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忆江南优秀教案 为大家带来的是忆江南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一、赏歌导入新课 (课前欣赏忆江南歌曲(DVD配风光片) 1.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到的这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忆江南。忆江南,是个词牌名,什么是词牌名呢? 2.屏幕出示小资料: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忆江南这首词,(圈出“江南”两字),“江南”究竟在什么地方,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说法.现在一般指长江中下游,长江的南岸;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指的是苏州与杭州一带。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江南,就以她的美丽和富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他们游历江南,写下了大量歌咏江南的诗词。但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数白居易的这首,只有27个字的忆江南。 4.那么,这首忆江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 二、读出词中美景 读通词句 感受节奏美 1.练习读通。(读古诗词,首先要读通顺,请同学读两三遍,把词读顺,并注意它的节奏。(自读指读正音齐读) 2.把句子读通还不够,还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这首词很短,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将它划分为几个部分。请大家好好读,用你的停顿,告诉老师,这首词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读后,说理由再读。) 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 三、四两句有点特别。 请大家好好读,边读关注这两点,第一,字数;第二,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词语)(字数相等,上下相对)这样字数相等,相应位置词语对应的写作方法,叫对偶,古诗词中的对偶也叫对仗。这样的对偶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注意这两句的节奏。 4.练读对偶句。 5.整首连起来读。 品读词句 感受风景美 1.读得真不错,请大家轻轻地再读读词,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指名两个学生说,这个过程中注意“谙”和“蓝”的意思。) 2.这词啊,我们懂得了它的意思,就会越读越有味。来,我们一起再读: 师江南好, 生风景旧曾谙。 师(加重语气)江南好, 生风景旧曾谙。 3.读着这个“好”字(板书),同学们会想起了哪些江南的美景?(这好字让我想起了学生说说关于江南的生活、风景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归纳)(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草长莺飞、溪边浣洗、小桥流水、茶园风光、鱼米之乡、人杰地灵)读着这个”好”字,你还会想起哪些歌咏江南的诗句? 4.道不完的江南美景,诵不完的江南诗词白居易却只用一个“好”字来赞美!这个“好”字,用得多妙啊!有人说,中国的汉字,就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诗词是汉字中的精华,更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啊! 5.好,再一次用朗读品味这两句(随机评价:好!你读得豪迈洒脱;你的朗读中带着江南的柔美:这平平淡淡的声音中,一定藏着深深的情;这好字中,流淌着款款情深) 6.在这么多江南美景中,让白居易印象最深,觉得最“好”的,究竟是什么呢?引出下面的两句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好!谁来读这两句(指名1位),觉得能比他读得好的举手(学生读),你觉得哪些地方读得比他好,你为什么这样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说后,再请1-2名) 8.听同学们都读得那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睛,音乐起教师范读范读后学生跟读两遍: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 (学生读后,来到一学生身边)读着读着,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教师请2-3位学生将看到的画面,说出来,并结合句子朗读) 预设与相机点拨: “我看到了太阳出来了”怎样的太阳啊?