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3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包括()受佛教、道教冲击而失去正统地位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所接受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a.b.c.d.解析: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隋唐时期提出的。答案:b2.“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解析:b项发生在西汉末年,c项诗歌创作在唐朝时呈现繁荣局面,唐朝与时间限制“唐宋”不符,d项“写实”与题干“故事本身是虚构的”矛盾。材料“虎溪三笑”包括儒者、道士和僧人,反映的是儒、道、佛三教融合,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更说明了“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故选择a项。答案:a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解析: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所谓的良知是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所以a项正确。b项错在“圣人独有”,c项明显不符合心学理论,d项错在“外部世界”,应是内心世界。答案:a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解析:宋明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不仅仅在于提高个人修养,所以c项比a项更符合题意。答案:c5.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属于唯心主义都带有民主色彩都维护封建统治秩序都冲击了当时儒学思想的统治地位a.b.c.d.解析:朱熹的观点是理学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观点是心学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二者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改造,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发展成熟与转型的表现,谈不上带有民主色彩,故排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程颢)生千四百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斯道觉斯民。程颐明道先生墓表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材料三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1)据材料一归纳材料中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颢思想的实质。(2)据材料二,说一说材料中的哲学观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此哲学观的根本性质是什么。(3)据材料三,归纳材料主张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理学的历史影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和提取材料信息。第(1)问,可以把材料一的信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传统儒学面临危机;“人欲肆而天理灭”;程颢继承发展孔孟思想。第(2)问,根据材料二,朱熹的哲学观点主要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把天理和封建伦理道德结合起来。第(3)问,材料三主张的思想观点就是“格物致知”;“理学”的历史影响,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参考答案:(1)观点:人欲胜而天理亡,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理学思想继承孔孟思想。实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的新儒学体系。(2)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是天下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根本性质:唯心主义。(3)观点:通过接触事物,在体会知识的基础上体验“理”。影响:理学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对后世科举考试影响甚大;有助于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中华读书网材料三陆氏门人朱亨道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请回答:(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2)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和二陆的主要分歧。(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解析:第(1)(2)问,从材料中获取和归纳信息,难度不大。第(3)问依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进行归纳,可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朱熹、二陆在理学上对主观与客观认识的不同。第(4)问是本题的立意所在,要运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理加以分析。参考答案:(1)思想:君权神授(或天人合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梁河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澄江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七年级下册英语人教版第四单元
- 2025年房屋购买税费筹划与法律服务合同
- 2025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与风险评估委托协议模板
- 2025版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岗位续聘合同
- 2025版数字图书授权销售合同范本细则
- 2025版碎石产品绿色环保认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池塘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及推广合同
- 2025东莞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与保险理赔合同
- 深圳2025年重大项目计划申报
- 学生不住校申请书
- 2025年传动部件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HBV感染中宿主细胞免疫应答与临床转归的关联探究
- 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北京师范大学宁德实验学校公开招聘新任教师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网上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锚杆工程验收标准及记录表范本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Q1起重机指挥模拟考试题及答案2025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
- 2025至2030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合同签订履行风险防范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