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解析版) (6).docx_第1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解析版) (6).docx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 史 试 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框中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农作物的出现 家畜饲养 聚落 城市的出现 磨制工具的发展 定居生活。ABCD3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许多海内外人士皆会齐聚轩辕故里河南新郑,参加盛大的新郑祭祖大典。这盛大的祭祖典礼纪念的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4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舜,舜推举禹为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这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奴隶制5中华大地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 ()A夏B商C周D秦6“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A奴隶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世袭制7夏桀不分昼夜饮酒作乐,自比太阳,百姓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情愿与你同归于尽”。夏桀失去民心,最终在和汤的斗争中大败,夏朝灭亡。商纣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建造鹿台堆集从全国抢夺来的粮食和财宝,导致商朝政治混乱,人民不满。周文王起兵伐纣,纣王大败,商朝灭亡。周幽王为讨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从这三个故事中推测,夏朝、商朝、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国君采取利民措施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国君暴政,不得民心D周文王伐纣8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A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B国君宫殿规模宏大C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D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10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BCD11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12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式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晋B齐C楚D秦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3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判断对错)1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判断对错)15战国时期,商鞅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判断对错)16春秋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判断对错)17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指出“仁政”治国的观点。(判断对错)三、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8题10分,第19题15分,第20题15分,共40分)18材料一:观察图片,请回答:(1)材料所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制度?(2)请从高到低写出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3)图片A对B授予哪些权利?B必须对A履行什么义务?19如图是两幅原始居民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知道图一和图二中所画的房屋样式分别是什么吗?(2)最早建造图一和图二所示房屋的分别是哪两种原始居民?其中图一居民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3)造成两地居民房屋样式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单分析一下这两种房屋各自的优点。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他的教育贡献主要有哪些?(至少答两点)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书,这本书的名称是?(3)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四、探究题21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间,他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角色扮演】(1)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理解学习(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4)商鞅变法以后,据说秦军将士作战非常勇敢,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方法探究】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图)。(5)评价历史上的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河南省商丘市李原一中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框中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考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谋人的知识点【解答】元谋人,生活于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故选A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农作物的出现 家畜饲养 聚落 城市的出现 磨制工具的发展 定居生活。ABCD【考点】人类的出现与进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解答】城市的出现是工商业发展起来后的产物,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据此可排除含的ABC三个选项故选D3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许多海内外人士皆会齐聚轩辕故里河南新郑,参加盛大的新郑祭祖大典。这盛大的祭祖典礼纪念的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考点】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分析】本题考查诞生人文初祖的知识点【解答】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故而得姓轩辕,黄帝的后代子孙遂称轩辕氏因此由材料“轩辕故里河南新郑”,可知新郑祭祖大典纪念的是黄帝故选A4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舜,舜推举禹为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这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奴隶制【考点】尧舜禹的“禅让”【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知识点【解答】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了有才德的舜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故选C5中华大地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 ()A夏B商C周D秦【考点】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朝【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是我国的早期国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故选A6“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A奴隶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世袭制【考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分析】本题考查世袭制的确立【解答】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世袭制故选D7夏桀不分昼夜饮酒作乐,自比太阳,百姓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情愿与你同归于尽”。夏桀失去民心,最终在和汤的斗争中大败,夏朝灭亡。商纣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建造鹿台堆集从全国抢夺来的粮食和财宝,导致商朝政治混乱,人民不满。周文王起兵伐纣,纣王大败,商朝灭亡。周幽王为讨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从这三个故事中推测,夏朝、商朝、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国君采取利民措施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国君暴政,不得民心D周文王伐纣【考点】夏朝的灭亡;商朝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夏朝、商朝、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解答】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自比太阳,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建“酒池肉林”腐化堕落,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周幽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他宠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烽火戏诸侯,导致周朝灭亡,可见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故选C8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A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B国君宫殿规模宏大C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D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考点】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里头遗址【解答】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的南部、河南西部一带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故选C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考点】青铜器【分析】由图中甲骨文和司母戊鼎可知考查的知识点是商朝的相关知识【解答】右图文物是甲骨文,它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左图文物是司母戊鼎,