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F 102013Q/CF重庆长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CF 102013CF智能电动自行车2013 - 06- 18发布2013 - 06 - 20实施重庆长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重庆长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国忠、汤捷、杨明建、沈明福。本标准批准人: 汤智鹏。本标准于2013年6月首次发布。本标准备案号:QB 500104/ -2013。7CF智能电动自行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CF智能电动自行车的产品分类和型号、主要技术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CF智能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智能电动车)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3565-2005 自行车安全要求GB 17761-1999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QB 1880-2008 自行车车架QB 2191-1995 自行车反射器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566-1993 自行车装配要求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2742-1991 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QB/T 1714-1993 自行车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QB/T 1217-1991 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QB/T 1218-1991 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QB/T 2184-1995(2009) 自行车铝合金件阳极氧化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1 智能电动自行车 Intelligent electric bicycle 定义:是一种安装有力矩传感器,可以感知骑行者蹬踏力量大小和车辆行驶状态,由车辆微电脑自行分析行驶状况,自动调节电机助力大小,并将车辆运行状态信息显示在仪表上,让骑行者无论平地还是上坡都感觉轻松并兼具多项保护功能的人力加电力的混合动力自行车。指通过特制的传感器对骑行者的脚踏扭矩,车辆行驶速度和加速度,电机电压、电流等瞬时参数的采样处理:控制器(ECU)能够实时地根据操作者的意愿以及行驶环境/工况;以最优的响应曲线(包括:瞬时值、升降斜率和灵敏度)控制电机输出恰当扭矩和转速;实现人力与电动助力的柔性叠加,使车辆牵引力与道路附着力相匹配;在最小电能消耗的同时保证骑行的舒适度、跟随性和加速能力。控制器对实时能量输出值、驱动电压电流值及其升降斜率等运行参数、以及故障保护、报警提示的启停等实施集中控制。控制器能根据人力扭矩值,按1-3的倍率控制电机输出电磁扭矩,并能根据车辆速度智能地调节倍率大小,确保骑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功能:1) 助力比例: 设置3档助力倍数:1:1, 1:2.5, 1:3;使用者可以自行随时选择。2) 限速保护:当车速达到20KM/H时,无电动助力输出。3) 自检:车辆可以对整车系统自行检查,故障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4)显示与操作功能:车辆配备显示器,可以显示故障指示、助力模式、电量指示、速度、巡航、总里程数等信息并配以相应功能按键等。5) 巡航功能:骑行者可以设定固定速度行驶。6) 制动断电:刹车时,电机立刻断电以保护安全,并可回馈发电。7) EBS功能:刹车时,电机有反转制动力以提高刹车性能。8) 防撞语音提示:辆前方一定距离障碍时,能发出语音告警。9) 防盗:遇盗时,能自动锁死电机。10) 保护功能:具备欠压,过载,堵转,飞车等多项保护。力矩传感器:定义:是一种将人蹬踏力矩大小自动转化为电信号强弱的用于自行车上的集机,磁,电于一体的自动感应器。功能:力矩传感器通过采集人蹬踏力距大小信息,并自动将力距大小转化为磁场的角度差,并通过霍尔元件转化为电压高低,并将此信号传递给微电脑做进一步处理。4产品分类、型号、主要技术参数4.1分类原则及代号 智能电动自行车按电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方式分类原则及代号执行GB17761规定。4.2型号编制的方法4.2.1智能电动车型号编制方法应符合QB 1714和GB17761规定,并冠以TD。4.2.2智能电动车的型式和车轮直径代号见表1.表1 智能电动车的型式和车轮直径代号型式车轮直径系列(mm)710685660610560510455405男式ACEGKMOQ女式BDFHLNPR4.2.3示例 智能电动车的车轮直径为660mm,男式车架、链传动,工厂设计顺序号为05,则其型号为:链传动工厂设计顺序号男式车架,车轮直径为660mm电动自行车企业名称CF TD E 05 L 4.3整车主要技术参数4.3.1整车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表2整车主要技术参数整车质量(重量kg)40载质量(重量kg)110(含骑行人员)最高车速(km/h)20续行里程(km)504.3.2电池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表3 蓄电池主要技术参数电池类型锂电池容量(Ah)8-12标称电压(V)DC 24V/36V/48V4.3.3电动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表4电动机主要技术参数电动机型式无刷/有刷额定连续输出功率(W)240额定电压(V)DC24V/36V/48V4.3.4控制器和充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5表5控制器和充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欠压保护值(V)31.5过流保护值(A)155.