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系统复习教案一、学习方法指导1、 理解掌握一种化学研究方法分类法,并使之贯穿于化学学习。2、 通过实验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胶体的性质,强化由实验学化学的学习方法。3、 学习两种新的化学反应分类法,是化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4、 利用氧化反应和离子反应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并且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二、高考命题趋势1、分类法的应用、分散系的概念及胶体的性质2、对于离子反应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离子反应,此类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命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高考中常见题型和必考知识点。正确书官吏离子方程式。依据题目所给信息,运用书写典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个体反应,依据书写规则对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3、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概念。此类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从不同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得氧失氧角度、得氢失氢角度、化合价升降角度,电子转移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知道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从本质上看,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通常可依据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反应条件等进行判断。常见氧化剂包括活泼的非金属单质、H+和金属阳离子、含较高价态元素的物质、过氧化物等;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金属单质、某些非金属单质、含较低价态元素的物质等。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箭号的方向由氧化剂指向还原产物,由还原剂指向氧化产物;电子数目可通过化合价的升降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化合价变化,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与氧化产物、还原剂与还原产物、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之间的关系,在电化学中的计算。用氧化还原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生活、生产、环保和能源等方面的问题。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三、主干知识梳理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 标准 ,根据 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常用的分类方法。如下图: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我们将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类型 实 例 A+B=AB化合反应2H2+O22H2OAB=A+B分解反应CaCO3CaO+CO2AB+C=A+CB置换反应H2+CuOCu+H2OAB+CD=AD+CB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重点难点讲练】【要点透析】 (左栏) 1、物质的分类:我们研究物质的时候,通常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对物质进行分类。如根据状态可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而根据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最常用的方法。举例如下:注意: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主要是看它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若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就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例如:冰水混合物,表面上看为混合物,但是它们实质上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水组成,只是状态不同,所以冰水混合物仍为纯净物。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区别,主要从组成元素来判断。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而含氧化合物组成可以是两种元素,也可以是多种元素,但必定含有氧元素。也就是说,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它们所电离生成离子的性质。化合物还可以根据其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例1】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解析】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但可能是一种单质,如H2,为纯净物,也可能不是一种单质,而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或O2和O3等。【答案】D点评:试题考查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若不仔细考虑,容易错选A或B。对物质合理分类,有助于人们按物质类别认识和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化学上,通常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考生在做物质分类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题目时,如果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透彻是很容易选错的。同学们在复习基本概念时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要注意理解,要注意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把握准确,一般说来,学习中概念的内涵易把握,但概念的外延不易被大家重视。2、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通常是按照物质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特征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物质之间转化的意义有下面的转化:物质的转化类型实例单质化合物氢气生成氯化氢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酸盐盐酸生成氯化钠化合物单质氯化钠生成钠盐氧化物碳酸钙生成氧化钙无机物有机物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例2】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B、Cu(OH)2CuO+H2O 分解反应C、Fe2O3+3CO高温2Fe+3CO2 置换反应D、NaCl+AgNO3=AgCl+NaNO3 复分解反应【解析】紧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可作出选择。但C选项是一个溶液出错的选项,因为它貌似一个置换反应。【答案】C点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只是我们初中学过的一种分类方式,至于C选项是什么类型,我们可以带着这个疑问,在下一专题学习探究。