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31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31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31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31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31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间:30分钟)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改编题)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血浆蛋白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解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它们在物质组成上相似,都含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以及激素等,因此选项a、b正确。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中血浆和组织液间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间以及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是单向的,因此选项c正确。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答案d2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图中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解析根据题干及图可以判断出为血浆,为组织液,为细胞内液,为淋巴。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了内环境;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在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血浆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答案c3(2013北京石景山期末)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解析本题考查对人体内环境的理解,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突触间隙有组织液。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内。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轴突膜上进行的。答案a4(2013试题调研)根据下图判断,描述正确的是()。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 b c d解析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来说,过程a、b、c同样重要;组织液中的co2对ph的调节有重要作用。答案d考点二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5(经典题)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现象或病症是()。小腿抽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尿毒症组织水肿高原反应缺铁性贫血症a bc d解析小腿抽搐是由于血液中ca2含量过少引起的,ca2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引起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红细胞形状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不能将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导致血浆中有毒物质积累而引起的。组织水肿的原因很多,但都是由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者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中水分增多引起的。高原反应是由于内环境中缺氧造成的。缺铁会让人误认为是内环境中缺铁,其实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答案a6(2013山东济南模拟)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b图中、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和激素c若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分泌量增加d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等解析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故a项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产生、垂体释放的,故c项错误;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抗原,故d项错误。答案b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7(2013汕头测评)如图中a、b、c分别表示哺乳动物的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c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d细胞3的种类最少解析从图中3种细胞外液之间的箭头方向可以判断出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2是指血细胞,其中的成熟红细胞不消耗o2,细胞3是指组织细胞,细胞的种类最多。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但不含消化酶,消化酶直接由导管排到消化道,不进入组织液。答案b8(预测题)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dl1)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解析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因此可以判断和属于细胞外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含有较多的k,并且含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答案d9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解析据图中甲、乙、丙的关系和“双箭头的两端是血浆和组织液”可知: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丁表示细胞内液。当过程2、6受阻时,组织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若丁表示红细胞时,其中的o2浓度比甲中的高。答案d10(2013北京东城期末)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为血浆,为淋巴,为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a正确;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会导致血浆和组织液渗透压降低,b正确;血浆中的无机盐过高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促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错误;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浆中,可由血浆中含有的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d正确。答案c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的调节下进行。(4)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层生物膜。(5)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在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扩散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解析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1)由图可知a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a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所以b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所以c为泌尿系统。(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4)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神经体液免疫(4)5(5)如图12下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液为_,b液为_,c液为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2)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3)健康人构成胰腺组织的不同细胞可分泌不同的物质,如:消化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_能进入血液;_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4)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系统。(5)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系统。解析(1)a液为组织液,b液在毛细血管内为血浆,c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内环境。(2)co2、o2均以自由扩散方式出入细胞,其动力取决于浓度差。(3)胰腺组织中的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消化酶则由胰管进入十二指肠。(4)na、cl、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内环境需经消化系统吸收,再经循环系统运至内环境。(5)尿素等代谢废物需经循环系统运往泌尿系统排出。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2)血液中co2浓度比细胞中低(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4)消化系统循环(5)循环系统泌尿13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大量进入细胞导致细胞胀破,不透明的红细胞稀释液变成红色透明,这种现象称为溶血。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是否也会发生溶血呢?请根据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材料:人红细胞稀释液(红细胞形态正常);与人红细胞稀释液等渗的nacl、nh4cl、nh4ac(醋酸氨)、nano3溶液;蒸馏水;试管等。(1)实验思路:取试管若干分5组,每组设置若干个_。在蒸馏水和4种等渗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人红细胞稀释液,观察计时从加入人红细胞稀释液开始到_为止,或10 min后停止实验。_。(2)实验结果:物质蒸馏水等渗溶液naclnh4clnh4acnano3溶血时间/min1.00不溶血9.677.65不溶血(3)分析讨论:实验表明,人红细胞对nh的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