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测试题.doc_第1页
专题一测试题.doc_第2页
专题一测试题.doc_第3页
专题一测试题.doc_第4页
专题一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单元检测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1 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B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D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2 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A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 B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3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A B C D 4 对下列两幅图片(图7、图8)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 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 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 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A B C D5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6 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7 读图5,从中可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A黄河中下游分布着许多城市 B河运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C城市大都是某一区域的重要中心 D有的城市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8 “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9 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A B C D10 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11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12 右图是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力冶铁鼓风工具,该工具最早发明使用于(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元朝13 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位于图中的( )A B C D14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A B C D15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 B C D16 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海瑞正确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丘浚客观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A B C D17 史载,道光时(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它反映的是( )A因“海禁”政策,湖丝只能从广东、上海出口B道光年间,湖丝先从广东后自上海出口C鸦片战争后,湖丝方出口海外D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18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19 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牛耕开始普及全国 出现结构更完备的曲辕犁 设置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 使用高转筒车A B C D 20 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A盛泽镇丝织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明代已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21、(天津市蓟县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 的标题下写到: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 的史实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必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22、(黑龙江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这说明井田制破坏主要是由于A. 土地分配不均 B. 工具的改进 C. 分封制的崩溃 D. 贵族的侵占23、(江西红色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 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 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 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 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24、(山东潍坊2014届高三3月模拟) “江南役重甲天下,(徐光启) 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 (植蚕) 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材料反映出赋役沉重 抑商政策削弱 商品经济发展 科举免役A B C D25、(江苏南通2014届高三2月调研)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特点。(6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8分)(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8分) 27、(广东广州2014届高三调研)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说,条约“总是制定者从外国立场出发强迫签订的,因此,极端重视的首先是要求外部(国)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发挥(中国)内部的潜力” 。据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等材料二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摘自共产党宣言(1)简述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6分)(2)阅读材料一,结合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明清政府是如何被迫满足外国贸易发展要求的。(8分)(3)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有利条件。“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 有哪 些具体表现?(14分)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单元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A4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雕版印刷是在唐朝出现故正确;广告反映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故正确;南宋杂剧眼药酸图反映的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5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西周手工业性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礼记曲礼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西周的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根据所学西周采取工商食官其手工业形态应该是官营。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6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翠色”指的是唐朝制瓷业青瓷的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7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朝时期才在居住区出现专门的商业区,住宅区与商业区实行严格的限制的坊市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本题考察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要自习辨认图中内容,图中为战国时期城市分布图,范围较为广泛,并没有具体介绍某一城市出现“市井”商业区,因此应选D项。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黄河中下游分布着洛阳、邯郸、大梁、临淄等城市;自习观察图中运河图示,运河由于是开凿的河道,因此在沿途有依靠运河谋生发展起来的城市;从图中看出城市分布地较广,成为一些地区的重要中心。8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状况。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描述了丝绸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商人活动频繁,商品经济活跃的情况。从材料“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分析属于市镇繁荣的景象,应选D项。材料中没有限制“市”的信息,排除A。唐代的草市在州县城以外的水陆交通要道,或关津驿站所在之地形成的集市,称草市。材料中没有反映相关现象,排除B。材料中没有叙述突破空间限制的例子,排除C。9B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农工商并重的思想,故排除含的选项。10C解析: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ABCD都能从俗语中反映,但题干有限制词:本质。因此,与题意相符的只有C。11B解析:本题以宋代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不同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能力。此题考查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史观,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命题比较注重的题目类型。通过此题,主要考查全面占有史料的重要性,正面和反面资料都要收集,然后再分析,这样才能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A项说法片面,材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C项强调的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过于绝对。因为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12B解析:本题考查了教材中有关“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排鼓风冶铁图”,著作记载,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提高了冶铁生产效率。13B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水利工程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第项是秦国都江堰;第项是秦国郑国渠;第项是魏国的西门豹渠;第项是楚国的芍陂。本题选B项。14D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历史时空。此题主要体现史地综合,考查识记能力。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这些名窑都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结合地图可以方便地得出D项。15D16D17B解析:本题考查了清朝的海禁政策,海禁政策是指中国明清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A项从广东、上海出口说法错误;C项湖丝在鸦片战争后才出口错误;D项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说法错误;据此B项符合材料与所学。18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微澜” 应该是指区别于自然经济的新特点,根据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是商品经济活跃;A、C和D项最早是在明朝出现。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9D解析:本题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