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B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客观题(36分) (共15题;共36分)1. (4分)请认真听录音两遍,然后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 (1)课堂上,老师想要孩子们做什么?( ) A认真听老师讲课B认真完成作业C画出自己最想感谢的东西(2)这个孩子画的大手是怎么样的?( ) A粗糙、寒冷 B粗糙、温暖 C光滑、温暖(3)有孩子猜测这只大手是厨师的,是因为( ) A厨师的手很粗糙。B厨师烧给我们好吃的食物。C厨师会做美味的冰激凌。(4)这个小男孩画的是谁的手?( ) A母亲 B老师 C父亲(5)老师看到孩子画的一个大手时,表现是怎样的?( ) A吃了一惊B非常伤心C大哭起来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和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争吵 好闻 梨子 钥匙(ch)B . 淡黄 邮票 颜料 缤纷(bn)C . 飘落 合饭 丰收 喇(l)叭3. (2分)找出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风刀双剑B . 前赴后继C . 寒冬腊月D . 人仰马翻4. (2分)( )莫尔斯发明了电报。A . 19世纪20年代B . 19世纪30年代C . 19世纪40年代5. (2分)下列互为反义词的是( ) A . 周围-四周B . 嚣张-狂妄C . 同意-反对6. (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_,从枯黄读出_,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_。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_,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A . 霞云 翠绿 意境 灵魂B . 光明 翠绿 意义 生命C . 霞云 丰润 意义 灵魂D . 光明 丰润 意境 生命7. (2分)对下列句子所用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公斤。(列数字)B . 在以前的古书中记载着一些稀奇的荔枝品种,如细长如手指的“龙牙”,圆小像珍珠的“珍珠”,但现在都已经绝种了。(打比方)C . 蜻蜓的眼睛没有像人眼睛的那种眼球,也不能转动,而是靠着头部的转动朝向物体的。(打比方)D . 海水中含有60多种矿物元素,其中锰、钴、铜等金属的储量比陆地上丰富得多。(举例子)8.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六一”儿童节即将终于到来,我们忙着排练节目。B . 今天的篮球比赛,我保打出水平来。C . 王玲知道自己错了,心情沉重。D . 他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9. (2分)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正确的一项是( )。 妈妈_工作,_参加进修学习。A . 一方面一方面B . 只有才C . 与其不如D . 如果就10. (2分)十六字令三首写于( )时期。A . 长征B . 抗日战争C . 解放战争1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眼看就要小学毕业考试了,谁都没有闲情逸致去看电视。B . 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C . 夏季运动会长跑比赛全班同学都会参加,这真是骇人听闻。D .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的知识。12. (2分)下列作家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 A . 孟浩然B . 老舍C . 纪伯伦D . 宗璞13. (2分)下列标点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爸爸,你看。”小男孩叫起来:“那是什么?”B . “爸爸,你看,”小男孩叫起来。“那是什么?”C . “爸爸,你看,”小男孩叫起来,“那是什么?”14. (2分)选择正确的答案外国报纸敢轻蔑地说我国无法修筑京张铁路的主要理由是_A . 清政府腐败。B . 要挟未成而发火。C . 沿途高山深涧,连他们自己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15. (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用冰块磨成的“冰透镜”,可以取火。 (2)写调查报告时,首先要选择可行的调查方法。 (3)引用资料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准确性。 二、 主观题(34分) (共5题;共34分)16. (5分)根据课文孔子游春的内容填空。 (1)吟诗弄词:“_,_”,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对人生的慨叹;“_,_”,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思考;“_,_”,这是于谦愤世嫉俗的呐喊徜徉在中华灿烂的文化中,我真的如张志和笔下的渔翁一样:“_,_,_。” (2)“大自然多像_!广裹的大地是她_,茂密的森林是她_,温暖的太阳是她_,和煦的轻风是她_”这段话用了_、_等修辞手法。 17. (8分)改写句子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改写: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改写:18. (3分)课文回顾站。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1)这段话写出了天都峰的特点是:_、_。 (2)作者写这两个特点是突出_,暗示_。 19. (8.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复。”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注】辍然:突然终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如“辍学”。喧:遗忘。裂:割断。(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其母方织(正在)B . 孟子辍然为止(的样子)C . 其母引刀裂其织(拿来)D . 以此戒之(戒备)(2)下面“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呼而问之B . 自是之后C . 或以钱币乞之D . 余闻之也久(3)故事告诉我们:_。 (4)你如何评价“孟母戒子”这件事?写出你的看法,字数不少于100字。 20. (10.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昙花昙花,生长在热带,枝干高大,挺拔有力。人们都说昙花开起来特别好看,我却从没有看过。多想亲眼看看啊!可巧,爸爸告诉我,爷爷(精致 精心)培养了四年的昙花就要开花了,我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爷爷家。也许是我的运气好,到爷爷家的第二天晚上,花就开了。下午六点,像一盏(精致 精心)的深红色宫灯似的花苞,张开了洁白的小口,散发出一股清香。真没想到,深红色的花苞(果然 居然)会开出雪白的花。昙花以五分钟一厘米的惊人速度开放着。我坐在花盆旁仔细地观察,看得出花瓣在逐渐张开,当它的花瓣全部舒展开时,直径足有二十厘米。原来,那深红色的宫灯似的花苞是萼片,现在它正向下弯曲着,托着洁白的花朵,每片洁白的花瓣都薄得像纸,光亮透明,它的花蕊是那样的美丽,淡黄色的雄蕊簇拥着白色的雌蕊。美丽的花朵好像对着人们微笑,散发出纯正的芳香,给人一种舒畅、文雅的感觉。我不明白的是:它的花朵为什么开在叶子上呢?后来,听爷爷说,昙花的叶子已经退化了,那像叶子的是变态的茎,我才恍然大悟。可惜,这婀娜多姿的花朵只开到十点钟就开始萎缩了,时间是那么短暂,难怪人们说“昙花一现”啊!昙花虽好,只是开放的时间太短。我们不能做“昙花一现”的人,而要让我们的青春永放光彩。(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恍然大悟:_。(2)选择括号里运用恰当的词。(精致 精心)_培养 (精致 精心)_的深红色(果然 居然)_会开出雪白的花(3)仔细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再填空。昙花的花苞是_色的,花是_色的;昙花以_的速度开放,当它的花瓣全部舒展开时,直径足有_。(4)昙花的花朵为什么开在叶子上呢? (5)昙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6)读文章的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三、 说写表达(30分) (共1题;共30分)21. (30分)题目:我得到了_ 要求: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等,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求写一件事,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400字左右。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客观题(36分) (共15题;共36分)1-1、1-2、1-3、1-4、1-5、2-1、3-1、4-1、5-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