(红红的,大大)来,你读,让人觉得这太阳的确很红很大。(这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吗?你再看得真切些,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升起来之后,江面又有哪些变化?(太阳慢慢升起江面上)你读!你把太阳的姿态、颜色都读出来了。真棒!来,我们一起分享这美丽的景象。 “红胜火”那是一团怎样的火啊?(远远望去,江面上一片橙色,分不清哪是江水,哪是朝霞,哪是倒影)是啊,那是何等开阔而壮丽的景色啊!读! “我看到了绿绿的江水”那是怎样的绿啊?来,就让绿绿的江水静静地流淌,流淌。(读) 是啊,那绿绿的水,悠悠地流淌,流淌怪不得,有一位诗人啊,用“蓝墨水”来形容江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请同学们再自己读读这两句,谁读得最美,一会儿老师给他配上音乐。 (学生自读配乐指读配乐齐读) 9.(学生读后,课件展示江南美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江南明丽秀美的风景。)师:面对着这美丽的江南美景,再来沉醉地读这首词 10.真是“朝霞与江花争艳,江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多美的画面啊!江南如此美丽,怪不得白居易深深叹道江南好!学生接读能不忆江南? 11.板书“忆”,请同学再来读最后一句,特别关注标点符号。 12.同学们,其实啊,在古代,所有的词都是没有标点的。这标点,是现代人加的。如果让你给这句词加合适的标点,你觉得应该加什么?为什么? (叹号!发自内心的一声长长的赞叹)。 (省略号言尽而意无穷,仿佛看到了作者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反问和感叹连用?!既是强烈的抒情,又是深深的赞美) 13.大家加得都有道理,但是,不少文学家和国学大师,给这句词加标点的时候,一致认为,加问号,是最合适的。这是为什么呢?(最确切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强烈的思念) 14.是啊,这小小标点里,也藏着一段深情啊!江南是如此值得他眷恋,怪不得白居易一开始便叹道:“江南好(学生接读全诗) 三、体悟景中深情 1.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江花,这江水,是很平常的江南景物啊,为什么白居易却如此深深地眷恋呢? 我们看黑板上的这组词语 忆江南 忆 好 景 江花 江水 你发现了什么吗?(三个词语都带有江字;都和水有关) 是啊,作者回忆江南,最先想到的就是江南的水(将”江花”/”江水” 擦掉,换成”水”字)。水,是江南的象征。江南,景因水而秀;人因水而俊,土地因水而滋润。水,江南的灵魂啊!因此,身处中原洛阳的白居易,才会觉得这江水和江花是如此美丽! 再读这两句。 师:平常的江花与江水在白居易眼里如此美丽,除了这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让我们走进白居易和他的江南。 屏幕出现资料链接: 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相当于杭州市长)三年已满,要离开杭州了。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了什么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诗。 离开杭州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 白居易离开杭州之后,又担任过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居于洛阳。公元834年,离开杭州已经整整10年了,在北国洛阳,白居易写了一首寄往杭州的五言诗,说:“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又过去3年,公元838年,大诗人已经67岁了。他几次动念去杭州,但都因路途遥远,身体虚弱,难以成行。他只能把一腔思念,托付于忆江南。 直到离开人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再也没有能够旧地重游。 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 读后问: 2.这平常的江花和江水,为何让白居易如此眷恋呢?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是啊 这风景,是一段美丽的江南岁月! 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忆着 (回读全词) 这风景,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着 (回读全词) 这风景,还是一帮朋友,一方百姓啊;因此,白居易痴痴地想念着 (回读全词) 学生读完后,教师马上紧接着合作读 (师) ( 生) (响而快)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慢而轻)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轻而慢)日出 江花红胜火 (渐快,渐响)日出江花 红胜火 (更快,更响)日出江花红胜 火 你看到了这团火了吗?