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_ppt课件_第1页
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_ppt课件_第2页
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_ppt课件_第3页
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_ppt课件_第4页
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_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良白术散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32例 湖北省武穴市余川中心卫生院 435417 胡育暄 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 摘要 目的 探求治疗婴幼儿迁延性 慢性腹泻满意的治疗办法 方法 口服中药改良白术散汤剂的基础上结合营养疗法 液体疗法和其他治疗方法 结果 10天内精神 食欲正常 腹泻停止 大便常规检查正常 水 电解质紊乱纠正 结论 改良白术散治疗婴幼儿迁延性与慢性腹泻 疗效较好 安全 副作用小 便于临床推广 小儿腹泻 infantilediarrhea 又称腹泻病 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病 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 1岁以内者占多数 好发病于夏秋季节 是一组由多病原 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常见病 属中医泄泻范畴 大约80 的婴幼儿腹泻通过抗炎 止泻 补液等常规治疗两周内可以痊愈 约有20 的腹泻孩子 虽积极治疗 但腹泻持续不愈 临床上把腹泻病程达两周至两个月的称迁延性腹泻 腹泻病程超过两个月的称慢性腹泻 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者无明显概定的区别故习惯上统称迁延性慢性腹泻病 腹泻的治疗原则 调整饮食 预防和纠正脱水 合理用药 加强护理 预防并发症 不同时期的腹泻病治疗重点各有侧重 急性腹泻多注意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 迁延及慢性腹泻则应注意肠道菌群失调问题及饮食疗法问题 治疗不当往往会得到事倍功半或适得其反的结果 分析原因 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病因复杂 感染 营养物质过敏 营养治疗酶缺陷 免疫缺陷 药物因素 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 以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治疗不当 迁延不愈最为常见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中药汤剂改良白术散结合液体疗法 营养疗法和其他疗法治疗该病疗效尚好 现总结如下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1994年方鹤松等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之迁延性慢性腹泻诊疗标准 中医诊断及辩证分型符合汪受传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医儿科学 泻泄辩证分型 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7月至2008年10月本院门诊 住院儿科临床确诊迁延性腹泻27例 慢性腹泻5例 合计32例 其中男孩21例 女孩11例 年龄最大6岁 最小6个月 平均年龄1 4岁 辨证分型脾虚泻22例 脾肾阳虚泻10例 其中合并胃纳呆滞23例 脱肛3例 久泻滑脱不禁6例 久泻动风1例 呕吐7例 所有病例均选用改良白术散汤剂 