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目录目录一 编制及测量依据一 编制及测量依据 1 二 工程概况二 工程概况 1 三 测量任务和内容三 测量任务和内容 2 四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四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2 4 1 施工首级测量控制网的检测 3 4 2 施工控制网的加密测量 3 4 3 联系测量 6 4 4 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 8 4 5 施工放样测量 9 4 6 盾构施工测量 10 4 7 隧道贯通测量 14 4 8 隧道竣工测量 14 4 9 隧道沉降测量 14 五 测量误差分析五 测量误差分析 15 5 1 隧道测量误差分析 15 5 2 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16 六 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配备六 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配备 19 6 1 主要测量人员配备表及职责划分细则 19 6 2 职责划分细则 21 6 3 主要测量仪器配备 21 七 测量工作管理七 测量工作管理 22 7 1 测量人员管理 22 7 2 仪器管理 22 7 3 资料管理 22 八 测量质量保证措施八 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23 九 施工测量复核程序图九 施工测量复核程序图 25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一 编一 编制制及测量依及测量依据据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 2008 2 城市测量规范 GJJ8 99 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 1999 4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 5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T8 2007 6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 GB50299 1999 7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 2006 8 上海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 5 标区间设计资料 二 二 工工程程概概况况 上海轨道交通十三号线 5 标段含一个盾构区间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 工程 范围及里程见表 2 1 表表 2 1 工程里程表工程里程表 工程名称线别区间隧道起始里程长短链隧道长度 左线DK6 581 83 DK7 526 0474 702944 217 真北路 站 大渡 河路站 右线DK6 580 36 DK7 526 047945 687 本段区间站 大渡河路站总体为东西走向 线路始于真北路站东端 出站后沿 金沙江路下方向东延伸 在穿过木铎港下方时以 350 米和 1500 米半径从南北两侧绕 过金沙江路桥桩基础 然后以 450 米半径绕过煤气站 线路主要下穿木铎港河 金 沙江路桥 沿线建构筑物主要为好心情宾馆 煤气站 申汉小区 未见历史文物古 迹 区间管线较多 根据目前的管线资料显示 有给水 雨水 污水 路灯 有限 电视 电力 通信 燃气等多条管线 区间线路中线线距为 11 3 41 8 米 隧道埋深范围约为 14 2 20 5 米 区间隧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道纵坡呈 V 型节能坡 区间最大坡度为 24 最小坡度为 2 线路竖曲线与 真北路车站相连端采用 3000 米半径 其余为 5000 米或者 5020 米半径 联络通道及 泵房中心里程为左 DK7 017 918 右 DK7 019 918 三 测量任务三 测量任务和和内容内容 测量工作是区间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实时 监控量测施工进程地面 隧道相关变化量及周围构筑物 管线等的影响变化 为工 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适当调整作业进度和措施方法 确保隧 道顺利 准确 安全贯通 在本工程项目中 测量作业的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施工首级测量控制网的复测 2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加密测量 3 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测量 4 联系测量 包括竖井定向测量 高程传递测量 5 地下施工控制测量 6 盾构施工测量 7 隧道贯通测量 8 竣工测量 包含隧道轴线检测 隧道静空断面测量 四 四 