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 ppt课件_第1页
支气管哮喘 ppt课件_第2页
支气管哮喘 ppt课件_第3页
支气管哮喘 ppt课件_第4页
支气管哮喘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气管哮喘 红旗医院呼吸科 2020 2 28 2 1 掌握本病的定义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并发症2 掌握本病急性发作期 慢性持续期及缓解期的防治方法3 熟悉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讲授目的和要求 概述 2020 2 28 4 内科不治喘 2020 2 28 5 全球约有1 6亿患者 各国患病率1 13 不等 我国的患病率为1 4 13 14岁儿童的患病率为0 30 一般认为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 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城市高于农村 流行病学 2020 2 28 6 我国1990年和2000年不同地区0 14岁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比较 2020 2 28 7 一 概念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asthma 简称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T细胞 中性粒细胞 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二 基本情况反复发作性的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 加剧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2020 2 28 8 哮喘的定义 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广泛 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反复发作的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 加剧 可自行 经治疗缓解 GINA lobalitiativeforsthma 全球支气管哮喘防治的倡议 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指南 2020 2 28 10 过去的观点哮喘是由于支气管平滑肌功能障碍导致支气管痉挛治疗 扩张支气管药物令人遗憾的是 哮喘的死亡率却增加了 病因和发病机制 2020 2 28 11 哮喘的炎症学说 老观念 痉挛学说反复解痉治疗新进展 炎症学说发作期 快速缓解气道痉挛 抗炎缓解期 长期抗炎治疗 控制发作 2020 2 28 12 一 病因 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 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2020 2 28 13 哮喘的本质 此 炎 非彼 炎 Inflammation非特异性变应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抗炎治疗 Infection特异性炎症 红 肿 痛 热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抗生素为主的抗感染治疗 2020 2 28 14 危险因素 宿主因素 遗传倾向 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 存在与哮喘相关的基因气道高反应性IgE调节特应性相关 2020 2 28 15 危险因素 环境因素 室内变应原室外变应原职业因素吸烟空气污染 呼吸道感染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大小饮食和药物肥胖 2020 2 28 16 二 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 可概括为免疫 炎症反应 神经机制 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相互作用 一 免疫 炎症机制 型变态反应 免疫学机制 速发型哮喘反应 IAR 迟发型哮喘反应 LAR 双相型哮喘反应 DAR 气道炎症是最重要的哮喘发病机制 是哮喘的本质快速释放性介质 组胺继发释放性介质 前列腺素 白三稀 2020 2 28 17 型变态反应 外源性变应原进入易感者体内 产生的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 当这种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并与IgE抗体结合后 肥大细胞脱颗粒 释放出组胺 白三烯 血小板活化因子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许多介质 这些介质使支气管收缩 微血管渗漏 粘膜水肿 分泌增多 使支气管狭窄 导致速发相哮喘反应 immediateasthmaticreaction IAR 这种 型变态反应通常在几分钟内发生 持续一个多小时 患者血清中IgE常增高 伴过敏性鼻炎等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 2020 2 28 18 哮喘中涉及的细胞和介质 2020 2 28 19 二 神经机制 肾上腺素受体功能 迷走神经张力 三 气道高反应性 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是哮喘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普遍认为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AHR常有家族倾向 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020 2 28 20 为什么会喘 炎症细胞浸润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 粘液栓形成 血管通透性增高 气道壁肿胀 