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看山水画传统2007文档.docx_第1页
今天怎样看山水画传统2007文档.docx_第2页
今天怎样看山水画传统2007文档.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笔宋格:今天怎样看山水画传统赵孟頫水村图(局部)来自上海高校的四位山水画学者、教师前不久在中华艺术宫举办元笔宋格:富春山居溯源讲座与讨论,他们以今人的眼光来体悟古人的画法,探研山水画文脉和当代转化。汪涤(华师大美术学系副教授、策展人)我们今天的讲座之所以叫元笔宋格:富春山居溯源是因为我们策划的同名山水画学术展,我们试图通过展览和研究山水画的一个核心问题怎样认识宋元传统。我们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谈起,这幅画知名度很高,除了一分为二,真假错位的传奇故事外,我认为它还标志着元画至高地位的奠定。黄公望及其富春山居图的声誉是由明代的画家、收藏家鼓吹起来的,明四家之首的沈周就曾收藏过这幅画,他认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学习五代画家巨然。沈周自己也临摹富春山居图,笔法和墨法上深得董巨之妙。到了晚明,董其昌在富春山居图中题跋,认为黄公望此图和王维的雪江图并列为自己最好的收藏品,这一下把黄公望提到了很高的位置。那么宋画和元画到底有什么差别?我认为所谓宋画,注重格法的严谨,丘壑的写实,强调轮廓线的勾勒,颜色比较鲜艳,墨色也比较重。所谓元画,注重笔墨本身而不是丘壑、格法,色彩以水墨为主,淡墨较多。宋画偏向写实,元画偏向写意。宋画基本是院体,属于庙堂之上,长期以来地位较高,而元画基本是文人画,属于地方和民间的,地位不高。宋画、元画的区别是风格、趣味上的整体把握,不排除宋人具有元画意趣而元人具有宋画特点的个案发生。宋和元不是绝对的分界,凡是明清大家都知道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就是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明清画家在重视继承宋人格法的前提下,更为推崇元人的笔墨变化,他们是以今化古,以虚化实,是有修养、传统的创新。20世纪,中国画遭遇空前危机,中国画被认为不够科学而需要改造,相较于宋画的院体写实,元画的文人写意更不为人所认同。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变化,宋画得到推崇,范宽溪山行旅图代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成为第一山水名作。影响及至当下,人们对宋元山水的认识还存在不少模糊与误区。所谓宋元山水泛指山水画的正宗源头,而真正核心与创造之处在元而不在宋。然而今日的宋元提倡者多重宋人之丘壑位置,以形似为能事,相率以勾斫、墨染为高,其精工艳丽有余而神采、精神不足,正落入古人所说“虽工亦匠”的境地。虽然宋元山水各异的问题前人早有提出,但是在时下画院遍地、俗丽画风流行、学风浮躁的背景下,梳理和回归画理常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重提宋元山水,强调元笔宋格,一方面有助于继承山水画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看到山水画是变化和发展的。郑文(华师大美术学系副教授、画家)元代山水是在宋代山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宋代的不同是它更重视线条的表现性。由于元代独特的政治环境,元代文人山水就与宋代庄严、谨严、宏伟的山水格局截然不同。但宋元山水不是泾渭分明的,事实上是一脉相承的,元人山水是建立在宋人基础之上的。比如说黄公望,他学习了荆浩的格法,也学习了董巨的东西,最后融贯出大痴的格法。所以我觉得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如何溯源是很重要的。当然宋元山水在结构体势上还是有差异的。比如说宋代绘画给人一种崇高感和雄伟感,主要在于它对物象位置布局上,前景、中景、后景在安排上是秩序井然的,元人的绘画则更重视人的心性,强调用笔。钱保纲(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画家)基于我个人在一些实践中的体验,整理出四个关键词:“系统”、“本质”、“实证”、“心性”来阐发自己的认识。一、中国文化是有系统的,山水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小部分,同样具有自己的系统与脉络。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们的文脉有点紊乱。既然是一个系统性的存在,那一定就是有源头的,也即是第二个关键词“本质”。这个本质是指内在的文化核心。孔子说“依仁游艺”,这个“仁”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艺术之本,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之本。山水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变化,但对一个外行来说,这种变化不可能一下子摸得到。对于我们来说,这里面的区别足以判别这两个人的人格、秉性,以及时代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中国人讲画品如人品,可见字画之中的区别是可以被感受到并证实的。另外,不管是宋格还是元笔都是为了人的心性。我们今天怎么贯穿这样一个有本质的、有文脉的、可以被证实的绘画系统?用怎样的方法、心态继承下来,或者做某方面的调整?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邵仄炯(上师大副教授、山水画家)赵孟頫曾在他的一段画跋中写道:作画必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赵孟頫提出的“古意”这两个字,我觉得对当下的中国画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画的学习非常重视文脉的传承,那么传承的文脉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古意,古意不是简单的摹古,而是要体会古人的那种高贵而华美的气格与审美格调,通过对古意的感知培养对传统的敬畏,这样山水画学的文脉才能传承延续。这和现当代的西方艺术非常不同。赵孟頫画了很多的作品,实际上都是以追摹古意的方式来求变与创新,他在元代看似举起了一面复古的大旗,实际上是引领了一次创造性的文艺复兴,他的很多作品具有跨时代意义。他的学生黄公望等沿着他的方向,接力了他的绘画思想,又开出新的篇章。第二点是赵孟頫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书画同源”,赵氏的实践真正实现了宋代苏东坡、米元章的文人画以求“适性、畅神、墨戏”的笔墨理想。使得中国画同世界绘画拉开了非常大的距离。由此中国人开始认为要画好画的基础是把书法写好,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我以为,认知古意是对传统的尊重和敬畏,特别是学习中国画,一定要有种敬畏之心,要学习前贤优秀文化传统,学习他们的审美方式,学习他们的造型手段。其次,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