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顾县中学11级12年秋政治第一次月考卷第卷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 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2. 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以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C文化没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3.我们参观西安的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4.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5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ABCD6.“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上述歌词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7.随着“神舟八号”载人飞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载人航天精神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这表明()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8 “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间真情。”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可喜变化。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深远持久的特点 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C潜移默化的特点 D鲜明民族性的特点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节目,因其较高的收视率,不仅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更成为商家必争的广告宣传载体。这主要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0.荀子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孟母三迁” 耳濡目染 东施效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 B C D 11爱迪生说:“我这一生行将结束。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在世的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这段话表明A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B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C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 D人的发展就是要会发明创造1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科学发展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 千年古树开花 园林雕塑ABCD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穿“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线,彰显“教育优先,育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因为教育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A B C D14.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的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A B C D15.正是因为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使不同国度的人们知道了中国的孔子、德国的歌德、英国的莎士比亚。由此可见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需要理解和尊重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A B C D16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这段文字说明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C生产力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发展D社会实践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17.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 B C D18.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文化遗产对于展现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C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文化遗产是本民族独享独有的文化财富19.根据现存实证,广东开平碉楼在明代后期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说明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存在于现实中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都是过时的、落后的文化 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精粹A B C D20.“传统文盲”与“现代文盲”相对应。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出现这种现象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就会失去根基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21.今年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地方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 B.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C.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D.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现代文明所取代顾县中学11级12年秋政治月考试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材料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战略。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十七大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12分) (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6分)2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和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1)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12分)(2)在传统道德问题上,我们应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8分)28.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洋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辨析:要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就要庆祝自已的民族节日,坚决抵制洋节。(12分)12345678910111213DDCAACBCDBBC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CACAACB26答案(1) 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每个要点4分) (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6分)27.(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每点4分)(2)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8分)28.)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ttps常用协议书端口
- 用地补偿协议书性质
- 赔偿协议书好久过期
- 新明斯克协议书目的
- 驾校教练员招聘合同协议2025年版
- 租房协议书简单范本
- 2025年RCEP项下财务与原产地规则成本核算考核试卷
- 2025初级商业人像摄影师布光效果预判能力考核试卷
- 签订和解协议书后
- Prof协议书转换器
-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流动性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 变电站GIS组合电器安装工程风险识别及预防措施
- 某管理咨询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 物业管家管理课件
- TCACM 1460-2023 成年人中医体质治未病干预指南
- 三人合租房协议合同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范文:市场营销篇
- 卧式蒸汽锅炉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 2025年内蒙古包钢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置房工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施工方案
- 直立性低血压诊断与处理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