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周练12.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周练12.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周练12.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周练12.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周练1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年级语文每周检测(十二)2014.12.10 命题人:曹海平 试做人:缪玲蔷 审核人:朱晓敏 一、积累与运用(39分)1.名著:(21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 历时三年写成的。小说以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前苏俄广阔的历史和生活。(2分)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水浒传,我们能感受到梁山好汉们除暴安良的决心;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分)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 , ; ,他能够说:“ , 。”(8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作为一个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 , , 。(3分)你是怎样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3分)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3分)2.课内文言文:(18分)解释加点的词(10分)齐人固善盗乎( )都不哭( )念无与为乐者 ( )戍轮台 ( ) 相与步于中庭 ( )以其境过清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子敬素好琴 ( )凄神寒骨 ( )翻译句子:(8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二阅读分析(61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617题。(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 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以“ ”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2分)4 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3分)(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 、 。(1分)(2)赏析: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4分)神州第一味 刘英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此亦豆腐之谓乎?认识中国,可从豆腐找到绝佳切入口。儒释道左右中国几千年。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这,首先因豆腐的发明者是道者。中国文化史上地位很高的淮南子是道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淮南子。豆腐先是道者的长寿膏丹,后来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刘安乃汉高祖刘邦之孙。豆腐因而有了庙堂、江湖和红尘三者的机缘。故,国人上上下下,神州东西南北,莫不深爱之。若说豆腐为道家之味,则红烧肉为法家之味,大蒜炒肉为儒家之味,苦瓜肉丁为墨家之味吧。红烧肉不能日日吃(犹如治国不能长期用法家),其它的,但食无妨。豆腐之味有容乃大,因其“几乎无味”,所以左右逢源:加点肉末,则具儒家韵味;油豆腐烧肉,别有法家风貌;白水煮豆腐,深得佛家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块霉豆腐可为穷人下一餐饭,一桌豆腐宴可为主人壮脸面。豆腐干豆腐丝霉豆腐臭豆腐乃至水豆腐或者豆浆士农工商兵家戏子三教九流均可在那儿找到胃的知音,正如西方人在“啃得急”、汉堡包以及可乐中寻到胃的伴侣。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我想,这不仅仅因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之实用大优点,更因“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的至味和内中所藏的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吧。豆腐的温柔朴善,源自她的“娘”黄豆的良善仁厚。黄土地,黄豆子。五谷之一的“菽”(大豆),中国是最早的栽培者。诗经小雅小宛云:“中原有菽。”读之,思古之幽,五内俱热。豆子、豆腐为国粹。玉米、红薯等许多粮食作物传自外邦。菽,总让我们亲切。“煮豆燃豆萁”的心酸,“种豆南山下”的向往,“菽水承欢”的亲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农家乐这些,很中国。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它营养丰富,以至于军粮(含军马饲料)也少不了它。但它却不需多少肥料,因为自备了根瘤菌,可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而自产肥料并改良土壤。许多粮食用来做酒,大豆却“不参加这类派对”,甘心平凡,大智若愚。如此良善之“娘”,其“后代”能不好吗?豆腐“之前”的水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水豆腐“之前”的豆浆,外活泼内仁和,如史湘云。豆浆配油条,乃乾与坤、阴与阳、水与火、刚与柔之配,因其含如许高度之哲理,方成就“油条加豆浆”之美味。豆浆和牛奶,国人宜豆浆。牛奶有游牧文明的冲动野力;豆浆具农耕文明的隐忍良善。豆腐呢,好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豆干像晴雯,性韧味厚。油豆腐,可比附一下王熙凤。霉豆腐像刘姥姥“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档中滚雪花。”唐诗的如此意境当永随国人。“才闻香气已先贪,白褚油封由小餐。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怜风味似淮南。”(清李调元豆腐乳),如此滋味当长存人间。“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啊,豆腐,识君之味,百味可解! 5本文一次介绍了豆腐的相关知识,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天空。(4分)豆腐之源 豆腐之韵6.从实用角度看,国人乃至西方人喜爱豆腐的原因是什么?(2分)7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4分) (1)“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中“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8.文末说:“识君之味,百味可解。”结合全文,你从作者的说明中识到豆腐的哪两种味道?(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4分) 知止 台湾张继高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高散文,有删改)9.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10.本文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11.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12.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3分)(四)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11题。江声浩荡(18分)“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话时,我极为震撼。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还在笼罩,还在奔涌,如血液,从脚趾直达头顶对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虽然离黄河才30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亲临,何况大江的涛声。