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 蛋白质 脂肪.doc_第1页
淀粉 蛋白质 脂肪.doc_第2页
淀粉 蛋白质 脂肪.doc_第3页
淀粉 蛋白质 脂肪.doc_第4页
淀粉 蛋白质 脂肪.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淀粉类食物 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根茎类蔬菜。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大米、玉米、小麦等,根茎类蔬菜则包括土豆、山药、薯类等。此外,各种豆类和香蕉等含淀粉比较多的水果也包括在淀粉类食物中。 编辑本段常见的淀粉类食物谷类、面类 (米饭、米粉、凉粉、汤圆、年糕、麦片、面包、馒头、包子、水饺皮、馄饨皮、面条、烙饼、蒸饺、玉米、蛋糕、饼干、马拉糕、凤片糕、萝卜糕、芋头糕.) 根茎类食物 (马铃薯、芋头、地瓜,南瓜、莲藕.) 豆类 (豌豆、绿豆、红豆.) 淀粉含量高的水果 (香蕉、大蕉、苹果、枣、桃子.) 高热量水果: 瓜类水果、榴莲、荔枝、龙眼. 编辑本段对人体的益处淀粉类食物: 吃淀粉类食物可抑制肠癌 研究人员指出,淀粉类食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抑制肠癌:一是当淀粉进入肠道后,经一系列反应有助于增加粪便,促使结肠排泄,加速致癌代谢物排出体外:二是淀粉在肠内经发酵酶作用,会产生大量的丁酸盐。实验证明,丁酸盐是有效的癌细胞生长抑制剂,它能够直接抑制六肠细菌繁殖,防止大肠内壁可能致癌的细胞产生。 编辑本段如何选择含淀粉的食物在生活中应如何选择淀粉类食物呢?除了烙饼、米饭等主食以外,用荞麦做成的面条、凉粉、蒸饺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超市中粗加工未经去除谷皮的全谷食物,如谷类面包应是首选。购买谷类面包时要注意识别:如果成分表的第一位就是谷类,说明它的谷类含量的确丰富;如果谷类成分排在其他成分或者糖的后面,说明这种食物里谷类成分不多。还有一个方法是:用手拿着面包。如果感觉面包密实紧凑,有明显的麦粒,就是谷类含量丰富的面包。 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E的五谷杂粮粥,比如腊八粥、八宝莲子粥、荷叶粥等则更适合中老年人食用。吃主食会加速衰老吗什么叫主食?主食就是主要提供淀粉的这样一些食物。因此,我们可以说,米是主食,面是主食,土豆、红薯也是主食,红豆、绿豆都是主食,只要含淀粉的统统都可以算。但是吃豆子和吃米一样吗?吃土豆跟吃馒头一样吗?这就不一定了,我们说淀粉和淀粉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讲这件事?这还要从很多人的烦恼说起。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和,大家穿得越来越轻薄了,很多女士开始减肥大战了,减肥信息现在简直是泛滥成灾,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里面都少不了一条,就是少吃饭,大家都相信不吃主食就会瘦,这话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为什么那么多影视明星一年到头都不怎么碰米饭呢?还有什么“10粒米减肥”等神奇传说。国外有一些观点,一些激进的营养学家这么说,米和面都别碰,尤其国外认为主食就是面包,根本就别吃,就吃鱼、肉、蛋、奶,再加一些蔬菜,蔬菜水果这个可以随便吃,如果吃一些粮食、豆类的,也都是长得不像普通主食那样,像巴西的什么麦子,吃一种特殊的豆子等,是这样的一种建议。他们的理论是这么说的,吃主食以后就会升高你的血糖,淀粉在身体里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一上去以后,人体就要分泌胰岛素把它降下来,降下来这个事情也很辛苦,因为胰岛素得大规模出动,胰岛素出来会有什么问题呢?胰岛素会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同时带来一些促进衰老的作用。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发现胰岛素经常保持到高水平上十分麻烦,包括多种癌症风险也会增加,老年痴呆危险也会增加。一辈子不吃米饭馒头很难要是不吃主食,这件事情能做到吗?能成功吗?