气道壁重塑支气管管腔狭窄阻塞性气流受限哮喘症状 2020 2 28 21 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炎症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气道炎症是所有类型的哮喘的共同病理基础 哮喘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2020 2 28 22 病理 疾病早期 肉眼观解剖学上较少器质性改变 随着病情发展 病理学变化逐渐明显 肉眼可见肺膨胀及肺气肿 肺柔软疏松有弹性 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内含有粘稠痰液及粘液栓 支气管壁增厚 粘膜肿胀充血形成皱襞 粘液栓塞局部可发生肺不张 显微镜下可见纤毛上皮细胞脱落 基底膜露出 杯状细胞增殖及支气管分泌物增加等病理改变 各种炎性细胞的浸润 气道粘膜下组织水肿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支气管内分泌物贮留 2020 2 28 23 哮喘病的主要病理改变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与粘膜下层水肿 局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粘液腺分泌大量粘液 与炎性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形成气道中的粘液塞气道管壁增厚和上皮纤维化以上病理改变的共同结果是气道管腔变窄 气道内黏液栓阻塞 通气功能障碍 2020 2 28 24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收缩黏膜及黏膜下层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粘液分泌亢进气道管壁增厚和上皮纤维化 2020 2 28 25 哮喘气道的病理改变 2020 2 28 26 气道病理改变 2020 2 28 27 临床表现 一 症状发作性的呼吸困难 喘息 胸闷和 或咳嗽 可伴有哮鸣音特点 反复发作性 可逆性 可有诱因咳嗽 干咳或咳粘痰 可是唯一的症状 咳嗽变异性哮喘 可有胸痛 发绀及粘膜过敏症状运动性哮喘 2020 2 28 28 哮喘病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咳嗽 喘憋 胸闷和肺部哮鸣音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小儿很少有喘息突发突止的情况 起病依诱发因素不同急缓有别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变化很大 一般夜间重 白天轻 2020 2 28 29 这棵支气管树是由浓缩的痰液组成的 在一次哮喘发作时由病人咳出 它是由过度增生肥大的支气管粘膜下腺体分泌的 支气管痉挛 脱水都会促进这种粘液栓的形成 并可能阻塞哮喘病人的气道 2020 2 28 32 二 体征一般体征呼气延长和双肺哮鸣音 wheezing 肺过度膨胀体征 hyperinflation 呼吸肌疲劳表现重症哮喘的体征 2020 2 28 33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 痰液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 尖棱结晶 粘液栓 透明的哮喘珠 二 呼吸功能检查 1 通气功能检测FEV FEV FVC PEF2 支气管激发试验3 支气管舒张试验4 PEF及变异率测定 2020 2 28 34 呼吸功能检查 1 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全部指标均下降 并可有过度充气表现 FEV FEV FVC MMEFPEF用力肺活量减少 残气量增加 功能残气和肺总量增加 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 2 可逆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运动试验阳性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 20 2020 2 28 35 支气管舒张试验 适应症 基础FEV1 15 则认为试验阳性 2020 2 28 36 气道反应性测定 乙酰甲胆碱 组织胺吸入激发试验运动激发试验试验条件 试验前FEV1 70 预计值 停用茶碱 2激动剂 抗胆碱药物及吸入糖皮质激素12小时 停用口服糖皮质激素 抗组织胺药物48小时如FEV 下降 20 可诊断为激发试验阳性 2020 2 28 37 三 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 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性酸中毒 四 胸部X线检查 五 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1 体外检测总IgE ECP 特异性IgE 吸入和或食物过敏原筛查 2 在体试验 皮肤变应原测试 吸入变应原测试 2020 2 28 38 2020 2 28 39 诊断 所有有喘息症状者 除非证实是其它疾病引起的 均是哮喘病 2002年GINA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 2020 2 28 40 一 诊断标准1 反复发作的喘息 呼吸困难 胸闷或咳嗽 多与接触变应原 冷空气 物理 化学性刺激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020 2 28 41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 胸闷和咳嗽 5 症状不典型者 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1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FEV1增加15 以上 且FEV1增加绝对值 200ml 3 昼夜 呼气峰值流速 PEF变异率 20 符合1 4条或4 5条者 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2020 2 28 42 1 咳嗽持续 1个月 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 