施施工工测测量量技技术方案术方案 施工测量是保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的贯通 并使各项建筑物 以规定精度按设计位置修建 确保工程质量 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 复杂 要求的施测精度又相当高 必须精心施测和进行成果整理 工程测量成果必 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隧道掘进的标准 横向 50mm 竖向 25mm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4 14 1 施工首级测施工首级测量量控制网控制网的的检检测测 施工首级控制网是隧道贯通 保证隧道轴线的依据 由于受施工 环境 地基 沉降及其他外界因素等影响 这些点有可能发生变化 为满足盾构施工的需要 我 项目对上海市测绘院提供的 4 个首级平面高级控制点 T1308 T1307 T1306 T1305 构成一条附和导线 4 个精密水准点 ZBL S ZBL 1 DDHL S DDHL 1 构成一条闭和水准路线 进行周期性复测 检 测限差如下表 4 1 表表 4 1 首级控制点检测精度要求首级控制点检测精度要求 相邻点夹角检测限差相邻点边长检测相邻高程控制点检测 边长大于 1km 为 4 小于 1km 为 8 相邻精度优于 1 90000 检测高差不符值 4mm L 为线路长 单 L 位为 km 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后 向监理单位提交复核成果资料 4 24 2 施施工工控控制制网网的加密测量的加密测量 在施工首级控制网检测后满足精度后 作为区间隧道施工测量的依据 然后进 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 保证日后的施工测量及隧道贯通测量能顺利进行 施工控制 网的加密分两方面内容 4 2 14 2 1 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测量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测量 通常地面精密导线的密度及数量都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要求 因此根据现场的 实际情况 进一步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 以满足施工放样 竖井联系测量 隧道 贯通测量的需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图图 4 14 1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下行左线导线点布设图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下行左线导线点布设图 图图 4 24 2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上行右线导线点布设图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上行右线导线点布设图 施工平面控制网采用 LeicaTS30 0 5 0 6 1ppm 进行测量 测角六测回 左 右角各三测回 左 右角平均值之和与 360 的较差应小于 4 测边往返 观测各四测回 用严密平差进行数据处理 点位中误差小于 10m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左线隧道计划布设 2 个主导线点 左线隧道导线点 编号 Z2 Z3 水准点编号 ZBM1 ZBM2 ZBMn 右线隧道计划布设 3 个 主导线点 编号为 Y2 Y3 Y4 水准点编号 YBM1 YBM2 YBMn 表表 4 14 1 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均 边长 m 导线总 长度 km 每边测距 中误差 mm 测距相 对中误 差 测角 中误 差 测回数 角度 闭合差 全长相 对 闭合差 相邻点点位 中误差 mm 350 3 5 41 60000 2 565L1 35000 8 备注 L 为导线的角度个数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4 2 24 2 2 施工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施工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 根据实际情况将高程控制点引入施工现场 并沿线路走向加密高程控制点 水 准基点 高程控制点 必须布设在沉降影响区域外且保证稳定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 视距差 视线高的要求按城市二等精度施测 水准测量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 8 L 为水准路线长 以 KM 计 的精度 L 要求进行施测 测段间往返观测 视线长度不大于 50m 前后视距差不大于 1m 累计前后视距 差不大于 3m 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操作 表表 4 34 