党参8g白术8g茯苓8g甘草3g煨葛根12g煨木香6g藿香4g苍术4g厚朴6g砂仁2g车前仁1g 焦山楂8g炒二芽 各 8g 脾阳虚证见腹冷舌淡 大便夹不消化物加炮姜 脾肾阳虚加附子 笔者注 附子有毒应先煎 熬沸计时半小时去毒 只要辩证准确可以大胆运用 脱肛加黄芪 升麻 久泻滑脱不禁加煨诃子 石榴皮 老鹳草 呕吐加半夏 生姜 每天一剂水煎取汁130ml分6至8次频服 同时结合症状选 并用液体疗法 饮食疗法及微生物疗法 治疗方法 治疗标准 治愈 精神 食欲正常 腹泻停止 大便常规检查正常 水 电解质紊乱纠正 好转 精神 食欲改善 腹泻次数明显减少 水 电解质紊乱纠正 无效 精神 食欲 腹泻无明显改变 水 电解质紊乱未纠正 治疗结果 治疗2日治愈3例好转6例无效23例 有效率28 治疗4日治愈8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 有效率70 治疗7日治愈17例好转12例无效3例 有效率90 治疗10日治愈23例好转8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97 温馨提示 临床治疗迁延性与慢性腹泻必须预防和纠正脱水 补充营养 停用或禁用抗生素 提倡应用微生态调节剂 该病中医辩证以脾虚泻和脾肾阳虚泻为主 治以健脾益气 助运止泻和温补脾肾 固涩止泻 选方参苓白术散或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注意事项 心得 然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前贤经验发现该病病因病机始终贯穿着正虚邪实的特点 正虚以脾气虚为主兼夹脾阳虚或者脾肾阳虚 邪实以湿邪不行常道兼夹积滞为主 故在儿科鼻祖宋钱乙七味白术散基础上自拟改良白术散对因治疗 方中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健脾益气扶脾养胃 葛根能升发脾阳 鼓舞清气上行 清肠止泻 且葛根煨后入药 其凉散之性减少 升阳止泻之功倍增 木香主调畅气机和胃降浊 本草汇言 谓其是 治气之总药 和胃气 疏肝气 快脾气 统管一身上下内外诸气 独推其功 木香煨后入药 其香燥之性减缓 行气止泄之功增强 煨葛根和煨木香二药同用 清阳得升 浊阴得降 上下气机调畅 脾运得健 用治泄泻 不论偏寒 偏热 偏虚 偏实 暴泄 久泄 随症加减 每获效验 藿香芳香燥湿 其性辛温有风药喜上升之性而升提脾气 起到间接补脾之功 苍术 厚朴健脾燥湿取 平胃 之意 且苍术醒脾助运 运脾以升清 祛湿以通阳 乃江 育仁 老止泻之心得务必借鉴 少佐砂仁芳香醒脾 轻用车前仁分利小便乃宗 景岳全书 治泻不利小水 非其治也 之意 使湿有出路而不伤正 因小儿腹泻一般多夹食积酌情应用消导之品焦山楂 炒二芽等 正如 金匮翼 所云 久泻不止 百药不效 或暂止而复来 此必有陈积在肠胃之间 积一日不去 则泻一日不愈 必先逐去陈积而复来补之 庶几获益 诸药合用共凑 升 补 化 利 之功 结合液体疗法 营养疗法和其他疗法中西结合标本同治为救治本病之法 体会 结合本病谈谈外治法的临床应用 儿科外治法 是将药物的适当剂型应用于患者的体表或俞穴 借助药物的性能 使药性从中皮肤表部或经络传到而发挥作用 达到治愈疾病目的 它是中医治法的一种 具有治法简单 疗效确切诸多优点 特别适用于儿童 外治法范围较广 包括针灸 推拿 熏洗 敷贴 敷脐 热熨 吹鼻 滴耳 蒸汽疗法 激光穴位照射 穴位埋线 灌肠 发泡 拨罐 磁穴疗法 灯火疗法 离子透入法以及小针刀疗法等 外治法不仅用途广泛 方法简单易行 临床疗效确切 还可弥补内治法的不足 如对一些因多种原因不能服药的患者 尤其是对不能配合内服给药的婴幼儿 适当运用外治法 常可收到明显的疗效 中药外治法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 素问 至真要大论 云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摩之浴之 薄之 劫之 开之发之 适事为故 又如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云 其有邪者 渍形以为汗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清代医家吴师机对中药外治法的优越性给予充分肯定 他在所著 理瀹骈文 中说 外治之理 