运动 遇冷空气加重 痰少 临床无感染征象 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2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诊断基本条件 3 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皮肤变应原实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气道呈高反应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variantasthma 2020 2 28 43 二 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 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1 急性发作期 是指气促 咳嗽 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加剧 常有呼吸困难 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 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 2020 2 28 44 2 慢性持续期 哮喘患者即使没有急性发作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不同频度和 或 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 喘息 咳嗽 胸闷等 3 缓解期 系指经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 体征消失 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 并维持四周以上 2020 2 28 45 哮喘急性发作的病情严重度的分级 2020 2 28 46 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级 2020 2 28 47 一 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患者多有高血压 冠心病 风心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 阵发性咳嗽 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痰 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湿罗音 左心界扩大 心率增快 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 X线可见心脏增大 肺淤血征 在未确诊前忌用肾上腺素或吗啡 鉴别诊断 2020 2 28 48 2020 2 28 49 二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 有慢性咳嗽史 喘息长年存在 有加重期 有肺气肿体征 两肺可闻及湿罗音 三 支气管肺癌中央型肺癌可出现喘鸣或类似哮喘样呼吸困难 但肺癌的呼吸困难及喘鸣症状进行性加重 常无诱因 咳嗽可有血痰 痰中可找到癌细胞 2020 2 28 50 四 变态反应性肺浸润致病原为寄生虫 原虫 花粉 化学药品 职业粉尘等 多有接触史 常有发热 X线可见多发性 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浸润阴影 可自行消失或再发 2020 2 28 51 并发症 发作时可并发气胸 纵隔气肿 肺不张 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2020 2 28 52 治疗 治疗的目的 控制症状 防止病情恶化 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 维持正常活动能力 包括运动 避免治疗副作用 防止不可逆气流阻塞 避免死亡 2020 2 28 53 一 脱离变应原二 药物治疗 一 缓解哮喘发作 支气管舒张药 1 受体激动剂2 抗胆碱药3 茶碱类 二 控制哮喘发作 抗炎药 1 糖皮质激素2 LT调节剂3 色苷酸钠及尼多酸钠4 其他药物三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四 哮喘的长期治疗五 免疫疗法 2020 2 28 54 二 药物治疗 一 缓解哮喘发作1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简称 受体激剂 1 作用机制 作用于呼吸道的 受体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 cAMP 含量增加 游离Ca 减少 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 2 常用药物 2020 2 28 55 2 抗胆碱药 异丙托溴胺 为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可以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 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起舒张支气管作用 并有减少痰液分泌的作用 适用于夜间哮喘及多痰的患者 2020 2 28 56 3 茶碱类 1 作用机制 能抑磷酸二酯酶 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 拮抗腺苷受体 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增强呼吸肌的收缩 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 2 给药方式 口服 氨茶碱和控释茶碱用于轻 中度哮喘 2020 2 28 57 3 不良反应 胃肠道症状 恶心 呕吐 心血管症状 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血压下降 及多尿 偶可兴奋呼吸中枢 严重者可引起抽搐乃至死亡 发热 妊娠 小儿或老年人 有肝 心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尤须慎用 合用西咪替丁 