也就是说,反应的分类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初中所学的四种类型。【针对练习】 (右栏) 1-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钙、氯气、氯化钙溶液、硫酸、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钙。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1-2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1)NaCl、KCl、NaClO、BaCl2 (2)HClO3、KClO3、Cl2、NaClO3(3)H3PO4、H4SiO4、HCl、H2SO4 *(4)浊液、溶液、胶体、水(5)空气、N2、HCl、CuSO45H2O、 (6)铜、金、汞、钠1-3下列物质是你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是( )A煤B生铁C蒸馏水D矿泉水14(07山东济宁期末)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 )ABC化合物D答案:A15、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 B有机物C盐类 D非金属单质解析: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废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们和旧橡胶制品都属于有机物。答案:B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C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 D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2-2已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阿忠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点燃的一支蜡烛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冷却,可观察到瓶壁上 ,由此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取出蜡烛,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再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2-3人们已经知道,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种类是所有元素中最多的。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的含碳物质就有好多种,如:金刚石、石墨、CO、CO2、Na2CO3等,还有很多有机物。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报刊还陆续报道了新发现的:C60、C3O2、C4O3、C5O3、C12O9等。请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属于碳的单质的有(填序号) ,属于碳的氧化物的有(填序号) ;如果某碳的氧化物中含氧量为50,写出由C和CO2在高温下化合为该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4、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反应物,按下列要求的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 化合反应_(2) 分解反应_ _(3) 置换反应_ _(4) 复分解反应_答案:3Fe+2O2Fe3O4 H2OH2+O2Fe+2HClFeCl2+H2 HCl+AgNO3AgCl+HNO3边栏内容: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的转化关系见下面: 非金属单质(氧气除外) + 金属单质 无氧酸盐 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 含氧酸盐 酸性氧化物 + 碱 盐 + 水 碱性氧化物 + 酸 盐 + 水 酸 + 碱 盐 + 水 酸 + 盐 新酸 + 新盐 碱 + 盐 新碱 + 新盐 盐 + 盐 新盐 + 另一新盐 金属单质 + 盐 新金属 + 新盐 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第二课时主干知识梳理一、物质的分散体系1.分散系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所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如下图:(2)分散系的分类: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1100nm;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1)制备原理氯化铁在沸水中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3.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把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两只小烧杯放在暗处,用聚光手电筒(或激光笔)从侧面照射烧杯。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到氢氧化铁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而硫酸铜溶液中则没有。4. 胶体的应用 士壤的保肥作用 制豆腐的化学原理 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明矾净水原理【重点难点讲练】【要点透析】 (左栏) 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说明:胶体稳定的原因:胶体分散质颗粒在水分子不均匀的撞击下,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次要原因。同种胶体吸附同种电荷,所以它们互相排斥。加入电解质后,会破坏胶粒外面的电荷层,从而使胶体发生凝聚。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是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例1】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解析】分散质的性质有很多区别,其本质原因是分散质的直径大小不同,引起其它性质的不同,故本题答案为B。【答案】B【例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不能通过滤纸C、胶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解析】:这是一个胶体概念的考查题,对胶体的外观、粒子的大小、布朗运动及其胶体的稳定性均做了考查,从各个所给答案分析后直接可得出答案C。【答案】C小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其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为1nm100nm,不仅存在液溶胶,还存在气溶胶和固溶胶。2.氢氧化铁胶体饱和氯化铁在沸水中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胶体的三大特性:电泳现象、布朗运动、丁达尔效应。【例3】(2002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4)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浓溶液 D NaCl浓溶液【解析】本题考察了胶体的制备。氯化铁在沸水中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具体操作是:取一只烧杯加入5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待溶液变成红褐色后,停止加热。【答案】B点评: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制备时应注意控制加热时间不可持续加热。胶粒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此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而胶体呈电中性。