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营养治疗.doc_第1页
心肌梗死的营养治疗.doc_第2页
心肌梗死的营养治疗.doc_第3页
心肌梗死的营养治疗.doc_第4页
心肌梗死的营养治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肌梗死的营养治疗日期:2011-06-15来源: 作者:章言 曾繁荣字体:大 中 小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是冠心病中最严重最凶险的一类,常在冬春季节发病。急性心肌梗死极易造成一个人猝死,这种猝死,半数以上没有先兆,以剧烈而持久的胸痛胸闷为表现,带有不可预知的特征;可能由劳累、紧张、激动、饱食、受寒、酗酒、便秘等多种因素诱发,带有突发性的特点。应当知晓,急性心梗既有致命性,但又有可救治性。要命的“不稳定斑块”大约95%以上的心梗患者,是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在冠状动脉硬化和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血流中断,使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状态,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我们的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用来维持血液在循环系统的流动。为了使血液能够顺畅地流通全身,血液流动经过的管路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都必须保持清澈。由于脂肪斑块在血管壁上凝集,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病变。其中“不稳定斑块”及其破裂后引发的不同程度的血栓,恰恰是心肌梗死的罪魁祸首脂肪斑块由什么东西组成?是由包含胆固醇在内的各种细胞组成的。胆固醇中有一种叫做“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它的作用是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体内上百万细胞。虽然我们的身体需要它来适当的运作,但它太多就会造成大麻烦,形成随时可能阻塞血流的“不稳定斑块”,斑块从血管壁上脱落就形成血栓,因此被埋下致命的隐患。斑块状沉积物是一种厚厚的黄白色蜡状物质,它会逐渐增大甚至阻挡血流。假如流向心脏的血流被不稳定斑块所阻断,就会造成管腔狭窄,血流通过缓慢,心肌供血不足。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达一小时以上,就形成了心肌梗死。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达一小时以上形成心肌梗死,因此,临床上有“命系一小时”的说法,即抓紧抢救的黄金时间,治疗越早,挽救的生命越多。用牙齿挖掘自己的坟墓心肌梗塞的发生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因此,任何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营养因素,也都与心梗的发病有关。近30年来,我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五谷杂粮为主的主食越吃越少,脂肪和油脂越吃越多。总热量摄入过多,各种营养素之间平衡失调,是造成冠心病、心肌梗塞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的人而言,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牙齿挖掘自己的坟墓”。营养因素对心梗发生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期持续作用的膳食因素,即长期养成的不良膳食习惯。比如只吃肉不吃菜;比如吃油多吃饭少;比如暴食暴饮等等。日久天长,过多的动物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渐渐沉积在动脉内壁上形成斑块,斑块会像水壶里的水垢一样越积越厚,最终导致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出现阻塞,从而引发心肌梗死。另一方面是短时作用的膳食因素,即暴食暴饮、酒足饭饱之后。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逢年过节、亲朋聚会时,欢笑掩盖着危险,喜庆麻痹了警觉。当吃饱喝足胃里充满食物时,血液会大量向胃肠道分流,帮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此时血压下降,使冠状动脉灌注不足;餐后血脂升高,血液黏滞,血流缓慢,血小板易凝聚形成血栓;加之饮酒后情绪高昂,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心肌耗氧量陡增。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暴发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就难以避免了。营养治疗分阶段心肌梗死急性期的营养治疗。心肌梗死发病后要绝对卧床,一切活动包括进食、翻身、大小便皆须专人护理。发病后三天内以流质饮食为主,可吃菜水、米汤、稀粥、果汁,补液总量24小时约10001500毫升,分56次喂服。避免过冷过热,以免引起心律失常。胀气和刺激性食物不宜吃,如豆浆、牛奶、浓茶、咖啡等。心肌梗塞缓解期的营养治疗。发病四天至2-3周内,随着病情好转,患者膳食可逐步改为半流食,允许进食米粥、麦片、牛奶、瘦肉、鱼类、家禽、蔬菜、水果,但仍应少量多餐。食物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并保持胃肠道通畅,避免排便费力。发病3-4周后,随着病情稳定活动量增加,饮食可适当放宽,但脂肪和胆固醇仍应严格控制,总热量1000-1200千卡为宜。足量优质蛋白有利于病损部位的修复,乳类蛋白、瘦肉、鱼类均可食用。绿叶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宜经常食用。每天膳食还应有一定量的粗纤维,保持大便顺畅。伴有高血压或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必须限制钠盐用量。肥胖者应节食,控制体重增加。已经获救的心梗存活者是再发心血管意外事件的极高危人群,接下来性命攸关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预防二次发作。一些人就是因为“好了伤疤忘了痛”,慢慢被生活的惯性所缠绕,不知不觉恢复了犯病前危险的膳食习惯,导致了“二进宫”的惨剧。心肌梗塞恢复期的营养治疗是一项需要长期坚守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它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目的是防止第二次复发。