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基础知识学习及妇科疾病的治疗肖璐2017 11 22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研究经络 腧穴及刺灸方法 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主要内容 经络 腧穴 刺灸法及针灸治疗 四大优点 简 便 验 廉1979年12月 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推荐43种病应用针灸治疗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一 联系脏腑 沟通内外 二 运行气血 营养周身 三 抗御病邪 保卫机体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二 指导辨证归经1 从部位辩经络病变2 从经络辩脏腑的病变 一 说明病理变化1 病邪入侵的途径 皮毛 孙络 络脉 经脉 脏腑2 病邪直中脏腑 必累及经络 循经触摸 推断疾病 腧穴 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 同时也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 腧穴的分类 三类 十四经穴 奇穴 阿是穴 1 十四经穴 简称 经穴 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 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 督二脉上的腧穴 特点 主治本经病证 2 奇穴 指既有一定的穴名 又有明确的位置 但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定位定名 未列入十四经 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 3 阿是穴 又称压痛点 天应穴 不定穴 近治作用 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局部或邻近组织 器官病证的作用 是所有腧穴主治的共同特点 即 腧穴所在 主治所在 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 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远治作用是十四经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 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能够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 组织器官的病证 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主要是 十二经脉中分布在肘 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尤特定穴 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1 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2 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即针灸某些腧穴 在机体状态不同的情况下 可起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针刺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 将金属制成的针 运用各种手法刺入人体不同部位 穴位 的一种技术操作 此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痛证疗效尤为显著 毫针刺法是临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刺技术 1 解除或缓解各种急 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2 通过疏通经络 调节脏腑气血功能 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2 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择毫针3 正确运用进针方法 进针角度和深度 勿将针身全部刺入 以防折针 胸胁 腰背部的腧穴 不宜直刺 深刺 以免刺伤内脏4 刺激强度因人而异 急性病 体质强者宜强刺激 慢性病 体质弱者宜弱刺激5 患者局部产生酸 麻 胀 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 得气 6 针刺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如出现头晕 目眩 面色苍白 胸闷 欲呕等晕针现象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7 针刺后交待患者不能随意活动针刺部位 以防出现弯针等意外 8 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和针数 以免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 注意事项 1 晕针 患者在针刺过程中 突然出现面色苍白 头晕目眩 心慌气短 出冷汗 恶心欲呕 精神萎倦 脉象沉细 甚者四肢厥冷 神志昏迷 二便失禁 原因 病人体质虚弱 精神过度紧张 或过劳 过饥 大汗 大泻后 或体位不适 医者手法过重 处理 立即停针 并将针全部取出 使患者平卧头位稍低 松开衣带 注意保温 轻者静卧片刻 饮温水可复 重者可针刺人中 内关 涌泉 足三里 并温灸百会 气海 关元 必要时配合其它急救措施 预防 初次受针者 当尽量消除其紧张情绪 尽量取卧位及选择舒适持久体位 取穴不宜过多 手法不宜过重 过饥 过劳患者暂不宜针刺 医者边治疗边注意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 一旦出现晕针先兆 应及早处理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2 血肿 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并引起肿痛 称为血肿 微量皮下出血而致的小块青紫时 一般不需处理 可自行消退 局部肿胀疼痛较烈 青紫面积较大时 冷敷止血 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 熟悉解剖部位 针刺时避开血管 起针时立即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刺部位 3 弯针 是指进针后针身在体内发生弯曲的现象 针身轻度弯曲 可将针身缓慢退出 若针身弯度较大 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 若有体位改变引起弯针者 应协助患者恢复原来体位 使局部肌肉放松 再行退针 切忌强行拔针 预防 手法指力均匀 刺激不宜突然加强 体位舒适 勿随意更换体位 防止外物碰撞 压迫 4 滞针 针刺后出现针下异常紧涩 不能提插或捻转的现象 称为滞针 对惧针者 应先做好解释 消除顾虑 操作时捻针幅度不宜过大 避免单向连续捻转 整理针具时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 应剔去 5 折针 即断针 指针刺过程中 针身折断在患者体内 发现折针时 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 以防断针向深处陷入 预防 针具需定期严格检查 针刺时 勿将针身全部刺入 应留部分在体表 6 气胸 针刺时误伤肺脏 空气进入胸腔 发生气胸 出现气胸时 立即报告医生 绝对卧床休息 采取半坐位 避免咳嗽 重症者应及时配合医生行胸腔减压穿刺术 给氧 抗休克等抢救措施 预防 凡对胸背部及锁骨附近部位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时 应严格掌握进针角度及深度 留针时间不宜过长 艾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 制成艾条或艾柱 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 包括艾条灸 艾炷灸 温针灸 隔物灸 雷火灸等 1 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2 通过艾灸 以达到温通经络 调和气血 消肿散结 祛湿散寒 回阳救逆 防病保健 治病强身的目的 本页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 