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隐喻认知理论与中学英语教学的相结合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它在人类认知和思维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和语言、文化以及认知之间的紧密关系,决定了隐喻必将在外语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隐喻思维的培养必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隐喻认知观在教学中的引入,必将开辟外语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天地。关键词:隐喻,隐喻思维,认知教学法,外语教学改革中国外语教学法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对外交流的发展,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发展, 80年代以来,以完成生活任务,以求沟通和生存的“任务性”教学和交际法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外语教学领域。这些教学方法讲究以“理”代“悟”,教学过程以讲、析、练、核对;再讲、再析、再练、再核对为线索,充满了“理性”和“技术”的成分。但是真正的外语教育应该是文化教育、人文教育的结合,它是对另一种文化理解、吸收和消化的过程。认知教学法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表明,的日常表达来自隐喻。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认知的发展,因此隐喻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形成概念、发展知识、进行思维、做出推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隐喻、思维、语言及认知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外语教学中我们为何不将其付诸实际,以改变目前外语教学只重视交际能力训练而缺乏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的尴尬局面,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用目标语进行隐喻思维的能力呢?纵观目前全国的教育实际,首先急需改进的是还以“生存”为核心的与“任务性”教学相辅的教材。王寅指出:隐喻创造了很多相似性,建立了若干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想像力,很多新奇隐喻,都是人们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它们能给人以较多的启迪,丰富的遐想。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句远比“你吃了吗?”“一斤萝卜多少钱?”更富有“生存”的意义。以广受好评的展望未来为例,这是一套以交际教学法为指导核心编写的教材,强调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英语,目的是促使学生能进行真实的交际,提高他们在口语表达时的流利程度。书中只提供了少量英美文学作品的摘要,如William Shakespeare在As You Like It中著名的All the worlds a stage的对白,但是却在His acts being seven ages戛然而止,马上转入了“实用”的莎士比亚生平介绍,并没有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语言上的及思想上的精髓。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中,以上的例子处处可见,学生除了读到干瘪的文字,不能在精神上得到任何的裨益,更不用说创新思维的训练了。那么如何来弥补诸多教材里存在的不足呢?曾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王寅也指出思想与诗歌为邻;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因此通过多读诗歌(以及其他体裁的较好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更会开阔思路,对于隐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学作品并不是就一定是很多坚深的词汇,简单的诗歌通过隐喻一样可以表达出美好的思想境界。如下文中就将a wise old owl 与a wise man 的相似性用简单的两句话就表达了出来,其中的意义却余味无穷。学生在读了这篇既“有趣”又“有宜”的诗歌以后,不仅能了解到比较级的特殊用法,还能对人性进行一定的思考,综上所述,在现行教材中加入一些这样的文学作品,在知识的传输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特别是在我国中学阶段普遍存在学业任务重,学生课余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一套有指导性并能正确引导学生美好情操的培养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贯穿隐喻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大纲强调,文化学习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隐喻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中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隐喻本身是文化的构成成分,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 如信念、态度、行为方式等; 其次, 隐喻有文化传承功能,文化的许多内容通过隐喻这种普遍存在但又非常特殊的语言形式世代相传, 从而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第三, 隐喻随社会文化变化产生、发展和消亡,”而且最能反映各个民族思维的相似性与差异。通过隐喻来进行文化教学不可否认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可行途径。 例如,在莎士比亚The worlds a stage一文的教学中,不妨通过比较汉语和英语中“Life is a drama”这个概念隐喻,在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不同的发展路径,共同探究由于文化内涵的差别在两种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不同隐喻表达方式。例如,在英语文化中,Life is a drama这一隐喻可衍生出如下的一些隐喻表达方式:A Life is a stage, and we all have our parts to play. B The universe is tragic (or comic).C The world is a stage on which all people are required to play their proper roles.D Dont play-act any more. We have already known everything about it.而到了汉语文化中,由于特有的文化特征,从 “Life is a drama”这个要领隐喻中就可能衍生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隐喻表达方式,如人生大舞台,生、旦、净、末、丑一齐亮相;如果他真把我当成可以随便摆弄的驴皮影子,那就大错特错了。让学生在The worlds a stage的概念下,去探究不同文化的奇妙之处,会让学习充满了乐趣,依靠自己的分析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会让学生总是会想要探索更多的奥妙。