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doc_第1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doc_第2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doc_第3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doc_第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4-09课程类型专门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总 学 时62理论学时50实践学时12制订日期2006年1月制订人李南方审核人欧建圣先修课程要求: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接口技术等课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本课程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计算机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具有初步分析、设计操作系统的能力。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上机实践有助于消化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完成62学时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 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概念和方法;2、 在进程调度、存储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具体实现等方面学到必要的知识;3、 能够了解现代计算机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具有初步分析操作系统的能力三、教学内容课程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介绍(2学时)第1章 绪论(4学时)1.1操作系统的概念1.2操作系统与硬件及其他软件的关系 1.3操作系统的类型1.4操作系统功能1.5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第2章 作业管理 (4学时) 2.1作业的基本概念 2.2作业的建立过程 2.3 用户接口 2.4 分时作业管理第3章 进程调度(12学时)3.1进程的基本概念3.2进程的描述3.3进程状态及其转换3.4进程控制3.5进程互斥和同步 3.6进程通信 3.8 死锁的问题第4章 处理机调度(4学时)4.1分级调度4.2作业调度4.3进程调度4.4调度算法第5章 存储管理(10学时)5.1分区管理5.2页式管理5.3段式管理5.4段页式管理第7章 文件系统(8学时)7.1文件系统的概念7.2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存储方法7.3文件的物理结构与存储设备7.4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7.5文件目录的管理7.6文件存取控制7.7文件使用7.8文件系统的层次模型第8章 设备管理(6学时)8.1数据传送控制方式8.2中断技术8.3缓冲技术8.4设备分配8.5 I/O进程控制8.6设备驱动程序四、实践环节(共12学时)1、 Windows 2000/xp进程和处理器管理;2、 Windows 2000/xp主存管理;3、 Windows 2000/xp文件系统;4、 Windows 2000/xp I/O 设备管理上机条件:每个学生一台机。该机要安装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共62学时) 单元(章)教学内容分配学时备注课程学习指导2第一章绪论4第二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4第三章进程调度12第四章处理机调度4第五章存储管理10第七章文件系统8第八章设备管理6上机实践Windows 2000/XP12合计62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4-10课程类型专门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总 学 时60理论学时46(40)实践学时14(20)制订日期2005年7月制订人欧建圣审核人李南方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适应科学技术进入到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而开设的。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主要的网络协议以及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为他们掌握使用局域网、Internet网络以及参加某些工业用、军用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研制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主要协议与技术发展趋势。Internet网络的组成,应用与网络开发技术也准备作较详细介绍。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基础知识(数据通信技术、数据编码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差错控制方法),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传输媒体及体系结构和协议。2掌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的功能和协议,了解高层协议。3掌握局域网的参考模型与协议标准,掌握媒体访问控制(MAC)即CSMA/CD、Token Ring、Token Bus的工作原理和协议规范,了解FDDI的工作原理及Novell NetWare局域网操作系统。4了解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异步传送方式(ATM)、帧中继、快速/高速以太网、因特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网络管理基础与网络安全等实用技术的基本原理。三、教学内容 1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演变和发展(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教学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解ISO的OSI的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及应用,了解典型的网络实例,了解ISO及CCITT等标准制定机构。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数据通信技术(2)数据编码技术和时钟同步(3)数据交换技术(4)拓扑结构与传输媒体(5)差错控制方法教学要求:理解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信道容量等主要指标的定义并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理解各种通信方式、编码方法、时钟同步法、多路复用技术、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方法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理解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和各自的特点;理解星形、总线形、环形等网络拓扑结构的特征、性能指标和优缺点,并理解树形、混合形和网形等网络拓扑结构的特征;理解计算机网络中所采用的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无线通信等传输媒体的传输特性;掌握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和海明码等差错检测编码方法的算法原理和检错能力,并能利用算法计算冗余码和编码效率。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1)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2)物理层(3)数据链路层(4)网络层(5)高层协议介绍(6)TCP/IP簇教学要求:了解协议和体系结构的概念,掌握OSI基本参考模型及每层的功能;了解物理层提供的为建立、维持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规程的特性,理解EIA RS-232C和EIA RS-449接口标准,了解通过DOS和BIOS提供的异步串行通信功能进行串行通信的编程方法;理解数据链路层的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功能,理解BSC的报文格式和HDLC的帧格式;理解网络层两种操作方式的特点,理解路由选择算法和阻塞及死锁的解决方法,了解X.25协议标准,了解网际互连的基本要求和用于互连的中继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组成OSI参考模式高层结构的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的主要功能、特点和协议规范;理解TCP/IP的定义及其对应OSI的层次。4局域网(1)局域网的主要技术(2)局域网的参考模型与协议标准(3)CSMA/CD媒体访问控制(4)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5)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6)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教学要求:了解局域网的参考模型和协议标准,理解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典型实例,理解传输媒体以及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理解逻辑链路控制(LLC)协议层的服务和操作,深刻理解并掌握CSMA/CD总线网、令牌环和令牌总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了解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的工作原理,了解Novell NetWare的主要特点,了解Novell网络的安装和配置方法。5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异步传输模式(ATM)(2)帧中继(Frame Relay)(3)快速/高速局域网(4)因特网(Internet)(5)内联网(Intranet)(6)网络管理基础与网络安全教学要求:了解ISDN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结构,了解ATM的基本概念和信元结构,了解帧中继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了解快速/高速以太网技术,了解因特网的概念、域名系统(DNS)及万维网(WWW),了解内联网的特点及应用,了解网络管理基础与网络安全知识。四、实践环节 1双绞线制作2局域网组建3设置Windows2000域服务器4Windows2000用户管理5DNS配置6创建与管理Web、FTP、DHCP服务器7网络测试工具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单元(章)分配学时理论实验第一单元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44第二单元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082第三单元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1210(8)2(4)第四单元局域网1612(10)4(6)第五单元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1812(10)6(8)合计6046(40)14(20)六、考核方式闭卷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计算机网络技术,施晓秋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4-11课程类型专门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总 学 时90理论学时60实践学时30制订日期2006.2.20制订人彭隽审核人陆康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实践性较强。它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工作原理、基本组成方法与系统结构,为后续课程和设计微型计算机实时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Intel 8086/8088 16位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系统结构。2掌握8086/8088汇编语言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3掌握输入输出接口的一般结构、各种数据传送方式的特点和应用。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11 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13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4 8086/8088微处理器15 8086/8088存储器结构和堆栈第二章 汇编语言与汇编程序21 符号指令中的表达式22 符号指令的寻址方式23 常用指令24 伪指令25 常用系统功能调用和BIOS第三章 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 31 顺序程序设计 32 分支程序设计 33 循环程序设计 34 串处理程序设计 35 子程序设计 36 宏功能程序设计 第四章 8086/8088的总线与时序41 8086/8088的引线及功能42 8088的CPU系统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51 存储器概述52 常用的存储器芯片53 存储器与CPU接口第六章 输入输出和接口技术61 接口的基本概念62 I/O指令和I/O地址译码第七章 中断技术71 中断和中断系统72 中断的处理过程73 中断控制器8259A第八章 常用可编程接口芯片81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四、实践环节 本课程共安排12次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计算机系统主机的认识2.5学时 汇编语言程序调试 2.5学时 汇编语言顺序程序设计 2.5学时 汇编语言分支程序设计 2.5学时 汇编语言循环程序设计 2.5学时 汇编语言子程序设计 2.5学时 宏功能程序设计 2.5学时 时序电路 2.5学时 半导体存储器 2.5学时 接口技术 2.5学时 中断技术 2.5学时 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的认识 2.5学时五、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