我身边有一些朋友不吃主食,三个月过去人真瘦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一辈子不吃点粮食,这件事情好像不是人人受得了,短期可以坚持,长期就坚持不住了。一到三个月以后,认为减肥大功告成了,“行了,我再吃点粮食”,这一开口子,不得了,体重一下就回来了,再过三个月,比原来还胖,或者说彻底反弹了。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讲,从小就是吃饭,配着菜,对吃主食这个事是无限依恋、习以为常,让他一辈子不吃米饭、馒头,什么都不能吃,他就会觉得活着都没意思。因此不吃主食,生活质量还是比较低的。再说,很多人问了,黄帝内经里都讲:“五谷为养”,就是说主食是最重要的,那你现在说的理论不是和古人说的背道而驰吗?中华民族吃五谷几千年也没吃出什么毛病,繁衍得很好,怎么现在就要推翻呢?有历史验证吗?这个话非常有道理,历史检验出来的。有些中老年人就说了:“自从我得了糖尿病,医生让我少吃粮食,可是少吃粮食我吃什么,我难道能拿鱼肉蛋奶当饭吃吗?我能够光吃青菜就一点淀粉不吃吗?像我现在早上吃一片无糖面包,中午吃半小碗米饭够少的了,晚上吃半个馒头,都已经少到这份上了,天天饿得够呛,血糖控制还不是十分理想,人也没瘦太多。我想了想,我年轻的时候都是拿大碗吃饭的,我的父母、我的爷爷奶奶都拿更大的碗吃饭,吃淀粉够多的,怎么没见得糖尿病?活得也挺长寿的,为什么到了我这儿饭就不能吃呢?”说得非常有道理,基因这个事不会因为生活富裕一点,一二十年就改变的,它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我们现在的基因跟我们的祖爷爷、祖奶奶的基因其实没什么不同之处,是完全一样的。为什么那个时候多吃粮食不胖,而现在吃了粮食就胖?这个问题的原因得从我们这儿找,不能从粮食那儿去找。为什么古人吃“五谷”少得病 这件事情其实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一些内在的原因,第一,我们干活干得太少了;第二,我们吃的食品不对,粮食没有吃对。大家想想,过去生活是什么样,30岁以上的人对以前生活还是有印象的,以前交通完全靠走,通讯完全靠吼,家务完全靠手,这种生活想不干活根本不可能。有些朋友还听说,中医讲了,冬天要藏,不宜运动,所以天天在家猫着,这话完全错误!中医讲藏一定要放在两千年前看待这个事情,两千年前是什么状态,只要把三餐饭放在嘴里不能少干活,你想以前也没煤气灶,做顿饭要捡柴,然后劈,然后点火,然后再加点其他家务事,已经比我们健身运动量还要大,过去所谓干活就是别让你累得浑身大汗,那种程度是不利于健康的。但是如果现在做这点事,有一两个小时运动是非常正常的,因此我们现在生活已经跟祖先那个生活状态差得实在太远了,你想每天走那么多路,干那么多活,消耗的是什么?消耗的是我们吃进去的这些淀粉,淀粉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变成能量,能量都给消耗掉了,你想想,那个血糖怎么可能高起来呢,还没等高起来,干活都给用了,想变成脂肪存在身上都没机会。所以回到三十年前看,如果看过去老照片,一个比一个瘦,苗条得不得了,个别有稍微胖点的,都羡慕得不得了。那时候想得糖尿病可以说两个字,没门。另外一方面,那时候吃的粮食跟现在吃的也是不一样。所谓“五谷为养”,人家说的是五谷,说的不是精白米饭再加白馒头,白米饭白馒头以前吃得着吗?两千年前压根儿没有,那时候没有磨米面的机器,麦子长熟了,穗一搓,搓出来都是整麦粒,煮煮就吃了。那个麦粒相当硬,相当费牙,想煮饭都不太可能,就得多加水,煮成粥吃,是名副其实的粗粮,像米过去全是糙米,表面那层发黄、发褐、硬梆梆的东西也没有去掉。所以说古人吃不着细粮,那五谷全是粗粮。“五谷为养”指的是哪五谷这五谷究竟是哪五谷呢?历史记载,说五谷是大黄米,小米,大豆,最后两种就是稻和麦,大家看,当年稻和麦是排后的,因为全是粗粮不好吃。为什么小米和大黄米放在前面,因为小米和大黄米一脱壳之后没有那个硬皮,好煮好嚼,属于贵族食品,而糙米粗面是穷人吃的东西。中间加了一个黄豆,不是一种豆,是各种豆都混在饭里一起吃的,是属于每天主食的一部分,现在想让大家吃点豆还挺费劲,提倡喝豆浆吧,吃豆腐吧,什么八宝粥加点红豆,要不然大家不吃,可是当年人家是天天吃,当好东西吃。无论哪种说法咱们都可以看出来古人相当重视吃豆类、吃粗粮,跟现在很多说法保持一致的,现在西方大量研究证明,如果你吃粗粮比例比较大的话,随着年龄变胖这种可能性比较小,血脂不容易上升,糖尿病也不容易得。说来说去就明白了,其实吃粮食并不会带来糖尿病,也不会带来肥胖,关键是咱们没吃对,咱们吃的全是细粮没粗粮,而且品种实在太单一了。