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那是30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事。1980年的春天,我正读初中二年级。一天,我在镇上供销社的玻璃柜台看到一套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我怯怯地让女售货员拿出来,翻开书页,第一眼,“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对一个乡间的孩子,一个在快板书和民间故事中成长的人来说,我知道外面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组合习惯的文字,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生活的别样的人生。那时农村僻陋偏远,是没有多少闲书可言的,父亲不识字,母亲不识字,哥哥有一本绣像本的三国演义,快要被我吃下了,那种精神的饥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加让人窒息。那天在课堂里老师讲些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晚上在家也只是草草吃点东西。细心的母亲看出我的不对劲,我的倦怠 ,问我:冻着了?凉着汗了?接着母亲又问:和人怄气了?被谁欺负了?我摇摇头,就早早躺下睡了。当时家境贫寒,我和父母还在一个床上睡觉。床的下面,拴着的是一群羊,而屋子的梁上则是宿窝的鸡。我想到“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但只是想象那大江的模样,那震撼的声音。我知道父母的不易,父亲靠半夜起来在集市上扫街,半劳作半乞讨地和来赶集的人一次要上两分钱补贴家用,有时还要遭到斥骂和白眼。五天一个集,每次下集,我就看见父亲在家里一分一分地点钱,然后交给母亲。那时哥哥刚结婚,姐姐也要出嫁,家里有时就断盐。(11)一次母亲上集,被小偷偷去了五块钱。当时我中午正放学,同学说:你娘哭了,在街上走呢。(12)我悄悄 地跟着母亲,看她从集市上哭着走过,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我也哭了,我们母子哭着从集市到供销社,到水煎包铺,到鸡蛋市场。人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哭,很多人窃窃私语“这娘俩,哭得像泪人似的”。(13)后来,我想,“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形容我们贫寒的母子“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14)黎明,屋梁上的鸡开始鸣叫。母亲早早唤我上学,问我身体好点没有,我没言语。(15)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16)放学吃晚饭,在端碗的空隙,我对母亲说:老师要我交学费,两块钱!(17)母亲没问,从衣裳的口袋里,在手巾包裹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中间,找出一块五,然后又去邻居家借了五毛。(18)我到供销社的玻璃柜台前,买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我骗母亲的唯一的一次,30年来,我一直压在 心底。母亲去世多年了,我还常常想起我们娘俩哭泣走过的路: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9月14日,有删改。作者 耿立)13.第段中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请仔细阅读全文,概述“我”被“击穿”后的种种表现。(4分)答: 14.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1)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作者这样写母亲流泪,有什么好处?)(3分) 答: (2)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撕破喉咙喊”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2分)答: 15.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答: 16.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 (五)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11题。曾巩(10分)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注释】委废家境衰败。单弱弱小,无所依靠。宦出仕。工擅长。行义行为道义。杨雄人名。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奉继母益至( ) (2)一出其力( )(3)鲜能过也( ) (4)遂与之异(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12,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4分)20.豆腐之味;(2分)豆腐之性。(2分)21.因其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特点。(2分,答到两点给1分,答到四点给2分)22.(1)不能,“据说”是指没有确切的根据,(1分)表示“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的说法是不十分确定的,删去则过于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2)作比较,(1分)通过小麦的锋芒和高粱的张扬来突出菽的朴茂含蓄的特点。(1分)23.“几乎无味”的豆腐原味(或豆腐之味);(2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家之味(或“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2分)12.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或:不能从社会上取得过多利益,应适可而止。)13.举例论证(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正反论证)。通过列举王安石的反面例子和华盛顿的正面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人要“知止”这一观点。14.总结全文;再次阐述“知止”的含义,突出了中心论点强调自觉培养“知止”的精神。15.观点明确, 能适当阐述,言之有理即可。(一)(18分)5(4分)上课没心思听,晚上在家草草吃饭,很早睡(我变得很“倦怠”);母亲问我身体状况,我没言语;晨读课上,我撕破喉咙呼喊;家庭条件 极为困难,骗母亲两元钱去买书。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6(5分)(1)这样写眼泪,是为了表现母亲被偷五块钱后哭泣时间之长,流泪之多,从而凸现母亲的伤心,当年“我”家的贫寒与生活的艰困。评分标准:共3分,意对即可。(2)表现了作者想得到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的强烈愿望和因家境贫寒买不起书的痛苦。评分标准:共2分,意对即可。7(3分)这部分插叙交代了当年“我”家的贫寒,写出了母亲被偷五元钱大哭的原因;衬托出“我”对书的强烈渴望,母亲对“我”的关爱。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符即可。8.(6分)【评价要求与答案示例】第一层:只关注文章语句表象,思维单一肤浅,表达较笼统。(12分)示例1:作者觉得这句话写得好,读起来有气势。(1分)示例2:这句话是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开头的话,描写了大江的壮美景象,极有画面感,给“我”以震撼,触发“我”想象故乡附近黄河的模样,使“我”内心浩荡。(2分)示例3:这句话使“我”想起母亲对“我”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2分)第二层:思维不全面,只找到一两点,但思考较深入,表述较有条理。(34分)示例4:这句话使“我”想起在家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母亲对“我”的关爱以及“我”为买到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而骗母亲两元钱的经历;表达出“我”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和思念之情。(3分)示例5:这句话是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开头的话,描写了大江的壮美景象,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