要求5.1智能电动车应按经规定程序标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零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标准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5.2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5.2.1最高车速智能电动车最高车速不大于20km/h。(GB17761-1999:20Km)5.2.2整车质量(质量)智能电动车的整车质量(重量)应不大于40kg5.2.3脚踏行驶能力智能电动车必须具有良好的脚踏骑行功能,30min的脚踏行驶距离应不小于7km。5.2.4续行里程智能电动车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应不小于50-60km。5.2.5最大骑行噪声智能电动车以最高车速作电动匀速骑行时(电助动的以15km/h-18km/h速度电助动骑行)的噪声应不大于62dB(A)。5.2.6百公里电耗智能电动车以电动骑行(智能电动车的以电助力方式骑行),100km的电能消耗应不大于1.2kwh。5.2.7电动机功率智能电动车的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5.3整车安全要求5.3.1制动性能智能电动车以最高车速25km/h骑行时,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m,湿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15m、5.3.2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5.3.2.1车架/前叉组合件冲击强度a)重物落:按GB 3565-2005中7.1的规定。b)组合件落下:按GB 3565-2005中7.2的规定。5.3.2.2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强度按QB1880-2008中5.4.2中的男、女车架的规定。5.3.3车把5.3.3.1把立管安全线按GB 3565-2005中6.2的规定。5.3.3.2把立管力矩按GB 3565-2005中6.5的规定。5.3.3.3把立管静负荷按GB 3565-2005中6.5的规定。5.3.3.4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按GB 3565-2005中6.5的规定。5.3.3.5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按GB 3565-2005中6.5的规定。5.3.4车轮5.3.4.1车轮静负荷按GB 3565-2005中9.3的规定。5.3.4.2车轮夹紧力按GB 3565-2005中9.4的规定。5.3.4.3轮胎宽度智能电动车车轮的轮胎宽度应不大于54mm。5.3.5脚蹬间隙a)地面距离:按GB 3565-2005中11.2.1的规定。b)足趾间隙:按GB 3565-2005中11.2.2的规定。5.3.6鞍座5.3.6.1鞍管安全线按GB 3565-2005中12.2的规定。5.3.6.2鞍座调节夹紧强度按GB 3565-2005中12.3的规定。5.3.7反射器和鸣号装置智能电动车应装有前灯或前反射器、后反射器、侧反射器和脚蹬反射器,还应装有鸣号装置。反射器的光学要求按GB 2191-1995中5.3的规定。5.3.8电器部件5.3.8.1电器装置智能电动车的电器系统应安装到位,极性正确;系统的电线装置应符合GB 3565-2005中15.1.2的要求,电器配线应与电流量相适应,以确保电动骑行时的安全、可靠。5.3.8.2绝缘性能智能电动车应对其电器系统采取防雨措施。系统的所有接线均不应裸露。智能电动车车体和电器部件的外壳均不应带电,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M。5.3.8.3电池密封性智能电动车的电池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正常安装位置条件下,充放电时不应有渗漏现象。5.3.8.4电池的标称电压电池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48V。5.3.8.5制动断电装置智能电动车应装有制动断电装置,在制动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5.3.8.6智能控制器欠压、过流、保护功能智能电动车的智能控制器应具有欠压、过流功能。在电动骑行时调速应稳定、可靠。5.4整车装配要求5.4.1总体要求a)智能电动车应按其型号要求组装,不得错装和漏装;b)智能电动车各坚固件应坚固到位,各转动部件应运转灵活;c)各对称部件应与车架中心面左、右对称,不得有明显的偏斜;d)变速装置和制动系统应装配正确,操纵灵活;e)智能电动车的不动件不允许与运动部件相碰擦。5.4.2轮辋径向、端面圆跳动量按GB/T 3566-1993中13.1的规定。5.4.3前、后轮辋与前叉、车架平、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按GB/T 3566-1993中15.1的规定。5.4.4前、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按GB/T 3566-1993中13.2的规定。5.5整车外观要求a)智能电动车各外露零部件的表面应清洁、无污渍、锈蚀,商标、贴花应完整、清晰,位置应正确;b)各电镀外露件按QB/T 1217-1991中5.1.1镀铬一类件和镀锌一类件的规定;c)各油漆外露件按QB/T 1218-1991中3.1.1油漆一类件的规定;d)各铝合金外露件按QB/T 2184-1995中4.1外观一类件的规定;e)智能电动车各塑料件的表面应色泽均匀,无明显的飞边、划伤、裂纹和凹陷。5.6整车道路行驶要求智能电动车须经100km道路骑行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整车各零部件的断裂和电器控制系统各部件的损坏或失效,试验后不应丧失其电动骑行功能。