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影响代谢而使其排泄减慢 应减少用药量 2020 2 28 58 二 控制或预防哮喘发作1 糖皮质激素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 作用机制 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 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增强平滑肌细胞 受体的反应性 给药方式 吸入倍氯米松 BDP 布地奈德 氟替卡松 莫米松通常需规律吸入一周以上方能生效 口服泼尼松 强的松 泼尼松龙 强的松龙 静脉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 甲基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 2020 2 28 59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 减少白三烯和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与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微血管渗漏增加细胞膜上 2受体合成及其反应性 2020 2 28 60 糖皮质激素 GCS 的抗炎作用机制 皮质激素受体 热休克蛋白90 核膜 mRNA nGRE GRE 激素反应靶基因 X 细胞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环氧酶 2 COX 2 磷脂酶A2NK2 受体内皮素 1 脂皮素 1 受体内核酶中性肽链内切酶 GCS GRE糖皮质激素反应分子 2020 2 28 61 全身循环 全身性副作用 全身生物活性 80 90 咽下 10 20 到肺部 胃肠吸收 局部用激素的安全性 经肝脏首过代谢而失活 2020 2 28 62 吸入皮质激素的优点 用药剂量少疗效好副作用少 2020 2 28 63 目前常用的吸入皮质激素 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安得新丁地去炎松普米克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 2020 2 28 64 BDP BMP60013 57 5小时BUD9809 45 1小时FP120018 010 5小时 药物 局部抗炎强度 皮肤变白作用 受体亲和力 受体结合时间半衰期 临床上药物效能的评估 NationalHeart LungandBloodInstitute 1997 2020 2 28 65 2 LT调节剂扎鲁司特 孟鲁司特3 色苷酸钠及尼多酸钠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物 可部分抑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 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能预防变应原引起速发和迟发反应以及运动和过度通气引起的气道收缩 4 其他药物酮替酚阿司咪唑 曲尼斯特 氯雷他定 2020 2 28 66 激动剂分类 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起效快 作用时间长 起效慢 作用时间短 起效慢 作用时间长 吸入型特布他林吸入型沙丁胺醇 吸入型福莫特罗 口服型特布他林口服型沙丁胺醇口服型福莫特罗 吸入型沙美特罗口服班布特罗 维持药 急救药物 起效速度 持续时间 快 慢 长 短 PolitiekMJ BoorsmaM RespirMed1999 93 236 244 2020 2 28 67 治疗哮喘药物的常用装置 定量雾化器 metered doseinhaler MDI 干粉吸入剂 Drypowderinhaler 都保准纳器贮雾瓶 spacer 雾化器 2020 2 28 68 几种常见的吸入剂 2020 2 28 69 常用药物 控制药物吸入皮质激素全身用皮质激素色甘酸钠缓释茶碱长效 2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 缓解药物短效吸入 2激动剂全身用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短效口服 2激动剂短效茶碱 2020 2 28 70 三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急性发作的治疗目的尽可能快地缓解气流受限缓解低氧血症尽可能快地使肺功能恢复正常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 2020 2 28 71 急性发作期治疗措施 消除诱因支气管扩张剂茶碱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物促进排痰防治感染氧疗机械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020 2 28 72 1 轻度吸入糖皮质激素 200 500 BDP 间断吸入 或可加用口服 受体激动剂控释片或小量茶碱控释片 或加用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吸入 2020 2 28 73 2 中度吸入500 1000 BDP 规则吸入 受体激动剂或联合抗胆碱药吸入或口服长效受体激动剂 亦可加用口服LT拮抗剂 可持续吸入 受体激动剂 或口服糖皮质激素 必要时可用氨茶碱静脉注射 2020 2 28 74 3 重度至危重度持续雾化吸入 受体激动剂 或合并抗胆碱药 或静脉滴注氨茶碱或沙丁胺醇 加用口服LT拮抗剂 静点激素 缓解后改为口服给药 如病情恶化缺氧不能纠正时 进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 2020 2 28 75 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处理 哮喘日记 症状 药物 PEF等注意有无哮喘发作先兆制定长期治疗计划哮喘病人教育 四 根据病情轻重选择长期药物治疗方案 阶梯治疗方案 stepwiseapproachtoasthmatherapy 2020 2 28 77 哮喘长期管理严重度分级 2020 2 28 78 GINA Guidelines1998 一级 轻度间歇 2020 2 28 79 GINA