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教学目标1能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 天体系统及其层次;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教学重点1、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 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天体系统及其层次。学习过程共二课时 一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18世纪,天文学家引入 一词20世纪哈勃望远镜的发明,使人类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扩大了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概念理解1、什么是天体? 天体分为哪两类?2、在发射场上的和已发射成功的人造卫星谁是天体?3、天体系统是如何形成的?4、地球与火星构成了天体系统,此说法对吗?为什么? 请学生阅读课本(p79)相关内容,合作探究、分组讨论:5、天体系统共分为几级?6、手绘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即天体系统关系示意图)。(2)、银河系和河外星系1、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什么天体组成?2、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哪两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关系如何?3、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什么天体系统?4、总星系与我们目前所说的宇宙是什么关系?(3)、太阳系请阅读课本p7、p9两段内容,以及图太阳系示意图。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中心天体是什么?为何说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有哪八大行星?如何排列? 如何分类的?这些行星的绕日运动有何共同特点?小行星带在太阳系中位置在哪里?、组成地月系的天体有哪些?4、请你找找看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1、为什么说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请阅读书p10后回答)2、为什么说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3、生命存在的条件是什么?4、结合课本上的活动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自身条件(从质量、体积、日地距离分析):外部条件(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稳定、安全):四、教学反思:五、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光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b恒星间的距离以光年为最小单位c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8万光年 d太阳距离地球约为1.5光年2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系统 d总星系3“星系”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太阳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总星系a b c d4下列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宇宙 b任意两个天体都可构成天体系统c河外星系只有一个 d天体系统的形成依赖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5太阳系成员有太阳 星云 行星及小行星 卫星 彗星 流行体 行星际空间的气体与尘埃 ( )a b c d6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这说明了人造天体可以离开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7有关地月系和月相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系有九个类似地月系的天体系统 b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月球c月相变化取决于日、月、地三者位置变化 d每天月亮出现在地平线的时间大致一致。8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 ( )a体积适中 b质量适中 c位置适中 d有高级智慧生命的存在9下列不属于生物生存“金锁链条件”的是 ( )a充足的液态水 b适宜的温度 c恰好的大气厚度与成分 d安全的星际空间10属于地球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外部原因之一是 ( )a有适宜的温度 b有丰富的液态水 c有稳定的光照条件 d恰当的大气成分11与地球物理特征相似的一组行星是 ( )a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b火星、木星、土星c水星、金星、火星 d金星、土星、冥王星12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比较稳定与安全,指的是稳定的太阳 大、小行星公转方向一致 大、小行星公转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大、小行星都有自己的公转轨道,互不干扰 ( )a b c d13地球本身具备“金锁链条件”的原因是日地距离适中 体积质量适中 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稳定的太阳 ( )a b c d(二)、综合题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1将下列天体系统的名称填入天体系统组成示意图的空格中:总星系 地月系 太阳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2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太阳abcdefghi(1)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是什么?(2)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称地内行星的是 、 ;称类地行星的是 、 、 、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卫星数目最多的是 ;体积与质量都最大的行星是 ;没有卫星的行星是 、 。(填字母)(3)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同向性”特征是指 绕太阳运动;“近圆性”特征是指沿着 的轨道绕日运动;“共面性”特征是指轨道几乎落在 上。(4)图中d和e轨道之间有众多 ,其运动特征基本上也体现出 、 、 等特点。(5)图中未体现出的、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或大行星)运动的一种天体是 。3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些条件的原因。基本条件:原因:4根据下表数据回答问题:行星与太阳距离赤道半径质量(地球为1)自转周期金星1.082亿千米6050千米0.82243天地球1.5亿千米6378千米1.0023时56分火星2.279亿千米3395千米0.1124时37分(1)比较以上数据,你认为可能存在生命的是金星还是火星?理由是什么?(2)人类已经登临了月球,你认为下一个最有可能登临的是金星还是火星?理由是什么?