一天到晚吃的都是精米白面现在我们吃的很多东西可以说都来源于两种材料,白米和白面,外层营养最好的地方给它磨掉了,扔掉外层大概30%部分,中间70%是比较细腻、比较白的,然后把它磨成面,或者变成精白的大米这样天天吃。比如早上吃的白面包,中午吃的白面条,晚上吃的白馒头,中间吃的饼干,再来点什么虾条,你以为吃了很多东西,其实就一种白面粉,无非加点油,加点调味品,化化妆,变变形,变变口感,营养来源是十分单调的。而且脱掉外面那个皮之后这个粮食就变得特别容易消化吸收,进入肠胃之后很快就会被消化,然后变成葡萄糖,然后蜂拥进入血液,就会升高血糖,如果是粗粮,粗粮消化得慢,这样血糖上升速度就得到一个缓冲。所以说糖尿病人是应当多吃粗粮的,血糖上得慢,胰岛素不就分泌得少吗,胰岛素分泌得少,就不太容易长脂肪,对减肥也有帮助。大米最有营养的部分是哪儿咱们吃“五谷”是吃什么?是吃植物的“孩子”,种子是植物萌发下一代的营养来源,等于把它的胚胎给吃掉了。胚胎存在于种子的什么地方?大家看,米一般都是椭圆形的,但是上面缺一个口,缺口那个地方就是米的胚胎,大家都知道胚是所有种子的营养精华所在,这里面维生素E、必须的脂肪酸、锌、优质蛋白质好东西特别多,如果我们把种子的胚吃掉,我们得到的营养素就增加了,但很不幸,我们在磨米磨面的时候,把外层磨掉的时候,把胚也磨掉了,磨掉的一层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高,如果磨成白米白面,去掉外面三分之一之后,矿物质、维生素都降到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有的80%-90%都没有了。吃同样多的淀粉,但跟吃粗粮比,吃细粮所得到的营养素只有几分之一了,非常可惜。我们以为现在的生活比古人生活得更好了,其实我们得到的营养质量是更差了,他们只要吃饱饭,营养素就不缺,大自然就是这样设计的,米里有多少淀粉,配了多少维生素,配了多少的钾、多少锌、多少镁,都给配好了,现在把含营养素、矿物质多的地方扔了,留下的就是那点淀粉,营养就会失衡,不协调,于是容易出现一些慢性病。所以吃饭不能总考虑顺口,一点粗的都不能有,应该想一想,按原样吃下去才是最健康,最全面的。主食怎么吃才健康 我们祖辈除了少数贵族之外,简直没有精白米、白面可吃,因为那时候既没有机器,也没有加工门类,如果人手工搞白了,成本得多高,普通老百姓能吃得起吗?外面带着皮儿的粮食要想吃得很快都很困难,因为需要使劲嚼半天,在胃里揉半天再揉破碎然后再跑到肠子里再吸收,胰岛素一定是出来得很少的,所以过去根本不曾有糖尿病这一说。二十年前咱们经常讲糖尿病、心脏病都是富贵病,现在连农民得糖尿病都比比皆是了,尤其是大城市的郊区,郊区农民胖得比城里人还多,北京市十个市区以及十个郊县,放在一起一比就会发现郊区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病增长的速度比市区居民还快,所以很快这个观念就可以改变了,穷人才会大腹便便,有水平、有品位、有资产的人,都是身材相当棒的,因为他们懂得怎么样才是高质量生活,他们懂得如何吃健康的食品,他们知道怎么样进行体育锻炼,不会一天到晚吃点精白米白面的东西,然后增加一点添加剂糊弄自己。所以大量研究证明光吃精白米白面是不健康的,但是不能说所有的谷物,所有的豆类都不健康,我建议大家能够经常用粗粮和豆类来替换精白米和精白面,然后再用一部分像土豆、红薯替代一部分主食,这样淀粉也吃着了,跟菜一起吃也挺好吃,同时也得到几倍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不会长胖,也很好地控制了血糖和血脂,这样生活质量不就真正提高了吗?这一讲就到这里。谢谢!高蛋白质食物 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包括:牲畜的奶,牛奶、羊奶、马奶等;畜肉,牛、羊、猪、狗肉等;禽肉,鸡、鸭、鹅、鹌鹑、驼鸟等;蛋类,鸡蛋、鸭蛋、鹌鹑 蛋等及鱼、虾、蟹等;还有大豆类,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它是婴幼儿食品中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此外芝麻、瓜子、核桃、 杏仁、松子等干果类蛋白质的含量均较高。由于各种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各异,且其他营养素含量也不相同,因此,给婴儿添加辅食时,以上食品都是可供选择的,还可以根据当地的特产,因地制宜地为小儿提供蛋白质高的食物。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身体中各种组织肌肉、骨骼、皮肤、神经等都含有蛋白质。 