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国际货币体系 1 第一节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理由 没有国际协调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稳定汇率避免 以邻为壑 的政策 一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2 图19 1 3 二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收益 一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 囚徒困境 博弈 图19 2 4 二 滨田图像 Hamadadiagram 分析 图19 3 5 滨田图像模型说明了在各国间经济政策存在相互影响的溢出效应时 各国间经济政策的不合作均衡是无效率的 而通过国际间经济政策的协调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从而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 虽然上述分析由于假定每个国家都了解其他国家可能采取的政策类型 并且能够计算出不同政策组合对其自身福利的影响效果而过于简单 但还是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所能产生的潜在收益进行了很好的说明 6 第二节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内容及实践 主要内容一 货币政策的协调二 财政政策的协调三 汇率政策的协调 7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实践 在实践中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有全球性和区域性两种 前者主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西方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参与进行的 后者是在一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间进行的 其中政策协调比较成功且协调水平比较高的区域组织是欧洲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美国和英国为了避免战前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 积极倡导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 1945年12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 在汇率制度方面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作用的时期 各国的汇率不能随意调整 8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美国 德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加拿大和意大利这七个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每年定期召开七国的财政部长会议 以加强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 1985年西方五个主要工业国家美 日 西德 法国和英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一起召开了著名的 广场会议 提出协调各国经济政策 促进汇率稳定的改革建议 并实现美元对日元贬值 在区域化协调方面 欧洲联盟的前身 欧洲经济共同体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 针对当时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崩溃采取了协调各成员国汇率的政策 9 1979年3月欧洲共同体又在汇率协调的基础上试图将这种内部协调的机制规范化 制度化 提出并正式启动了 欧洲货币体系 自1999年1月1日起 欧洲统一货币开始启动 2002年 欧洲联盟发行 欧元 正式流通 以代替各成员国的货币 为了实现统一货币的目标 欧洲联盟要求各成员国要协调它们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10 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 11 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 国际金本位制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定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自动调节国际收支机制作用的发挥应满足三个条件 其一 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 并随时可以兑换黄金 其二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其三 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必须在黄金准备的基础上发行货币 12 二 国际金块本位制和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一 国际金块本位制规定金币作为本位币 但在国内不流通金币 只流通银行券 银行券不具有无限的法偿力 不能自由铸造金币 但仍然规定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及黄金的官方价格 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 但在需要进行国际支付时可以到央行根据规定数量兑换黄金 英国 法国 比利时和荷兰在1925 1928年间使用过金块本位制度 13 二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国内不流通金币 只流通银行券 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成黄金或金币 将本国货币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挂钩 实行固定汇率 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和黄金作为储备金 通过自由买卖外汇维护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实际上是一种 钉住汇率制度 一战以前 实行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 一战后战败国德国 意大利和奥地利曾经实行过这种货币制度 14 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指 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由44个国家参加会议 并商定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15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本位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 黄金官价为35美元 1盎司黄金 美国承担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美元的义务 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干预市场的金价 汇率制度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各国不能随意改变其货币平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允许的汇率波动度为正负1 16 储备制度美元取得了与黄金具有同等地位的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 国际收支调整制度会员国对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得加以限制 不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制度 组织形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12月建立 两个职能 向成员国提供外币贷款以解决经常项目短期逆差 调整货币平价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世界银行 1945年12月成立 宗旨 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摆脱长期国际收支逆差 17 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局限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度 当它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时 存在着一国能否支撑的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1960年发表了 黄金与美元之危机 一书 提出了著名的 特里芬两难问题 即无论美国的国际收支是顺差还是逆差 都会给这一货币体系的运行带来困难 美元荒 1960年以前 特里芬两难问题美元灾 1960年以后 18 四 牙买加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 需要重建国际货币体系 1976年1月IMF成员国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 讨论修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 达成了 牙买加协定 形成了以该协议为基础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 19 牙买加协定 主要内容汇率制度 认可了浮动汇率的合法性 储备制度 黄金非货币化 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 资金融通问题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牙买加会议后国际货币制度的特点国际储备走向多元化 汇率制度多元化 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 20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争 一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争论 一 赞成固定汇率制的观点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们认为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相比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 浮动汇率的内在不稳定性 将会阻碍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2 浮动汇率下的投机行为 更容易导致外汇市场的不稳定 3 在浮动汇率制下 