3 精密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精密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 mm 基辅 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 所测高差之差 上下丝读数 平均值与中丝读数差 检测间 歇点高差之差 0 30 73 01 0 精密水准的观测方法如下 往测 奇数站上为 后 前 前 后 偶数站上为 前 后 后 前 返测 奇数站上为 前 后 后 前 偶数站上为 后 前 前 后 为了保证前后视距不超限 在测量时应带一把皮尺由两人专门负责量距以确 保测量成果一次合格 测量宜选择在上午或下午 根据目前上海的天气和交通状况我们选择在下午 进行测量 两次观测高差超限时应重测 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 其较差均不超过 限值时 应取三次成果的平均数 本次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为经检定合格的 LeicaNA2 水准仪 FS1 平板测微器及 铟瓦水准尺 精度每公里 0 7mm 表表 4 44 4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每千米高差中数 中误差 mm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 附和 或环闭合差 mm 偶然 中误差 全中误 差 附和水 准线路 平均长 度 KM 水准仪 等级 水准尺 与已知点 联测 附和 或环线 平坦地 2 4 2 4 DS1 铟 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8 L 2N 备注 L 为往返测段 附和或环线的路线长度 以 KM 计 N 为单程的测站数 4 34 3 联联系系测测量量 联系测量是一项综合测量工作 它是将地面坐标 方位和高程传递到地下隧道 作为地下控制测量起算数据的一组测量工作的统称 是实现地下隧道工程贯通控制 的核心与关键 为提高地下控制测量精度 保证隧道准确贯通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 应进行多次复测 复测次数应随隧道掘进距离增加而增加 在本工程中 将采取在 隧道掘进 100m 约隧道 1 2 在距贯通前 50 100m 处分别进行一次定向和导入高 程的测量工作 并根据实测情况可相应的加大测量频率 4 3 14 3 1 趋近导线和趋近水准测量趋近导线和趋近水准测量 地面趋近导线应附合在精密导线点上 近井点与平面控制点或精密导线点通视 并应使定向具有最有利的图形 趋近导线测量采用 LeicaTS30 0 5 0 6 1ppm 进行测量 测角六测回 左 右角各三测回 左 右角平均值之和与 360 的较差应小于 4 测边往返观测各 四测回 用严密平差进行数据处理 点位中误差小于 10 测定趋近近井水准点高程的地面趋近水准路线应附合在地面相邻的精密水准点 上 趋近水准测量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 8 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 L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4 3 24 3 2 竖井定向测量竖井定向测量 1 导线直接传递法是导线测量方法将坐标和方位直接传递到地下或隧道内的联 系测量方法 较适合于井口大 深度浅等条件的明挖车站或明挖隧道 也适合于出入 隧道的斜井 此方法工作量小 精度高且简单易行 在具备条件时应用较多 导线 直接传递坐标进行联系测量如图所示 常用的方法是在盾构机始发井口并能与地下一 层顶板吊点通视设定强制对中观测墩 一层顶板吊点采用钢架制作 用膨胀螺丝固定在 一层顶板上 再用快速水泥将固定点进行加固处里 观测方法采用徕卡 TS30 检定合格 的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观测 对点方式采用强制对中精密光学对中棱镜对中 对中轴系 误差应小于 0 5mm 作业前首先要对全站仪各项检验项目进行测定 校准 对精密光学 对中棱镜进行精密检校 检校合格后方能使用 观测方法采用 测回法 左右角各观测 3 测回 测回间较差应小于 2 秒 距离往返观测各三组 往返不符值应小于 2mm 2 从地面向地下 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定向 其垂直角以小于 30 进行控制 方向传递精度 2 坐标传递精度 2mm 3 本区间采用目前较先进的徕卡 TS30 全站仪进行测设 采用导线直接传递法 4 3 34 3 3 高程传递测量高程传递测量 高程测量控制 通过竖井采用长钢卷尺导入法把高程传递至井下 向地下传递 高程的次数 与坐标传递同步进行 先作趋近水准测量 再作竖井高程传递 如图 4 1 所示 经竖井传递高程采用悬吊钢尺 经检定后 井上和井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读 数 变动仪器高 施测三次 经温度尺长改正后 高差较差不大于 3mm 时 取平均 值使用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重锤 水准仪 水准仪 钢 尺 架 隧道 中层板 图图 4 14 1 