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及其在血液病科临床应用 ppt课件_第1页
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及其在血液病科临床应用 ppt课件_第2页
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及其在血液病科临床应用 ppt课件_第3页
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及其在血液病科临床应用 ppt课件_第4页
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及其在血液病科临床应用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及临床应用 血液病科篇 吉林芬瑞生物制品销售有限公司苏凯 目录 contents 血小板抗原 血小板抗体与疾病 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和临床应用 04 临床治疗方案参考 血小板简介 血小板 D 2 5umV 红细胞 1 5功能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正常范围 100 300 109 L 骨髓干细胞 胞质块脱落 来源 多功能祖细胞 巨核祖细胞 幼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 血小板 血小板形态 静息状态 活化状态 血小板抗原 血小板 非特异性 抗原 血小板 特异性 抗原HPA抗原 HLA 类抗原ABH抗原 血小板具有HLA 类抗原 HLA A HLA B抗原和少量HLA C抗原 无HLA 类抗原 故输注血小板要比器官移植所需配型简单 血小板个体间HLA 类抗原位点数差别不大 每个血小板上至少有20000个HLA抗原位点 HLA抗原 部分为血小板的固有蛋白 另一部分从血浆中吸附 血小板上的ABH抗原个体之间表达不同 约5 的非O型个体为A抗原或B抗原的高表达者 故血小板输血应同型输注 抗体检测应采用O型血小板 以排除ABO系统抗体的干扰 GPIb GPIIb IIIa GPIa Iia CD109等也携带少量ABH抗原 ABH抗原 主要存在于血小板膜的GP分子上 也少量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 结缔组织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1990年国际输血协会血小板免疫学工作组提出了HPA命名 以发现的时间顺序排列 HPA 1 HPA 2 HPA 3等系统 HPA抗原 已确定了33个HPA 其中12个抗原为双等位基因表达 HPA 1 2 3 4 5和 15 其中高频率抗原命名a 低频率抗原命名b 其余21个抗原为低频率抗原 尚未发现对偶抗原 命名为bw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33个HPA中均已搞清楚基因背景 其中32个HPA的多态性型是由一个氨基酸置换所致 而这又是由编码血小板膜糖蛋白 GP 基因的一个核苷酸的不同所致 HPA 14bw不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 其核苷酸置换发生在AAG1929 31 HPA抗原 HPA抗原 HPA抗原 血小板抗原定型 血清学定型即用已知特异性抗体检测血小板血型抗原缺点 特异性抗体来源困难 人血清中血小板抗体通常为多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匮乏 目前国际上仅有HPA 1a单抗 无其它HPA单抗 基因定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O 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 用途 1 健康人群HPA基因分型 建立已知HPA基因型的血小板献血员库 2 检测受者HPA基因型 以便从血小板献血员库中寻找与其HPA基因型相匹配的血小板供者 3 检测患者HPA基因型 辅助临床胎儿 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输血后紫癜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等疾病的病因诊断 4 对特定区域或种族人群HPA基因分型 可为人类遗传学研究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 血小板抗原定型 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方式 以上途径产生的血小板同种抗体与血小板上的相应抗原结合 导致血小板被内皮网状系统清除 移植 骨髓 器官 输血小板 红细胞 尤其是没有滤白的红细胞 血小板抗体与部分相关疾病 血小板抗体检测常用方法 方法 指标 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 固相凝集法 血小板抗体筛检 包括HLA抗体 HPA抗体及其它血小板反应性抗体 辅助血小板相关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血小板交叉配型 为患者筛选相容性的血小板或血小板供者 避免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 患者自身抗体检测 包括血小板结合抗体和血清中游离抗体 检测血小板结合抗体可将患者血小板平铺在反应孔后 直接加入抗人IgG和指示红细胞进行检测 血清中的游离抗体可通过患者自身血小板和血清反应来检测 用途 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 固相凝集法 1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 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和与血小板供者的交叉配型试验 筛选和患者血小板抗原配合性高的血小板供者 以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 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检测患者血清和血浆中自身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和特异性 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血小板减少症 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瘤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3 药物性抗体的检测 某些药物的存在如肝素 奎宁 奎尼丁 环磷酞胺 甲氨蝶呤 阿司匹林 水杨酸钠等 选择性的抑制了骨髓巨核细胞造血功能 使血小板的生成减少 同时应用某种药物后 产生药物相关抗体 药物抗体复合物附着血小板膜上与补体结合 使血小板聚集破坏 一些药物进入人体后也可直接破坏血小板 造成血小板破坏增多 从而引发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抗体检测临床意义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药物性抗体检测 血小板抗体检测临床应用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现状 1 很多地区成分血不滤白 2 血小板盲输现象非常普遍 血液病患者输血小板时进行配型的重要性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困惑 患者抗体阳性 没有配合的血小板怎么办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反向推动血站配合临床供应配型相合的血小板 提前告知患者输注风险 针对患者个体状况采取针对性临床干预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危害 1 患者发生免疫反应 加重病情 2 患者病情得不到改善 病危甚至死亡 3 浪费财力 物力 宝贵的血小板资源 4 存在医疗纠纷隐患 5 不利于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业务水平的提高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应用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防 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应用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防 血小板输血采用随机供者血小板有效率不超过30 采用交叉配型相容性血小板有效率为92 而对于重度血小板免疫患者 输注相容性血小板有效率为70 血小板交叉配型意义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对844例贫血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及肿瘤等疾病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 其中有效病例766例 其余78例患者病例不祥 