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辅导讲义 第24讲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下)新人教版选修5(1).doc_第1页
北京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辅导讲义 第24讲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下)新人教版选修5(1).doc_第2页
北京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辅导讲义 第24讲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下)新人教版选修5(1).doc_第3页
北京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辅导讲义 第24讲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下)新人教版选修5(1).doc_第4页
北京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辅导讲义 第24讲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下)新人教版选修5(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讲 选修5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下)重难点易错点解析一、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一)我国为什么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题一:读下面两幅图示,分析回答(12分)(1)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_的特点。(2)下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_。(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4)分析地区多自然灾害的原因。 (5)列举我国加强防灾减灾所采取的工程措施。 (二)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的区域分异及原因题二: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219松辽平原169357环渤海平原415799黄淮平原8461407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2151题三:读图,回答:关于b、c两点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地区地质灾害频发,c地区常受台风侵袭bb地区为板块生长边界,c地区为板块消亡边界cb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c地区石油资源丰富db地区交通以水运为主,c地区交通以海运为主题四: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自然灾害的类型是( ) a洪涝、地震、干旱、风暴潮、地震 b风暴潮、干旱、地震、洪涝、台风c地震、滑坡、洪涝、台风、干旱 d干旱、洪涝、风暴潮、地震、滑坡题五:读我国部分自然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试题。1图例m、n代表的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台风和地震 b寒潮和火山 c泥石流和地震 d滑坡和洪涝2预防m灾害发生的措施主要是( )a跨流域调水 b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 d开山取石二、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一)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题六: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5分)(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8分)题七:读“中国特大、较大型岩崩、滑坡、泥石流分布直方图(中国地质灾害,1993)”,完成12题。1.云、贵、川灾害点数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最多,且多暴雨 b都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植被稀少c人口密度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d位于板块边界,地质活动强烈,山地陡峭2.西藏灾害点数较低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程度低,成灾概率小 b高原地形平坦,地壳稳定c降水少,岩崩、滑坡、泥石流发生概率小 d冰雪覆盖,不易发生岩崩、滑坡、泥石流现象题八:下图为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有关信息图,据此答题。2008年1月中下旬,甲乙两省区均遭受雪灾。乙省区较甲省区损失更大,其主要原因是( )面积和资产密度更大 人口密度更大 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缺少对雪灾的应急预案 防御雪灾的工程性措施差,灾后恢复慢a. b. c. d.(二)人类抗灾措施题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月以来,我国甘肃舟曲、四川绵竹和汶川、云南贡山等地相继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而连续的暴雨给救灾又带来困难。(1) 上述三个泥石流发生地,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 试分析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原因。(3) 应对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被泥石流损害的舟曲县城题十: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据此做12题。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自然灾害的种类 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储备基地的位置a b c d题十一: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调整产业结构 人口外迁 房屋加固 组建志愿者队伍 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 b c d三、应对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方法或应急措施题十二: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c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d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题十三: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题十四:地震发生时的避震措施错误的是( ) a在学校时可以躲避在课桌旁、讲台旁或者墙角处b在街上时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到开阔地躲避c在商店时躲在结实的柱子旁,屈身蹲下用手护头d在住宅楼上时迅速乘电梯或走楼梯,向底层转移四、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顸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题十五: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 ) 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题十六: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题十七:2010年长江流域的降水量较1954年偏少,但洪水水位和最大洪峰流量高于195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灾情严重。能够实时反映洪水淹没范围的技术手段是( ) agis brs cgsm dgps题十八: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随后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核污染物质被排入海洋。读下图,回答12题。1.地震发生后,esri公司发布了专题地图,公众可通过互联网或智能手机查阅与本次地震及核电站泄露的相关内容。esri公司提供的此项服务主要基于( )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数字地球2.一旦发生灾难,相关部门在确定灾害位置后,将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组织救援。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 遥感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电子地图a b c d课后拓展练习题一:读下图(2010年4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试题。1有关甲乙两区域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气象灾害复杂 b甲区域气象灾害可能由强冷空气造成的c乙区域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小 d乙区域反映了气象灾害的相关联性2甲区域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a影响冬小麦返青 b缩短作物的生长期 c影响玉米的播种 d交通不便题二: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如下表,分析后回答1-3题。 亚洲欧洲 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主要灾害种类干旱、 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 台风、龙卷风酸雨、雪灾干旱、 洪水、沙漠化、蝗灾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 酸雨干旱、 洪水、水土流失干旱、盐碱化生、物灾害1世界影响范围最广的农业灾害是( )a.水土流失 b. 洪涝 c.干旱 d.沙漠化2欧洲和北美洲出现同样的农业灾害,可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a都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 b工业化程度高c森林覆盖率低 d纬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3欧洲农业灾害明显较少且少有干旱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湿且稳定 b地广人稀,务农者少c北部高山阻挡冷气团入侵 d用先进科技改造环境题三:读“全球台风(飓风)频次分布(黑色区域)图”。完成下题。世界上台风(飓风)出现最频繁的地区位于( ) a太平洋东部b太平洋西部c大西洋西部d印度洋北部题四:新华网华盛顿2011年月27日电:飓风“艾琳”登陆美国。首都华盛顿、金融中心纽约等都处于飓风可能经过的区域。“艾琳”形成的海域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 题五:下图为“海河流域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海河流域形成春旱的原因。海河水系支流众多,呈扇形分布;干流短小,骨干河系均单独入海。各河上游山高坡陡、源短流急,进入平原骤然变缓,且河道上宽下窄,行洪能力上大下小,极易成灾。(2)具体说明海河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至少四项)2009年11月11日,该地区普降大雪,使河北部分区域积雪厚度达55厘米。大雪的侵袭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区的气温骤降10以上。(3)简述此次雪灾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第24讲 选修5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下)重难点易错点解析题一:(1)干旱 突发 (2)地震(3)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繁;国土广大,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多发;海岸线漫长,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4)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5)兴建长江三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工程;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题二: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题三:a 题四:c 题五:1.c 2.b 题六:(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 (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 题七:1. d 2. a 题八:d 题九:(1)都位于横断山区(位于我国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形陡峭。 (2)位于地质活动带上,岩体破碎脆弱(多裂隙);山体陡峭;多暴雨;植被少。(3)加强对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政策法规体系;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答对其中三点即给6分)题十:1d 2c 题十一:1. b 2. d 题十二:d 题十三:d 题十四:d 题十五:a 题十六:b 题十七:b 题十八:1. c 2. a 课后拓展练习题一:1. b 2. c解析:1.甲区域农业气象灾害主要为冷害,其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即作物在生长季节内,因温度降到生育所能忍受的低限以下而受害。故b正确;乙区域气象灾害主要是冷害和干旱,两者对农业影响大,但成因上没有关联性。2.4月东北已进入春季,爆发冷害对玉米的播种影响大。题二:1. c 2. b 3.a解析:1.读表可知,干旱出现的频率最高,故选c。2.欧洲和北美洲出现同样的农业灾害为酸雨,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故选b。3.欧洲大部分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的中纬度地区,受西风影响,形成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a。题三:b 解析:读图可知,世界上台风(飓风)出现最频繁的地区大致位于北半球100e180e之间,即太平洋西部,故选b。题四:d 解析:飓风指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地区将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其意义和台风类似,只是产生地点不同。美国华盛顿、纽约位于大西洋西岸,故“艾琳”形成海域可能在北大西洋,故选d。题五:(1)锋面雨带尚未到达;(1分)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1分)春季农业需水量大。(1分)(2)修建水库;加固堤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