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_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方法_第1页
清洁生产_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方法_第2页
清洁生产_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方法_第3页
清洁生产_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方法_第4页
清洁生产_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方法 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方法 什么是清洁生产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利益着眼点是什么怎样有效的组织和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年 第二条 本法所称清洁生产 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 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 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 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 CleanerProduction 缩写CP 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 该思想是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 产品和服务中 以提高生态效率 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而言 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淘汰有毒原材料 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而言 要求减少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而言 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之中 清洁生产是一种先进的理念 战略 技术工具 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 定性词理念战略技术工具先进的生产方式 技术工艺 设备 过程控制 管理 员工 原辅材料 能源 回用 排放 产品 废弃物 包括副产品和中间产品 生产过程 第四章 生产过程的八个要素 技术工艺 设备 过程控制 管理 员工 原辅材料 能源 回用 排放 产品 废弃物 包括副产品和中间产品 生产过程 最大化 最小化 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二是污染物产生 排放 量最小化 清洁生产方式追求两大目标 清洁生产三大技术方法 技术工艺 设备 过程控制 管理 员工 原辅材料 能源 排放 产品 废弃物 包括副产品和中间产品 生产过程 最大化 最小化 清洁生产追求两大目标 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二是污染物产生 排放 量最小化 源头削减 回收利用 过程控制 清洁生产的有关问题 一清洁生产的理念二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三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技术工艺 设备 过程控制 管理 员工 原辅材料 能源 回用 排放 产品 废弃物 包括副产品和中间产品 生产过程 第四章 生产过程的八个要素优化思路 假定 投入100 标准转化率85 实际转化率60产生25差率的原因 一是生产八个要素配置不优二是生产八要素动态运行不优 清洁生产的理念一系统寻优生产八要素配置系统寻优生产八要素运行系统寻优二 三全 理念全员参与全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全生命周期推进 技术工艺 设备 过程控制 管理 员工 原辅材料 能源 回用 排放 产品 废弃物 包括副产品和中间产品 生产过程 第四章 WGG W 生产过程产品服务 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 减量化 再利用 资源化 为原则 以低消耗 低排放 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 大量生产 大量消费 大量废弃 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的主导理念是追求资源的永续利用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 一是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二是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再生资源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三个实点生产过程内循环利用生产过程与生产过程产业链循环利用废旧物资再生利用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利益着眼点是什么 一是效益的着眼点二是提升的着眼点三是战略的着眼点四是荣誉的着眼点 一是效益的着眼点 清洁生产是企业形成内生性经济增长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途径 在生产力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 浪费资源 污染环境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三个 经营 消费 理念落后 技术设备落后 管理滞后 清洁生产通过系统寻优获得的提升管理和技术进步方案的实施 必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是提升的着眼点 一是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二是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管理理念 从管理框架说起1建立管理层级2确立管理规范3消除管理特权4激励创新工具论资源论智本论整合管理资源 岗位管理要素 管理主导理念 三是战略的着眼点 竞争脉络 质量价格服务资源 环保 资源认识发展脉络 地大物博论有限论约束论环境保护认识发展脉络 先污染后治理三同时清洁生产 资源对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 资源短缺的资源保障压力资源需求太大的需求压力资源消耗污染严重的环境压力资源依赖进口的安全压力 资源短缺的资源保障压力 矿产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量居第53位 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 2 人均森林蓄积9 42立方米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6 居世界第122位 人均淡水资源为2200立方米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 2 3大中城市面临缺水问题 煤炭人均储量占世界人均储量的55 年末可采储量1145亿吨 储采比82年 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10 年末开采储量25亿吨 储采比14 8年 天然气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5 年末开采储量为15100亿立方米 储采比46 3年 资源需求太大的需求压力 中国经济总量 按汇率计算 2004年已达到14110亿美元 居世界第七位 依次为美 日 德 法 英 意 中 按购买力平价 PPP 计算为61417亿美元 居世界第二 以年均10 的速度持续增长了23年 2003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 但不到日本的1 40 美国的1 30 