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考政治复习 第3单元第7课第2课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山西省高考政治复习 第3单元第7课第2课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山西省高考政治复习 第3单元第7课第2课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山西省高考政治复习 第3单元第7课第2课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山西省高考政治复习 第3单元第7课第2课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二课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 必修3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3 近百年来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 体现在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具有深厚的民族性 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红岩精神 西柏坡精神等 4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这个时期的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 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 精神 大庆精神 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 5 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这也就是说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民族性 时代性 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不仅弘扬而且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把弘扬与培育两方面辩证统一起来 6 中华民族精神既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 既包括民族优良传统 又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崇高精神 正是依靠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等精神的强大支撑 中国人民才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正是依靠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 精神 大庆精神等精神的强大支撑 中国人民才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含义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8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地位 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弘扬者和建设者 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9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发展 不仅取决于经济 科技发展水平 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精髓 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 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10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 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11 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 的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12 作为民族综合素质内在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的民族精神 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保持生命力的源泉 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功能 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力量的核心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已成为决定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13 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实力 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 同时也包括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 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 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更好地发挥作用 综合国力的竞争 不仅仅是经济 科技和军事实力的竞争 而且也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 1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应对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 分化图谋的需要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 有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就能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就能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种种压力 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1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非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 分化的图谋 可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二者具有一致性 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6 例 2010北京文综卷40题 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 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 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 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 不论多大的灾难 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 1998年抗洪抢险 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2003年 非典 疫情蔓延 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 共克时艰 2008年冰雪 封冻 半个中国 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 汶川 玉树 17 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 全国人民心手相连 奋力救灾 形成了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 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 尊重科学 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 也冶炼了中华民族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 文化生活 中的相关知识 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 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8 分析 材料以抗灾斗争为背景 考查我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的理解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第一问 它对我们找准回答第二问的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整个材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材料是以具体事实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回答第二问要注意从两方面把握 即对于我们战胜灾难的作用 以及中华民族精神自身发展的作用 19 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 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 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的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20 认为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 不断发展的学说 是随着时代 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具体特点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21 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华民族的风格和气派 浸润着中华民族精神 而中华民族精神也是经过马克思主义改造的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是对立的 而是统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