竖井高程传递示意图竖井高程传递示意图 地下施工高程测量控制点每 200m 布设一点 采用 LeicaNA2 水准仪配套 FS1 平 板测微器及铟瓦水准尺进行放样 复测 往返限差满足 8 Lmm L 以 km 计 对地下临时加密水准点可采用 DSZ2 普通水准仪和 5m 塔尺进行往返观测 其闭合差 应在 20 Lmm L 以 km 计 之内 4 4 4 4 地下施工控制地下施工控制导导线测量线测量 洞内导线布设采用支导线布设形式 导线点采用强制归心对中钢架 导线平均 边长 150m 以上 曲线隧道布设在曲线外侧 水平方面离开建筑物界限 0 5 米以上 设置严格遵循 长边定短边 的原则 施工导线 平均边长 30 50m 和地下控制 导线 平均边长 150m 以上 隧道内控制导线点设置详见图 4 2 导线测量按 级 导线精度要求施测 在隧道未贯通前 地下导线为一条支导线 我们通过增加测量 频率和测回数 并进行换手观测 提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弥补支导线本身无检核 条件的布设缺陷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下下 下下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 下下下下下下下 下 下 下 下下下下下下下 图图 4 24 2 地下控制导线点设置示意图地下控制导线点设置示意图 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是隧道掘进的依据 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前 应对已有的 施工控制导线的前三个导线点进行检测 导线点如有变动 应选择另外稳定的施工 控制导线点进行施工导线延伸测量 施工控制导线在隧道贯通前 100m 左右应连续 测量三次 其测量时间与竖井定向测量同步进行 重复测量的坐标值与原测量的坐 标值较差小于 10mm 时 应采取逐次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施工控制导线延伸测量的 起算值 曲线段地下导线点宜埋设在曲线五大桩 或三大桩 点上 一般边长不应小于 60m 导线测量采用 LeicaTS30 全站仪施测 左 右角各测六测回 左 右角平均 值之和与 360 较差小于 4 边长往返观测各二测回 两次测量读数间较差 3 mm 往返测较差 5 mm 4 54 5 施工放施工放样样测量测量 施工中的测量控制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 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 可用 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作起算数据 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 或利用全站 仪的坐标实测功能 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的坐标 放样点理论坐标与 检测后的实测坐标 X Y 值相差均在 3mm 以内 可用这些放样点指导隧道施工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4 64 6 盾构施工测量盾构施工测量 4 6 14 6 1 盾构机出洞测量盾构机出洞测量 1 盾构机出洞始发设施的定位测量 包括盾构导轨及反力架的安装测量 由 于反力架和始发台为盾构始发时提供初始的推力以及初始的姿态 在安装反力架和 始发台时 盾构中心坡度与隧道设计轴线坡度应保持一致 考虑隧道后期沉降因素 盾构中心轴线应比设计轴线抬高 10 20mm 反力架左右偏差控制在 10mm 以内 高程偏差控制在 5mm 之内 始发台水平轴线的垂直方向与反力架的夹角 2 盾构姿态与设计轴线竖直趋势偏差 2 水平趋势偏差 3 2 盾构机内参考点复测 指盾构机组装调试完成后 应进行的测量工作 其 主要测量工作应包括盾构机切口环与盾尾三维坐标的确定 3 自动测量导向系统的正确性与精度复核 主要对导向系统中的仪器和棱镜 位置测量 4 盾构机始发位置及出 进洞圈测量 在盾构机就位前 应精确测量预留出洞圈的三维坐标 并与设计值比较 洞 口直径至少测量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 若实测洞圈的偏移量超过规范要求 需报设 计院予以确认 回复 以便盾构机出洞时做适当调整 在精确测定洞口的三维坐标后 需要确定盾构进 出洞的轴线 定出盾构始 发位置 4 6 24 6 2 日常掘进测量日常掘进测量 1 盾构机姿态测量 盾构姿态测量是实时测量盾构机的现有状态 及时指导盾构机纠偏 用于本标 段二台小松土压平衡盾构机 都配置了盾构姿态自动测量系统 这将大大减少测量 工作量 盾构机掘进时姿态测量应包括其与线路中线的平面偏离 高程偏离 纵向坡度 横向旋转和切口里程的测量 实时姿态主要参数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切 口 偏 差 水平 垂直 cm 盾 尾 偏 差 水平 垂直 cm 方 向 偏 差 角 度 值 度 转 角 角 度 值 度 坡 度 差 角 度 值 表表 4 54 5 各项各项测量误差及限差测量误差及限差满足下表要求 满足下表要求 测量项目允许误差测量项目允许限差 纵向坡度 1 平面 高程偏离值 mm 50 25 切口里程 mm 10 里程偏离值 