OECD的1 20 世界平均水平的1 5 占人口总数60 7 7亿 的农民对全国的GDP贡献率15 城市化率 2003年中国城市化率40 5 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 农村人口多达7 7亿 1990 2003年 人口增长率为9 5 2004年中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21 汽车保有量2004民用汽车保有量2742万辆 人均汽车保有量2 1 2001年人均汽车保有量美国78 日本56 德国58 韩国57 世界平均12 7 人口 住房 2004年全国总建筑面积约420亿平方米 新建建筑比西方发达国家新建建筑面积之和还多 近年来每年新增空调系统容量接近于同期新增电厂容量 房间空调器销售量 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 2002年城镇人均建筑面积23平方米 人均用电量 2003年人均生活用电量175 3千瓦时 人均发电量1476 5千瓦时 人均能源消费量 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二 但人均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0 726吨标准油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美国的1 12 人均装机容量不到0 3千瓦 人均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仅为175千瓦时 2001年世界人均一次性能源消费量折算为标准油为1 49吨 其中美国人均消费8吨 英国人均消费4吨 新加坡7 06吨 韩国4 1吨 日本4 11吨 农村能源商品化程度低 存在巨大的需求压力 2002年农村消耗薪柴 秸秆等生物质能2 8亿吨 人口占60 的农村消费商品能源4 96亿吨 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3 三千万偏远地区的人口还没有用上电 农村生活用能1991 2002年12年间能源消费总量从5 68亿吨标准煤增加到7 8吨标准煤 增加了37 年均增加2 7 农村生产用能1991 2002年12年间能源消费总量从2 08亿吨标准煤增加到3 3吨标准煤 增加了58 7 年均增加3 9 资源消耗污染严重的环境压力 我国GDP占全球约4 而重要矿产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量的20 48 1 GDP单耗在过去20年下降了60 但以2000年计算每百万美元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 1倍 日本的9倍 OECD的4 3倍 2 主要高耗能产品能耗比国际水平高出25 60 3 系统能源效率比国外低十几个百分点 资源消耗污染严重的环境压力 能源消费引起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总量超过了总排放量的80 2002年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二氧化碳 碳计 9亿吨 占全球13 2002年生活在未达标环境下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3 7 城市空气质量一级的不到4 65 以上的城市处在三级和劣三级以下 资源依赖进口的安全压力 2004年进口石油约1 6亿吨 原油1 23亿吨 成品油3788万吨 净进口石油1 44亿吨 进口依存度40 青岛市经济跨越式发展面临的资源不足的挑战 首先在土地资源方面 根据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5 2010 青岛市工业用地规划总面积为66 47平方公里 根据工业用地需求预测 到2010年青岛市工业用地总需求量为71 60平方公里 规划外缺口为5 13平方公里 至2015年工业用地总需求量为80 75平方公里 规划外工业用地缺口为13 88平方公里 青岛市经济跨越式发展面临的资源不足的挑战 其次在能源资源方面 青岛是全部常规一次能源和部分二次能源都需要依靠外部输入 属于对外依赖型能源消费模式 根据工业用能需求预测与缺口分析 至2010年青岛市工业用能需求缺口259 26万吨标煤 至2015年工业用能量缺口为614 3万吨标煤 青岛市经济跨越式发展面临的资源不足的挑战 再次 在水资源方面 青岛是属于我国北方地区资源性缺水城市 人均水资源量334立方米 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 根据工业用水供需预测 至2010年工业用水需求缺口为15 69万吨 日 至2015年工业用水需求缺口在30 37万吨 日 2010年全市水资源缺口5 23亿立方米 三是战略的着眼点 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全球化市场 绿色贸易壁垒 一企业战略经营理念产品经营 资本经营 政策经营 创新机制和用足用好 三位一体的战略经营理念二清洁生产的权利与义务义务 要实施清洁生产 权利 是国家和各级政府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政策支持的启动期 要抓住机遇着力调整和优化好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 资源消耗结构 四是荣誉的着眼点 企业通过 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验收后 获得国家 和各级政府授予的 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称号 可以有效树立企业形象 争取公众对其产品的支持 怎样有效的组织和实施清洁生产 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清洁生产和清洁生产审核的关系清洁生产审核是清洁生产的主要技术工具 概念 清洁生产审核 是指按照一定程序 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 找出能耗高 物耗高 污染重的原因 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 产生 降低能耗 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 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 一清洁生产和清洁生产审核的关系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 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实施方案的产生和筛选实施方案的确定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筹划与组织 预评估 评估 方案产生与筛选 可行性分析 方案实施 持续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意识提高 清洁生产审核程序 第四章 废弃物在哪里产生 污染源清单 如何消除这些废弃物 方案产生和实施 为什么会产生废弃物 原因分析 第四章 清洁生产审核总体思路 清洁生产审核的核心环节是产生和实施清洁生产方案 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 二清洁生产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清洁生产的基础性保障体系 优秀的产品质量是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基础 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 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关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是清洁生产的主要保障体系 是清洁生产思想在管理体系上的展开 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 四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关系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是清洁生产的核心途径资源节约是指在通过降低资源强度 单位产值消耗 单位产品消耗 的努力 提高资源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