在教学中,教师在没有改进了的教材的情况下,要善于发现现有教材中的闪光点,视野中不应只有词汇、语法点等所谓的教学重点,而应利用现代文化交流的广泛性和便利性,多在教材中挖掘有利于隐喻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闪光点。如在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的第一册,有一篇关于Oprah Winfrey生平和事业成功经验的文章,虽然文章并无亮点,但是Oprah Winfrey作为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这些名言都包含着Winfrey成功人生的大智慧,其中很多都有隐喻思维的影子,如My idea of heaven is a great big baked potato and someone to share it with.这句名言中隐含了重要的文化差异,在汉语文化中,没有人会将美丽或重要的东西比做一个土豆,而在英语文化中,土豆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英语语言中随处可见,如a couch potato, drop someone like a hot potato等都是常用的习语,在文学作品中也不乏potato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应自己去搜寻这些文化差异的来源,并扩充更多的关于potato的隐喻表达方式。只知道一两个名人和一两个地名只是文化教育的皮毛,文化教育的精髓必须在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学中才能成功地在学生中得到传递。隐喻思维的培养为词汇教学也开辟了一个更为有效的途径。大多数的学生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单词,这样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在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使学生认识到英语词汇的都是隐喻或者来源于隐喻,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认识到词义的扩大和转移等是在本喻体间存在形状类似,位置类似,功能类似,褒贬类似和映象类似的基础上实现的,它如实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下面以“dog (狗) ”为例进行说明。由于dog 有看家护院、阻止外人进入的作用,于是它便隐喻为具有这一类似作用的事物,如stop dog (止动器) , safety dog (安全器,保险栓) 等。另外,dog 还经常有追踪、监控一类的作用,于是我们就有:dog house (狗窝雷达) , dog course(跟踪航线) 等。表示狗身体上器官的词也常有隐喻转义。例如,由于形状相似,dogs ear (狗耳朵) 隐喻为“轧件表面的结晶”或“书页折角”, dogs teeth (狗牙)隐喻为“(建筑上的) 犬牙饰”。这样英语词汇就会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易理解和易记忆。因此,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对所学词汇进行联系和对比教学,多比较,多总结,让一个单词的意义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副完整的地图,将意义与意义之间的隐喻关系清楚的罗列其中,这样的词汇教学必将事半功倍。另外,隐喻思维的培养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中一些易混词之间的意义,让学生从本体入手,将喻体的差别分离出来。以介词at/ on/ in为例,学生们总是在一些短语中混用这三个介词,据王寅分析,这三个介词在表示地点时基本遵循“点面体”的规律,这一规律又大致被映合到时间概念域中,在向抽象概念域映射时,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因此在by shocked/ surprised/ amazed/ alarmed/ delighted/ pleased 等形容词后应接at,指因某一事(可视为一点)而引起的反应。On 隐喻为“论、关于”,含“面面俱到地说”之义,因此就某主题而论述,应为on the subject,而形势报告就应为a report on the situation. In 的基本意义为“体”,in “运作”、“抽象概念”,喻为处于状态/情景/心境等之中,因此在如下的词组中就应该使用in in danger / confusion / a mess/ a situation。教师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强调易混词和词组的隐喻性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有理有据地掌握和分析抽象概念的表达。最后,有了对教材的加工和教学过程中的隐喻思维的重视,如何将吸收的东西变为产出,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follow-up activities的设计中,更应突出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针对高考的题海战术,再也不能满足新世纪新人才培养的需求,课后练习是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无垠的知识天空翱翔的最后时机。在完成莎士比亚The worlds a stage文字的学习以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期望写出自己心目中的世界,或者让学生设计出自己与莎士比亚不同的生命七阶段,这种需要隐喻思维的仿写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也能在写作欲望的刺激下自主学到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法。另外,针对文化学习,词汇学习,阅读理解等的自主探究性练习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隐喻所具有的强大认知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如何运用隐喻研究成果来指导外语教学, 势必成为目前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中学外语教育中,提升隐喻认知观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必将从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飞鹤奶粉培训课件大纲
- 采购管理核心要点与实践心得
- 保险营销理赔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矿山安全管理人员(地下矿山)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百佳精英申请书
- 担任纪律委员的申请书
- 摔伤困难补助申请书
- 学校用水计划申请书
- 劳动仲裁申请书文本经典
- 300字播音部申请书
- 正常分娩(妇产科学课件)
- 党建趣味活动方案
- DLT 265-2012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现场试验导则
- 大数据技术生涯发展展示
- 水平三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公开课教案
- 工艺工程师年度述职报告模板
- 2022年高考真题-数学(新高考Ⅰ卷)+无答案
-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教学课件
- 肝癌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 冯晓霞: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的幼小课程衔接问题
- 【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