有发展 b.重农政策与集权统治密不可分c.抑商政策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d.政局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6.下面是16世纪欧洲金银占有总量的变化情况表。这种状况导致了当时的欧洲项目黄金总量白银总量16世纪初期55万公斤700万公斤16世纪中期119万公斤2140万公斤a.金银价格上涨 b.生产下降c.物价下跌 d.物价上涨7.“15世纪末以前,印第安人的历史是独立发展的。人口约有1500多万到4000多万,语言和方言达数千种之多,在美洲建立了许多古文化中心,创造了灿烂的印第安文明。然而这一切从1492年开始改变了。”其言外之意是()a.哥伦布远航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地理大发现密切了各文明间的关系c.印第安文明曾经引领世界发展 d.西方殖民导致了印第安文明的毁灭8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是()a黑奴贸易十分盛行 b荷兰成为贸易强国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9.“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下列事件准确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哥伦布的成功远航 b.三次英荷战争的结果c.蒸汽船的发明 d.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0.马克思说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是否廉价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因此,较大的资本战胜了较小的资本。结果总是许多较小的资本家垮台,他们的资本一部分转入胜利者手中,一部分归于消灭。”马克思此话强调的问题是()a.工业革命使自由竞争加剧 b.资本的集中是生产发展的结果c.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本性 d.资本主义大多以规模来取胜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12.下面是烟台开埠10年后港口从业人员统计表。表格中出现的这一状况表明烟台港口从事工商业的总人数是3万人类型舢板、港口装卸工人较大商业服务客栈服务海关和衙门雇员洋行雇员小摊贩占比40%29.6%7.6%1.1%0.7%16.9%a.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达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刚刚兴起c.洋务民用企业的大力发展 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出现变动13莫洛科夫斯基是苏维埃俄国时期的一位普通农民,1918年秋粮食喜获丰收。当时他对粮食的处理最有可能的是()a剩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给国家b余粮可用作饲料c余粮卖给集体农庄d按国家要求交纳固定的粮食税14、下图为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国有企业的活力增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a b c d15.1984年4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在总结江苏常州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的经验以后,提出“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并指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可以“运用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这样做是为了()a.变更分配方式 b.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c.增强企业活力 d.强调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6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b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17.2008年,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一文中写道:对于企业来说,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既能有效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能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推动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可见,这里“走出去”的含意是()a.积极对外投资,拓展国际合作的新渠道b.充分利用外资,积极研发自主品牌c.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相结合的新模式d.扩大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兼并重组18.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中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其意在说明()a.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有吸引力 b.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程度c.时代背景差异影响到文化的转型 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过程较相似19.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说:“市场机制如何能够把追求各自目标的个人自由,同提供衣食住行等经济生产活动中所需的合作和协作结合起来。所有人都能通过协作获益,而这种协作并不需要来自外部的强制。”这一观点实际上就是()a.阶级斗争学说 b.无政府主义c.法律至上的观点 d.自由放任主义20.经济运行总有一些规律,比如:一个国家的汇率下跌,其出口成本就可以降低,进而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资本流入也会增加,流出会减少;反之亦然。基于这一认识,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a.美元贬值 b.整顿银行c.货币紧缩 d.回笼货币21.十月革命后的土地法令规定: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所有的土地和地下的宝藏都是全民的财产。此后,土地的主人是()贵族 国家 人民 皇室a. b.c. d.22.列宁在1918年的多次演说和报告中,大力宣传和鼓励实行共耕制,并认为“分土地只在开始的时候是好的。这表明土地离开了地主,归农民所有。但这是不够的,只有共耕制才是出路”。这一认识和实践()a.满足了农民发展经济的需求 b.不利于团结地主为革命服务c.为苏俄开展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超越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23.2012年,“金砖五国”准备建立联合开发银行。金融时报对此评论道,“金砖国家的这家开发银行最终可能挑战布雷顿森林体系机构的影响力”。上述现象反映出()a.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待继续完善 b.布雷顿森林体系机构已失去作用c.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已经丧失d.政治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24.历史学家钱乘旦指出: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下列组织最能体现这种“越位”思想的是()abcd25.文汇报有文章指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市场竞争的自由化,它的平等性体现在竞争过程的平等,而不是竞争结果的平等;是竞争规则的平等,而不是规则制定的平等。这些话的中心含义是()a.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特点是竞争更激烈b.市场竞争的完全自由化很难达到c.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以平等合作为基础d.发达国家制定的经济规则不合理第卷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50分)26.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二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形式的土地制度?据材料探究劳动者“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5分)(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土地经营方式?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7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之初,在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时,一项重大而深远的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神州大地稳步推进。建设新农村,对中国农民而言是一种福音,对中国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中国农业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材料二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中国律师网(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的理想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根本原因和产生的影响。(8分)28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材料一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中国上海商人徐荣村得知后,寄出12包精选的“荣记湖丝”并一举获金、银大奖,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由此开始。但当时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英国展出的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材料二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注:全称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是令中国人难忘的一次盛会,中国共获取1211枚奖牌,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张裕酿酒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4枚金质奖章和最优秀奖,遂更名为金奖白兰地本次博览会后,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世界知识2009年第17期(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英参展商品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存在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2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世博会后“出口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什么?(6分)29材料一“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稿材料二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是指什么?该政策“新”在何处?(5分)(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什么改革?(6分)1-5 ccbbb 6-10dddbb 11-15cdabc 16-20dacda 21-25cdddc26. (1)形式:自耕农土地所有制。(2分)原因:天灾、苛政、高利贷盘剥。(3分)(2)方式:租佃经营方式。(2分)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商品经济发展。(2分27.(1)理想:政治上摆脱压迫奴役,经济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分)(2)新乐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