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4、珍珠泉( 第 一 课时)主备教师唐耿丽日期3月 9 日执 教 者唐耿丽第 2 周 星期三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生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了解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优美词句。情感价值目标:在学文中感受作者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可爱。教学方法导读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一说泉水是怎样的,它与溪水、河水有什么区别。2、出示课题,学生质疑。(板书:珍珠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镶嵌 筛起 干涸2、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生字词。3、“开火车”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珍珠泉”写了些什么。(珍珠泉的位置、特点、水泡)三、精读课文,感知珍珠泉的特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叫“珍珠泉”?(2)珍珠泉有哪些特点?先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归纳。2、再读课文,说说“我”对珍珠泉有怎样的感情?3、哪一句话更能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升华。1、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并谈感受。2、让学生为珍珠泉设计一段优美的导游词。3、配乐读文,体会情感。五、课堂小组。把你的学习收获总结一下,与同学们交流吧!板书设计: 4、珍珠泉 泉水:绿、清、深 爱家乡 水池:有趣、像珍珠 爱大自然我的思考教学反思课题:4、珍珠泉 (第 二 课时)主备教师唐耿丽日期3月10 日执 教 者唐耿丽第2周 星期四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复习、巩固本课内容。教学重难点完成本课的练习。教学方法自主练习。教学准备练习题设计。教学过程一、秘习巩固课文内容1、流利地朗读课文。2、回答下列问题:(1)珍珠泉在哪里?它有哪些特点?(2)请读读文中的优美句子,并说感受。二、完成下列练习1、我会填。一( )水 一( )阳光 一( )珍珠一( )水池 一( )绒团 一( )清泉2、照样子,写词语。一束束 ( ) ( ) ( )密密的 ( ) ( ) ( )弯弯曲曲( ) ( ) ( )越升越高( ) ( ) ( )3、认读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嘟噜(nu lu) 扑哧(c ch)蕨草(ju qu) 青苔(ti ti)4、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氵:( )( )( ) 艹:( )( )( )王:( )( )( ) :( )( )(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齿轴零件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双方协议离婚后独生子女抚养权及监护责任转移合同
- 离婚协议书:知识产权分割及商业秘密保护
- 商品混凝土供应与施工衔接技术方案
- 离婚补充协议孩子抚养费支付与子女医疗费用保障合同
- BIM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可视化应用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绿色产品设计与生命周期评估报告
- 2025年光伏建筑一体化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印度尼西亚风能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咨询殡葬方案的电话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预包装食品标签审核表
- 技能等级考试附有答案
- DL-T-710-2018水轮机运行规程
- (高清版)JTGT 3331-08-2022 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 第5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1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
- 垃圾渗滤液处理调试方案
-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后测试卷班附有答案
- (2024年)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水域救援知识课件
- GB 31604.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