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所以通过图中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的历史故选B10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BCD【考点】青铜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解答】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说法正确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等,不是用于战争司母戊鼎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不是四羊方尊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青铜器中的精品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说法正确故选D11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考点】春秋五霸【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时代的特征【解答】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到战国时,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竞相争霸;故ABC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随着诸侯争霸,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故选D12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式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晋B齐C楚D秦【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的知识点【解答】春秋时期,晋国曾经称霸诸侯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因此在战国形式图上找不到晋国故选A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3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判断对错)【考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谋人的知识点【解答】元谋人生活于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答案为:1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判断对错)【考点】文字的演变【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解答】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答案为:15战国时期,商鞅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判断对错)【考点】商鞅变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解答】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故答案为:16春秋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判断对错)【考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故答案为:17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指出“仁政”治国的观点。(判断对错)【考点】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了孟子【解答】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符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故答案为:三、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8题10分,第19题15分,第20题15分,共40分)18材料一:观察图片,请回答:(1)材料所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制度?(2)请从高到低写出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3)图片A对B授予哪些权利?B必须对A履行什么义务?【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点(2)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等级制度的知识点(3)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内容的知识点【解答】(1)材料一是西周等级制度示意图西周建立后,通过实行分封制,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2)通过实行分封制,西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天子是最高等级,下面依次是诸侯、卿大夫和士,因此A指的是天子,B指的是诸侯,C指的是卿大夫,D指的是士(3)西周分封制规定,周天子把土地、奴隶和平民分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和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的权力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胜带兵所处天子作战故答案为:(1)西周(西周写成“周”或“周朝”也可);分封制(2)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图A给图B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的权力;图B对图A进纳贡物,服从周王命令,平时镇守疆土,战胜带兵所处天子作战19如图是两幅原始居民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知道图一和图二中所画的房屋样式分别是什么吗?(2)最早建造图一和图二所示房屋的分别是哪两种原始居民?其中图一居民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3)造成两地居民房屋样式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单分析一下这两种房屋各自的优点。【考点】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片可知,图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是干栏式房屋(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样式,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样式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3)造成两地居民房屋样式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河姆渡在今天的浙江,属于长江流域,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因素雨水较多,因此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在今天的陕西西安,属于黄河流域,气候寒冷、干旱,因此住半地穴式房屋,这是自然环境决定的干栏式房屋优点:通风防潮;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优点:防寒保暖故答案为:(1)图一:干栏式房屋;图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2)图一: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人);图二:半坡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人种植水稻(3)主要原因: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答“河姆渡人生活于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于黄河流域”也给分)干栏式房屋优点:通风防潮;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优点:防寒保暖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他的教育贡献主要有哪些?(至少答两点)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书,这本书的名称是?(3)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考点】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分析】(1)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2)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主张(3)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1)由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知,这些都是孔子的名言,据所学知,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2)据所学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有,注意“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等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3)依据材料”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可知,他主张用“严刑峻法”来进行管理,这反映的是法家的观点;据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相信他们会改的”可知,他主张用说服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这反映的是儒家的“为政以德”观点;据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可知,他主张顺其自然,道家主要思想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答案为:(1)孔子;“仁”的学说(2)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注重“有教无类” 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答 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书籍名称:论语(3)劳动委员:法家;班长:儒家;生活委员:道家四、探究题21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间,他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角色扮演】(1)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理解学习(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4)商鞅变法以后,据说秦军将士作战非常勇敢,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方法探究】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图)。(5)评价历史上的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考点】商鞅变法;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知识点(2)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3)本题考查的是建立县制的知识点(4)本题考查的是奖励军功的知识点(5)本题考查的是评价变法方法的知识点【解答】(1)商鞅变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