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ppt_第1页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ppt_第2页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ppt_第3页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ppt_第4页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目录 1 红豆杉介绍2 紫杉醇的研究3 紫杉醇开发途径和合成方式4 紫杉醇的改造和衍生物5 对紫杉醇的展望 红豆杉属植物是一类古老的植物类群 全世界有11种 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 除澳洲的AustrotaxusSpicata一种产于南半球之外 其余红豆杉均产于北半球 从红豆杉的地域分布上看 美国 加拿大 法国 印度 缅甸和中国等地都有分布 但属亚洲的储量最大 其中 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就占全球储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有4种1变种 黑龙江省只有东北红豆杉1种 天然分布很少 不过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 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其分布特点是 分布区域狭窄 面积小 并呈间断分布 散生在其它群落中 天然更新少 在绥阳林业局紫杉分布相对较密的林地约3600公顷 主要分布在寒葱河 青山 三岔河 细鳞河等林场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西与地州16个县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其特点是分布广 生长分散 无纯林 多为林中散生木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东 滇西南 滇东纯林 多为林中散生木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朝仪乡老湾村 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绞车庙村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等地分布大量天然红豆杉 红豆杉介绍 紫杉醇的理化性质 化学名称 5 20 环氧 1 2 4 7 10 13 六羟基紫杉烷 11 烯 9 酮 4 10 二乙酸酯 2 苯甲酸酯 13 2 R 3 S N 苯甲酰 3 苯基异丝氨酸酯 分子量 853 92 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体粉末 无臭 无味 不溶于水 77uM L 易溶于氯仿 丙酮等有机溶剂 结构式 紫杉醇的优点 临床研究 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 对肺癌 大肠癌 黑色素瘤 头颈部癌 淋巴瘤 脑瘤也都有一定疗效 紫杉醇的作用机制 紫杉醇可使微管蛋白和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体是去动态平衡 诱导与促进微管蛋白聚合 微管装配 防止解聚 使微管稳定 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紫杉醇让管的微管蛋白二聚体是去动态平衡 导致细胞在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丝和纺锤体 抑制了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使癌细胞停止在G2期和M期 直至死亡 从而起到抗癌作用 有些可以诱导细胞凋亡 紫杉醇的毒副作用 1 过敏反应 发生率为39 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 多数为1型变态反应 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 荨麻疹和低血压 几乎所有的反应发生在用药后最初的10分钟 2 骨髓抑制 为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 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降低少见 一般发生在用药后8 10日 严重中性粒细胞发生率为47 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发生率为5 贫血较常见 3 神经毒性 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为62 最常见的表现为轻度麻木和感觉异常 严重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6 4 心血管毒性 可有低血压和无症状的短时间心动过缓 肌肉关节疼痛 发生率为55 发生于四肢关节 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呈剂量依赖性 5 胃肠道反应 恶心 呕吐 腹泻和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59 43 和39 一般为轻和中度 6 肝脏毒性 为ALT AST和AKP升高 7 脱发 发生率为80 8 局部反应 输注药物的静脉和药物外渗局部的炎症 总之 用紫杉醇治疗的有些病人出现严重急性过敏反应 使必要的治疗受到干扰或停止治疗 在临床试验中 用紫杉醇治疗的少量病人出现明显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包括心肌梗塞 房倾 轻度充血性心衰 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 窒性心律不齐等 与紫杉醇有关的其它不良反应包括 几乎所有病人全部脱发 4 30 的病人发生或心粘膜炎 4 64 轻度恶心 呕吐和局部静脉炎 年龄 以往的治疗或接受紫杉醇的总累积剂量似乎对该药的耐受性无影响 紫杉醇药物的开发途径 1 