(火)那是怎样的火啊?(熊熊燃烧的火,烈焰奔腾的火)那火焰中跳动着的是什么?(跳动着作者对江南热烈的想念啊!) 继续合作往下读: 师: 生: (响而快) 春来 江水绿如蓝 (渐轻渐慢)春来江水 绿如蓝 (很轻很慢)春-来江水绿如 蓝 (反复最后一句一遍) (反复一遍) 此刻,看到了那流淌着的江水吗?那是怎样的江水啊?(绿绿的江水!) 那绿绿的江水中,流淌着的又是什么呢?(流淌着白居易对江南深沉的思念!) 3.小结升华:是啊,这红胜火的江花上,这绿如蓝的江水中,藏着作者白居易深深的情啊.这真是寄情于水,情深似水。这就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完善板书:(用粉笔将“景”与“情”圈起来,连成一个完整的大圆。) 忆江南 忆好景 水 情 四、默写留驻精彩 1.来,让我们再一次动情地吟诵这首情景交融的绝妙好词: 2.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画面,值得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来,请大家拿起笔,将这首千古绝唱忆江南默写下来。 3.同学们,其实忆江南不只是一首而是三首。如果大家读了另两首,会对第一首词有更深刻的理解。请大家课外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学这两首词。 忆江南教学实录 学生:卖鱼桥小学四年级学生 执教拱墅附校 张祖庆 上课地点:杭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报告厅 :拱墅附校 周 慧 红 第一板块 赏歌导入新课 课前欣赏忆江南歌曲(陈俊华演唱)DVD配风光片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到的这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忆江南。忆江南原是一个词牌名,什么是词牌名呢?(屏幕出示小资料) 忆江南,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中国古代,诗 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忆江南是白居易写的,一起读。(学生齐读题) 师:同学们,关于江南,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说法。(圈出“江南”两字),一般人所说的“江南”是指长江中下游,长江的南岸;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指的是苏州与杭州一带。说到苏州杭州,我们就情不自禁想起 师生齐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师:咱们杭州就是江南。自古以来,江南,就以她的美丽和富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他们游历江南,写下了大量歌咏江南的诗词。但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数白居易的这首只有27个字的忆江南。那么,这首忆江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指题目)一起读。 (学生齐读) 第二板块 读出词中美景 读通词句 感受节奏美 师:同学们,学古诗词,首先得把古诗词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自己读两三遍,一会儿我们来试一试,好吗?打开课文纸。 (学生打开课文纸轻声读词) 师:好,哪位同学试一试。(环视):找一位不举手的同学,(走到一生旁)你来。 生:“忆江南 白居易”(将“居j 读成 j”) 师:我没听清楚,最后三个字。 生再读(依旧读错) 师:我还是没有听清楚。 生再次读(还是读错)。 师:同学们提醒他一下。 生(大声)齐读:“白居易” (生读正确这首词) 师:读得很不错。请别忙坐下,“白居易”三个字,你读了三遍把它读正确了。词里边有一个“谙”是生字,你也读正确了。最难读的最后一句,你也读正确了!你看,你多了不起!你教大家读最后一句。 生:“能不忆江南?” 师:“能不忆江南”这个“不”字,很容易读成“能不(b)忆江南?”在这里读“不(b)忆”。你再教大家一遍好吗? 生读,(师做手势,学生齐读本句) 师(弯腰面对生):很不错,以后要多举手,知道吗? 师:其他同学,觉得能够读得比他读得还要好。 (一生生读整首词) 师:读得非常好,请坐。同学们,古诗词光读通顺还不够,它是有节奏的,句子和句子之间也有停顿,同学们看(大屏幕呈现整首词),你能够把这首词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读出来吗?哪位同学试一试? (一生读整首词) 生:是在“风景旧曾谙”这个地方稍微顿了下。还有在“春来江水绿如蓝”停了一下。 师:我再请问这位同学,你为什么要这样停? 生:我看到“风景旧曾谙”后面有个句号。 师:有个句号所以停得稍微长一点,是吗?(生点头)借助标点来停顿,这也是个方法。 师:其实,老师告诉大家,这首词一、二两句讲一个意思,三、四两句讲一个意思,第五句讲一个意思,是不是这样的? 