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反思:教学重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难点 :太阳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片及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2、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表,了解太阳辐射的特点,提高读图分析能力。2、阅读图片资料,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所用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认知】一、太阳辐射与地球1、概念:太阳辐射是指: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反应。3、波长范围与能量分布:太阳辐射波长分为 三部分,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4、影响: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概念:太阳活动是指: 。2、外部结构:观察p13页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 。3、类型:太阳活动包含哪些类型? 。合作探究:(1)黑子、耀斑分别出现在哪一层?(2)你知道什么是黑子、耀斑、太阳风吗?(3)太阳活动强弱和黑子数目有什么关系?4、影响(1)你能找出哪些材料证明,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气候? (2)耀斑爆发时对地球电离层有什么影响?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3)太阳风到达地球时,会引起哪些现象?【课堂小结】【课堂学习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活动 b、大气运动 c、火山爆发 d煤炭的形成2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 ( ) a太阳活动 b内部的聚变反应c耀斑的爆发 d太阳黑子活动3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 )纬度位置 地势高低 天气状况 地表物质 a b c d4在下列纬度位置相当的城市中,最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 ) a拉萨 b重庆 c九江 d杭州5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电磁波 b是长波辐射 c能量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d对地球上的生物量没有影响6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分布的光区波段是 ( )a波长小于04微米的紫外区b波长在04076微米之间的可见光区c波长大于076微米的红外光区d波长在01540微米之间的可见光区7太阳辐射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 ( ) 维持地表的温度 改变大气成分 决定大气降水 促进水和大气的运动 影响生物活动的范围abcd8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 ( ) a地表不同纬度昼夜温差的不同b各地年降水量的差异c地表不同经度获得热量的差异d地表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9下列现象中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 ( )a太阳辐射 b黑子 c耀斑 d太阳风10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成分是氢和氦b可见光主要发自日冕层c表面温度是6000d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5年11关于太阳分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色球层是太阳的最外层 b由内到外分为两层c黑子出现在太阳的最外层 d最内层是光球层1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中心 b黑子越大、越多,太阳活动越强c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上的气候有影响 d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是耀斑13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 )a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b地面短波无线电通讯受到影响c全球气候变暖 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14通常,耀斑随黑子的变化而变化,这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 ) a连续性 b周期性 c整体性 d关联性15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 a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 b磁暴的产生 c旱涝灾害 d两极地区的极光二、综合题16 读图1-2-2“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回答问题: 图1-2-2 (1)太阳辐射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 、 。 (2)太阳辐射的最短波长部分分布在 光区,从图中看出其波长范围大约在 之间。它对地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选择填空)。a产生磁暴,干扰磁针正确指示方向 b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c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灼伤 d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3)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部分集中在 光区,为 波辐射,它是地球上主要能量的来源。1.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传教学反思:一知识要点1.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有关地方时的计算,正确判断日照图。3.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现象。二课堂学习(4课时)(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定义:2、地球自转的方向: 。 从南极上空看: 从北极上空看: 3、地球自转的周期: (1)恒星日:同一颗恒星连续两次经过地球上一点正中天所用的时间。 。 (2)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地球上一点正中天所用的时间。 。 4:地球自转的速度: (1)、角速度:地球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规律: 。 大小: 。(2)、线速度:地球单位时间转过的弧度规律: 。大小: 赤道的线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更替: (1)产生昼夜的原因: 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 (2)昼夜更替的周期为 小时,叫做 (3)晨昏线: ,晨线: 、昏线: 如图: 在上图中找出晨线和昏线? 判断ns是晨线还是昏线?目标练习: 读下列一组地理图像,完成图后各题。 图a 图b 图c(1)在图a中晨昏线任找一点,画出其自转方向。可以看出该即将进入_(昼、夜)半球,说明该点位于_(昼、夜)线上。(2)在图b中晨昏线任找一点,画出其自转方向。可以看出该即将进入_(昼、夜)半球,说明该点位于_(昼、夜)线上。(3)在图c中晨昏线上半段任找一点,画出其自转方向。