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2011年粮食生产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doc_第1页
巴南区2011年粮食生产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doc_第2页
巴南区2011年粮食生产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doc_第3页
巴南区2011年粮食生产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doc_第4页
巴南区2011年粮食生产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南区2011年粮油生产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巴南区农业委员会今年来,我区在发展粮油生产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市、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粮油生产保供增收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农委的统筹部署下,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指导思想,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很好地破解了耕地面积减少,自然灾害频繁的严重影响,圆满完成了全年粮油生产目标任务,为我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夯实了基础。现将我区今年粮油生产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 2011年我区粮油生产取得抗灾夺丰收的全面胜利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我区粮油生产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今年我区粮油生产遭遇到了历史上十分罕见的“三连旱”的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之长,影响面积之广,粮食产量影响之大,是我区有气象记录资料以来极其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对严峻自然灾害形势,如何完成全年粮油生产目标任务面临严峻考验,区委、政府果断决策,号召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指导思想,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坚决不动摇。通过全区上下协同努力,增加抗灾投入,增添科技抗灾措施,有效地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取得了抗灾夺丰收的全面胜利,全年共挽回粮食损失3.53万吨,其中:通过稻田改制,增种红苕、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面积2.8万余亩,挽回粮食产量9800吨,通过加强在土作物田间管理提高单产水平,挽回粮食产量损失7500吨,通过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挽回粮油产量损失0.5万吨,通过增加晚秋粮油面积,大力发展晚秋粮食生产,挽回粮食产量1.3万吨。据区统计局提供数据,今年全区粮油作物播种面积96.7259万亩,粮食总产36.058万吨,超目标任务0.058万吨。二、我区粮油生产经受了严峻挑战(一)耕地面积刚性减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区属于主城区中的农业大区,具有小城市大农业的特点,2010年全区户籍人口88.296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7.09万人,占64.66%。耕地面积58.3335万亩,人均耕地0.66亩,乡村人口人均耕地1.022亩。 随着主城发展战略的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发展,我区粮油生产发展受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制约,大量的优质耕地被占用,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区粮食播种总面积515.691万亩,比十五期间减少112.2682万亩,平均每年以22.454万亩的速度减少。与此同时,农村大量的优质劳动力转移同样不可避免,劳动力数量紧缺,质量下降,粮油生产比较效益偏低,极大地制约了农民种植粮油生产的积极性。粗放生产,复种面积逐年减少,严重制约以土地为基础的粮油生产的发展空间。(二)基础设施差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威胁粮油产业稳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欠帐太多,投入不足,装备水平不高,发展基础不牢,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雨养农业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机械综合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区粮食生产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影响大。其中:2006年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高温干旱,2007年特大洪涝灾害,2008年冰冻雪灾,2009年“两迁”性害虫,2010年低温寡日照灾害。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区因灾损失粮食达到13万吨左右,年均损失达到2.6万吨左右,直接经济损失2.21亿元,年均损失0.442万元。今年我区粮油生产再次遭遇历史上十分罕见的“三连旱”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之长,影响面积之广,粮食产量影响之重,是我区有气象记录资料以来极其罕见的自然灾害气候。据统计,今年“三连旱”导致损失粮食产量达到4.1215万吨,经济损失达到11334.125万元。其中:夏旱导致全区3.5万亩左右水稻不能够栽插,影响水稻产量1.925万吨;严重夏旱、秋旱导致水稻、红苕等粮食作物受灾严重,全区粮食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6.0万亩,成灾面积9.5万亩,绝收面积1.3万亩,粮食产量损失达到2.1965万吨。