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b东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点是热量充足c东北地区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包括平原和山地两种类型d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不利于农业生产解析: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以西为非季风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东北地区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有平原、山地、高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答案:a2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面积广b和周边国家相比,在农业种植技术方面还有差距c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d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解析:东北地区开发较晚,科技水平相对较高,与周边国家相比,在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答案:b3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c迁移农业 d混合农业解析:按农业地域类型划分,这里应是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答案:a读图,回答45题。4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答案:d解析:甲、乙、丙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北部,分别适于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发展。5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有()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冻害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 bc d解析:东北的沼泽湿地应加以保护,而不应再开垦,还应部分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黑龙江大部分属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分条件较好。答案: b6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 b土壤c地形 d植被答案:a解析:气候要素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发生在大气圈中,与地形、土壤、水等条件相比是最难改造的自然要素。7关于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区应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b平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c西部草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d山区农业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答案:a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发展方向的掌握情况。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是平原区农业发展重点之一,而不是发展方向。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是山区农业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是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8图中代表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的是()答案:a解析:各种农产品之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产值,才是农业发展的方向。9导致东北地区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有()黑土冲刷使用化肥耕作管理不善不合理排灌a bc d答案:b解析:黑土被开垦为耕地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耕作管理不善,易造成黑土肥力下降。东北地区多降暴雨,黑土冲刷是造成黑土肥力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读有关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可大面积种植水稻b该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修筑梯田c该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d该地区只能发展林牧业11该地区河流45月也会出现汛期的原因是()a雨带推移到此处 b气温升高,积雪融化c冬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雨水 d冰川在春天开始融化解析:从纬度位置和等高线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该地区河流45月也会出现汛期,主要原因是春季气温升高导致的积雪融化。答案:10c11b读三江平原示意图,回答1213题。12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三江”是指()a黑龙江、松花江、嫩江b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c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d松花江、嫩江、牡丹江13在三江平原西部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a黑土 b黑钙土c沼泽土 d褐土解析: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汇合处,形成了广袤的三江平原,三江平原西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为黑土土壤。答案:12c13a读吉林省地形示意图,回答1415题。14吉林省自东向西地形的排列应该是()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d丘陵、山地、平原、湿地15适合该地区生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a棉花、亚麻 b甜菜、小麦c高粱、黄麻 d甜菜、亚麻解析:吉林省自东向西的地形通过读图可知:适合在该地生产的经济作物主要是甜菜、亚麻,甘蔗是南方的糖料作物 ,甜菜则适合在北方种植。答案:14a15d读图,回答第1618题。 16图中(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答案:d解析:日出时间的早晚与季节有关系,冬季时北半球纬度越低昼越长夜越短,所以 a选项错误;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才会有极昼极夜产生,中国最北端在53n 附近,不会有极昼极夜产生,b 选项排除;c 选项最容易出错,中国内、外流区分界线大体从大兴安岭出发,但不完全与大兴安岭重合,黑龙江的上源在大兴安岭的西侧,所以此选项考察细致,学生较易出错,故 c 项错误;d 选项松花江的干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有结冰期,所以会有凌汛现象产生,故正确选项为 d17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答案:a解析:a 为正确选项,主要判断依据为图中的高度表(中间是辽河与松花江的分水岭)。伏旱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b 选项错误;东北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经营方式为国营农场,精耕细作的耕作的耕作方式是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描述,c 项错误;中国的商品棉基地主要是南疆地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故排除。正确选项为 a。18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 b c d 答案:d解析:此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中国人口迁移的方向。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即可选出正确选项。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920题。19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 热量更丰富b 地形更崎岖c 土壤更肥沃d 水源更充足答案:c解析:甲地位于东北平原,丙地位于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纬度低,水热资源充足,但地势崎岖;而东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拥有肥沃的黑土,土壤肥沃,但纬度高,热量不足,所以选c。20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 扩大播种面积b 提高机械化水平c 选用优良品种d 退耕还林答案:c解析:乙地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的生态问题是风沙、旱涝、盐碱严重,所以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是选用优良的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播种面积,不能提高单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是单词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所以选择c。二、综合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粮仓”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计划到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 000亿斤,比2007年净增商品粮200亿斤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材料2: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比较(2006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31020010002007004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5 3777 0665 9296 9296 36664275 322(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2)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3)为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你认为黑龙江省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解析:本题以东北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谷物产量为背景材料,考查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不利条件及今后发展的措施。第(1)题,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主要是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余粮多。第(2)题,东北平原单产低是气候(热量)、技术及农业投入等原因造成的。第(3)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提高单产。答案:(1)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耕地多,余粮多。(2)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不足等。(3)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单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稳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22坚持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社会,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读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例区域植被类型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年降水量(毫米)农业植被200400600620杂草类100200小灌丛、碱蓬150380390(1)综合图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本区可能为_地区,并简要分析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a区域人口密度_(大或小)的原因:_。b区域人口密度_(大或小)的原因:_。(3)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解析:结合经纬度可确定图示区域为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因而该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布。本区内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由东向西水分、地形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人口密度也有很大不同。由于不合理开发,当地出现了黑土肥力下降的生态问题,应注意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答案:(1)东北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布。(2)大降水多,土壤肥沃,作物高产小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3)水土流失,黑土肥力下降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过度开垦,只种不养,植被破坏等23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 (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仔细阅读图形,根据图中图例判断:首先说明整体差异状况,再说明分布变化情况,再找准极值所在位置。如果选择图6气温距平图作答,根据图示:图中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西部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如果选择图7降水距平百分率图作答,根据图示: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增大(2分);西部偏多量最大,达1-2倍。(2)春季气温回升导致洪涝灾害严重地区主要表现为冬季降雪多,而气温低,融化少,导致地面积雪多。西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判断,西部海拔低于200米,为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更容易产生洪涝灾害。(3)回答本题需要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东北地区热力低,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降水较少,主要是以旱地为主。根据气温较常年低,导致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根据降水量较常年多,导致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以耕作,不利于农作物生产,影响农作物产量。答案:(1)图6: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区域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星维修协议书范文
- 云南省畹町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汽车维修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合同
- 2025爆破工程爆破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年新春商铺转租合同范本及注意事项
- 2025年度电力施工环境保护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投影仪采购与教育培训服务合同
- 2025版商铺认筹协议书(城市更新)
- 2025版水电设施维修保养劳务合同服务标准
- 2025至2030中国PE微粉蜡市场需求量预测及前景动态研究报告
- 近视推拿培训课件
- 2025年国企运维岗笔试题目及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25修订版测试题及答案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DB42T 1655-2021 湖北省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规范
- 2021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目标管理与执行力培训课件
- 《抽象函数》 教学课件
-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模板课件
- 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