生:是的。 师:那一、二两句讲的是什么? 生:一、二两句讲的是江南风景很好。 师:把它浓缩成一个字 生: 好。 师:三、四两句写了什么? 生:景。(师板书) 师:第五句讲什么?一个字。 生齐说:忆。(教师板书:忆) 师:大家看,老师把这个停顿标出来了(出示空行的整首词),我们一起读。 (学生齐读,师提示空行稍停)。 师:同学们,大家能不能再仔细读一读,看一看这首词里边藏着一个“对对子”,你发现了吗?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一个对子。 师:好,我们来看(大屏幕出示)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这个对对子很有意思。下面老师读上边句子的一个词语或短句,你们读跟它相对应的词语。 师:日出 生:春来 师:江花 生:江水 师:(越来越快)红胜火 生:(学生跟着越快)绿如蓝 师:江花红胜火 生:江水绿如蓝 师:日出江花 生:春来江水 师:(语速更快)日出江花红胜火 生:(更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你看,这个对对子真有意思,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有节奏。象这样的对对子,一般叫它为对偶句。在古诗词中的对偶句,叫对仗。来,再读“日出江花红胜火” 生:(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同学们,学古诗词,读通了,读出节奏感了,那是远远不够的,咱们还得读懂它的意思。 品读词句 感受风景美 师:请同学轻轻地再读读这首词,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开始 (学生借助注释,自由说) 师: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教师轻轻提示:可以借助注释)来,你说说看 生:春天来了,风景真美好! 师:你只说二、三句意思,把整首词意思说一说。哪位同学试试看? 生:江南真是好啊!风景如此秀丽,太阳徐徐升起的时候 师:停,“风景如此秀丽”你这里讲了,还有几个字的意思没有讲进去,你说说看。 生(继续):风景如此熟悉,太阳徐徐升起的时候,江花好像燃烧的火焰。春来江水好像被蓝色的植物染绿了一样,怎能不让我怀念江南呢? 师:你讲得非常好,(学生坐下)别忙着坐下,老师想问你几个问题。你说“风景如此熟悉“,这首词当中,哪个字就是解释”熟悉“的意思? 生:谙 师:“旧曾谙”呢? 生(思索):过去风景如此熟悉。 师:对,江南的风景,过去曾经如此的熟悉。我再问你,“绿如蓝”的“蓝”,你刚才说像被蓝草染绿了一样,这个“蓝”为什么不是“蓝色”的“蓝”,而是“蓝草”的“蓝”? 生:这因为这首词解释里面就是这样的。(场上老师们大笑) 师(微笑着):哈哈,是啊,解释当中就是这么说的,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多好!请同学们关注“红胜火”和“绿如蓝”。这“如”指的是“好像”呢,还是(停顿一下)别的意思? (学生静静思考) 师:觉得是“好像”的请举手(一些学生举手)。 师(环视)放下。老师告诉大家,这个“如”不是“好像”,也是“胜过”的意思。为什么这里用“如”呢?因为上边用了一个“胜”字,再用“胜”就显得重复了。所以“绿如蓝”就是绿得比蓝草染过还要绿。明白吗? 生:哦。 师:同学们,这古诗词,懂得了它的意思,我们再来读,就会越读越有味了。不相信我们就来试试看,请接着老师的话读 师(深情地):江南好 生(深情地):风景旧曾谙。 师(加重语气):江南好, 生(加重语气):风景旧曾谙。 师:同学们,读着这“江南好”三个字,你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哪些你所见过的江南的美景? 生:我见到了水光潋滟的西湖,桃红柳绿的苏堤。 生:我想起了杨柳依依的苏堤,和桃红柳绿的花园。 生:山色空蒙的西湖,烟雨迷蒙的楼台。 师:无论是山色空蒙还是烟雨楼台,无论是杨柳依依,还是桃红柳绿,都是那么如诗如画。读着“江南好”三个字,我们还会情不自禁想起哪些关于写江南的诗句来呢? 生: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生: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生: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生: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师:同学们,江南美景道得完吗? 生(齐说):道不完。 师:歌咏江南的诗句咱们吟得完吗? 生:吟不完。 师:道不完的江南美景,诵不完的江南诗词,但是白居易却只用了三个字道尽了江南好,读 学生齐读一、二句。 师:谁再来读读这两句?此时此刻,你再来读,一定会有别样的感觉! 生(温柔地)江南好,风景就曾谙。 师:你的声音流淌着江南的柔美。 生(稍微平淡地读)。 师:这平静的声音中,藏着对江南的深情。 生(响亮地)读。 师:好一个豪迈洒脱的赞叹! 生(舒缓而低沉地读) 师:轻声细语当中,也藏着白居易对江南深深的情啊!“江南好”,读 (师生合作读)。 师:同学们,让白居易感到最美,印象最深的一道风景是什么呢?