三、五大抓手确保了全区粮油生产基本稳定(一)稳定播种面积,夯实基础面对耕地逐年减少,复种指数降低的严峻形势,我区在粮油生产发展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一是区、镇街各级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层层签定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切实将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打击和严处一切非法和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二是狠抓间、套、轮作制度的推广应用,增加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据统计,2011年全区粮油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6.7259万亩,比上年仅减0.5741万亩,大大低于“十一五”期间的减幅,减少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全年粮油作物复种面积达到96.7259万亩,复种指数166%,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二)切实抓好抗灾救灾工作1、牢固树立防灾抗灾的指导思想。针对我区粮油作物生长季节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特点,全区上下高度重视防灾抗灾工作。一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二是落实四早预防工作,即防灾工作早准备、防灾计划早安排,防灾措施早到位,防灾信息早预警,采取以早制胜的方法,争取抗灾工作的主动权;三是制定和完善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农业自然灾害防控长效机制。2、开展科技抗灾,提高抗灾救灾技术支撑力度召开以科技抗灾为主题的春耕春播工作现场会。通过现场展示、观摩学习,领导动员部署,将科技抗灾技术落到实处。建立科技助耕扶农专家服务队。今年我区组建了由28名领导、农业专家组成的科技助耕扶农专家服务队,重点协助各镇街、种粮大户开展科技抗灾自救工作。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百万元农资大赠送活动,重点帮助困难群众抓春播促春耕。开展科技助耕扶农宣传活动月。春耕备耕期间我区开展了科技抗灾助耕扶农宣传月活动。全区开展科技赶场活动20次,出动宣传车30天不间断巡回宣传,宣传活动覆盖20个粮油生产镇街、80个村,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5000次,印发科技抗灾技术资料12000份,有效地推进了全区科技抗灾工作。大力推广科技抗灾技术。一是大力推广旱育秧技术,解决缺水育秧问题。据统计,全区推广旱地育秧面积15.3万亩,比上年增加2.5万亩。二是大力推广稀播匀播育秧技术,增加秧苗弹性。三是两手准备。采取水路不通走旱路的稻田改制方法,防止耕地撂荒、产量水平大幅降低。今年全区完成稻田改制2.8万余亩,挽回粮食损失1万吨左右。四是示范推广水稻旱栽水管等节水栽培技术。(三)加大抗灾资金投入力度千方百计落实抗灾救灾资金,有效推进抗灾自救,恢复发展粮食生产是今年我区粮油生产工作的可圈可点之处。 通过多方努力工作,今年区财政在粮食生产上投入抗灾资金达到500多万元,比上年增加近5倍。一是在春耕备耕期间开展100万农用生产资料免费发送活动,向全区6000余户建卡困难农户、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发放“两杂”种子、复合肥、农业机械、农药等价值100万元,有效推进了全区抗旱播种及春耕备耕工作;二是加大晚秋粮油生产投入力度,把住抗灾自救,确保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最后一道防线。晚秋期间,区财政再次拨付晚秋生产发展资金215万元,重点用于秋洋芋种薯调运、种子、肥料的补助,此举,全区共挽回粮食损失1.3万吨左右;三是为了解决重点受灾地区,重点受灾农户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区财政拨付资金200万元左右,帮助受灾困难农户发展生产补助基本生活。(四)粮油高产创建成为抗灾夺丰收重要引擎今年我区共有4个镇参与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其中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三个,面积41700亩(石龙19900亩、接龙11500亩、安澜10300亩),大豆高产创建片1个,面积10000亩(二圣镇)。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大面积粮油作物产量遭受到严重的影响,但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成为一枝独秀,取得抗灾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成为今年我区粮油生产抗灾夺丰收的牵引器。以水稻为例,2011年三个项目镇高产创建示范面积41700亩,平均亩产635.5公斤,比对照575.8公斤高出59.7公斤,增产10.37%,项目增产稻谷总产248.949万公斤,增加产值672.16万元。其中,攻关片8个(石龙5个、接龙2个、安澜1个),面积达到1117.5亩,平均亩产746.4公斤,核心示范片6个(石龙3个、接龙2个、安澜1个),面积6362亩,平均亩产681.6公斤。(五)抓住抗灾自救的最后一道防线,大力发展晚秋粮食生产。今年全区晚秋粮食播种面积9.5万亩,比上年增加1.84万亩,增加24.02%,实现总产1.3万吨,比上年增加85.71%。四、2012年粮油工作打算(一)抓好在土小春粮油作物田间管理,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明年粮油生产起好步,开好局,争取粮油生产的主动权,小春粮油总产力争突破2.1万吨。(二)保持耕地面积相对稳定,增加复种面积,夯实粮油生产发展的基础。其中:小春粮油面积保持在1414.5万亩,大春粮食面积稳定在82万亩,全年粮油面积96万亩以上,全年粮食总产保持在36万吨以上,努力实现恢复性增长。(三)及早谋划明年大春粮油生产。做到思想早发动,工作早安排、早部署,任务早分解、早落实,技术早培训,物资早准备。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1、调整粮油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粮油产业,做大做强品牌,努力提高粮油生产比较效益。2、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