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智能仪器课程设计.doc_第1页
2012智能仪器课程设计.doc_第2页
2012智能仪器课程设计.doc_第3页
2012智能仪器课程设计.doc_第4页
2012智能仪器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 智能仪器课程设计 题 目: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学 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 系:过程装备与测控工程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 级: 测仪091 学 号: 5801209028(组员:5801208077) 学生姓名: 熊金兵(组员:韦正) 起讫日期: 2012-06-152012-06-30 指导教师: 杨大勇、杨俊清、熊剑 - 10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微型计算机和数据采集的作用日益突出, 微型计算机在实时控制、在线动态测量和对物理过程进行监控,以及图像、语音处理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CPU只能处理数字信号的特点,通常将一些变化的模拟量(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速度、声音等)转换为数字量后,再由CPU完成对检测对象的处理。数据采集在现代工业控制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速度的要求都有很高的要求。数据采集系统的速度,不仅与CPU、A/D转换器的性能有关(如采用高速A/D转换芯片),还与数据传送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目前高速采集系统复杂,成本高的现状,提出一种简单的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价格低廉的51单片机,结合DMA技术传送数据(即将A/D转换器所采集的数据不经过CPU累加器而直接存入存储器),将使得数据传送时间得到大大缩减,传送速率得到很大提高,从而实现了高速数据采集,这尤其适用于磁盘存取、图像处理、同步通信中的收/发信号等需要高速、大批量传送数据的场合,本设计采用高速AD芯片TLC5510外部,经过CD4051多路开关最多可采集八路模拟信号。通过矩阵键盘可以设置人机对话设置不同参数。本设计用到PLCC-44引脚的封装STC89C52单片机,外部扩展有存储设备EEPROM24C02,以及DAC0809控制增益程控放大器,经过NOKIA5110液晶显示各种不同的信息。关键词:单片机 A/D转换器 程控放大器 矩阵键盘 EEPROM 目录一、设计任务、要求二、方案总体设计与论证三、硬件设计四、软件设计五、系统仿真与调试六、设计总结、心得体会等七、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要求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2、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 具有多路数据采集功能,至少两路;2) 4位数据显示功能,利用电位器分压方式,通过调节电位器,能够改变输入,同时在数码管中进行显示;3) 具有至少2x2的矩阵键盘,通过按键可以设置不同的采集通道,或不同的采集方式;4) 具有简单的数据处理功能,如中值滤波、平均滤波等等;5) 系统具有较好的模块化,功能分块合理。3.发挥部分:1) 具有数据存储功能 2)具有可编程程控放大功能4.创新部分: 1)NOKIA5110液晶显示屏输出 2)采用两路供电 3)系统外部扩展二、方案总体设计一个系统的实现包括软件和硬件,设计过程中要坚持软件硬件兼顾的原则,使设计的更为合理,制作简易,操作方便等等。现预拟定两套方案,分别为软件最优和硬件最优方案。讨论如下:方案一:硬件最优方案。所谓硬件最优就是使硬件的设计更为合理,电路连接方便,制作周期短。电路板选择,有万能板和覆铜板两种板子可用。其中万能版上有制作好的焊盘,使用时需要用焊锡代替导线连接元件;覆铜板为一张覆盖有铜箔的化纤板,使用前要用Altium Designer画图软件画好电路,然后打印再经过转印,刻蚀形成电路,最后把元件对号入座,焊在电路板上。相比之下,前者步骤少,步骤单一,容易掌握;后者所需制作周期长,步骤繁琐。考虑到课程设计制作需要仔细用心,硬件质量需要保证,我们最终决定用Altium Designer制作PCB电路图。单片机选用常用的PLCC_44封装STC89C52作为主控单片机,显示器件用NOKIA5110液晶,输入设备选用市场上常见的微动按键,报警等提示用蜂鸣器显示,电源输入用7.2V电池经过两路LM2940输出5V给单片机以及其他模块,电源指示用一个红色发光LED。本着硬件质量第一的原则,用最好的布线电路。软件编程则根据硬件连接方式,编制相应的控制函数。方案二:软件最优方案:所谓软件最优方案,就是可以利用之前实验室练习时用过的编码,程序框架,以及算法等等。除此之外还要根据硬件条件合理选择最佳的软件编程方法。总体设计:设计总体框架图如图所示。三、硬件设计3.1、单片机最小系统P0口为D/A输出,P1口为A/D输入,P20到P22控制多路开关,P23到P27控制液晶显示,P30到P31为串口下载,P32到P35控制按键,P36到P37为EEPROM总线,P41口控制蜂鸣器。3.2、LCD液晶显示模块液晶显示为诺基亚5110,采用模拟SPI通信进行控制显示 3.3、系统电源外部7.2V电池经过两路LM2940输出5V分别给单片机以及其他模块供电3.4、高速AD采集电路外部高速AD,TLC5510采集多路模拟信号3.5、外部扩展存储3.6、DAC0809数字放大程控DAC0809进行放大3.7、整体电路数据采集系统电路原理图四、软件设计程序流程如图所示。五、系统仿真与调试仿真软件简介、调试过程等 本着硬件为最基本的态度,我们首先查阅资料,然后直接制作PCB板,很早就把硬件制作出来,调试的过程一直是那硬件来实现的,没有用仿真软件,调试的时候都分模块调试的,然后一步步加上去,首先调试的是液晶,然后每一个模块的调试都是用液晶显示出来的,首先是高速AD的测试,然后是程控放大器,接着是外部存储器EEPROM,最后是按键和蜂鸣器,而且软件部分也是一步步加上去的,程序模块化非常清晰,每个模块见独立存在,互不影响但是可以相互调用。调试过程图使用说明首先打开电源开关,然后等待液晶屏幕的介绍,按照最后一页液晶屏幕的指示,按下液晶对面的左一按键,系统开始工作,系统会进入一个显示全部模块的画面。按键说明,液晶对面左一:控制系统运行或者停止;右一:设置采集通道左二:设置向EEPROM写入数据;右二:设置程控放大器增益6、 设计总结、心得体会本次课程设计是非常有意思的,围绕数据采集,围绕AD模数转换绞尽脑汁在做各种创新,各种应用,大家集思广益。AD转换在显示生活中是相当的试用,可以测试不同的信号,人们经过转换出来的数据就能直观的知道当前的各种参数了,我们生活当中是无处不在的。这次智能仪器的课程设计也就是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实现了,让我们更能理解理论,而不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动手可以让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小组设计的作品是以AD转换为基础,在保持AD的基础上扩展了外部存储功能EEPROM,以及基于DAC0809的程控放大器,用诺基亚液晶显示屏,蜂鸣器输出指示。软件部分的制作需要相当的仔细,分模块写程序是最好的,模块化清晰的程序能很好的调试,互相不干扰思绪有条理,也能很好的检查到错误,遇到问题也能很好的解决。软件部分的工作是最辛苦的,调试的时候要很耐心,调试好之后还要优化程序。消耗的是大量的脑力,但是调出来的软件能够的到很好的安慰。写程序需要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下,认真仔细的思考,整个人都陷入一种状态下,让自己的思路很清晰的情况下,才可以写出质量高的程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冷静下来分析问题的所在,特别是在一些时序的问题上,我们的想法过于简单,写程序的能力又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就应该多查资料多学习。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调试。程序开发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不断的去编程,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去看别人写的高级的程序这样学着其中高手编程的技巧。只有这样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七、参考文献【1】张友德,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践(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