mm 400 800 横向旋转角 3 盾构机尺寸测量 盾构机拼装验收 应进行盾构纵向轴线和径向轴线测量 其主要测量内容包括 刀口 机头与机尾连接中心 盾尾之间的长度测量 盾构外壳长度测量 盾构刀口 盾尾和支承环的直径测量 人工测量盾构姿态 人工测量的目的是考虑到盾构掘进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自动测量 系统做定期的复核 一般为整 10 环进行一次复核 确保盾构姿态的准确性 我们 在盾构机的内部设一对水平尺 测出其与盾构机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 利用测量各 尺的水平 竖直读数 经精确计算得出盾构转角 盾构坡度 盾构中心高程 然后 推算出盾构切口及盾尾中心偏差值 从而根据盾构姿态相应调整盾构机的各施工参 数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O1 下下下下下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 O 下下下下下下 下下下下下 图图 4 34 3 人工盾构姿态测量系标尺安装示意图人工盾构姿态测量系标尺安装示意图 自动测量盾构姿态系统 a 盾构激光站的建立 激光站是盾构自带测设其姿态的测量系统 每分钟测量两次 这样就大大减少 了人工测盾构姿态的次数 激光站是由带激光发射装置的全站仪 激光接受靶 即 目标棱镜 安装于盾构机内部 后视棱镜组成 激光站的测站和后视都纳入了地下 坐标控制网中 根据激光全站仪能测出掘进中盾构的具体三维坐标和其具体里程并 与主控台内的计算机资料作比较 当超限时盾构机会自动停止工作 对于大半径曲 线和直线一般 50 米作一次人工复核 b 姿态测量 利用激光站全自动全站仪 自动定向置镜在盾构主机支架上设一个支导线点 然后置镜支导线点后视激光站导线点测出 1 2 3 三目标棱镜的三维坐标 根 据三棱镜的坐标就能计算出盾构切口及尾部具体旋转 平面及高程偏差情况 O1 下下下下下 O 1 下x y z 2 x y z 3 x y z 下下下下 下4 4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 下下下下下 图图 4 44 4 自动测量系统棱镜安装示意图自动测量系统棱镜安装示意图 2 隧道管片的法面测量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区间使用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内径为 6250mm 管片外径为 6200mm 即盾构机内径 与管片外径间有 25mm 的间隙 法面测量不准或测量不及时 会出现管片安装困难 管片破碎现象 因此管片的法面测量也非常重要 管片的上下法面 俯仰度 利用 吊线锤的方法来施测 左右法面利用反射片测出该环管片左右两边对称点坐标并计 算出其实际方位角 与理论方位角比较 计算出左右法面的偏差 另外 隧道平面 曲线的特征点和隧道的纵断面的变坡点是我们管片法面测量的重点 3 隧道管片里程 由于受管片纠偏等因素的影响 从确定的起始里程推进至某环管片时的实际里 程会与理论里程不一致 根据已建地铁的推进经验 每环管片会长出 0 8 2mm 导致其它要素的计算误差 为保证推进路线的准确性 需要对每环管片的里程进行 精确复测 以保证隧道轴线的偏差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4 管片姿态测量 即 倒九环 测量 倒九环 测量即是测量当班施工最终环号 包括该环 后九环的上下 左右 偏差 我们通常用带水平气泡的 4 8m 长尺来测管片的左右偏差 左右偏差测量的方 法是 把 4 8m 长尺水平放置在所测环的大里程 把经纬仪对准后视水平度盘置零 然后瞄准长尺把水平度盘拨至根据事先计算好的理论角度直接读出水平尺上的数值 即是该环的左右偏差 若读数在水平尺中心右侧 则说明隧道偏左 反之则偏右 上下偏差测量的方法是 放一水准尺于所测环的大里程的底部 根据隧道内的高程 控制点测出该环大里程的高程 通过与设计高程比较得出该环管片的上下偏差 管 片测量示意图详见图 4 5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A 下下下 下下 O X Y Z 图图 4 54 5 管片姿态测量示意图管片姿态测量示意图 通过测量此偏差 可以反映出管片的错缝情况 管片在盾构机内和出盾尾后的 变化情况以及管片最近两天的偏差变化情况 以便于及时调整注浆 推进速度等施 工参数 4 6 34 6 3 盾构进洞测量盾构进洞测量 盾构进洞时其大刀盘与预埋洞圈间的偏差允许值为平面 50mm 高程 25 米 垂直角 30 度 现在利用一般的定向误差值 2 推算一次定向误差对 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为 m横 2 ma L 206265 2 L 206265 1000mm 其中此处的 L 是 盾构施工段线路长 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左线 9 1m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右线 9 1mm 3 地下导线测量误差 地下导线测量误差主要是由角度测量误差引起 我 们在洞内沿线路布置闭合导线网 用精密导线的技术要求来计算 测角中误差按 5 秒 测距相对中误差按 1 30000 计算方法和地面一样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左线 