从植物来源提取紫杉醇 直接从红豆杉植物中提取 从红豆杉近缘科属植物中提取2 化学合成紫杉醇 紫杉醇的化学半合成 紫杉醇的化学全合成 合成或半合成紫杉醇类似物3 运用生物技术生产紫杉醇 利用红豆杉植物细胞 组织培养生产 利用器官培养法生产 利用紫杉醇发根培养生产 利用内寄生真菌生产 利用代谢工程生产 运用基因工程生产 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因为方法实在太多 就挑选了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图片科普一下 人工合成紫杉醇分子结构复杂 具有特殊的三环 6 8 6 碳架和桥头双键以及众多的含氧取代基 其全合成引起国内外许多有机化学家的兴趣 先后共有30多个研究组参与研究 实属罕见 经20多年的努力 于1994年才由美国的R1A1Holton 7 8 与K1C1Nicolaou 9 两个研究组同时完成紫杉醇的全合成 R1A1Holton以价廉易得的樟脑为起始原料的线性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紫杉醇的改造及其衍生物 早期研究表明氧杂环丁烷 D 环 是保持活性所必需的结构 但后来陈安平等 2 对D seco紫杉醇进一步研究 合成了D环为环丙烷替代的化合物及其它D seco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都去掉了氧杂环丁烷结构 但它们的构象及其与微管蛋白的结合力与带有D 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接近 这些结果似乎证明5 20 位氧原子对保持活性不重要 为研究D 环及其上的氧原子对活性的作用 设计了新的D seco化合物 紫杉醇的改造及其衍生物 侧链的构效关系研究较多 2 0H是保持活性必需的 3 N酰基取代为叔丁氧羰基时 同时10 位为羟基 即taxotere 2 6 活性较紫杉醇略有增加 水溶性也比较好3 苯基为芳杂环或某些烃基所取代后 活性提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3 异丁烯基化合物3 7 不仅细胞毒性和微管活性均优于紫杉醇 而且对多药耐药细胞株活性高出紫杉醇100倍 紫杉醇的改造及其衍生物 Ojima从化合物4出发合成了14 羟基紫杉醇衍生物5 8 和14 侧链化合物6 9 化合物5的活性略高于紫杉醇 而化合物6的微管活性为紫杉醇的1 50 1 100 细胞毒性下降10 100倍 Ojima等 23 在去除A环简化Taxol结构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合成了一系列Nor secoTaxoids13 19 13 14 19细胞毒性减小 但其抗癌活性与Taxol相当 15 18却失去了应有的抗癌活性 紫杉醇的改造及其衍生物 三尖杉宁碱 cephalomannine 2 3 和紫杉醇结构十分相似 仅在侧链部分有细微的区别 且其在红豆杉中的含量仅次于紫杉醇 以三尖杉宁碱为原料 通过对其侧链双键的催化氢化及环氧化反应 分别得到两对非对映异构体 制备HPLC分离得到四个化合物 通过NMR及CD谱确定化合物的立体结构 MTT实验表明四个化合物对某些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优于紫杉醇 合成化合物的稳定微管活性研究正在进行中 紫杉醇的改造及其衍生物 对紫杉醇Cl3侧链的修饰 C13 酯基侧链上的C3 酰胺基中的苯甲酰基可以被其他酰基取代而不丧失活性 但是如果苯基被甲基取代后则活性大大降低 这说明苯基的存在很重要 C2 羟基的游离形式也有影响 将其乙酰化后仍具有活性 而酯化后则活性显著下降 13 可能是由于乙酰化物易于水解成紫杉醇 同时这一构效关系也给人们以启发 如C2 羟基用P氨基丙酸或琥珀酸酰化 虽然其活性受到影响 但其水溶性增加 很可能成为有效的前体药物 对于C3 氮原子的修饰较成功的是Poitier研究小组 14 利用结构修饰获得了水溶性与疗效比紫杉醇更好的化合物taxotere 并且利用10 deacetylbaccatin 进行半合成该化合物也取得了成功 对紫杉醇A环进行修饰 对A环13为及14位取代基研究结果表明 13 取代及14 OH取代物的活性均下降 MarderR等 15 将10 acebaccatin 的11位碳双键饱和 活性下降4倍 这说明双键对A环构象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对紫杉醇的B和C环进行修饰 Klein等 16 CF3SO2 20处理9 位氧化的13 acebaccatin 并接上侧链 同时由Cl9 C7 C8形成的环丙烷衍生物活性高于紫杉醇 C2 OB2对于活性很重要 如果除去 则抗癌活性下降 而间N3取代的苯甲酸醇化则活性显著提高 C7位羟基酰化产物的活性仅略低于紫杉醇Kingston等 17 以NaH处理紫杉醇得7 epi taxol 其活性稍低于紫杉醇 这说明C 7 羟基对于其并没有很大影响 如将其醇化引入强亲水性基团 则可以改善紫杉醇的水溶性 Kingston发现去掉10 酰基不会影响紫杉醇的活性 另据报道 一种被苯甲酸酯化的产物对抑制B16黑色素细胞瘤的作用比紫杉醇高3倍 展望 目前 癌症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紫杉醇以其独特的作用机理作用于微管蛋白而发挥抗癌作用 已成为抗癌市场的主力军 其独特的抗肿瘤机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由于紫杉醇供不应求 只有少数患者有幸使用紫杉醇治疗 随着对该类药物需求量的日益增加 来源已逐渐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 紫杉醇缺口还相当大 可以预期 随着获取紫杉醇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将会逐渐解决紫杉醇的来源问题 有望在短期内实现商品化 有效降低紫杉醇应用成本 为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在紫杉醇的化学结构与其药理活性的构效关系上 获得了重要成果 我国大规模工业化反相制备色谱填料的大批量生产 也必将有力地推动紫杉醇提取分离与应用工业的迅速发展 同时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 新型脂质体 磁性微粒制剂新型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