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碳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doc_第1页
bn碳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doc_第2页
bn碳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doc_第3页
bn碳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doc_第4页
bn碳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鄂尔多斯市精工动力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年 月 日碳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的碳钢类钢材的焊接施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劳人部19881号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3 先决条件3.1 材料3.1.1 母材 进入现场的管材、管件等应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规定要求,并具有材料质量证明书或材质复验报告。3.1.2 焊接材料(以下简称焊材)3.1.2.1 进入现场的焊材应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要求,并具有焊材质量证明书。3.1.2.2 施工现场的焊材二级库已建立并正常运行。焊材的管理按焊接材料管理规范规定要求执行。3.2 主要设备及工具3.2.1 设备焊机等设备完好,性能可靠。计量仪表正常,并经检定合格且有效。3.2.2 工具角向磨光机、钢丝刷、凿子、榔头等焊缝清理与修磨工具配备齐全。3.3 焊接工艺评定按相应规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已完成。3.4 焊工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规定要求,经考核具有相应的持证项目。3.5 焊接环境3.5.1 施焊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3.5.1.1 施焊环境温度应能保证焊件焊接时所需的足够温度和焊工操作技能不受影响;3.5.1.2 风速:手工电弧焊小于8m/s,气体保护焊小于2m/s;3.5.1.3 焊接电弧在1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小于90%。3.5.2 焊件表面潮湿、覆盖有冰雪,或在下雨、下雪、刮风期间,必须采取挡风、防雨、防雪、防寒和预加热等有效措施。无保护措施,不得进行焊接。4 焊接工艺流程焊接工艺流程见图1。组对预热定位焊预热焊接外观检查热处理合格不合格焊缝返修无损检验进入下道工序坡口加工焊接工艺流程图5 工艺要点5.1 坡口加工5.1.1 管道的坡口形式和坡口尺寸应按设计文件或焊接工艺卡规定要求进行。5.1.2 不等厚对接焊件坡口加工应符合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要求。5.1.3 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切割、氧乙炔切割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应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5.1.4 坡口加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等缺陷。若设计有要求时,进行磁粉或渗透检验。5.2 组对5.2.1 焊件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1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5.2.2 管子或管件对接接头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大于2mm。5.2.3 不等厚对接焊件组对时,薄件端面应位于厚件端面之内。5.2.4 除设计文件规定的管道冷拉伸或冷压缩的管道外,焊件不得进行强行组对。更不允许利用热膨胀法进行组对。5.2.5 焊件组对时应垫置牢固,并应采用措施防止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5.3 定位焊5.3.1 定位焊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工和预热温度等应与正式施焊要求相同。5.3.2 定位焊缝的长度、厚度和间距,应能保证焊缝在正式施焊过程中不致开裂。5.3.3 定位焊后立即检查,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重新定位焊。5.3.4 在定位焊时需与母材焊接的组对工卡具,其材质宜与母材相同或同一类别号。拆除工卡具时不应损伤母材,拆除后应将残留焊疤打磨修至与母材表面齐平。5.4 预热5.4.1 焊前预热应符合设计文件或焊接工艺卡的规定。一般碳钢管道在壁厚26mm时,预热温度100200,当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时,焊前预热温度可按上述规定的下限温度降低50。5.4.2 对有焊前预热要求的管道在焊件组对并检验合格后,进行预热。预热方法原则上宜采用电加热,条件不具备时,方可采用火焰加热法。5.4.3 预热宽度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少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50mm。测温方式可采用触点式温度计或测温笔。5.5 焊接5.5.1 焊接工艺应严格按焊接工艺卡的规定要求执行。5.5.2 焊接方法5.5.2.1 管径60mm或壁厚6mm的管道对接接头,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5.5.2.2 管径60mm或壁厚6mm的管道对接接头,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焊,手工电弧焊覆盖焊接。5.5.2.3 角接接头、T型接头以及套管接头的焊接一般采用手工电弧焊。5.5.3 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一般选用E5015和TIG-J50,对非重要结构件可采用E4303。具体按焊接工艺卡的规定要求执行。5.5.4 施焊顺序5.5.4.1 施焊顺序及焊接层次应按焊接工艺卡规定要求执行。5.5.4.2 打底层焊缝焊接后应经自检合格,方可焊接次层。5.5.4.3 厚壁大径管的焊接应采用多层多道焊。5.5.4.4 除工艺或检验要求需分次焊接外,每条焊缝宜一次连续焊完。当因故中断焊接时,应采取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如后热、缓冷、保温等)。再焊时,应仔细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原工艺要求继续施焊。5.5.4.5 对需做检验的隐蔽焊缝,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其它工序。5.5.5 焊接工艺参数5.5.5.1 施焊时的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等应在焊接工艺卡规定的范围内。5.5.5.2 焊接层间温度不低于规定的预热温度下限,且不高于400。5.5.6 施焊技术5.5.6.1 直径大于194mm的管子对接焊宜采用二人对称焊。