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提问的思考(付枝波).docx_第1页
关于课堂提问的思考(付枝波).docx_第2页
关于课堂提问的思考(付枝波).docx_第3页
关于课堂提问的思考(付枝波).docx_第4页
关于课堂提问的思考(付枝波).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宁强县南街小学 付枝波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课堂提问是授课过程中师生交流的必要环节,良好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获得知识,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教师如何提问、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乃至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堂提问呢?结合自身教学,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课堂提问的一些思考。一、所提的问题要有意义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以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达成预订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问题本身必须有意义,有价值。毫无意义的问题反而会干扰到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绊脚石。例如:一次赛课活动中,一位老师给五年级学生上课,新授完成,即将进入巩固练习环节,教师提问:“同学们,数学从哪里来呀?”生沉寂许久。师无奈再次问:“同学们,谁能大胆的说一说,数学是从哪里来的呀?”还是许久无人作答。纵于,一位胆大的男生举手了。能够想象到,此时他的举动对于备受瞩目的老师来说,无疑就是一根救命的稻草。男孩谨慎的回答:“老师,我想数学可能来源于阿拉伯。”顿时全班哗然,就连评委老师也忍不住窃窃私语了。回答问题的学生小脸涨得通红。老师瞠目结舌,慌乱之中也不对学生的回答作任何评价,自己说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现在我们就来运用刚才探究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堂艰难进入练习环节。数学来源于生活!一个学生感受了几年的现象,不争已成为学生的经验。可为什么学生无一能回答上来?因为这知识一种感受,一种经验,而非一个知识点,学生没有必要毫不理解的将其牢记。再说学生,他很聪明,他在思考,他联想到了阿拉伯数字,推理出了这样的结论。他思考的过程是需要被肯定的,他所得出的结论是期待老师给予修正的。而老师什么也没做,因为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在这个无关紧要的话题上浪费宝贵的时间。即使有时间,一两句也难以解释清楚,或许还会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引出更多的垃圾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那个“数学来源于哪里?”惹的祸。而“数学来源于哪里?”它本身的意义又何在?毫无意义。有意义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启学生心灵的那把锁,打开通向知识殿堂的那扇门。钥匙不在多,而在于它本身必须具备打开锁的功能。一位专家说,数学课就是一个问题串。那么,一节课用什么问题来串,教师要心中有数,口中留心,切不可随意而问,无功而为。二、所提的问题要准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而这里所谓“高度的语言修养”,我理解,首要的就是语言高度的准确性。教师的提问就如同交警的手势。导向性是所提问题应具备的基本特性。只有方向准确,才能因势利导。这就决定了教师语言要严谨、简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例如:在教学了圆锥的体积后,教师提问:“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忽略了“等底等高”这样一个限定条件,受到影响,学生会很快给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一个错误的答案。必然会给后面的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又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动物聚会一课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究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一位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创设了动物聚会的情境,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生甲:“老师,我看到了小兔子还有小鸡。”师:“观察的很认真!谁还看到了什么?”生乙:“老师我观察到了小兔子的耳朵在一动一动的。”师:“你观察的很仔细!再仔细看看,谁还看到了什么?”生丙:“老师我还看见了一条小河还有草地。”生丁:“老师我还看见了蓝天白云。”生F:“老师我看见了鸡都是两只一群,兔子都是三只一群”十分钟过去了,老师终于如愿得到了预设的回答。反思一下,如果教师出示情境图后换一种提问方式:“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从图中你能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呢?”是否就可以避免那些与数学课堂内容无关的回答?数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数学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在教学中除了做到精确地计算,准确地提出问题也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准确的问题才能换来学生快速的反应,避免思维的负迁移,也只有准确的问题才能使课堂更高效。三、所提的问题难易要适中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比如说:“一只青蛙几张嘴?” “两只青蛙几张嘴?” “三只青蛙几张嘴?”“什么是三角形的周长” “什么是四边形的周长” “什么是五边形的周长”如果问高年级的学生,学生会脱口而答,恶性循环,课堂教学必将走向传统的问答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如果问题过难,比如:一年级学生会解决“一只鸡和两只兔共几只脚几个头?”的问题,而如果将问题倒过来问,就变成了“鸡兔同笼”的问题。学生就会百思不得其解或无从下手,因而丧失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勇气。教师提问一定要关注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面向全体同时关注个体。问题的难易往往是个相对的概念,提出问题后,选择学生回答也也要应“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学优生回答,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所以教师的提问就应该像“摘桃子”一样,要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经过思考能答得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佳状态。四、所提问题要有层次性要上好一堂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个单元、从册教材,甚至整个数学知识体系,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认知呈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性。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一次性展现给学生,要按照教学程序或问题层次把握时机的提问。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一个难点,教师就要考虑到本节课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把空间观念的发展、转化思想的渗透提到一定的高度去开展教学,可以设计这样的一组问题:1.试一试通过剪拼的方法,你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变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2.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你会计算它面积吗?4.你能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5.你能总结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吗?6.我们是怎么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并按照课堂教学进程不失时机的进行提问。课堂教学就如同驾车,而提问就好比是方向和加油。什么时间转方向,什么时间加油,主导者心中必须有数有度。只有合理把握了提问的层次和时机,课堂教学才能高速运行,满载而归。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总之,没有提问的一堂课是毫无生气的一堂课,提问缺乏艺术性同样是失败的一堂课。课堂提问要明确目的,精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