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是啊,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品读这两句,请大家读出白居易眼中的美景,比一比谁读得最美,先自己读。 (学生自由读三、四句)。 师:谁能用自己的声音赞美如此美丽的江南景色? (生读) 师:你觉得自己哪个地方读得最满意? 生:“红胜火”和“绿如蓝”。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红胜火”讲太阳出来了,江上的花儿,像一团火焰在燃烧;春天的水,像蓝草一样绿得那样的夺人眼目。我觉得太美了! 师:所以你要尽情地、放声来读,是吗? 生:是。 师:谁来挑战她?你推荐一位,好吗? 生:李逸凌 师:好,帅哥。(生大笑) 生(放声)读 师:读的声情并茂,别忙着坐下。你能说出,你哪个地方读得特别好? 生:我觉得“绿如蓝”读得比较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觉得绿色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整个画面非常柔和,所以,我读得很轻,很慢。 师:噢,声音轻下来了,给人以非常柔美的感觉。所以你要轻一点,你再为大家读这两句。 生再读。 师:就让我们一起沉醉在这绿绿的江水中吧!“日出江花红胜火”起 生齐读三、四句。 师:还有谁能挑战这位到目前为止读得最好的同学? (一生高高举手) 师:我佩服你啊,给你一次机会。 (生读,但显然没有刚才那孩子读得富有表现力) 师:你的朗读很有自己的特色啊!(在场老师大笑)同学们,听了大家的朗读,张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跃跃欲试,尽管我的嗓子有点沙哑。随着音乐,随着老师的朗读,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请大家闭上眼睛。 (音乐起,教师深情范读,音乐渐止) 师:请同学睁开眼睛,(教师继续引读)江南好,生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到一学生身边)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着读着,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场景。 师:读着这两句词,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生:读着这两句词,我仿佛看见轻波漾漾的江面上,泛着痕痕涟漪。上面开着火红的江花。一轮朝阳渐渐地从地平线上升起,映红了江面。微风拂过的江水,仿佛被岸边的蓝草染绿了一般,绿的让人沉醉。 师:你的描述,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江南的水边。让我们一起把他眼中的江南美景读出来。 师生齐读。 师:还有谁读了这两句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太阳出来了,江边的红花是那样的红,红得好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燃烧了整个江南。春天到了,那不知疲倦流淌的江水绿得像被蓝草染过似的。那是多么醉人的绿啊 师:这江南的景色在你脑子里是那么美,所以你读得才那么美。张老师愿意再听一次你的朗读,大家也可以轻轻地跟着读。 生(入情入境地读全词)。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江南(优美的江南好音乐响起,屏幕上缓缓由左向右移动的江南风光长卷展示于学生眼前,孩子们一阵惊叹;教师伴随音乐,配合渐次缓缓出现的画面,依次以古诗描述江南美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隔岸桃花蘸水开。人面桃花相映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音乐继续,画面定格在“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上)同学们,这江花,这江水(板书:江花 江水)是如此美丽,所以白居易在词的开篇就说“江南好”,起 学生齐读整首词(最后一句师生一起读)。 师:再读最后一句,谁来读? 生:能不忆江南? 生:能不忆江南? 生:能不忆江南? 师:三位同学,你们的朗读当中都关注到了一个标点符号,那就是问号。(教师板书: ?)老师告诉大家,其实在古代,所有的词都是没有标点的。这标点,是后人为了读停顿方便,加上去的。既然是后人加上去的,老师不禁要问,如果让你给最后一句词加一个标点,除了加问号,还可以加什么?为什么? 生:还可以加感叹号。因为这样读起来一定更有深深的怀念的感觉。 师:是啊,你把这深深的感叹读出来。 生读最后一句。 生:我觉得加省略号也可以。江南的风光如此的多,这首诗并没有把江南的风光全部写完,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觉得写省略号也可以。 师:是啊,这简简单单的六个点,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江南风景,意味深长。你把这意味深长的感觉读出来。 生:可以问号与叹号一起用。既有深深的赞叹,又有强烈的反问。 师:好一个“问号叹号一起用”!你把这种复杂的感情读出来! 生读。 