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oc_第1页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oc_第2页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oc_第3页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民主与法治 B民主与科学C科学与技术 D科学与进步2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巴金在其不朽的名作家中描写了孔教会会长冯老爷遭到以觉慧为代表的新知识青年的猛烈批判。这一历史现象应发生在()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3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时作过多种选择,其中首先主张走“俄国人的路”的是()A李大钊 B陈独秀C孙中山 D毛泽东4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现象是()A“民主”“科学”成为青年学生的口头禅B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盼望下一期新青年出版C学生在抢购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二、非选择题5五四运动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人物得票相近。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的四位人物中,你认为哪一位应该排在首位?为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影响?(3)以上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发展演变的什么特点?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B恢复儒学思想的统治地位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D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2一首歌颂中国某所高校的诗云:“横空出世非一般,继往开来济世艰。奋舞德赛自由剑,拨云现日整乾坤。赤胆忠心联众志,指点江山开纪元。铁肩担道行大义,志在高远居峰巅。”这所被歌颂的高校应是A北京大学B北京师范大学C复旦大学 D南开大学3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你能从材料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鲁迅A首倡民主与科学 B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C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 D宣传马克思主义4(2008海南高考)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5(2009广州模拟)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新的发展”指的是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6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于A劳动界 B民报C青年杂志 D新青年7(原创题)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开始就具有的特点”这一问题,高二(1)班同学展开了热烈讨论,你认为最恰当的是()A与工人运动相结合B深刻批判封建正统思想C深入研究中国国情D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8维新变法、民主和科学 、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下列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三种思潮先后相继、独立存在三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A正确,错误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正确,错误二、非选择题9(创新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材料二人物成就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材料三“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为此开展了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