17 9 m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右线 22 1 mm 4 盾构姿态的定位测量误差 盾构机姿态测量误差可以借鉴 城市轨道交 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 2008 盾构机姿态测量误差技术要求 m横 4采用其允 许的平面偏离值 5mm 即 m横 4 5mm 5 吊出井联系测量的误差 由于本标段要在到达井通过坐标直接传递法导 入平面坐标 m横 5 12 4mm 6 综合分析各项测量误差引起贯通测量误差 假设上述五项误差对贯通误差的影响是独立的 则由它们共同影起的贯通测量 误差为 m横 2 2 2 2 2 m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左线 25 3 m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右线 28 4 mm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 2008 中规定暗挖隧道横向贯通中 误差应在 50 mm 所以满足规范要求 在洞内布设的是四等导线网 其精度比符合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导线的精度更高 使其有足够的精度来保证线路的横向贯通 2 高程贯通误差分析 高程贯通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下列五道测量工序的误差 是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误差 是始发井高程传递测量中误差 是地下水准路线测量中误差 是盾构 姿态的定位测量中误差 吊出井高程传递测量中误差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的误差 由于是从地 ZBL S 点引测至始发井的 根据 城市 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 2008 中的规定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为 2 mm 于是有测量中误差为 L 1000 2 mm 始发井高程传递测量中误差姑且取 地铁测量的经验值 5mm 在隧道贯通前独立做三次 则由此引起的高程贯通测量 中误差为 5 3 m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左线 1 44 m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右线 1 44 mm 地下水准测量是从始发井到吊出井总分别为长 940 m 942m 我们仍按精密水 准测量的要求施测 引起的高程贯通测量误差为 L 1000 2 m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左线 1 88 m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右线 1 88 mm 由盾构机姿态定位测量中误差引起的贯通测量误差取其盾构机姿态测量误差技 术要求规定的 5mm 由吊出井高程传递测量误差引起的隧道贯通误差也取经验值 5mm 独立做三次 则由此引起的隧道高程贯通测量误差的 5 3 2 9mm 如 果把上述各项误差对隧道贯通测量误差的影响都认为是独立的 则各项误差对隧道 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影响为 m横 2 2 2 2 2 m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左线 6 3 mm 真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区间右线 6 3 mm 小于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 2008 中规定的隧道高程贯通 中误差 25mm 平面高程控制点亦要用平差后的成果 将新成果作为净空测量 调整中线起始 数据 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3 地下控制平差和中线调整 由于在隧道未贯通前 所有的地下平面导线均属支导线 为此 在对整个支导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线进行测量误差平差时 缺乏有效的校核依据 所以我们在测设时使每次测设满足 左 右角角度闭合差及边长互差允许值 并通过求每站观测中误差等来衡定测量精 度 然后取多次测设的加权平均值 从而得到每站测设的角度 边长的最可靠值 隧道贯通后地下导线则由支导线经与另一端基线边联而成为附合导线 水准测设 也变成了附合水准 当闭合差不超过限差规定时 进行平差计算 按导线点平差后的 坐标值调整线路中线点 调整后再进行中线点的检测 直线夹角不符值小于 6 曲线上 折角互差小于 7 高程亦要用平差后的成果 将新成果作为净空测量 调整中线 起始数据 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六 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六 