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 重要脏器 大血管处 肌腱所在部位不宜直接灸 妊期小腹 腰骶部不宜施灸 对神昏 感觉迟钝的患者 不可灸过量 要避免烫伤 施灸禁忌 1 评估患者病情 当前主要临床表现 既往史及有无感觉迟钝 障碍 患者体质及实施艾条灸处的皮肤情况 对热的敏感和耐受程度 心理状态 2 备齐用物 携至床边 做好解释 告知患者 家属操作的目的 步骤 可能引起的不适和并发症 核对医嘱 3 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 暴露施灸部位 按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及施灸方法 4 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 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 调整距离 5 施灸完毕 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施灸局部皮肤情况 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及效果 艾条灸法的种类艾条灸法一般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大类 1 悬起灸是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 而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 悬起灸一般用无药艾条 有时也可用药物艾条进行熏灸 又分为 温和灸 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处的皮肤保持2 3cm左右距离 使患者局部温热而无灼痛 每穴灸5 7分钟 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对昏迷或局部知觉减退者 须随时注意局部温热程度 防止灼伤 这种灸法的特点是 温度较恒定和持续 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散开的作用 主要用于病痛局部灸疗 回旋灸 又称熨热灸 即将点燃的艾条一端接近施灸部位 距皮肤3cm左右 平行往复回旋施灸 一般灸20 30分钟 这种灸法的特点是 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 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 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 故对灸点近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雀啄灸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2 5cm处 似鸟雀啄米状 一上一下地进行艾灸 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 一般可灸10 15分钟 这种灸法的特点是 温度突凉突温 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 因此适用于灸治远端的病痛和内脏疾病 2 实按灸 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绵纸数层实按在穴位上 使热气透入皮肉深部 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 称为实按灸 关元又名丹田 大中极 类经图翼 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 乃男子藏精 女子蓄血之处 善治男女生殖系病尤其属真阳不足 下元虚寒者更佳 阳气要穴 具振奋元阳温补肾阳之功 中极 水气要穴 具调摄水道通 通利小便之功 多用于水道不利之证 气海 元气要穴 具鼓动元气 培补元气之功 多用于元气不足 脏器虚惫 下焦气机失调之证 中脘 行针指要歌 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 中脘为治痰要穴善治痰火上犯神明被扰之症 足三里合穴 胃下合穴 定位 犊鼻穴下3寸 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 等胃肠病证 下肢痿痹证 癫狂等神志病 乳痈 肠痈等外科疾患 虚劳诸证 为强壮保健要穴 操作 直刺1 2寸 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三阴交足太阴 少阴 厥阴经交会穴 定位 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 妇产科 男性科及泌尿系疾病 脾胃虚弱诸证 心悸 失眠 高血压 局部病 阴虚诸证 操作 直刺1 1 5寸 孕妇禁针 配合谷治滞产 配神门治失眠 报道 本穴可使孕妇子宫收缩 促进卵巢功能 调节膀胱张力 调整心率 血压和胃液分泌 艾灸在临床的运用 拔除尿管后的小便淋沥部位 关元 气海 中极 中医证型 一般适用于所有中医证型 尤以寒湿证 虚证效果好 膀胱痉挛 膀胱刺激征 部位 关元 气海中医证型 一般适用于所有中医证型 尤其以肾阳虚衰 中气不足 癃闭部位 中极 关元 气海中医证型 风寒湿阻 气虚血瘀 恶心呕吐 呃逆部位 中脘天突穴 温和灸5 7分钟 中医证型 虚证 寒湿症 大便不通腹胀腹泻部位 天枢气海足三里中医证型 虚证 胃脘痛部位 中脘穴中医证型 脾胃虚寒 凡属肝气犯胃 胃阴不足 湿热中阻者不宜施灸 眩晕头痛部位 百会中医证型 气血亏虚 风痰上扰证 肢体疼痛 痿软无力部位 上肢穴位 合谷 曲池 手五里下肢穴位 伏兔 足三里 丰隆 解溪中医证型 虚证 寒湿证 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 先头部胸背 后腹部四肢 呼吸系统疾病部位 大椎风门肺俞中医证型 所有中医证型 针灸治疗的妇科病证 针灸治疗学 月经不调 痛经 经闭 崩漏 绝经前后诸症 带下病 妊娠恶阻 妊娠痫证 滞产 胞衣不下 产后腹痛 恶露不下 产后血晕 乳少 阴挺 阴痒 不孕 妇科疾病常用的针灸治则及取穴 一 补益肾脏1 补益肾阳 益火消阴 气海 关元 足三里2 滋阴补肾 壮水制火 命门 肾俞 三阴交 二 健脾和胃1 补益脾胃 脾俞 胃俞 中脘 足三里2 和胃降逆 内关 中脘 足三里 膻中 3 健脾摄血 隐白 独阴 子宫4 益气升提 百会 提托5 化痰利湿 脾俞 中脘 足三里 阴陵泉 丰隆 三阴交6 心脾两虚 脾俞 足三里 神门 内关 心俞独阴 位于足第二趾掌侧 趾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 主治腹痛 呕吐 死胎 胞衣不下 月经不调 小肠疝气 心痛等 直刺0 2寸 艾炷灸3 5壮 或艾条灸5 10分钟 提托 在下腹部 脐下3寸 旁开4寸处子宫 在下腹部 脐下4寸 旁开3寸处 三 疏肝养肝1 疏肝解郁 行间 太冲2 清肝泻热 大敦点刺出血 重泻太冲 配泻三阴交 合谷3 滋养肝血 肝俞 膈俞 三阴交4 平肝潜阳 太冲 风池 曲池 太阳 四 补益气血 为妇科疾病最常用的治法1 补血为主 佐以补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场混凝土桥梁施工方案(3篇)
- 修整墙面施工方案(3篇)
- 国风文化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宁波工程拆除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考题及答案
- 忻州联考题目及答案解析
- 心理气质类型题目及答案
- 心理门诊测试题目及答案
- 归来三峡人:诗意理解与语言赏析教案
- 2025至2030医学混合成像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云南省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央供料系统介绍
-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国家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简表
- PWM控制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介绍ISL6752
- GB 2519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
- 泰州市海军小学食堂劳务外包
- 数学新课标新旧对比变化
- 江苏译林英语9上Unit-1-4课文翻译
- 列车牵规正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