政府有违反所谓 物价纪律 倾向 即倾向于采取通货膨胀性政策 4 浮动汇率制下可能会出现 以邻为壑 的经济政策 21 二 支持浮动汇率制的观点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们提出浮动汇率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 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2 汇率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 3 汇率决定的对称性 事实上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各有优劣 总的来说 在一定条件下 当面临内部冲击时 固定汇率比浮动汇率更能稳定国内经济 而当面临外部冲击时 浮动汇率可使国内经济免遭外部冲击的影响 它比固定汇率更能起到稳定国内经济的作用 22 二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方向自牙买加体系成立以来 改革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呼声就没有停止过 改革方案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在现行的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革 二是重新回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三是实行全面的浮动汇率制 从目前的总体情况看 国际社会还是更加倾向于第一种方案 23 第三节最优货币区理论及欧洲货币一体化 一 最优货币区理论 一 传统方法1 国际要素流动性 InternationalFactorMobility 2 经济的开放度 DegreeofOpenness 3 产品多样化 ProductDiversification 24 4 金融一体化程度 DegreeofFinancialIntegration 5 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 SimilarityinRatesofInflation 6 政策一体化程度 DegreeofPolicyIntegration 以上所列六条标准都是从一个方面给出了形成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这种单一标准的分析方法通常被认为是片面的和不完整的 需要进行综合归纳和发展 25 二 成本 收益分析法一国参与某一货币区的收益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持久的固定汇率制 可以消除成员国之间投机资本的流动 2 可以节省国际储备 3 货币一体化可以刺激经济政策一体化甚至经济一体化 4 尽管货币区内各成员国的货币对非成员国的货币采用浮动汇率 但货币区采取共同的对外汇率政策 这无疑有利于提高货币区整体的谈判实力 26 一国参与某一货币区的成本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各成员国会丧失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自主性 2 财政政策受到约束 3 可能引起失业增加 4 如果货币区内事前存在不平衡 则这种不均衡可能会恶化 根据上述对一国参与某一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 一国就可以在理性比较的基础上 作出是否加入或继续留在某一货币区的正确选择了 当然 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福利函数不同 因而最终的选择结果可能并不统一 27 二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 1970年 欧共体拟定了 魏尔纳计划 1978年12月5日 欧共体各国首脑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 自1979年初起欧洲货币体系协议正式实施 1989年4月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向12国财政部长提出了 关于欧洲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盟 的报告 即 德洛尔计划 1989年6月 在欧洲理事会马德里会议上决定 自1990年7月1日起开始实行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定了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9年1月1日 欧洲统一货币正式启动 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2年7月1日 各欧元实施国的本国货币完全退出流通 欧洲货币一体化计划初步完成 28 国际货币制度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 一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特征 一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长期资本融资市场尚未成熟 投机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银行系统或短期资本融资的市场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人为地控制贷款的利息率水平 造成存贷款利率倒挂 黑市猖獗 非法金融机构多 为了使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需要 较大程度上要借助引进外资 29 二 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采取钉住汇率制度 实行外汇管制 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三 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局限性钉住汇率制度的维持是有条件的 外汇管制将鼓励外汇黑市的出现 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也意味着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的便利性较差 汇率的人为高估或低估可能破坏该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正常条件 30 一 债务危机的爆发1982年8月12日 墨西哥通知外国金融官员 该国不能按照原计划偿付外债 不久巴西也出现类似情况 债务危机爆发了 二 债务危机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日益加重 难以用商品的大量出口保证债务的顺利偿还 拉美国家对国际金融市场过分乐观 大量举债 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对拉美经济过度乐观 不顾其偿债能力 以各种形式向拉美国家提供贷款 二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31 三 债务危机的处理1989年 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尼古拉斯 布雷迪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计划 布雷迪计划的显著特点是减少拉美的债务负担 拉美国家积极配合国际社会 调整了它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92年 在巴西和阿根廷与它们的债权国签定了减免债务协定时 发展中国家终于渡过这次债务危机 32 三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 一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和金融当局宣布 放弃实行长达13年之久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随后泰铢贬值了48 左右 随后 泰国的金融危机波及菲律宾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新加坡 韩国和日本等 金融市场的动荡波及到该地区的证券市场 东南亚乃至东亚地区的金融危机导致了该地区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中断 泰国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韩国的经济从过去每年经济增长7 降低到零增长 甚至是负增长 日本也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 直到2000年 东亚各国经济才相继从危机中恢复过来 33 二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东亚地区的金融危机产生于内外经济的根本性失衡对外资的过度依赖迫使这些国家采取高利率政策 该地区出口产品的雷同或相互竞争 导致东亚某些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金融投机商们正是看到了这些国家支持钉住汇率基础的薄弱 乘虚而入 大肆进行投机活动 终于导致一些国家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这种金融危机在东亚地区的连锁反应来源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钽铌镧还原冶炼工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乙醛装置操作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大亚湾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 变电设备检修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环境噪声与振动监测员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玻璃制品机械成型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危险品物流员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 聚合反应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区块链电子票据系统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洞察及研究
- 全屋定制家居橱柜衣柜整装安装服务规范
- GB/T 14315-2008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 农民工工资表(模板)
- 《室内空间设计》第三章课件
-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 学习《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修订)》课件
- 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word6)
- Matlab-Simulink模型检查验证与测试
- 单位减少存档人员表
- 潮流玩具行业研究报告
- 高一新生入学家长会课件(PPT 2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