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型8 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思维建模1自然原因分析角度答题模板气候降水较少或不丰沛,蒸发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2.人为原因分析角度答题模板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示例】 (1)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夏季风弱,雨季未到;春耕需水量大,冬小麦返青用水量大。(2)东北地区没有形成春旱的原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3)广东冬旱的形成原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等等。典题示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原引黄济青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山东“t”字形调水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材料二图81为引黄调水工程示意图。图81胶东地区一直是我国缺水的地区,特别是春季尤为明显。请简要分析该地区春季缺水的原因。解题分析缺水的原因主要从水资源储量少、降水少、蒸发量大、用水量大、浪费和污染严重等方面分析答题要领必须体现“降水少”“蒸发加强”“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和“不合理的用水”等答案 春季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春季气温回暖,蒸发加强,导致空气和土壤缺水;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大;不合理的用水,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规范演练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过去十年间遭遇大旱,不少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墨累河也不例外。图82材料二图83为水循环示意图。图83(1)据材料一分析,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墨累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2)墨累河河水日渐枯竭的根本原因与材料二图中的_(填序号)环节有关。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_。(3)据材料一图分析墨累河的补给水源中缺少_补给,为什么?(4)材料二图中水循环各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_(填序号),人类的哪些活动会使环节减少?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84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图84(1)分别说明辽河水系“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3读图85,完成下列问题。图85(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多水带也时常有水资源紧张的困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带,原因是什么?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表示意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区域水资源占全国的比重(%)人口占全国的比重(%)耕地占全国的比重(%)外流区长江及其以南地区80.453.535.2长江以北地区14.744.559.2内流区4.925.6材料二图86为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地表水耗损量变化图。图86材料三下表示意黄河流域的用水量结构。用水项目比重农业灌溉91%工业及城镇生活7%农业人畜用水1%其他用水1%(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外流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长江及其以南地区_,长江以北地区_,这反映了自然资源空间分布_的特点。(2)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是_。为缓解水资源短缺,该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根据材料二分析,19561996年黄河上游地表水耗损量总体变化趋势是_,19661996年_河段地表水耗损量变化最显著。(4)分析材料三可知,降低黄河流域地表水耗损量的最有效途径是_。类型8某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类1(1)从大分水岭东坡调水到西坡。(2)海陆间循环(3)冰雪融水澳大利亚纬度低,且无高山。(4)破坏植被、城市化等。解析 第(1)题,墨累河位于大分水岭西侧,为东南信风背风坡,而大分水岭东侧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故可采取东水西调措施解决墨累河水资源紧张问题。第(2)题,墨累河河水日渐枯竭是由于大旱天气,从根本上说,应是海洋水汽输送不够。读图可知环节应为水汽输送,图示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第(3)题,澳大利亚由于纬度低,且没有高山,故没有积雪、冰川,所以墨累河缺少冰雪融水补给。第(4)题,水循环各环节中,最易受人类影响的是地表径流。环节是地下径流,破坏植被、城市化带来的地面硬化等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2(1)“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西沙”:干流西侧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2)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3(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3)水污染严重。(4)过渡该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4(1)水资源多,耕地少水资源少,耕地多不均衡(2)外流区长江以北部分(华北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