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1)“嫦娥奔月”中的“奔”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音是_,意思是_。【A紧赶,赶忙或赶急事;B奔走,急跑。】这个读音还能组成词语_。它另一个读音是_,可以组成词语_。 (2)给下列下划线的字注音。 羿_请不死之药 蟾蜍_(3)嫦娥是怎样飞上月亮的?(请引用原文回答。) (4)故事为什么说嫦娥飞上月亮变成了丑陋的蟾蜍? (5)远古人借助神话寄托自己的幻想,在嫦娥奔月中,人们的幻想是什么?实现了吗?请举例说明。 (6)你还积累了哪些带“月”字的成语,请写在下面。(至少2个) 2.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1)按原文内容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2)判断对错。 “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的意思相同。“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有总起全文的作用。(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说一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 3. (14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弈秋,通国之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_。虽与之俱学,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把课文补充完整。 弈秋,通国之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_。虽与之俱学,_。(2)解释文中划线的部分。 通国:_为弈秋之为听:_诲:_为是其智弗若与:_(3)本文选自_,讲述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不同,所以_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的道理。 4.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5. (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 6.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2)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与群儿戏于庭_众皆弃去_光持石击瓮破之_(3)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枫叶父自山中归,拾红叶一片,以示其子。子曰:“树叶皆绿,至秋则黄。何有红叶?”父曰:“此枫叶也。经霜则红。”子不信。明日父携子,至山中,观红叶。但见红叶满林,鲜艳如染。子大喜。父曰:“事须亲见而始信之,凡人皆然,不独汝也。”【注】示:给看。皆:都。何:为什么?携:带着。凡:所有。(1)请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儿子随父亲在山中看到的红叶是什么样子的?请用“_”画出来。 (3)与“事须亲见而始信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 . 集思广益,多见多闻。C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8. (13分)课内阅读。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 A . 群儿/戏于庭B . 一儿/登瓮C . 光持/石/击瓮/破之D . 足跌/没水中(2)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 )大家都扔下他离开了。( )有个孩子登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在里面了。( )司马光搬起石头击破水瓮,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3)“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之”是( ) A . 代词,指群儿B . 代词,指瓮C . 代词,指石头(4)“群儿戏于庭”的现代汉语翻译是_,由此,其正确的语序应为_。( ) A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于庭戏B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庭于戏C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庭戏于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入木三分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日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j)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 , 工人削之,入木三分。【注】旷:王旷,王羲之的父亲。笔说:论书法的书。幼令:幼年时美好的才华。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祝版:祭神的木板。(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七岁善书_恐不能秘之_语太常王策曰_(2)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划线的“之”指代的对象。 窃而读之_今日用之_工人削之_(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一处) 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4)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5)“入木三分”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说出它现在的含义。 10. (5分)阅读理解。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 , 共工与颛顼(x)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 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1)解释文中下划线的词。 昔者:_ 争:_触:_ 折:_(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_。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11. (6分)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玉,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就为汝多知乎?”(1)用“/”画出朗读时的停顿处。 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2)两小儿辩日时,一儿从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 (3)从上面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各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孔子:_两小儿:_(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个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呢?(可以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可用文言文来说) 12. (19分)课外阅读。 约不可失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罢:停止,取消。(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是日,饮酒乐,天雨_公将焉之_岂可不一会期哉_(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_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13.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4.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以至于斯也 斯:_从而谢焉 谢: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15.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拔树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B . 低头思故乡(静夜思)C . 故草木不生D . 依然如故(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B . 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C . 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D . 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3)翻译句子。 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4)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16. (8分)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1)用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细读选文,请将句子和对应的象征含义连一连。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少年中国突然崛起。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中国的巨大声威。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中国的伟大前程。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少年中国奋发有为。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祖国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3)对选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中国并非“老大帝国”,而是有着灿烂前景的“少年中国”B . 创造强大未来之国,责任在少年身上,少年强大则国强大C . 意思是: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D . 老年人都已老了,建设国家只能靠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实词汇编
- 机械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 2026届贵州省施秉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开鲁县联考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健康中国2030蓝图
- 2026届安徽省亳州市亳州市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陆良县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项目总监工作总结
- 房屋植筋施工方案范文
-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完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与写法总结27 自知与知人作文审题指导及素材积累
- 电子政务概论-形考任务5(在线测试权重20%)-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DNDC模型使用手册
- DL∕T 2487-2022 电力燃煤机械名词术语
- 起重机械生产单位质量安全总监-特种设备考试题库
- JBT 9189-2016 水基材料防锈试验方法 铸铁屑试验
- JJF 1064-2024 坐标测量机校准规范
- 《春江花月夜》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