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乐府两首 导学案作者简介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作品选择富有表现力的镜头,具有较为完整的情节;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人物栩栩如生;形式自由多样,结构详略得当。语言朴素自然而带感情。代表作品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江南十五从军征等。识记知识必备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夙昔(s)(2)媚(mi)(3)烹(pn)二、词语解释(1)我欲与君相知相知:结为知己(2)长命无绝衰 命:使,令(3)江水为竭 竭:枯竭(4)夏雨雪 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5)乃敢与君绝 乃:副词,才(6)绵绵思远道 绵绵:绵延不绝(7)夙昔梦见之 夙昔:早晚,一说是昨夜(8)展转不可见 展转:同“辗转”,丈夫在各地漂泊(9)谁肯相为言 相: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我” 言:问讯,告诉讯息(10)遗我双鲤鱼 遗:赠送(11)书中竟何如 竟:究竟三、名句默写(1)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3)长跪读素书,书中意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探究文本研读上邪赏形象1上邪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提示:一个对爱情期待与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赏语言2上邪第二层读起来在语势上有什么感觉?提示:读起来感觉语气十分强烈,连贯而下,感情激越,势不可挡。赏内容3“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这五种自然现象在现实中会出现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提示:不会出现。这铮铮誓言以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为喻,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和永不变心。五种誓词皆难以出现,又使这爱情誓言极富浪漫情调。饮马长城窟行赏语言4饮马长城窟行第一层的几句在连接形式上有何特点?读来感觉如何?提示:前一句的结尾作为后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连,修辞上使用了顶针的手法。读起来上下相接,气势如虹,一气呵成。赏技巧5“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提示:这两句是起兴的句子,领起下文,奠定全诗的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既是对沿河青草的生动描述,又是以连绵不绝的青草起兴,抒发对离家远行的丈夫的思念之情。6“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提示:采用了比兴的手法。“枯桑”“海水”尚且知“风”、知“寒”,物犹如此,那么作为一个丈夫多年不在身边的女子,又是多么的孤凄呢?抒发了女子心中的痛苦与思念。赏内容7“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这两句诗有什么含意?请简析。提示:这两句是这首诗歌的开头两句。这两句以青青的芳草起兴,用双关手法,比喻离情,茂密的春草常常让人产生一种回归之感。一看“又是一年芳草绿”的景象,诗人自然想起漂泊在外的游子自己的丈夫。在这里青青的春草和绵绵的离愁融合为一,离愁如春草,绵绵无尽;春草即离愁,更远更生。这里诗人巧妙地借春草之盛,抒发悲凉之愁,不言情而离情自现,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领悟学海览胜上邪1直抒胸臆的写法诗中的女主人公采用独白的形式,用第一人称让人物直接向读者倾诉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显得热烈大胆,使读者读后心灵受到震撼。2语言朴素自然而带感情全诗只有35字,却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却又饱含着感情,写出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3浪漫主义的色彩上邪所设想的一连串不可能之事,都有“异想天开”之妙。饮马长城窟行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1)比兴:“青青河边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等诗句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的内容显得意蕴深厚,缠绵悱恻,意味隽永。(2)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这样写使邻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3)对比:“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4)借代:“遗我双鲤鱼”(“双鲤鱼”指代书信)。(5)比喻:“烹鲤鱼”(“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应用体验之旅(时间:40分钟满分:57分)一、基础巩固(1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a项, 命:使,令。答案:a2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a入门各自媚b呼儿烹鲤鱼c长跪读素书 d远道不可思解析:a项的“入门”、b项的“鲤鱼”、c项的“长跪”均为古今异义词。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上邪!我欲与君相知上言加餐饭谁肯相为言 上言加餐饭a相同,不同 b相同,也相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也不同解析:指“天”。指书信的前一部分。问讯,告诉讯息。说。答案:d4名句默写。(6分)(1)青青河边草,_。_,夙昔梦见之。(2)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_,_。(3)客从远方来,_。_,中有尺素书。答案:(1)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3)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二、阅读鉴赏(30分)(一)阅读青青河畔草,完成56题。(10分)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5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塑造深闺思妇的形象?(5分)答:_答案:这首诗巧妙地采用正反相形的手法来塑造深闺思妇的形象。诗的前半部分是一幅少妇赏春图。河畔草色“青青”、园中垂柳“郁郁”,而少妇的“盈盈”倩影宛如“皎皎”月光,出现在高楼上。诗的后半部分则点明:“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一边是生意盎然的春景,艳如春花的容颜;一边是空寂无人的闺房,望断云天的泪眼两相对衬,使读者深深地体会到,这位少妇独守空房,是以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的无奈消磨为代价的。谁不从这明丽色彩和空寂内心强烈对照中体味到深切的悲凉?6这首诗是如何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5分)答:_答案:这首诗抓住了“昔为倡家女”独特的心理来刻画她的内心世界。往昔的歌笑生涯使她更易感到春光的撩拨;而从良之后,本指望终身有靠,不意又落到独守空房的境地,内心倍感凄苦。对正常爱情的渴求促使她盛妆登楼、守望良人,而炽热的追求和深沉的幽怨,又使她发出了“空床难独守”的孤苦哀告。这样的情感和她的生活经历、心理是统一的。(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10分)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7“行行重行行”句运用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答:_答案:“行行重行行”句,用叠词来表现内容。叠词可以使节奏舒缓、绵长,“行行”,走个不停,而又“重行行”,愈走愈远,在空间距离的延展中,又穿越了时间长河,随着空间的延伸,时间也是弥久。在无情的时空中,思念随着延伸的路向着无垠延伸,思念随着弥久的时间向未来弥漫。8“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是怎样表达思妇的感情的?(5分)答:_答案:念君使人难过,又一年将要过去了,一则点明已有多个年月过去,而每个年月都浸透着凝重的思念;二则点明又一年即将过去,在未来的一年或许是又一年中,留给妇人的、伴随妇人的仍将是绵绵无尽的又一天、又一年。(三)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910题。(10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9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答:_答案: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意思对即可)抒写了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