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词(其一)登高教学目标1.掌握刘禹锡、杜甫的简要文学常识。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3.背诵默写全诗。教学重点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中,体验“景语”和“情语”,积累欣赏经验。体会诗人对秋的情感。集体备课案教师个性案第一课时:秋词(其一)一、导入新课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让我们再次领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二、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作为太子宾客被派往洛阳,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共创忆江南词牌。三、初读古诗1.听读古诗朗读录音:注意节奏、语气。2.教师范读古诗,说出整体感受。五言绝句,颂秋。3.学生自读古诗。四、诗文分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问题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问题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问题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问题4: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问题5: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问题6:比较山行与秋词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第二课时:登高一、导入新课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有一位唐朝的老人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本节课我们将共同学习这位老人在此情此景下的感悟登高。(板书题目作者)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杜甫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三、诗文分析问题1:学生自读全诗,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问题2:首联和颔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问题3: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问题4: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补充:安史之乱时,李白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问题5: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艰难”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问题6:“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是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总结: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调器制造工员工关系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稀土色层工培训考勤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修脚师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 公司软体家具制作工工艺技术规程
- 紫胶熔胶过滤工岗位职业健康及安全技术规程
- 稀土色层工岗位职业健康技术规程
- 2025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招聘高层次人员2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湖南株洲市石峰区公益性岗位(第二批)开发计划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矿用电机车装配工环保操作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保伞工成本控制意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培训资料
- 2026届湖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数学试题
-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 2025湖北宜昌市不动产交易和登记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项目HSE组织机构和职责
-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3次修订后完整全文)
- 幼儿园一等奖公开课:大班绘本《爱书的孩子》课件
- 第8课 欧美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新教材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超星尔雅学习通《园林艺术概论(北京林业大学)》2024章节测试答案
-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公开课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