【针对练习】(右栏)1-1(06全国高考卷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径介于1nm1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1-2 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1-3胶体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丁达尔效应 B、可以通过滤纸C、布朗运动 D、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14(04年上海)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作布郎运动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答案:C15(02年上海卷)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都会产生丁达尔现象D呈红褐色答案:D16、(05年清远)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运动无规律C溶液中通过光束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光束有丁达尔现象D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直径小答案:C2-1就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实验中必须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 。 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不能用稀氯化铁溶液。原因是 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2-2已知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粒吸附多余Fe3+生成的。现将氢氧化铁固体粉碎使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并悬浮于水中,再向悬浊液中加入_或_适量。即可制得Fe(OH)3胶体。(填两类不同物质)2-3请按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制备Fe(OH)3胶体:(1)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2)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3)继续煮沸至液体是透明的红褐色,即得到Fe(OH)3胶体。问题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确定你制备的胶体是否成功? 若向Fe(OH)3胶体中滴加(NH4)2SO4溶液可能会出现的现象: 原因 。边栏内容:胶体的主要性质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2、布朗运动:胶体中胶粒在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属于微粒热运动的现象,这种现象并非胶体独有。3、电泳现象:胶粒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此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胶体呈电中性)。4、胶体的聚沉:胶粒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结合成大颗粒而沉淀的过程,方法有:(1)加入电解质(2)加热(3)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主干知识梳理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3、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二、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 定义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重点难点讲练】【要点透析】(左栏) 1、电解质非电解质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的说明: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之处都是化和物,单质、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不同之处在于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既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是电解质,如铜铁石墨,氯化钠水溶液等。酸碱盐和部分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例1】现有以下物质:NaCl晶体液态HClCaCO3固体熔融KCl蔗糖铜CO2H2SO4KOH固固体盐酸。以上物质能导电的_,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不属于电解质的是_,以上物质中,溶于水能够导电的物质_。【解析】NaCl晶体和KOH固体都不导电,溶于水或融化后导电,属于电解质;液态HCl和纯H2SO4它们本身不导电,它们的水溶液导电,属于电解质;CaCO3不导电,其水溶液也不导电,但熔融态导电,属于电解质;熔融KCl导电,其水溶液也导电,属于电解质;蔗糖不导电,溶于水和融化后都不导电,不属于电解质;铜导电,但不是化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O2本身不能电离,不是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可导电;盐酸导电,但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点评:(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分是看它们在受热或水分子作用下能否电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是以能否完全电离为标准来区分的,与溶液的导电性以及物质的溶解性无必然联系。(2)NH3、CO2、S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因为导电的原因是这些物质与水作用生成的新物质电离所致。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实例:强电解质:绝大多数盐(包括难溶盐)强酸(H2SO4、HCl、HClO4)强碱(NaOH、KOH、Ba(OH)2)弱电解质:弱酸(CH3COOH、HF、H2CO3弱碱(NH3H2O、大多数难溶碱如Fe(OH)3、Cu(OH)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比较(见下表)说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均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是电解质电离的外部条件,且两个条件具备其中一个即可。如液态HCl不导电,而HCl的水溶液能导电(即其发生了电离),所以HCl是电解质;而作为非电解质则必须是两个条件下均不能电离。“能导电”是因为电解质电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无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例2】有下列物质(1)胆矾(2)CaCO3(3)硝酸(4)硫化氢(5)SO3(6)Mg(7)石墨(8)氨水(9)NH3H2O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解析】(8)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6)Mg(7)石墨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5)SO3本身不能电离,不是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1)胆矾(2)CaCO3为盐是强解质;(3)硝酸为强酸是强解质;(4)硫化氢是弱酸,(9)NH3H2O是弱碱都是弱电解质。【答案】(1)(2)(3);(4)(9)点评: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标准是电解质在电离条件下是否完全电离,而不是以其溶解性大小判断的。