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诗词对人文素养的提升.docx_第1页
浅议古诗词对人文素养的提升.docx_第2页
浅议古诗词对人文素养的提升.docx_第3页
浅议古诗词对人文素养的提升.docx_第4页
浅议古诗词对人文素养的提升.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古诗词鉴赏之于人文素质的提升写在前面: 在北大后EMBA的学习过程中,丰富的课程内容里,让我醍醐灵境、不禁思考的不在少数,而众多课程中,偏偏于古诗词鉴赏让我感触良多,昔日吟诵、背读过的古诗词,再一次去认真感受的时候,却也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三两字描摹大千世界,几平仄道尽心中灵华。于是也有了这篇文章。作为“文化礼仪”名邦的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诗词杰作。诗词灌溉了伟大的民族,抒写了辉煌的历史,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从内容看,有状物抒情的:如骆宾王的鹅,贺知章的咏柳,白居易的草,王安石的梅花,郑燮的竹石,王冕的墨梅,都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得形象鲜明。有表达亲朋友谊的: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赠汪伦和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写得一往情深,真挚感人。有描绘祖国秀丽河山的:如王维的鹿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和早发白帝城,白居易的暮江吟,张旭的山中留客,刘禹锡的望洞庭等。有的写得宁静,有的写得雄伟,有的写得美丽,有的写得变幻多姿。这一幅幅动人的有声图画,是极好的人文教材。有同情劳动人民和尊崇劳动的:如李绅的锄禾,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李绅的悯农,柳宗元的江雪。他们既抒发了同情劳动人民的感情,又对那些不劳而获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有主张抗御外侮,解救人民痛苦,要求祖国统一的:如陆游的秧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示儿,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杜甫的春望等。这些都是进行爱国情感教育的好教材。这些古诗词篇幅短,有节奏,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易背,既有助于陶冶性情,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又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加生活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一、人文素养内涵人文即人本,人性,个性,培养感情,追求价值,关注人生。总之,我们 所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强调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即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2、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即追求心灵的完美性。3、追求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情感和宗教情感,并强调人的自然情感与道德理性,审美理性相统一,确立人在宇宙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唤起人们的宇宙关怀,生命关怀。4、高度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5、强调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二、古诗词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古诗词的特点。我们要充分挖掘古诗词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古诗词的熏陶和感染作用,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为人们所熟知的古诗词,或寄情于山水、或寓理于花草、或托意于苍穹、或讴歌人生,催人奋进、或洞察事理,发人深省。蕴含着许多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能陶冶我们的性情,充实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它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可以概括如下:(一)至高无尚的家国情怀古诗中大量作品表现了对于乡土的眷恋,对于国家的执着深情和热爱。李白的静夜思家喻户晓,千百年来勾起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之意是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虽然家近在咫尺,却不能回家看看,多么令人苦恼;白居易的忆江南其实是对以往岁月的留恋与回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表白独在异乡的感伤,诗人的故土情节跃然纸上。与家情怀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热爱。王昌龄的出塞中希望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陆游的绝笔诗示儿,让人想象诗人临终前和家人诀别的悲壮场面,深切体会到陆游至死不变的爱国情怀;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真实地道出渴望祖国统一的企盼,“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动难以言表。家国情怀的泛化是对于祖国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古诗中山水文学特别发达,与乡国情结有密切联系。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杜牧的山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等。古诗中的这种家国情怀,是民族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和凝聚力的心理基础,是一种至可宝贵的民族精神。(二)亲同手足的友爱之情亲情和友谊,是古诗词中的又一个永恒的主题。七步诗中曹丕和曹植本是同根生的亲兄弟,又何必弄得你死我活呢?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无数离乡游子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孟郊的游子吟,亲切而真诚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拨动了每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对亲情的珍爱,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视朋友如兄弟,古诗中表现友情的作品很多,从行旅怀思,赠答送别中反映出友情的真挚和浓郁,打动着千古读者。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真挚和豪迈,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别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送别惆怅,无不见出友情的份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酒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还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殷勤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切祝愿。古诗中反映的这种浓郁的朋友之情,乃是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是培养人们互助友爱情感的上好教材,有利于人们道德情感的熏陶。(三)深入浅出的人生感悟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有着“大家”的思想,这一思想反映到文学中,就出现了对于生命短暂而宇宙永恒的感悟。许多诗人把对于历史、对于人生的思索上升到哲理高度,写下了大量的“哲理诗”。长歌行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感叹时光易逝,万物盛衰有时;“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警示人们年轻力壮时不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年老时就只能悔恨和悲伤罢了。江南春中杜牧感叹一切终将逝去,但逝去的一切将存留在时间的永恒里。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博大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至理。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育人们面对困难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要放弃一丝可能的希望。白居易的草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赞叹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含义深刻,崔人奋进,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四)矢志不移的人格魅力许多古诗反映了诗人的人格操守、志趣追求。从诗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精神风貌,而且依稀可以看到他们的风度神态。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示了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王安石的梅花突出了白梅凌寒傲雪的品格,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自己的写照;王冕的墨梅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以花喻人,将梅花人格化,寄托诗人的高尚品格;于谦的石灰吟中“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气在人间”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愿为民众的利益做出牺牲的精神和永留清白、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郑燮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劲竹的内在精神,诗人借竹子喻人,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倔强;从独坐敬亭山中可看出诗人那一份忘我的宁静和悠闲;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表明了隐士超然世外,情致飘逸思想境界;张志和的渔歌子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山水之中悠闲而自由的洒脱;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博大的胸襟和谦恭的崇高品质。(五)一针见血的现实写真诗人虽未征战沙场、马革裹尸,但从他们犀利的笔下同样可以读到为民声嘶力竭的呐喊。同情劳动人民与憎恶统治者是一致的,都正义精神的体现。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是最可怜的。李绅的悯农(一)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李绅的悯农(二)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谁制造了这人间悲剧?诗人没说,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读完蚕妇中“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控诉,谁不对劳苦终年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蚕妇洒落同情之泪?杜甫三吏、三别道尽黑暗社会的残酷与无情,虽然不能改变劳动人民的处境,但敢将矛头直刺统治者,足见胆识过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让人观止。还有范仲淹的江上渔者、陶者让我们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充满无比的愤恨,对穷苦农民充满了无限的同情。(六)宁静高雅的审美情趣关于古诗词,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鉴赏,重在陶冶性情,要进入到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朗诵古诗,诗情画意地体会古诗。”,这应该就是古诗词美育价值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是从“所见”展开的,“月黑”、“渔灯”、“一点萤”、“满河星”,具体形象的事物,在色彩上有明显对比,却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渔家的生活画面。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从“望”字展开的,“日照”、“紫烟”、“瀑布”、“银河”具有色彩美,“挂前川”、“飞流”、“直下”、“落九天”具有线条美,两者也构成了一幅雄伟壮美的庐山风景画。这些古诗可以引导人们通过画面形象去获得美的享受,切身体验诗句的文字美。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通过体验古诗词意境,我们可以把诗人没有绘出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丰富到诗句中去,抓住诗人笔酣墨饱着力渲染的地方,感受诗词优美情趣。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这是一首儿歌,以浮水、拔水几个动作细节,表现出鹅的动态美,于是鹅活生生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再如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是全诗的中心画面,创设孩子们步入菜花地里,浸在一片菜花黄中的场景,人们能真切的体验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内涵。,追随诗的意境,深入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