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方案优化分析及评估.doc_第1页
200912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方案优化分析及评估.doc_第2页
200912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方案优化分析及评估.doc_第3页
200912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方案优化分析及评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优化分析及评估2009年12月版病例主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入夜尤甚,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有瘀斑、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方药:苏合香丸合/或血府逐瘀汤加减。血府逐瘀汤:当归9g 生地9g 桃仁12g 红花9g枳壳6g 赤芍6g 川芎5g、柴胡12桔梗5g 牛膝9g 甘草3克。 疗效评估:在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等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显效。症状与阳性体征明显改善为有效。2009年我科共收治胸痹心痛(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7例,其中有效40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87.2。分析总结: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均可使血行失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优化诊疗方案:根据临床表现不同,结合中医中药的优势,在苏合香丸合/或血府逐瘀汤基础上进行辨证加减变化,苏合香丸的服用,应把握中病即止的原则。若胸闷痛甚者可选用苏合香丸合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运用。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疾病疗效评价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心绞痛、心电图疗效评定。疗效评定主要项目为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及心电图。(1)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2)心电图疗效评价显效:静息性缺血性ST段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改善:缺血性ST段回升达0.05mV以上,但未恢复到正常,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无效:缺血性ST段不变加重:心电图表现恶化(缺血性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或平坦T波为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疗效指数(n)=(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加重: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加重,证候积分减少0(二)评价方法1、临床症状的评价发作期采用心绞痛症状计分表进行观察和比较;缓解期采用心绞痛症状计分表、中医症状计分表、血瘀证候积分表进行观察和比较。2、生存质量评价、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进行评价3、远期疗效评定远期疗效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