可以看出该即将进入_(昼、夜)半球,说明该点位于_(昼、夜)线上。再在图c中晨昏线下半段任找一点,画出其自转方向。可以看出该即将进入_(昼、夜)半球,说明该点位于_(昼、夜)线上。(4)从图c可以看出,在极地俯视平面图中晨线与昏线是以_为分界点的。想一想:在侧视平面图中呢?(5)试总结判断侧视平面图和极地俯视图中的晨昏线究竟是晨线还是昏线的步骤。2、地方时 (1)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计算:a.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b.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_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_分.如:杭州市为10时26分,和田与杭州市相差40度,在杭州市的西侧,求和田的时间。探究学习:特殊经线的地方时: 1.夜半球的中央经线:_2.昼半球的中央经线:_ 3.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_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_ 5.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_(3)、时区:看图完成以下内容:全球共分为 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相邻两个时区相差 小时。(4)、区时: 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区共同使用时间。a.在时区内的各点都采用所在时区的区时 b.每个时区都有一条中央经线(n15),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c.时间计算: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差(东 西 ) 已知经度计算时区:经度/15 如果余数大于7.5则所得商加上1是所求时区数 如果余数小于7.5则所得商就是所求时区数例:北京时间:北京所在时区 的区时要求的时间=已知的时间+时间差(用经度差来换算)如果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是2008年3月1日5时,求西经60度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已知东八区18:00,求东九区和西五区的时间(5)日界线(1)含义: 注: 广义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另一条是某一时刻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2)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作为国际上两个相邻日期的分界线。思考:某一时刻全球可能为同一天吗?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赤道上不偏转。 (2)由偏移规律可知:纬度越高,地转偏转力越_。 (3)偏移规律的判断方法:如右图。从右图可以看出,不管是判断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还是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掌心都是朝_的。附:是地球在转动中出现的惯性力之一,在地球北(南)半球上的物体沿经线运动时,受到向右(左)力的作用,使其物体运动方向不断向右(左)偏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明显,这种偏移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大气的运动和水的流动,例如:长江常年由西向东流,在长期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道边右偏,从而侵蚀南岸,使北岸水道不断淤塞,由于右岸(南岸)受到河水侵蚀,天长日久,便使长江北岸(左岸)的三角洲、沼泽以及边滩连成一片,最后就发育成为今天的广阔的三角洲地貌。【课堂练习】下图中各点物体初始运动方向已经画出(虚线箭头),请用实线箭头画出各自实际运动方向。【课堂小结】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经度相同的地方( )a季节相同 b角速度相同c线速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2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d在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太阳光垂直3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 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 d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4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长短变化c四季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5下列纬线圈上的速度相当于赤道线速度一半的是( )a南北回归线 b南北极圈 c南北纬30度 d南北纬60度6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10月1日3时 b10月1日15时 c10月2日3时 d10月2日15时7若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则北京时间为10月1日( )a24点 b20点 c12点 d8点8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9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 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10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a20时 b20时56分4秒 c19时 d19时56分4秒11与诗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90w、89sb80e、40nc10e、1sd180w、71n12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13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盛顿、伦敦、北京,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b香港、北京、广州、哈尔滨四地自转角速度依次减少c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小时14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c晨昏圈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d晨昏圈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15东经161东经160的地方()a区时早b地方时早c地方时晚d一定先看到日出16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a悉尼(150e附近)b上海(120e附近)c洛杉矾(120w附近)d阿克拉(0经线附近)17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东八区的区时b采用120e的地方时c采用北京的地方时d采用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18在北京的小刚与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小明于北京时间5月4日22时结束了网上交谈,并相约于纽约时间5月4日23时再谈。他们两次网上交谈的时间间隔是()a1小时b13小时c14小时d25小时19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东北d出发点以东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2223题。