5.5.6.2 厚壁大径管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5.5.6.2.1 钨极氩弧焊打底的焊层厚度不小于3mm;5.5.6.2.2 其它焊道的单层厚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加2mm;5.5.6.2.3 单焊道摆动宽度不大于所用焊条直径的5倍。5.5.7 操作注意事项5.5.7.1 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弧、试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5.5.7.2 施焊过程中,应保证起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5.5.7.3 多层多道焊的接头应错开。并逐层进行自检合格,方可焊接次层。5.5.7.4 管子焊接时,管内应防止穿堂风。5.5.7.5 焊接完毕应对焊缝进行清理,经自检合格后做好焊工代号的标识。5.6 焊后热处理5.6.1 焊后热处理按热处理工艺卡规定要求进行。5.6.2 焊后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60mm。5.6.3 焊后热处理的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5倍,以减少温度梯度。5.6.4 焊缝的焊后热处理温度、恒温时间及升降温速度,应严格按照热处理工艺卡的规定执行。5.6.5 热处理加热时,力求内外壁和焊缝两侧温度均匀,恒温时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测点的温差应低于50。5.6.6 进行热处理时,测温点应对称布置在焊缝中心两侧,且不得少于两点,水平管道的测点应上下对称布置。5.6.7 焊接接头热处理后,应做好记录和标识。6 质量检验6.1 焊缝的检验按设计文件或相应标准规定的要求执行。6.2 焊缝外观检验6.2.1 焊缝外观不合格的焊缝,不允许进行其它项目的检查,或进行焊接热处理。6.2.2 焊缝表面成型良好,焊缝边缘应圆滑过渡到母材,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未熔合等缺陷。焊缝外形尺寸和表面缺陷应符合设计文件或相应标准规定的要求。6.3 焊缝的无损检验焊缝的无损检验按设计文件或相应标准规定的要求执行。7 返修当焊接接头有超标缺陷时,必须进行返修,并应遵守下列规定:7.1 焊缝返修工艺,应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7.2 焊缝返修应由持有相应合格的项目的焊工担任。7.3 对于不合格的焊接接头,应查明原因,采取对策,进行返修。返修后还应重新进行检验。7.4 返修一般采用机械挖补的方法来清除缺陷,对厚壁管道亦可采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确认缺陷清除后,并对返修部位进行坡口清理和修磨,方可进行补焊。7.5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三次。8 安全注意事项8.1 电焊机开机前要做好设备的安全检查。8.2 焊工必须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8.3 工作场地及附近区域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8.4 焊接现场有积水和潮湿时,应有必要的隔潮措施。8.5 电焊机工件连线应采用卡夹可靠地固定焊件上。8.6 不允许将通电的焊钳搭在焊件上。焊钳连线对有接头和破损处应采取绝缘的可靠措施,严重时及时更新。8.7 氧气瓶和乙炔瓶置放,需搭设防晒棚且距焊接场所5m以外,上述两瓶置放距离也应在5m以上。使用角向磨光机等修磨焊缝时应配戴防护镜。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21、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从领导开始就要严格地遵守这家企业的规章。整家企业如果是个团队,整个国家如果是个团队,那么自己的领导要身先士卒带头做好,自己先树立起这种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个才叫做团队。2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24、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2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26、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名人名言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2、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佚名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5、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8、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昆体良9、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西蒙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11、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1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佚名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17、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苏格拉底18、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19、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康有为2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21、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大仲马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23、故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方法,厥为教育。-张伯苓2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25、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克拉克26、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27、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陶行知28、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29、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佚名有关刻苦学习的格言1、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2、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