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 让数学教学更有效(李利敏).doc_第1页
巧用多媒体 让数学教学更有效(李利敏).doc_第2页
巧用多媒体 让数学教学更有效(李利敏).doc_第3页
巧用多媒体 让数学教学更有效(李利敏).doc_第4页
巧用多媒体 让数学教学更有效(李利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湖北移动校讯通杯”第九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评选活动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湖北选拔赛作品登记表姓 名李利敏性别女教龄18年龄37E-职 称一级教师办公电话手机号讯地址老河口市第八小学邮编441800征文类别A类网上注册号学科数学出版意向专著 电子杂志 学术刊物 增刊 不同意参赛调查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您参加过我们举办的哪几届征文大赛,请在相应的年份后打勾)作品名称巧用多媒体,让数学教学更有效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已经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接受,并经常性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可以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灵动起来。如何巧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呢?一、巧妙制造冲突,让学生的兴趣始于矛盾;二、精心做亮细节,让课堂的精彩源于精致;三、适时演示引领,让学生的思维从混沌走向清晰。让我们秉承着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不断思考与追求,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恰当、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力,让数学课堂在多媒体的协助下,焕发活力,让数学之花在课堂开得更灿烂!关键词制造冲突 做亮细节 演示引领注:此表由参赛教师填写。请各地电教馆(站)组织参赛教师将填写完整的作品登记表设为参赛作品首页。网上注册号必填。巧用多媒体,让数学教学更有效【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已经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接受,并经常性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可以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灵动起来。如何巧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呢?一、巧妙制造冲突,让学生的兴趣始于矛盾;二、精心做亮细节,让课堂的精彩源于精致;三、适时演示引领,让学生的思维从混沌走向清晰。让我们秉承着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不断思考与追求,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恰当、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力,让数学课堂在多媒体的协助下,焕发活力,让数学之花在课堂开得更灿烂!【关键字】:制造冲突 做亮细节 演示引领【正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已经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接受,并经常性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灵动起来。如何巧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一、巧妙制造冲突,让学生的兴趣始于矛盾杜威说过:“冲突对思想来说是一种触媒,诱发我们主动观察和修正,激励我们去创造,冲击我们像绵羊般的温顺,使我们警醒、敏锐并动脑思考。”没有冲突的情境,课堂就会变成学生思维懒惰赖以滋生和蔓延的温床。问题情境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开课时,我们要善于应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制造矛盾情境,让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和胃口被真正调动起来。在植树问题一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矛盾冲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课件出示:美羊羊和喜羊羊两种卡通图片,图1是美羊羊和喜羊羊呈杂乱无章排列,图2是把美羊羊和喜羊羊两个一组排列)师:下面分男女生比赛,男生看图1,女生看图2,请说一说你们看到的图中喜羊羊和美羊羊哪个多?(女生很快完成任务,男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师:下面我宣布,女生赢了,女生回答的又对又快,获胜。生:老师,这样的比赛根本不公平。(很多男生都附和起来)师:都是美羊羊和喜羊羊的图片,怎么不公平呀?生:我们男生看到的图片很乱,不好数,女生看到的图片是一对一对的,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所以不公平。师:是呀,一个对一个数,很好比较。(多媒体调整男生组的美羊羊和喜羊羊图片,呈现一个喜羊羊和一个美羊羊一组的图片)现在呢?生:现在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喜羊羊和美羊羊一样多。师:这种一个对着一个比的方法,我们叫做一一对应,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植树问题,比较树的棵树和树之间的间隔哪个多。一一对应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接触,但时间长了,也有所遗忘。在以上片段中,我创设矛盾情境,运用学生熟悉的动画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不公平的比赛,制造矛盾冲突,让学生对一一对应的思想有一种很强烈的刺激。要把美羊羊和喜羊羊的卡通图片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呈现,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耗时太长,于是我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弥补这个不足。相信,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美羊羊和喜羊羊分组过程中,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已经悄悄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下个环节应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做好了思想方法上的准备和铺垫。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维已经起跑,并孕育了充足的后劲。正是因为多媒体课件创设的矛盾情境,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形成了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磁场。