20甲地的时间为()a15时b9时 c3时d12时21北京为()a6日8时b7日8时 c6日20时d7日20时22在上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甲地时间为()a8时b9时 c15时d16时二、综合题1读下图,完成相应的要求。(1)a点的时刻是,该点所在的时区是区。(2)图中a、b、c、d、e五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地方时为12时的是。(3)某物体由a点移至d点,其方向的偏转应该先向(方向),过了赤道后则向(方向)偏转2、读下图分析回答:(1)分析a-f 六处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线速度最大处是_,线速度最小处是_。(2)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_偏,越过赤道后再向_偏。3读中心点为极点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 半球的示意图。(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 时;北京时间是 时。(3)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那么非阴影部分表示 ,北京为 月 日 时。4、读右下图:(1)图中a点的时刻为 ,b点的时刻是 ,d点的日出时间为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2)图中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0的是 ,等于00的(3)图中a、c、d三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1.3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一知识要点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黄赤交角的大小以及直射点的移动规律3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4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所用时间:4课时二课堂学习(第课时)(一)地球的公转查阅课本资料找出下列与地球公转相关的问题1、地球公转的概念:2 地球公转的特点:3、地球公转的方向:4、地球公转的周期:5、地球公转的轨道:6、地球公转的速度: 近日点( 月初) 公转速度最 远日点( 月初) 公转速度最 注:平均角速度约1日,线速度约为30kms7.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 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为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2)直射光线:垂直照射地面的光线 判断依据:光线沿长线过地球的球心,直射光线只有一条在图中找出直射光线?画出光照图。(3)直射点(直射光线和地面的交点)回归运动规律.先从图a中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然后在图b中适当位置用“”表示出来(注意二分二至的相对位置),并标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字样;最后在图b中用平滑的曲线将太阳直射点连结起来。秋分冬至春分公转方向夏至图a图b023262326.从补充完整的图b中可以看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当中有_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当中有_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一年当中有_次太阳直射现象。公转方向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图c.在图c中,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纬度?6月22日前后呢?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吗?.如果地轴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如图d所示,此时黄赤交角为_),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太阳分别直射什么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吗?6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公转方向图d.试总结: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来回移动需满足哪些条件?.试用地球仪演示一下地球的公转。.请在图a中公转轨道上用“”大致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然后思考: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地球的公转速度如何变化?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呢?.标出下面两图中abcd四点的时间及节气? 【练习】说明:此两道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1.下图中,a、b都表示地球,其位置都代表了冬至日或夏至日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下图,完成题后问题:(1)图中地代表的是_日,地代表的是_日。提示:注意太阳在椭圆中的位置。(2)请在图中、两处画出地轴和赤道。提示:注意赤道与地轴的关系。2.(06广东文理大综合第35题)据报道,美国计划2021年开始每年送15 000名游客去太空旅游。如图14所示,当航天器围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时,近地点的速率_(真“大于”、“小于”或“等于”)远地点的速率。8、太阳高度:1.下面三图所示情况,分别表示太阳高度大于0、等于0、还是小于0?图a图b图c2.太阳高度是用长度单位来度量的吗?3.读下图两图,完成图后问题。图a图b(1)习惯上,我们规定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为地方时1200,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刻为地方时000。设一地某天的最大太阳高度角为max,最小太阳高度角min。请在上面两图中各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大致表示出一天多的时间里太阳高度的变化。(2)在图a中,你所画曲线与横轴的交点代表了什么昼夜状态?图a所示地点在这一天是昼长夜短、昼短夜长还是昼夜等长?(3)在图b中,你所画的曲一与横轴有交点吗?这说明了什么?(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判断及计算预备知识:凡是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都被晨昏线划分划两段。位于昼半球那一段称为昼弧,位于夜半球那一段称为夜弧。图1图2读下两图,完成图后问题:1.图1中所在纬线昼弧更长还是夜弧更长?图2中 o所在纬线呢?2.图1中a点转动一周位于昼半球的时间更多还是位于夜半球的时间更多?昼夜状况是昼长夜短还是昼短夜长?图2中o点呢?3.a点昼长和夜长分别是多少?o点呢?二、极昼极夜1.关于图1和图2的几个问题:(1)图1中极圈有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吗?昼长是多少?图2中的北极圈和南极圈昼长分别为多少?(2)若图1中极点为北极点,请在极圈内任找一点画出其自转方向。然后思考:这一点能转到夜半球去吗,该点昼长是多少?(3)图2中南极圈内各点和北极圈内各点昼长分别是多少?2.仔细读教材第21页图1.26:(1)春秋二分太阳直射_(纬线),此时地球上有极昼极现象吗?