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课件3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课件3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课件3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课件3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课件3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目录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王充和 论衡 司马迁和 史记 轰动世界的兵马俑课堂练习 佛教简介 佛教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道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崇道家学派老子为教主 佛教和道教传入我国之后 很快就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扶植 这是为什么呢 道教圣地 武当山 而道教呢 主张修身养性 炼制丹药 以求得道成仙 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 所以也受到受到推崇 按佛教的说法 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 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 虔诚地信佛 那么 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这种说法迎合了统治者害怕人民反抗的心理 因此受到了大力扶植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王充和 论衡 天是没有意志的日食 月食 打雷 下雨都是自然现象世界上没有鬼神存在 王充在 论衡 里指出 动脑筋 论衡 人死血脉竭 竭而精气灭 灭而形体朽 朽而成灰土 何用为鬼 同学们 你同意王充的说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他是谁呢 如果你还没猜出的话 那你至少知道他说的这句话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姓司马 名迁 字子长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西汉人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 他生于史官世家 爱好文史 年轻时去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说的厚实基础 他写了一本书就是 史记 史记 是我国史书史上的一部旷世巨著 是第一部以 人 为主的纪传体通史 学者云 史记 上补六经之遗 下开百史之法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找出 史记 的 1 体裁2 内容3 文字特色4 为什么这本书能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史记 体裁 纪传体通史内容 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文字特色 文笔简洁 语言生动 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同学们 你们做对了吗 史记 肯定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 指斥了暴君 酷吏的罪恶 还大胆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 这在历代尤其是官方史书上难能可贵 因此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史记 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 作业 为什么司马迁能够写成伟大的 史记 提示 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 史学家传及他个人因素等方面考虑 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它被誉为 世界第八奇迹 兵马俑图片欣赏 兵马俑用泥土烧制成 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当 武士俑个个表情丰富 神态逼真 生动传神 陶马昂首竖耳 双目圆睁 大有嘶鸣腾越之势 兵马俑的艺术群像 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课堂练习 2 下列人物在 史记 中没有记载的是a 秦始皇b 陈胜c 汉武帝 1 被誉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 的作品的作者是 a 班固c 王充d 张陵 b 司马迁 d 班超 课堂练习 1 这句话是谁说的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