师:同学们,这最后一句,可加问号,可加叹号,也可以加省略号。但是,在很多文学家和国学大师看来,最后一句加问号是最合适的。这又是为什么? 生:因为他在这个句中加了一个“不”,这样一加,就表示反问的意思,表达的思念之情就更强烈了。 师:哦,是的,问的语气就更加强了。你来问一问。 生读“能不忆江南?” 师:谁还能问一问? 生读“能不忆江南?” 师:我们一起替白居易问一问“能不忆江南?”起 生齐读。 师:是的,江南是如此的值得他眷恋,所以他在开头就长叹“江南好”,起 学生齐读整首词。 第三板块:体悟景中深情 师:同学们,词读到这儿,老师的脑子里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江花,这江水,是很平常的江南景物啊,为什么白居易却觉得如此的美丽? 师:请大家先关注(指黑板上的这组词语),一起读 江南 江花 江水 都有什么? 生(齐说):江! 师:“江”里有什么? 生:江里有水。 师:江里边有水啊。同学们,水,是江南的象征。都说 “水乡江南”,“江南水乡”,还说“杏花 春雨江南”。江南,景因水而秀;人因水而俊,土地因水而滋润。水,江南的灵魂啊!而此时此刻,白居易在什么地方呢? 师:在北国洛阳,洛阳是个雨水比较少的地方。所以他一想到江南,就想到江南的水(将板书中的”江花”江水” 擦掉,换成”水”字)。因此,他才会觉得江南这江水和江花是如此美丽!(稍停)其实如果大家走进白居易,了解了白居易在江南的经历之后,你会对这一点有更深的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 屏幕出现资料链接(配乐,教师深情地读屏幕文字) 白居易任刺史满三年,就要离开杭州了。三年来,他带领百姓筑起了一道美丽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留下了200首杰出的诗篇,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好友。 离别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 离开杭州之后,白居易又在苏州做过几年官,晚年居于洛阳。公元838年,离开杭州整整13年的大诗人,已经67岁了,他在洛阳香山脚下,深情地遥望江南。他多想重回杭州啊!但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终未成行。他只能将一腔思念,托付于忆江南。 直到去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再也没有能够旧地重游。 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 师:这平常的江花和江水,在白居易看来是如此的美丽? 生:因为他所在地的洛阳是多么缺水,而杭州和江南是水乡地方,水很多的地方。所以白居易回忆江南,把普普通通的江水、江花写进了忆江南的词中去。 师:是的,身处洛阳的白居易,他回想起江南风景,风景旧曾谙,所以他一遍又一遍地吟道 生读全词。 师:白居易还因为什么,觉得这平常的江水江花是如此美丽呢? 生:还因为在江南时,白居易结交了很多好友。他在想念这些好友们。 师:是啊,那一帮百姓,那一帮朋友,就是他眼中的风景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感咨询公司引流方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隔离技术在工业生产效率提升中的应用报告
- 第2单元 5 草船借箭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统编版)
- 光伏农业大棚在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应用报告
- 物流专业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字孪生在城市供水系统规划中的需求预测与优化报告
- 第3课 萌宠大作战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劳动五年级下册湘教版《劳动教育》
- 2025年清洁能源产业政策动态与产业适配性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对保险市场格局重塑报告
-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教学设计-2.2 IP地址2-浙教版
- 水暖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形考大作业答案
- 化工安全网络培训课件
- 2025年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88)
- 肺康复护理进展
- 2025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6表内除法》教案
- 2025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英语试题及答案
- 电子元器件供货方案与保证措施
- 2025便利店便利店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集全册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