学生在游戏化、趣味性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就融入新课的教学之中。二、精心做亮细节,让课堂的精彩源于精致成功在细节,对细节的正确把握,是一堂课出彩的关键。于细微处见功夫不仅是刘谦魔术成功的秘诀,也是当下课堂教学真正走向有效、高效的法宝。数学课堂中的算理教学枯燥、难懂,再加上小学生在逻辑思维的缜密性上还有所欠缺。如果能够注重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模拟、闪烁等功能,通过反复操作,刺激强化,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障碍,很好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做了一些细节处理:师:48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几根?24是怎么算出来的?生1:我一下子就能把48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24根。生2:把4捆平均分给2人,每人2捆,8根平均分给2人,每人4根,就是24根。生3:我和他相反,我是先把8根平均分给4人,每人1根,再把4捆平均分给2人,每人2捆,就是24根。师:(课件演示生2和生3分小棒的过程)看来,有的同学先分的整捆,有的同学是先分的零根。如果我要把48根小棒平均分给3人,每人又分到几根呢?生:16根。先分整捆,每人分一捆,剩下1捆和2根,有18根,每人分到6根,合起来就是16根。师:这次,有人先分零根吗?生:没有。师:为什么不先分零根呢?生:因为先分零根,再分整捆,整捆分完后剩下的一捆还是要拆成零根再分,麻烦。(教师利用课件相机演示先分零根,再分整捆的过程。)生:这样太麻烦了。师: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把48根小棒平均分给3人的,分了几次?每次都是分的多少根小棒?生:分了两次,第一次分的是4捆小棒,没有分完,还剩1捆,第二次分的是18根小棒。师:(利用课件清楚地展示把48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的动态过程:先将4捆小棒等分成3份,每堆放1捆,然后把多余的一捆小棒移动到8根零碎的小棒旁边,拆成零根,再与8根零小棒合并在一起,用课件进行等分后,然后才分开。)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竖式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表示出来。(伴随课件的演示介绍笔算除法的竖式写法)除法竖式区别与加法、减法、乘法竖式。因为除法竖式比较特殊,且一定要从高位算起。解决“482(十位和个位都能被整除)”的问题,学生有先从个位分的,也有先从十位分的,分法无法达成共识,根本体会不到从高位算起的优势。但“483”这一问题,由于十位分后有余数,还需要再分,分得的结果还需要跟个位合并后再分,从十位分起的优势就渐渐凸显出来。在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清晰明朗、快慢有序、动态地展示先从十位分和先从个位分这两种不同分法的过程,充分暴露从个位分起的“繁琐”,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从十位分的“便捷”,理解为什么要从高位除起的算理。当分法达成共识后,再利用课件将分小棒的过程很细腻而清晰地展示出来,特别是对多余的一捆小棒的处理上,力求在在细节中体现平均分的过程。虽然是很小的细节,但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并保留和记忆“分”的过程,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圆满、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多媒体辅助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三、适时演示引领,让学生的思维从混沌走向清晰受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学生在判断一些数学问题时,使用的方法往往是非数学的,这给老师的数学教学带了了不少困扰。部分学生虽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只是凭借印象,没有依据。此时,显然一语带过,直接抛出结论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内在矛盾,抓住契机,将重心放在学生思维的混沌处,在需要老师“出手”的时候,适时地提供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矫正、辨析和提升,让学生的思维由混沌走向清晰。在直线、射线和角一课的教学中,我适时介入:师:刚才,我们想起了以前的数学朋友:线段,又认识了新的数学朋友:直线和射线。你对自己的这些数学朋友熟悉了吗,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了吗?那咱们来一场比赛,检验一下同学们对这些数学朋友的了解。师:在你的练习纸上画一个小黑点,这是你的魔法小黑点。请你经过这一点画直线,时间30秒,咱们要比一比谁画的最多。(学生自由活动30秒)师:数一数,你画了多少条?生:老师,我画了10条直线。师:还有比他画的更多的吗?生:我画了20条。师:如果再给你30秒,你能比他画的还多吗?生(异口同声):能。师:如果再给大家1分钟,经过这一点你还能画更多的直线吗?生:那是肯定的。师:那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呢?生1:我觉得画不完。师:嗯,看来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生2:老师,我不同意。你看,我用水彩笔来画,画得完的。生3:是呀,我的笔也很粗,如果我一直画,纸上画满了就画不下了,不就画完了。学生出现了两种意见,争论起来,结论朝着错误的方向渐行渐远。好多同学开始动笔试,并且打算画到画完为止。师:是呀,(课件呈现某学生用粗的水彩笔经过一点画了密密麻麻的直线)。瞧,这位同学经过这一点画满了直线,结果一数,才558条。不对呀,不是说有无数条吗?认为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的学生先是一愣,继而生:我觉得他的笔太粗了,要是笔细一半,那么画的直线就更多了。师:好,咱们用细一半的笔再画。(课件呈现细一半的笔画的密密麻麻的直线图)咱们让电脑来数一数,1116条,还是数的清呀?生:如果笔再细一半,应该可以画2000多条。如果再细一半就能画4000多条。师:(课件演示逐渐细下去的笔经过一点画出的直线)是呀,如果咱们的笔不断地细下去,画出的直线也可以不断地细下去,最终可以画出生:无数条直线。作为小学生,其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当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为学生积累起了丰富的图形表象之后,学生的想象力也获得了向更远和更高处腾飞的足够能量。此时,课件演示“退位”,学生想象上位。由于在学生的思维障碍处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形象的演示,学生在激烈的碰撞中见仁见智,思维逐渐清晰化,不仅知其所以然,而且还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严谨性。让我们秉承着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不断思考与追求,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恰当、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