生长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是酶的主要成分。 人体的60%以上是水分,去了水分之后,差不多有一半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心肝肾肺等所有脏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骨头里面除去钙磷等矿物质,仍然含有大量蛋白质,让它保持韧性与活力。 血液、淋巴液、筋腱、皮肤、毛发、指甲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消化道、呼吸道表面的那层粘膜也是蛋白质。 汗液、唾液、粘液里面含有蛋白质。 编辑本段高蛋白质食物分类含蛋白质最多的食物是黄豆,每100克含36.3克; 含蛋白质最多的动物是鸡肉,每100克含23.3克; 食物中以豆类、花生、肉类、乳类、蛋类、鱼虾类含蛋白质较高,而谷类含量较少,蔬菜水果中更少。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不仅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而且还取决于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由于动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较符合人体需要,所以动物性蛋白质比植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在植物性食物中,米、面粉所含蛋白质缺少赖氨酸,豆类蛋白质则缺少蛋氨酸和胱氨酸,故食混合性食物可互相取长补短,大大提高混合蛋白质的利用率,若再适量补充动物性蛋白质,可大大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虽然人乳、牛乳、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基本上与人体相符,所以营养价值较高,是膳食中最好的食品。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身体中各种组织肌肉、骨骼、皮肤、神经等都含有蛋白质。生长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因此,要多给小儿添加含蛋白质丰富 的食品。 编辑本段每一百克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燕麦 15.6 莲子 16.6 黄豆 36.3 蚕豆 28.2 猪肉(瘦) 16.7 猪心 19.1 猪肝 21.3 豆腐皮 50.5 猪肾 15.5 猪皮 26.4 花生 26.2 猪血 18.9 核桃 15.4 牛肉(瘦) 20.3 羊肉(瘦) 17.3 鲢鱼 17.0 兔肉 2l 2 鸡肉 23.3 鸡肝 18.2 鸭肉 16.5 海参(干) 76.5 鸡蛋 14.7 龙虾 16.4 蛋白质食品价格均较昂贵,家长可以利用几种廉价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提高蛋白质在身体里 的利用率,例如,单纯食用玉米的生物价值为60%、小麦为67%、黄豆为64%, 若把这三种食物,按比例混合后食用,则蛋白质的利用率可达77%。 编辑本段全球最好的天然蛋白质类食品-螺旋藻 脂肪含量最高的十种食物发布时间:2009-04-08 来源:排行榜 作者: 点击数:2865 我要评论(0)翻页:12 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肪所含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因此脂肪的性质和特点主要取决于脂肪酸,不同食物中的脂肪所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不一样。自然界有40多种脂肪酸,因此可形成多种脂肪酸甘油三酯。脂肪酸一般由4个到24个碳原子组成。脂肪酸分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在多数有机溶剂中溶解,但不溶解于水。NO.1胡麻油 胡麻油虽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但是,因其产自甘肃、宁夏、内蒙等西北地区,加之产量有限,不为寻常百姓所拥有,因此,名气亦不如花生油、大豆油等响亮。