BaSO4在水溶液中只要是溶解了,就会完全电离,BaSO4=Ba2+ SO42,所以BaSO4是强电解质。【针对练习】(右栏) 1-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OH溶液B.CuC.液态HClD.液态CH3COOH E.蔗糖溶液F.液氨G.氨水H.CuSO4溶液I.石墨J.无水乙醇1-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液氯 B干冰 C酒精 D硫酸钡13.(增加)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镁晶体 B. 氯化钠溶液C. 液态氯化氢D. 熔融氢氧化钾解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前提是纯净的化合物,所以B选项错误;氯化镁晶体,由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所以A选项错误;液态的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液态时不电离,故C答案也错;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所以D选项正确。答案:D1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的是( )A. HCl B. NaOH C. Na2CO3 D. 蔗糖解析: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的情况,一是弱电解质,二是非电解质。所以正确的答案为D。答案:D15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氯化氢易溶于水(B)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C)液态氯化氢不导电(D)氯化氢不易分解答案:C2-1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编号ABCD强电解质KNO3H2SO4BaSO4HClO4弱电解质HFCaCO3HClONH3H2O非电解质SO2CS2H2OC2H5OH2-2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Na+H+CO32-B、NaHSO4= Na+H+SO42-(水溶液中)C、BaCl2=Ba2+2Cl-D、Na2SO4= 2Na+SO42-2-3(增加)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SO3 (B)H3PO4(C)BaSO4(D)HI解析:SO3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SO3+H2O=H2SO4,H2SO4可以在水溶液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SO3本身却不能电离出离子,所以H2SO4是电解质,而SO3是非电解质。H3PO4在水溶液中不能全部电离,仅能部分电离,所以H3PO4是弱电解质。BaSO4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其溶液的导电能力极弱,但它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所以BaSO4是电解质。HI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它属于强电解质。答案:(C)、(D)。24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为非电解质 (B)A是强电解质(C)A是离子化合物 (D)A是弱电解质解析: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的化合物肯定是离子化合物,且这也是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方法。能够完全电离说明是强电解质。答案:B、C 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完全电离、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部分电离、可逆、 存在电离平衡本身不能直接电离化合物种类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部分金属氧化物弱酸、弱碱、水多数有机物、 非金属氧化物水溶液中溶质粒子种类水合离子无溶质分子水合离子和溶质分子溶质分子或与水反应的产物的分子或离子结构特点离子键结合的离子化合物、强极性键结合的强极性共价化合物弱极性键结合的弱极性共价化合物极性键结合的弱极性化合物或非极性化合物电离方程式 表示方法HCl =H +Cl (用等号)CH3COOHCH3COO +H+ (用可逆符号)离子方程式中 表示形式可溶: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不溶:用化学式表示用化学式表示用化学式表示实例HCl、NaOH、NaCl等CH3COOH、NH3、H2O等 C2H5OH、SO2、CO等边栏内容:1.为什么说酸、碱、盐是电解质?从电离角度看,酸、碱、盐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电离而导电,所以说它们都是电解质。2.SO2、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为什么它们不是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 自身能否电离,而其水溶液是否导电只是这个本质决定的一种性质而已。SO2、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能电离而导电,而SO2、SO3、NH3它们自身不电离,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 自身能否电离,而其水溶液是否导电只是这个本质决定的一种性质而已。4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OH、KOH、HCl、HNO3、H2SO4、NaCl、KNO3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CH3COOH、NH3、H2O等。有关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说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都属于电解质,对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是否完全电离为标准划分,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有:强酸、强碱、大部分盐、部分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有:弱酸、弱碱、少数盐、水。第二课时主干知识梳理离子反应1、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2、离子方程式及书写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例)第一步:写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第二步:拆 把易溶于水并且易电离的反应物、生成物拆成离子的形式,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仍用分子式表示。2NaCO32+2HCl=2NaCl+H2O+CO2第三步: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CO32+2H=H2O+CO2第四步:查 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离子的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可代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生成难电离物;生成挥发性物质。 溶液中进行的某些氧化还原反应: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特殊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电解反应。【重点难点讲练】【要点透析】(左栏) 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增加)1、 必须遵守“三大守恒”离子方程式都要遵守三大守恒规律:方程式两边元素的种类守恒;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应守恒;方程式两边各离子所带电荷数的代数和应守恒。2、 必须符合反应事实(1)化学用语是否准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可逆符号的书写是否符合反应事实。