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总复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两课时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总复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两课时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总复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两课时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总复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两课时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考总复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两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总复习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 教学设计(两课时)设计理念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双基”与“能力”的和谐统一,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在声现象复习过程中,以实验和生活实例为主线,通过再现实验,体验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逐步掌握声现象各个方面知识点。教材分析声现象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学习内容。在中考一般会有3分(一道选择题)或者4分(一道填空题)。本章内容重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的联系,重视用物理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2、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声现象相关实验,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营造和谐的讨论、交流环境,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仪器材料 大小不同的音叉 乒乓球 直尺 鼓 水盆 教学流程设计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用小锤敲击音叉,多媒体展示图片。思考:用小锤轻敲音叉,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乒乓球有什么作用?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拓展:还有那些实验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展示图片并做演示实验:将敲击的音叉放入水盆。(设计意图:通过再现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而然引出声音产生的条件,并进一步通过挖掘实验中潜在的知识,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2、 声音的传播展示图片:真空罩内的闹铃。思考:将空气抽出后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展示图片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展示图片说明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展示表格说明声速(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设计情景,逐步引导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形式以及声速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二、 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音调演示实验: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并注意观察它振动的快慢。思考: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交流:(1).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单位为赫兹(Hz).(2).在结构、形状材料相同的情况下, 发声体尺寸越大, 发声的频率越低, 音调越低.对于片状物体,面积越大,厚度越厚,发声的音调越低;对于细长物体,长度越长,直径越大,发声的音调越低;拓展:多媒体展示课件分析实际生活中有关音调的知识。2、 声音的特性响度演示实验:以大小不同的力用小锤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运动情况。思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交流: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响度还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与声音分散的范围有关,越分散,响度越小.3、 声音的特性音色思考:闻其声辨其人、辨别不同的乐器声音、辨别不同的动物声音(设计意图:声音的三特性是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实验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并充分挖掘实验中潜藏的知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对音调和响度有明确的区分,再利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声音的三特性)三、 声的利用1、 展示图片,学生思考,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 展示图片,学生思考,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设计意图: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声音的利用,并能够区分怎样利用声音,并加深对次声波和超声波的认识,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思考:什么是噪声?交流:物理中,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 噪声的等级,参考课本3、 思考:如何控制噪声交流: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拓展:下列做法是怎样控制噪声的?(设计意图:通过噪声的复习,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声音,并借此形成有关声音问题的知识结构)五、 练习巩固,将准备好练习,发给学生,让学生练习,时间20分钟。然后给出答案,学生自评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提问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练习题:1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振动B静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D一直向左运动2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音乐声是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3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4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 m,高7 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源:学科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5下列交通标志牌,表示防止噪音产生的是ABCD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出的音调会不同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7 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音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9下列事例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10一场大雪过后,大巴山银装素裹,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B乙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丙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能阻隔噪声12当我们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还没有到达头顶的正上方B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C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1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 m/s的声波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脆如银铃”是形容某人的音色好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5关于下图所示的声波波形图所表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16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17 “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 产生的。18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改变了。12如图所示,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19在中国科学技术馆2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下图所示为其中的一个。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小刚可以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这是因为小莉发出的声音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_,并使声音_于小刚所在区域。20一根足够长的装有水的自来水管,甲同学在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耳朵贴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_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 传来的。若把此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另一端的人能听到_次声音。21如甲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击音叉时,与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如乙图所示,小明敲击右侧音叉时,与左侧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也会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乙图实验,则 (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2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正前方峭壁0.45 km处鸣喇叭,经过2 .5 s后,司机听到回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