长期坚守的营养观心肌梗死营养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或降低日常膳食中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做到“三个选择”、“一个充足”。脂肪选择。仅仅限制脂肪总量在每日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够的,脂肪对心梗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种类)上。饱和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明显升高,因而应禁用动物油脂、肥猪肉、肥羊肉、肥鸭、肥鹅这些饱和脂肪含量甚高的食物。反式脂肪酸不仅让“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上升,而且令“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增加患心梗的风险。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以及洋快餐里的面包、蛋糕、炸鸡、薯条、色拉酱、咖啡伴侣、油酥甜点等富含反式脂肪,应避免食用。相反,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降低胆固醇,促进心脏在最佳状态下工作,防止或推迟动脉硬化。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应是心梗患者的饮食首选。鱼油中的两种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简称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可减少血液凝块的危险,对防治冠心病、心肌梗塞大有好处,每周吃二三次海鱼或河鱼就能获得。胆固醇是众所周知的诱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作为预防饮食,每天胆固醇摄入要300毫克;作为治疗饮食,要200毫克。猪皮、猪爪、肝、肾、肺、脑、鱼子、蟹黄、腊肠这些高胆固醇食物,患者应少用和禁用。糖类(碳水化合物)选择。糖的种类繁多,它们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因其种类不同而不同。单糖(葡萄糖、果糖等)和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吸收速度快,淀粉多糖(米、面、薯、豆)吸收得慢。单糖和双糖会引起甘油三酯升高,多糖不会。学会吃糖就要选择糖的种类,多吃淀粉类主食,避免单糖和双糖的过度摄入。也还可用土豆、山药、藕、芋头、荸荠等根茎类食物取代部分主食。此外要控制主食摄入量。吃糖的数量不控制,肝脏就会利用多余的糖与游离的脂肪酸一道,合成一种叫做“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东西。这是一种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它在血液中的含量一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因子就要减弱。蛋白质选择。自然界中不存在任何一种完美无缺的食物。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多为优质蛋白,但里面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高,动物蛋白吃得越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心梗患者每天饮食应提高植物蛋白所占的比重,使其达到50%左右。在植物蛋白中,大豆含有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并含有植物固醇,有利于胆汁酸排出,减少胆固醇合成。再者,大豆卵磷脂的酯化作用可促使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转入血浆排出体外。提倡心梗患者“天天吃豆”,用各种方式增加黄豆及其制品的摄入。维生素、矿物质充足。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过程中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VC缺乏,胆固醇则堆积于血管引起动脉硬化。维生素E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是抗氧化,而胆固醇一旦氧化会把其它细胞拉向自己,加速“滚雪球”效应,最后形成阻塞动脉的斑块。VPP(烟酸)被誉为“强效降脂药”,而干预血脂是防止发病的重中之重。总之增加多种维生素的摄取,又是一种保护心脏健康的方法。矿物质中的钙、镁、铜、铁、铬、钾、硒都对心血管疾病有抑制作用,一旦缺乏会从不同方面影响心脏机能与心肌代谢。镁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对缺血心肌有良好的恢复作用,有助于降低心梗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通过多吃绿叶蔬菜、糙粮、坚果来获得。钾对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有影响,低钾或缺钾易发生心律失常,应多吃含钾丰富的蔬菜水果如土豆、香蕉。铬可提高“好胆固醇”浓度,硒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二者都能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的过早形成。还有一些特殊营养成分也是心梗患者的有益食物。膳食纤维可缩短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减少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还能增加胃的填充物和粪便排出,对减肥和防治肥胖极有好处。大蒜、洋葱中的挥发油有阻止胆固醇升高的作用。山楂、柑橘里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扩张血管,防止血栓形成。香菇、木耳、海带、紫菜中的多种有益元素,也是患者营养治疗的必要补充。并非题外的话包括心肌梗塞在内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分为五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防止发病,即未发病时预防发病。其要害是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多重危险因素,告别不良生活方式。这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第一道防线,不可等闲视之。第二层面是防止事件,即预防猝死或致残。其核心是通过服用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