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1.doc_第1页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1.doc_第2页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1.doc_第3页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1.doc_第4页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1.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导学案 扬中新坝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 翟清海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2、通过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张先词的比较,了解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3、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4、背诵所学诗歌江城子、水龙吟5、自读赏析定风波卜算子学习重点和难点:1、 意象法的熟练运用。2、 宋词的表达技巧和词中意的理解。学习过程:一、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个人自由诵读,小组内交流心得。象: 意: 法: 个人疑问: (二)品读与探讨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2、“十年生死两茫茫”表达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何作用?3、 这首词写的是悼亡,是苏轼首创。全词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对亡妻的悼念之情的?请具体分析。4、将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张先词进行比较,想一想,“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究竟“新”在何处? 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个人自由诵读,小组内交流心得。象: 意: 法: 个人疑问: (二)品读与探讨1、如何理解“惜”、“坠”二字?2、“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一句,有何作用?五、 专题检测(一)常识填空苏轼,字 ,号 ,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 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间“进士”。其文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 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 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二)试题演练减字木兰花 苏 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文言文阅读持之以恒(翻译下文)论曰:苏轼自为童子时,士有传石介庆历圣德诗至蜀中者,轼历举诗中所言韩、富、杜、范诸贤以问其师。师怪而语之,则曰“正欲识是诸人耳”,盖已有颉颃当世贤哲之意。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既而登上第,擢词科,入掌书命,出典方州。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轼,而轼卒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