Guidelines1998 二级 轻度持续 避免接触过敏原 刺激因素 STEP2 轻度持续 长期预防用药 每日吸入激素 200 500 g 或色甘酸钠 缓释茶碱 抗白三烯药物 快速缓解用药吸入短效 2 激动剂按需使用 不超过3 4次 天 2020 2 28 80 GINA Guidelines1998 三级 中度持续 避免接触过敏原 刺激因素 STEP3 中度持续 长期预防用药 每日吸入激素 500 g每日长效支扩剂考虑抗白三烯药物 快速缓解用药吸入短效 2 激动剂按需使用 不超过3 4次 天 2020 2 28 81 GINA Guidelines1998 四级 重度持续 避免接触过敏原 刺激因素 STEP4 重度持续 快速缓解用药吸入短效 2 激动剂按需使用 长期预防用药 每日吸入激素800 2000 g每日长效支扩剂口服激素 STEP1 INTERMITTENT 避免接触过敏原 刺激因素 STEP2 MILDPERSISTENT 避免接触过敏原 刺激因素 STEP3 MODERATEPERSISTENT 避免接触过敏原 刺激因素 STEP4 SEVEREPERSISTENT 长期预防用药 每日用药吸入激素或色甘酸钠 缓释茶碱 抗白三烯药物 快速缓解用药吸入短效 2 激动剂 按需使用 长期预防用药 每日用药吸入激素 长效支扩剂考虑抗白三烯药物 快速缓解用药吸入短效 2 激动剂 按需使用 快速缓解用药吸入短效 2 激动剂 按需使用 快速缓解用药吸入短效 2 激动剂 按需使用 长期预防用药 每日用药吸入激素长效支扩剂口服激素 长期预防用药 无需用药 完全控制后下阶梯 上阶梯如控制不理想 检查吸入技术及病人依从性后 每一级中病人教育都十分重要病情稳定控制至少3个月才可下阶梯应继续监测病情 GINA Guidelines1998 2020 2 28 83 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应使患者了解或掌握以下内容 相信通过长期 适当 充分的治疗 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 了解哮喘的激发因素 结合每个人具体情况 找出各自的激发因素 以及避免诱因的方法 简单了解哮喘的本质和发病机制 熟悉哮喘发作先兆表现及相应处理办法 2020 2 28 84 学会在家中自行监测病情变化 并进行评定 重点掌握峰流速仪的使用方法 有条件的应记哮喘日记 学会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 了解常用平喘药物的作用 正确用量 用法 不良反应 掌握正确的吸入技术 知道什么情况下应去医院就诊 与医生共同制定出防止复发 保持长期稳定的方案 2020 2 28 85 GINA指南的出版 提高哮喘的管理水平 GINA的哮喘管理目标 GINA指南的实施 2020 2 28 86 哮喘制约了很多患者的正常生活 北京上海广州 在一年中 因哮喘而需要住院或急诊治疗的患者33 因哮喘而误工的成人患者22 因哮喘而误学的儿童患者49 因哮喘而有睡眠障碍的患者68 因哮喘运动和休闲活动受限的患者79 得到正确治疗的哮喘患者仅有6 Laietal JAllergyClinImmunol2003 111 2 263 268 2020 2 28 87 AIRIAP 亚太地区哮喘现状研究 给我们的启示 目前我国对哮喘患者的防治效果远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防治目标要在全国继续加强对患者及医疗专业人员有关全球哮喘防治战略及中国哮喘防治指南的教育工作为了有效地控制哮喘 患者的自我监测及对于用药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是关键目前许多病人所认可的应该和可以达到的哮喘控制水平仍远远低于GINA的建议要求 2020 2 28 88 患者面临的风险 由于很少使用预防性疗法 患者的哮喘症状日益严重 尽管哮喘致死的病例相对少见 但仍有约占哮喘患者总数10 的重症患者由于治疗不力面临生命危险 2020 2 28 89 我们熟知的名人 大文豪 普鲁斯特 音乐家 贝多芬 26thUSPresident 35thUSPresident GOALGainingOptimalAsthmaControL 获得最佳的哮喘控制 2020 2 28 91 326中心 44国家 5 068患者 欧洲50 北美11 拉丁美洲10 亚太地区29 中国是入组病人最多而且是依从性最好 脱落率最少的国家 GOAL 哮喘研究的里程碑 2020 2 28 92 GOAL试验结果的总结 1 力求哮喘的完全控制可使80 的患者达到哮喘的良好控制多达40 的患者可以达到哮喘的完全控制要获得最大的临床益处 必须进行持续的治疗 通过持续不断的治疗 越来越多的病人能达到控制 大多数病人能够维持控制 2020 2 28 93 GOAL试验结果的总结 2 联合治疗 ICS LABA 比单用吸入激素达到哮喘完全控制 良好控制 病人数更多 吸入激素剂量更低 达到哮喘控制的时间更早在联合治疗基础上 口服激素仅提供了很小的额外的哮喘控制贡献以达到哮喘的全面控制为目标的治疗并没有安全性方面的顾虑 2020 2 28 94 力求哮喘的全面控制 来自GOAL的信息 对所有哮喘病人 都应力求哮喘的全面控制 而不要去管疾病的严重度联合治疗是获得哮喘控制的最佳治疗方案 2020 2 28 95 在GOAL研究出现以前 GINA指南指出 我们理所当然的希望 大多数哮喘病人的疾病可以而且应该得到控制 并且能够维持 在GOAL研究出现后 GINA指南将变成 对于绝大多数哮喘患者 能够也应该达到和维持对疾病的控制 GOAL研究 A类证据 Prof EricBateman 2004GINA科学委员会主席 2020 2 28 96 努力的目标 使大多数哮喘病人的健康状态达到近乎于完全不受哮喘的影响 AsthmaticswithoutasthmaCanGuideline definedAsthmaControlBeAchieved AmJRespirCritCareMedVol170 pp836 844 2004 2020 2 28 97 2020 2 28 98 参考阅读 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分会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美国NHLBI 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 李明华等 哮喘病学 2020 2 28 99 思考题 1哮喘的本质是什么 有什么特征 2为什么抗炎治疗是治疗哮喘的关键 3什么是GINA方案 4如何鉴别哮喘与急性左心衰 5你应怎样对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