胡麻油在民间称谓极多,有汪油、潞油和麻油等。许多人也将其误认为芝麻油。然而,胡麻油并非芝麻油,它是从胡科植物脂麻种子榨取的脂肪油。胡麻油自古以来就被民间视为美味食品,做菜肴,制点心,只要是用胡麻油加工的均被视为上品。在台湾,胡麻油更是备受推宠,被视为月子餐必备用油。NO.2辣椒油 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後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後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于明代传入中国。清陈淏子之花镜有番椒的记载。今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成为一种大众化蔬菜。辣椒是中轴胎座。NO.3棕榈油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果肉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油( Palm Oil),而果仁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两种油的成分大不相同。棕榈油主要含有棕榈酸(C 16)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传统上所说的棕榈油仅指棕榈果肉压榨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 CPO)和精炼油(Refin 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榈仁油。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1870年,棕榈油传入马来西亚。NO.4菜籽油 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酮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NO.5茶油 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或小叶油茶(C. meiocarpa Hu, ms.)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含油率一般为2530%。甘、凉。主要含脂肪油(为油酸、硬脂酸等的甘油酯)。具有清热化湿,杀虫解毒等作用。用于痧气腹痛,急性蛔虫阻塞性肠梗阻,疥癣,汤火伤。茶油有一个很大的功用,那就是去瘀血,广东高州就有一大名菜茶油鸭,其去瘀血,化老伤,功效特大。NO.6大麻油 俗称线麻子油或小麻籽油。由大麻子(含油约25%35%)得到的干性油,其干性次于桐油、亚麻油、梓油、苏子油等。外观和特性与低碘值的亚麻籽油很接近,但略带绿色。大致的脂肪酸组成为:饱和酸10.1%,油酸16%,亚油酸46%,亚麻酸28%。酸值3mg KOH/g,碘值149167,相对密度0.9250.933(15/15)。冻点约16。主要成分为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的甘油酯。用于油漆及肥皂等工业。NO.7豆油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 心脑血管病变。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 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精练过的大豆油在长期储藏时,其颜色会由浅变深,这种现象叫做”颜色复原”。大豆油的颜色复原现象比其它油脂都显著,而油脂自动氧化所引起的复杂变化可能是其基本原因。 采取降低原料水分含量的方法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此法正广为采用,基本上解决了大豆油色泽。豆油的保存方式豆油除含有脂肪外,在加工过程中还带进一些非油物质,在未精炼的毛油中含有1%-3%的磷脂,0.7%-0.8%的甾醇类物质以及少量蛋白质和麦胚酚等物质,易引起酸败,所以豆油如未 经水化除去杂质,是不宜长期贮藏的。另外,精制豆油在长期储存中,油色会由浅逐渐变深,原因可能与油脂的自动氧化有关,因此,豆油颜色变深时,便不宜再作长期储存。NO.8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