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3.活化石(2课时).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3.活化石(2课时).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3.活化石(2课时).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3.活化石(2课时).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3.活化石(2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活化石教学设计编写者:谭振卫 单位:那坡县实验小学 教学分析: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已经灭绝了,像三叶虫、恐龙等。我们要想了解它们的生存情况,只能通过对它们的化石进行科学的研究。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厚厚的地层好比一本硕大无比的书,夹藏在不同地层里的化石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录着古生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地层的年龄,它是人类开启地球宫门的一把钥匙。因此,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人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如,本课所介绍的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成为人们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扇形的小叶子,长得很慢却有着营养丰富的果实,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这就是银杏树。肥胖的身体,粗壮的四肢,犹如戴着墨镜的黑眼圈,这就是大熊猫。尖而长的大嘴,核桃大的眼睛,体长可达四五米,体重可达半吨的水中动物,这就是中华鲟。学习本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4、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教法与学法:讲读法、 探究合作教学(具)准备:银杏头饰、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图片:三叶虫、恐龙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都已经灭绝了,像三叶虫、恐龙等。我们想了解它们的生存情况,只能通过对它们的化石进行科学的研究。 师板书:化石指导书写“化”字。 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交流) 2、师简介化石。 (1)课件出示: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葬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厚厚的地层好比一本硕大无比的书,夹藏在不同地层里的化石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录着古生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地层的年龄,它是人类开启地球宫门的一把钥匙。因此,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人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2)师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3课。课件出示课题:33活化石【设计意图】关于古生物的知识,相信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吸引力又有认知难度,教师搜集并提供相关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积极性,增强趣味性,为引导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打基础。 二、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整体感知: (1)学生分节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zhnru shx 课件出示:珍贵食肉熟悉 (2)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我知道了(博物馆里有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都是活化石;我们要保护活化石等等) (3)看来大家对活化石充满兴趣,那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重在落实“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一些易混淆的字词更应当在初读感知时加以强调。其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深入读课文,是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三、研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1)学习生字:博、植 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拼读)谁会写“植”字?(指名用手指比划书写) 我要提醒大家“植”字的“直”里面写三横,不能写两横。(2) 课件出示: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那么,你看过活的化石吗?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师:原来,通过化石能了解亿万年前的动物和植物。那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活化石呢!我们先到第二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1) 学习生字:珍、孙 这两个生字怎么读呢?(指名拼读)指导书写“孙”字?(指名用手指比划书写)用字理指导学生理解“孙”的字义。 (2)课文第二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哪种活化石呢? (3)指名交流,随机板书。(银杏树) 2、银杏树有什么特点呢?(出示银杏树的图片及文字) 课件出示: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1)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交流银杏树的特点,教师随机板书。 银杏树:古生物、白果树、几亿年前的树种、叶子像小扇子、长得很慢(公孙树) 3、教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师引读:银杏树又叫什么?(生回答: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所以十分珍贵。 课件出示: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2)指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原来银杏树的叶子像小扇子) 课件出示: 谁会填: 一(片片)叶子一()扇子一()裤子 一()糖一()树一()书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数量词?(一串串、一只只、一件件) (3)男、女生读。 (4)为什么银杏树又叫公孙树呢?(小组读)课件出示: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5)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 银杏树是活化石,课文中还介绍哪种是活化石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第三自然段吧!(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学习生字:悉、灭、绝、代、肉指名拼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指导书写“灭”和“代”字, 如:“火”上一横是“灭”字。“化”字右边笔顺撇,竖弯钩。“代”字右边笔顺横,斜钩,点。用字理指导学生理解“灭”的字义。 (2)课文第三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哪种活化石呢? (3)指名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大熊猫)2、大熊猫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出示多张大熊猫的图片后出示本段文字)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和它在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我们都知道大熊猫爱吃竹子,你能想到吗,它的祖先却以食肉为生。 (1)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交流大熊猫的特点,教师随机板书。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它的祖先是食肉动物。 3、同桌合作读第三自然段。 (1)同桌合作交流。 (2)教师指导朗读长句。 课件出示:和它在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 (3)师范读,指名读。 (4)开火车分句读。 4、现在你能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为大家介绍一下活化石吗?(师指着板书复习) (1)学生准备。 (2)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深入研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在朗读指导时,抓住关键词、句,能起到辅助阅读,掌握学习方法的作用,为借助信息介绍活化石打下基础。 四、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银杏树、大熊猫都是活化石,它们可以帮助现代的人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学习其他的活化石。 五、作业布置 1、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化植孙代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板书: 33活化石 银杏树:古生物、白果树、几亿年前的树种、叶子像小扇子、长得很慢(公孙树) 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它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词语。(指名、开火车)媒体出示:博物馆植物化石珍贵公孙树一代一代灭绝食肉 2、根据以上的词语说说你了解的关于活化石的信息。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复习板书。 3、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银杏树、大熊猫都是活化石,那还有哪些是活化石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了解。 【设计意图】在复习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巧妙地将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的内容进行了梳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从而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你了解到哪种活化石?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板书:中华鲟) 课件出示: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3)学习生字:鲟、历、史读准字音(指名拼读)认清字形,如:“鲟”字是形声字,左边的“鱼”表意,右边的“寻”表音。正确书写“历”和“史”字(指名书空,纠正错误) (4)齐读句子。(板书: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2、那中华鲟还有什么特点呢?请和同桌一起再到第四自然段里去找一找。 (1)同桌讨论交流。(师随机板书:大、重、怪、少) (2)课件出示:中华鲟生活在江河里,最大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由于以前缺乏保护,目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鱼种了。 (3)学习生字:克、核、缺、乏、稀读准字音(指名拼读、齐读、开火车读)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克”字(指名书空,纠正错误) 课件出示: 选词填空。稀有稀少 由于缺乏保护,华南虎已成为()动物了。 沙漠里,气候条件很差,动植物非常()。 (4)把这些生字宝宝放进句子,你还会读吗?(指名读,齐读) 3、现在你还记得中华鲟这种古生物有哪些特点了吗?(复习板书) (1)指名交流。 (2)师生合作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引读:中华鲟也是一种(),它有()。中华鲟生活中(),最大的可以长到(). 4、拓展阅读。 过渡: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关于古生物的资料,请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课件出示: 中华鲟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就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成熟期约为912年。寿命很长,可活一二百年。2000年10月20日在长江捕获了一头已死亡的中华鲟,后经上海自然博物馆制成标本,保存在中华鲟东方养殖研究基地。 大熊猫的体形非常适应森林环境。虽然大熊猫笨重的体态和“内八字”的脚步使它显得笨手笨脚,但实际上它却出奇的灵活。强壮的前腿和厚实有力的肩膀使它们爬起树来身手矫健,遇到敌人时也能化险为夷。野生大熊猫的寿命约为20年。 世界上适合大熊猫生存的栖息地很少,所以,仅在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才能找到大熊猫。 (2)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新的信息?(同桌讨论) (3)学生交流。(中华鲟和大熊猫都是需要我们保护的珍稀动物)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谁愿意读读第五自然段?(指名) 2、你们发现了什么吗?“活化石”为什么要加引号?(是因为科学家通过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能了解亿万年前的动植物,就像化石一样,所以是被当做“活化石”的,因此要加引号。) 3、那面对这些活化石,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吗? (1)让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关键词依次说一句心理话。 (2)课件出示:1珍贵2稀有3保护4缺乏 (3)学生交流: 1、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真是珍贵呀! 2、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稀有的古生物。 3、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4、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如果缺乏保护,它们就会像恐龙一样灭绝。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来好好保护它们吧! 【设计意图】研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理解本文出现的重点生字词的意思,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本文所要传达的信息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增强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活化石?(课件出示:蟑螂、扬子鳄、大鲵、珙桐的图片) 五、总结全文。1、分节朗读全文。2、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看着板书交流) 3、小结:小朋友们,虽然有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已经灭绝了,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例如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