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 即内治之药 所异者 法耳 笔者在卅余年的临床实践中 特别注重内外兼治 结合前贤 现代同仁经验 现抄择几种简便易行 疗效突出的外治法治疗腹泻如下 壹 敷贴法 敷帖法是将药物贴敷于某穴位或患处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 由于小儿肌肤嫩薄 药物易于透达 疗效较成人更好 不失为治疗小儿多种疾病的外治手段 许正用吴萸 五倍子 公丁香 磁石 白芥子等分 研粉 加冰片少许 以油膏调成黄豆大小 分别敷于足三里 天枢 中脘 关元 久泻加脾俞 大肠俞 肾俞 治疗250例小儿腹泻 其中治愈72 8 好转24 无效3 2 尚有用吴茱萸贴足心法 取药2 3克 用水浸湿后均匀簧于两块纱布上 然后敷于两足心 一般2 3天后取下 对婴儿腹泻有效 贰 敷脐法 敷脐法俗称 脐疗 实属穴位敷贴法的一种 脐名神阙穴 属任脉 该穴部位特殊 敷贴药物容易通过经脉之循行输布于全身发挥药效 该法可补虚 又可泻实 虽然属于敷帖法 但因其儿科适应范围较广 故作为内病外治的另外一大类疗法 敷脐法俗称 脐疗 实属穴位敷贴法的一种 脐名神阙穴 属任脉 该穴部位特殊 敷贴药物容易通过经脉之循行输布于全身发挥药效 该法可补虚 又可泻实 虽然属于敷帖法 但因其儿科适应范围较广 故作为内病外治的另外一大类疗法 本页重复以示重视 董国隆取吴茱萸 白术各等分 研成粉末 用1 2克 以填平脐部为度 外加敷料胶布固定 2日一换 一般治1 2次 共治婴幼儿腹泻100例 治愈70例 显效14例 无效16例 总有效率84 用敷脐疗法治腹泻较西医疗法有方便 价廉 副作用少诸优点 陈庚玲用黄连 吴茱萸 木香各2克和肉桂 苍术各3克 共研细末 用食醋调成2 2厘米之药饼 置于脐孔固定 隔日换药1次 2次为1疗程 治婴幼儿腹泻232例 与西药治疗组232例比较 总有效率前者为93 5 o 后者为84 5 敷贴疗法禁忌症为患儿脐周皮肤破溃 糜烂 如敷贴后出现水泡状皮疹者应停用 近年敷脐法有进一步发展 已有报道用辨证论治法效果较好 文益华将婴幼儿泄泻300例分为两型 热型 用车前草 滑石 黄芩 黄连 按3 3 2 1研成细末 调和后敷脐 每日1次 寒型 用于姜 丁香 五倍子 按3 3 1配方研末 敷脐 每日1次 治愈260例 86 6 好转30例 10 无效10例 3 4 o 曹恒拟基本方 吴萸 肉桂 黄连 木香各3克 苍术5克 研末 脾肾虚寒去黄连 加小茴香 赤石脂各5克 湿热下注去肉桂 吴萸 加秦皮3克 以上药粉与适量葱白捣如泥状 敷于脐中 每131次 治疗小儿肠炎65例 与西药对照组32例比较 止泻时间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P 0 01 敷脐法的实验研究较少 有报道用毕澄茄 丁香 肉桂研末 笔者注 此方已制成成药 丁桂儿脐贴 敷脐治疗迁延性 慢性腹泻115例 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动物实验表明该药在抑制 脾虚 小鼠的肠推进功能 改善肠系膜微循环 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叁 肛肠给药法 肛肠给药于近年发展较快 包括小剂量保留灌肠 大剂量的直肠滴注和栓剂塞肛等 主要治疗上感高热 肺炎 泄泻 肠麻痹 寄生虫病等 该法疗效迅速 药物可从直肠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 同时保留中药传统汤剂特点 又不受药物剂型的限制 使用也较方便 许桂英用葛根 黄连各5克 黄芩10克 马齿苋30克 木香6克 浓煎成100毫升 每日保留灌肠2次 每次1岁用15 20毫升 3岁用25毫升 5岁30毫升 治疗56例小儿腹泻 总有效率96 43 而对照组 西药多用呋兰唑酮 利福平稀释液 为80 439 6 前者优于后者 P O 05 张国范用 伤寒论 中五苓散方加苍术30克 干姜15克 煎1500毫升 取30毫升灌肠 每日1 3次 治小儿泻下清稀 色淡等寒泻为主者 另用五苓散方加防风15克 半夏 车前子各20克 用法同前 治热泻为主者 观察60例 经1 4次治疗 痊愈59例 肆 针灸法 针灸包括针法和灸法 即通过针刺手法或艾灸的物理热效应及艾绒的药性对穴位的特异刺激作用 通过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