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器配备配备 6 16 1 主要测量主要测量人人员员配备表及职责划分细则配备表及职责划分细则 为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确保施工万无一失 我们针对本工 程的实际情况 选派有经验的测量专业人员组成我项目测量技术班组 盾构施工测 量队 成员如下 1 测量组人员名单 姓 名性别学 历职 称 工 作 年 限 岗位职责备 注 闫钦伟男本科工程师 8 测量负责人 统筹测量总体工作 郑常文男大专高级技工12 年 测量班长 陈庆东男大专三级测量员4 年主观测主计算 樊涛男大专三级测量员4 年辅观测辅计算 杨井亮男本科助理工程师2 年司镜 单 君男本科3 年司镜 余嘉楠男本科助理工程师2 年 配合测量队长 实施工作 负责管段 内所有平面 控导点 精 密导线点 水准控制点 周期性复测 及地面与地 下平面 高 程控制点的 施测及盾构 推进施工测 量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陈辉男中专助理工程师5 年 配合测量队长 实施工作 2 沉降监测队 沉降监测队由专业分包监测队伍 各测量人员均持证上岗 测量作业全过程由我部精测队负责审核 监督 6 26 2 职责划分细则职责划分细则 公司测量队 心 项目经理部 主要工作内容 1 地面沉降监测 2 构筑物沉降监 测 3 管线监测 区间推进测量班组 经理部精测 队 沉降监测队日常施工测量队 主要工作内容 1 基准点复测 2 施工控制点引 测 3 各关键点测量 4 复核日常施工 测量队测量资 料 5 隧道轴线检测 6 贯通测量 7 竣工测量 主要工作内容 1 盾构姿态测量 2 管片姿态 里程测量 3 隧道沉降测量 区间控制测量班组 图图 6 16 1 测量职责划分图测量职责划分图 6 36 3 主主要要测量测量仪仪器配备器配备 主要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表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 序 号 仪器名称制造厂家型 号精 度 数 量 备 注 1 全站仪自动 测量系统 美国天宝 5603DR2mm 2ppm 3 2 2 全站仪 LeicaTS30 0 6mm 1ppm 0 5 1 3 电子经纬仪科立达 T430242 2 4 精密水准仪 LeicaNA2 0 7mm1 6 水准仪苏一光 DSZ2 1 0mm2 7 50m 钢卷尺上海田岛 1mm2 9 计算器 Casio4800 58003 七 测七 测量量工工作管理作管理 7 17 1 测量人员管理测量人员管理 测量人员技术上直接受经理部总工 工程部长领导 测量队长负责每阶段的测 量组织及测设 并对每次测量成果负责 其他测量人员 沉降监测及盾构施工测量队 人员 受其统一管理 采取奖惩措施 要求每个测量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严格遵守 测量基本原则及操作规程 并必须按时完成地铁施工必须的测设任务 沉降监测及盾构施工测量队技术上由测量队长领导 各测量班组负责各班组的 盾构推进日常测量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组长对其每次的测量人员及成果负责 要求 测量成果及时 精确 规范 并必须按时完成日常测量任务 7 27 2 仪器管理仪器管理 所有仪器的使用均规范化 建立完备的仪器管理台帐 并派专人负责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度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市分行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浙江台州科技职业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3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单题
- 中专报名咨询方案
- 手指受伤安全培训课件
- 化肥厂水溶肥生产管理制度
- 学生食堂工人安全培训课件
- 学生食堂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学生集体培训安全事项课件
- 线缆厂维修费用核算规定
- 9《古诗三首》(课件)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以商代储合同模板
- 古建筑木结构施工方案
- 第7课《实践出真知》第2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
-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崔一民-北京大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供电所开展保命教育培训(3篇模板)
- 中医糖尿病治疗:特效中成药集
- 第十篇 范爱农-名著《朝花夕拾》阅读导引+思维导图+内容概括+原文批注+阅读训练
- 手机配件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呼吸道梗阻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