一般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应写成离子符号;不溶于水的电解质,可溶于水的弱电解质及所有的非电解质、单质和氧化物均应写成化学式。如:CaCO3 、CH3COOH、SO2、Na2O2、Fe、C2H5OH、H2SiO3等均应在离子方程式中写成化学式。至于强电解质的微溶物在生成物中一般写成化学式,反应物中则看情况而定,如:石灰乳则写成Ca(OH)2,而澄清的石灰水则应拆写成Ca2和2OH ,又如:NH4和OH 反应,一般未说明或在浓溶液中或加热应写成NH4+OH = NH3+H2O,而在稀溶液中反应可写成NH4+OH =NH3H2O。弱电解质的电离、用可逆符号。如:CH3COOHCH3COO-+H+。弱酸及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如NaHS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S-+OH-=S2-+H2O,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HCO3-+H+=H2O+CO2(3)与量有关的反应是否表达准确。由于许多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应根据反应物的量的关系来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书写规律为:以不足量的物质为标准,一般设为1mol,其它的物质需要多少就取多少,如果出现了分数,最后再化为整数)。如未给出反应物的量的关系,则不同程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认为可能发生。如NaHCO3和Ca(OH)2反应,NaHCO3不足,则应写成HCO3OHCa2CaCO3H2O;若NaHCO3过量,则应写成2HCO32OHCa2CaCO3CO322H2O。若未加说明反应的量的关系,则二者均可。【例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BaSO32H+Ba2+SO2H2OB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C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D.硫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解析】根据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应该用化学式表示的(气体、沉淀、水、弱酸、弱碱、氧化物、单质等)是否写对;应该删掉的离子是否删去;是否配平,电子转移是否合理检查各选项,A、C、D正确B错【答案】 B【例2】(06全国)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AlO2- + 4NH4+ + 2H2O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 + HCO3- CaCO3 + H2OC.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Ca2+ + CO2 + H2O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 + Cl2 2Fe3+ + 2Cl-【解析】A、Al(OH)3不溶于弱碱。B、苏打是Na2CO3,物质写错。C、醋酸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形式,不能拆。【答案】D小结:解此类型题目时应当采用正向思维,即对每一个离子方程式进行分析。每一个离子方程式都应与化学方程式相吻合,不能臆造。【针对练习】(右栏)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1检验氯离子的反应_1-2.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备氢气_1-3.用澄清石灰石检验二氧化碳气体_1-4.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_1-5.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_1-6(05上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 + 2H+ CO2 + H2OB、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S2- + 2H+H2SC、苯酚钠溶于醋酸溶液C6H5O- + CH3COOH C6H5OH + CH3COO-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Fe2+ + Cl2 Fe3+ + 2Cl-1-7(05江苏)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Ca2+OH- CaCO3H2OB.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 H2ONH3C. 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H+ OH- H2OD. 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Cu2H+ 2NO3Cu2+ 2NOH2O增加1-8(06上海卷)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十SO42BaSO4+2H2OB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HCO32OHCaCO3+ CO32+2H2OC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32+ CO2+ H2O2HCO3D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 OHH2O答案:AC1-9(06江苏理综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B铜跟浓硝酸反应Cu+2N03-+4H+Cu2+2N02+2H2O C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C032-+2H+CO2+H2OD铁跟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答案:C1-10(06广东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B F2与NaOH溶液反应:F24OH2FO22H2OC 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2NH3Ag(NH3)22H2OD Fe3O4与稀盐酸反应:Fe3O48HFe22Fe34H2O答案:AD1-11.(06江苏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C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Cl2Mn2+H2O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答案:B第三课时1、复习: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或生成的反应。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离子反应发生条件_离子方程式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可代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重点难点讲练】【要点透析】 (左栏) 1. (增加)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方法:看离子反应是还符合客观事实,不事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看“” “” “ ” “”等是否正确。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如HCO3 不能写成 CO32+H+ ,HSO4 通常写成SO42+H+ ,HCOO 不可写成COOH 等。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Ba(OH)2 溶液与CuSO4 溶液反应,既要写Ba2+与SO42的离子反应,又要写Cu2+与OH-的离子反应。看电荷是否守恒。如FeCl2 溶液与Cl2 溶液反应,不能写成Fe2+Cl2 =2Fe3+2Cl,应写成2Fe2+Cl2 =2Fe3+2Cl-,同时两边的各原子数也应相等。