检测结果统计如下 临床数据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海南省人民医院 共检测102例患者 阳性18例 平均阳性率17 6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9例抗筛阳性患者 8例寻找到了相合的血小板 输注效果良好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2 01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57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 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为21例 37 采用固相凝集法对有血小板抗体的21例患者进行输注前交叉配型来筛选血小板供者 选择交叉配型阴性或反应最弱的的供者血小板给患者输注 21例患者输注相容性血小板后 所有患者1hCCI 7 5 109 24hCCI 4 5 109 有效率为100 吉林大学第三医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期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广州血液中心 95例血小板输注患者经固相凝集法检测 血小板抗体阳性32例 抗体阳性率为33 7 将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随机分成未配型组和配型组 各16例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 1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 可以辅助诊断血小板免疫性疾病 如ITP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一般认为 ITP的发病机制包括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和清除 检测患者血小板自身结合抗体 了解血小板是否在体内致敏 是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ITP发生的直接证据 检测患者血小板自身游离抗体 了解血浆中的自身抗体是否能在体外与患者自身血小板结合 是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ITP发生的间接证据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研究夏世勤苏莉刘秋洪杨眉安邦权王茂玲于慧芳1 贵州省人民医院输血科 2 遵义医学院检验系 结论 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血小板输注疗效密切相关 血小板抗体是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重要免疫因素之一 血液病患者的病因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相关性 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患者性别无关 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血小板抗体产生密切相关 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注的血小板种类有关 单采组明显低于浓缩组 医学检验 2013年8月第2O卷第22期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吴国才 王珍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广东湛江524001 摘要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3O例ITP患者为观察组 同期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3O例为对照组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对象的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PAIgG PAIgM PAIgA 水平 结果FCM检测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抗体 PAIgG阳性率为7O 平均荧光强度为 25 154 2 61 对照组平均荧光强度为 5 09士0 54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2O14年6月第18卷第6期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许多药物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常见的有肝素 奎宁 奎尼丁等 均会诱导产生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 从而产生血小板减少症 药物性抗体产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 目前认识的产生机制主要有 免疫复合物机制 药物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与血小板上的Fc受体结合 介导血小板的破坏 半抗原机制 药物小分子与血小板膜蛋白结合 形成新的抗原 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从而破坏血小板 药物性抗体检测 血液科患者可能产生药物性抗体的用药 抗生素类 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 磺胺类 万古霉素镇痛剂 芬太尼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消化系统用药 雷尼替丁 心血管系统用药 ACEI 阻滞剂抗肿瘤药 奥沙利铂 2 MFLeach Detectionofdrug dependentplateletantibodiesbyuseofsolid phaseredcelladherenceassay BritishJournalofhaematology 1997 97 755 761 1 AlanD MichelsonPlatelets ThirdEdition Chapter42 药物性抗体检测 怀疑患者因应用药物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症时 应准备相应的药物 如果为液体剂型 可以直接使用 如果为固体剂型 需要将其破碎 溶解于蒸馏水中 对于免疫复合物机制 可以将药物直接加入待检标本中 对于半抗原机制 可将其加入0 5 缓冲液中 检测时加入药物的浓度 应参照相应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数据 选用下列三个浓度 1 略低于谷浓度2 峰浓度3 峰浓度的5 10倍 药物性抗体检测 对照标本与血小板 无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健康人标本 作为本实验的对照标本 4 6人份混合 O型血小板 该血小板与待检血小板做配型实验 结果应为阴性 药物性抗体检测 每一个标本使用三条试剂 一条用于免疫复合物机制 两条用于半抗原机制 PC NC 免疫复合物机制 半抗原机制 对照标本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检测标本 药物性抗体检测 操作步骤 免疫复合物机制 1 将血小板包被在微孔板上 洗板3次2 加入两滴低离子强度溶液3 加入两滴已加入不同浓度药物的待检标本 同时加入不添加药物的待检标本作为对照 4 向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对照孔中分别加入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5 37 气育45分钟6 洗板5次7 立即加入抗人IgG及指示红细胞 混匀8 离心 观察结果 药物性抗体检测 操作步骤 半抗原机制 1 将血小板包被在微孔板上 洗板3次2 加入两滴低离子强度溶液3 加入三滴已加入不同浓度药物的BSA溶液4 37 气育30分钟5 洗板3次6 向相应孔中加入两滴低离子强度溶液 待检标本 对照表本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对照孔中分别加入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每种药物浓度均做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7 37 气育45分钟8 洗板5次9 立即加入抗人IgG及指示红细胞 混匀10 离心 观察结果 药物性抗体检测 血小板抗体相关的血小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推荐使用大剂量丙球或糖皮质激素 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及其它合并症综合考虑 有出血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