(2)夏至日这一天,_(范围)出现极昼现象,_(范围)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这一天,_(范围)出现极昼现象,_(范围)出现极夜现象。(3)从春分到夏至,极昼极夜区的范围逐渐_(扩大、缩小)。从夏至到秋分呢?从秋分到冬至呢?从冬至到春分呢?(4)规律: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则_(或_)半球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出现极夜现象。*思考: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有何关系?三、昼夜长短的变化1.空间变化规律据教材第21页图1.26可知: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则_(或_)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_(或_),昼越长,夜越短;太阳直射赤道,则全球_。思考:春秋二分,成都昼长_小时。2.时间变化规律认真观察教材第21页图1.26: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逐渐往_(方向)移动,北半球的昼长逐渐变_,夜长逐渐变_。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逐渐往_(方向)移动,南半球的昼长逐渐变_,夜长逐渐变_。规律一:太阳直射点往北(或南)移动,则_(或_)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推论:_日(填节气名)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_日(填节气名)这一天,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规律二:赤道上始终_(填昼夜长短情况)。请在图3中将南、北半球非极昼极夜区昼长在一年中的变化在下图中用函数曲线表达出来(图例已给出)。图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极昼极夜区范围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图的形式来表达。请在图所留空格上填出适当内容。图根据课本插图1.25分析一年内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填写下表日期节气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213.21-6.226.226.22-9.239.239.23-12.2212.2212.22-3.21附:随着直射点移动,全球各地昼夜长短随之变化问:赤道上是否有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几点日出,几点日落?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 、空间变化规律从教材第21页图1.26可以看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二分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总结: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也可表述为:距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_。 、时间变化规律由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可推知:当太阳直射点朝向地球上某条纬线移动时,则该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渐_;反之,则渐_。总结:太阳直射点往北(或南)移动,则太阳直射点以_(或_)的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另一侧的正午太阳高度渐小。推论:夏至日那天,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那天,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_(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图5b图示时间变化规律:(1)在图5中用黑笔画出过直射点的太阳光线和过a点的太阳光线,并借用数学的方法(在近a点处画一小段弧)表示出a处的正午太阳高度。(2)在图5中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如红笔或铅笔)画出太阳直射赤道时过太阳直射点(图中b点)和a点的太阳光线,并如做第(1)题时那样借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a处的正午太阳高度。(3)观察:在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的过程中,a处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这说明了前面讲过的哪一规律?(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晨昏线还如图5所示那样画吗?如果不是,请重新画出此时的晨昏线,并把夜半球用阴影表示出来(用做第(2)题时相同颜色的笔)。此时,北半球的昼长有何变化?南半球的昼长呢?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例:计算冬至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北京40n)4、四季划分:(1)我国以四立做为四个季节的起点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2)北温带国家划分四季: 春季: 月夏季: 月秋季: 月冬季: 月附: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课堂小结】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同 b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c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鼓的旋转椭球体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2紫金山天文台6月9日晚上9时,将一台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并保持望远镜姿态和一切状况不变,到6月10日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刻是 ( )a晚9点 b晚9点32分56秒 c 晚8点56分4秒 d晚8 a 3分56秒3某军舰在东经l60,南纬59的海面上,沿160e经线方向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90km,落弹点将在 (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4.若全世界属于5月1日和5月2日的范围恰巧相等,则此时 ( )a中时区的区时是l日12点 b中时区的区时是2日零点 c东十二区的区时是1日24点 d西十二区是2日12点5.一艘在太平洋上航行的船舶,从l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l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a12月28日l2时5分 b 12月30日ll时55分c12月29日11时55分 d 12月31日l2时5分 假设下图表示纬线圈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弧其中ab为夜弧其余备弧为昼弧。回答67题:6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7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 ( ) a2时 b 3时 c 6时 d9时8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 c2个d1个9二分日,图中a-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