5.7说明书的要求每辆智能电动车必须附有说明书,并应有下列内容:a)在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智能电动车的性能之前,不要使用智能电动车;不要借给不会操纵智能电动车的人骑行;b)对把横管、把立管、鞍座、鞍管和车轮的紧固件应推荐旋紧力矩;应注意把立管和鞍管的安全性;c)润滑-润滑部位、润滑周期及推荐润滑用油;d)正确的链条张紧度和调整方法;e)车闸的调整和对闸皮调换的建议,注意雨、雪天骑行应增加制动的距离;f)电动机、控制器、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g)充电器的正确、安全使用方法;h)本标准表1、表2、表3、表4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6试验方法6.1应采用GB/T 12742规定的检测设备和器具。试验方法按GB 17761-1999中第六章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6.2智能控制器检验6.2.1绝缘检验6.2.2欠压、过流电源电压31.5V,且持续时间10秒,检查电机是否停止运行;使电机拖动大负荷(20nm),检查电机电流是否15+0.5A;卡死电机运转,且持续时间3秒,检查电机是否被保护而停止输出。7检验规则7.1智能电动车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包括鉴定检验)、周期检验。7.2出厂检验7.2.1产品须经公司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并签发产品检验合格证后,方能出厂。7.2.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6。7.3型式检验7.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其检验项目见表6。a)样车定型。样本数量:四辆整车。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新产品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3.2项目合格判定条件:须以受检的样本数全部合格方判定为项目合格。7.3.3型式检验的结果符合下列各条,则判为合格。a)否决项目应全部达到标准要求;b)重要项目应有十五项以上(包括十五项)达到标准要求;c)一般项目应有九项以上(包括九项)达到标准要求。7.4周期检验a)年产万辆以上,每季度抽检一次。样本数量四辆整车;b)年产万辆以下,每半年抽检一次。样本数量四辆整车。7.5检验项目和数量7.5.1出厂检验、周期检验和鉴定检验项目见表6。7.5.2项目分类检验规则将所有的项目分为:否决项目、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三类,具体划分见表6。8标志与使用说明书8.1标志8.1.1产品铭牌标志应有下列内容: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出厂日期。8.1.2包装箱标志应有以下内容:产品型号。包装箱外廓尺寸。毛重、净重。“向上”、“小心轻放”、“防潮”等图形标志。制造厂名称。产品执行标准编号。8.2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应符合GB/T 9969的规定,其中内容因包括:产品名称、商标、生产企业名称及详细地址。各部件名称、操作、维护及保养、主要技术参数等。如对使用不当而容易危及人身、产品、设备安全或损坏产品时,应规定警示标志或警示说明。必要的图示说明。9包装、运输与贮存9.1包装9.1.1包装箱应牢固可靠、标志清晰,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应符合GB/T13384的有关规定,图形标志符合GB/T191的规定。9.1.2出厂产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装箱清单、保修单。9.2运输与贮存9.2.1出厂产品在运输车上应固定牢靠,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有碰伤及损坏现象发生。9.2.2出厂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防雨、防晒的库房内,不得与易燃品、化学腐蚀品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在农业温室中的应用前景投资分析
- 2025-2030中国远程办公软件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6届四川省成都市天府七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微型氧吧租赁在健身房市场的发展趋势报告
- 2026届浙江省鄞州区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天津市和平区五十五中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北斗星协会物理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艺术考级机构管理办法
- 茂名园林草坪管理办法
- 2025年城市燃气储气罐采购安装与运营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 艾滋病科普宣传课件
- 江苏省淮阴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心脏解剖课件模板
-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
- 2025年湖北城市建设专业国土空间规划高、中级职务水平能力测试(城乡规划)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能等级考试(财务会计员·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电梯加装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