看反应物与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如稀H2SO4 与Ba(OH)2 溶液反应不能写成 H+OH+SO42-+Ba2+=BaSO4+H2O ,应写成2H+2OH+SO42+Ba2+=BaSO4+2H2O 。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如“过量” “少量” “等物质的量” “适量” “任意量以” “滴加顺序”对反应方式或产物的影响。例1 根据下列离子方程式所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中,哪些是错误的?并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1)Cu2+S2-CuSCuCl2Na2SCuS2NaCl(2)Zn2H+Zn2+H2ZnH2SZnSH2(4)Cu2Ag+Cu2+2AgCu2AgNO3Cu(NO3)22Ag(5)H+OH-H2OH2S2NaOHNa2S2H2O解析 (2)是错误的因为H2S是弱酸,在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写为H+正确的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用稀H2SO4亦可)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或用其他可溶性碳酸盐,酸可用硫酸、稀硝酸等强酸)(5)是错误的因为H2S是弱酸,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写作H+正确的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小结: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问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所以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问题。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制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也可以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这样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判断离子方程方程式的对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产物对不对;(1)Fe的氧化物,(2)量不同时的产物,(3)滴加顺序的不同等两边平不平:(1)原子是否守恒,(2)电荷是否守恒,(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是否守恒;物质拆不拆:(1)强拆弱不拆,(2)易溶拆不溶不拆,(3)微溶物清拆浊不拆,(4)浓H2SO4不拆,浓HCl、浓HNO3拆,(5)单质、氧化物不拆。2. 定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书写这类离子方程式时,首先要搞清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若没告诉比例关系,则要弄清滴加顺序。开始滴加时,滴管中的反应物是不足量的,而锥形瓶(或烧杯等反应容器)中反应物过量。对于中和反应来说:若碱过量,中和产物为正盐,若酸或酸性气体在与碱反应时过量,可能生成酸式盐(对多元酸来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清题意,再写出符合题意的离子方程式。例1. 将少量NaOH溶液滴入过量的Ca(HCO3)2溶液中;将Ca(HCO3)2溶液与 NaOH溶液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将C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比11混合;少量NaHCO3溶液滴加到过量的Ca(OH)2溶液中。以上离子方程式均可用下式来表示: OH+Ca2+HCO3=CaCO3+H2O 例2. 过量的NaOH溶液与Ca(HCO3)2溶液反应;NaOH溶液与Ca(HCO3)2溶液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Ca(OH)2溶液与NaHCO3溶液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比12反应;Ca(OH)2溶液与过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均可用下式表示:2OH2HCO3Ca2+=CaCO3+2H2O+CO32 例3. 将少量NaAlO2溶液滴入盐酸溶液中;将NaAlO2溶液与盐酸溶液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14反应。均用下式表示其离子反应: AlO2+ 4H+=Al3+2H2O 请思考如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如何表示:?少量NaOH 溶液滴加到AlCl3溶液中:3OH+Al3+=Al(OH)3 NaOH溶液与AlCl3溶液以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31反应(同上)。2、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判断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结合生成气体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弱酸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共存,如:在题目中告知是无色溶液,应在各待选答案中排除具有颜色的离了,如:说明:解答离子共存问题时,一方面要掌握离子共存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注意审题,挖掘出隐含条件,如:某无色溶液,表明不存在Cu2+. Fe2+. Fe3+. MnO等有颜色离子。某强酸性溶液,表明有大量H+存在。某强碱性溶液,表明有大量OH存在。某溶液与Al反应产生H2,表明该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强碱性溶液,且强酸性溶液中不可能存在NO。【例2】下列各组离子:I-、ClO-、NO3-、H+ K+、NH4+、HCO3-、OH- SO32-、SO42-、Cl-、OH- Fe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工程测量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0-2025年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土建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 2020-2025年高级经济师之工商管理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 2025年中级卫生职称-主治医师-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驾驶证考试-货车理论考试-货车驾驶证(科目一)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通信专业技术-通信专业技术(中级)-中级通信专业技术(交换技术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接触网工)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热工职业-热工自动装置检修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供水供应工-供水供应工证(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综合评标专家-海南-海南综合评标专家(工程勘察、工程设计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全业务竞争挑战浙江公司社会渠道管理经验汇报
- 护理副高职称答辩5分钟简述范文
- 幼小衔接资料合集汇总
- GB/T 42195-2022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GB/T 15155-1994滤波器用压电陶瓷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全套课件
- 做一名优秀教师课件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商场开荒保洁计划书
- DBJ 53-T-46-2012 云南省城镇道路及夜景照明工程施工验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