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9 (2).doc_第1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9 (2).doc_第2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9 (2).doc_第3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9 (2).doc_第4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9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高考模拟卷 语文卷考生须知: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2、 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原创 )a、角色/矫枉过正 沏茶/休戚相关 创伤/悲怆欲绝b、枯燥/怙恶不悛 儒教/相濡以沫 惆怅/风流倜傥c、否决/否极泰来 拾掇/拾级而上 扛枪/力能扛鼎d、间距/间不容发 数字/数见不鲜 下载/千载难逢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原创)a浙江屡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干扰。统计显示,去年我省共遭遇美欧等国和地区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调查案件90起,占全国案件的七成以上。b2014年8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启动机构改革方案,据有关人士透露,深圳此次机构改革力度大,精减机构多,涉及面广,旨在为全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路。c度过了4个月“政策平淡期”的成品油市场,在国际油价重上81美元的推动下,调涨之意已难按捺,国内各地成品油批发价近期大幅上涨,另售价的优惠幅度也大幅收窄,甚至取消。d灯光亮起,九曲溪畔的山水披上了梦幻般的彩妆,舞台上走来茶馆老板和伙计,带领观众开启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15块巨型银幕所演绎得故事让人目不暇接。3下面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b中国文化,在“亚洲价值”的架构里,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一个群体文化,而西方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个人文化。c金沙遗志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d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做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原创)a2015年3月16日,在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上,当记者提到缅方否认其军机炸弹造成了中方人员伤亡。我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称,缅甸军机炸弹造成中方人员伤亡的事实是清楚的。b为了病人看病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推出了周六专家门诊和手术日制度。在此前后,邵逸夫医院、 杭州市第一、第三人民医院等也纷纷推出周末门诊,受到了患者好评。 c针对胡斌是“替身”的传言,西湖区法院虽然向新闻媒体澄清了“被告人胡斌身份确认无疑”,但是众多网民仍留言表示,希望公安机关也能出面“澄清”。d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4年3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技术攻关,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技术研究中心,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5.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要求字数不超过30个字。3分 (原创) 交通“最后一公里”的不畅,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各地的难题。只有“神经末梢”打通了,城市交通整个经络才能畅通起来。江陵路地铁站“微公交”租赁站的启用,是杭城制堵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在国外一些大城市,“停车换乘”的出行方式很受欢迎。小汽车和公共交通的无缝转换,既方便了出行者,又缓解了道路拥堵。杭州的“微公交”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之前有媒体报道,有19 的受调查市民在“微公交” 网络完善的情况下,会放弃购车计划;60 的受访者表示,在“微公交”网络完善的情况下,会放弃购买第二辆车的计划。 6、根据要求,展开合理想象,把下面的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景物描写。要求运用2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60字。 (4分) (原创) 细雨 嫩柳 笛声 7、2月23日,贵阳一女司机(中华女)开一中华骏捷走入逆行道,被警察拦下车接受处罚,这时有名年轻女记者紧随过来采访,开口就问:“你认为你的行为,会不会给贵阳市民丢脸?”,话音未落,“中华女”就狠甩了记者几个巴掌。事后,网民讨论热烈,众说纷纭。据统计,有24的人支持年轻的女记者,而76的人则力挺中华女。对于女记者和中华女的行为,你有何看法?请加以评论。5分 (原创)二、现代文阅读(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 (改编 2012年慈溪市高三5月模拟卷)风干的名著有关名著的改编缩写问题,多年以来聚讼纷纭,议论不断。但不管不同的声音有多少,各种各样的改编本依然源源不断,流行坊间。这些改编缩写本,其数量之多,简直有把天下名著一网打尽之势,纷纷冠之以“中国古典名著普及本”“外国名著学生读本”,还有什么“袖珍本”“卡通本”“速读手册”等,名目繁多,如乱花撩眼。 我认为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是不能改编缩写的,至于用戏剧,影视等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则另当别论。单从文学这种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说来,改编缩写之举便有违常理。文学作品是一个生气贯注的有机整体,是各组成要素之间撕掳不开的、血肉关联的组合。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一经成形,便由不得别人来改动了。压缩了篇幅,减少了字数,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异和退化,或干脆就是仅仅与原作名字相同的另一部东西。 著名学者陆建德指出:“文学名著必须维持原貌,正如阿凡提的汤,必须原汁原味,我们爱读红楼梦,因为那是曹雪芹的文字”,“一部伟大的作品,多潜在的魅力,人物头上小小的饰物或下意识的细微举动都暗含了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文学名著才发散出千古如斯的永恒魅力,给人以经久的艺术享受。改写者往往遗神取貌地抽取所谓“故事”,而对那些看似无关宏旨其实又充满意味的细节,都看成可有可无的无谓枝蔓,难逃朱笔的杀伐。有完整情节的作品尚不能改动,更遑论那些异乎传统路子的作品。别的不说,就如汪曾祺和阿城吧,他们在作品里营造的那种境界,流淌着的那种诗性语言,依样画瓢都学不像,更不要说什么改写了。 我想起了有阵子对京剧的改造。据说,为了让这个传统艺术能叫年青人接受,便去掉京胡月琴的悠悠京韵,代之以“嘭嘭嚓嚓”的动感摇滚。这种被改造后非驴非马的东西,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倒是和时下名著的遭遇惊人相似。原本沉甸甸的东西变得轻飘飘,醇美的诗情变得淡乎寡味,丰饶的意蕴变得肤浅稀薄,形象苍白,语言温吞,乏善可陈。这类东西不可能引起读者进一步阅读原著的欲望,而恰恰相反,会严重地败坏读者原本不错的胃口。在他们看来,这些所谓名著,还不如小时候老爷爷讲的故事那般亲切有味。 在速食快餐速配一次性等快捷型消费成为时尚的今天,名著改写之大行其道不是偶然的。这种短平快的东西,无论对阅读上只想浅尝辄止装点门面的成人,还是考试应急的学生,无疑适销对路。但提高素质实在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特别是在文学艺术方面,更需要长期的浸润和熏染,这是一种作用于灵魂的过程,急于求成不得。那些风干的名著,那些被榨干了艺术汁液的纸页,能给读者留些什么呢?8下列有关“名著改写”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由于没有多少不同的声音,所以名著的改编本源源不断,流行坊间。b改写者只是抽取名著中的“故事”,而忽略了那些充满意味的细节。c有完整情节的作品不能改动,那些异乎传统路子的作品则更不可以。d在改写者看来,那些所谓的名著不如老爷爷讲的故事那般亲切有味。9下列不属于“文学名著是不能改编缩写”的理由的一项是( )a文学名著是特殊的精神产业,改编后导致聚讼纷纭,议论不断b文学名著是一个有机整体和组合,改编后质就会产生变异和退化。c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改编后就失去了原汁原味,不能维持原貌。d文学作品意蕴丰饶,改编后引不起阅读欲望,倒了读者胃口。10用文中的观点,简要指出归有光项脊轩志片段的“潜在魅力”。(3分)“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二)阅读下面的文章鹰志,完成1115题。(22分) (原创)军犬黑子 吴若增那一年,我认识了一位军犬训导员。我问他:最聪明的狗能到什么程度?他说:除了不会说话,跟人没有差别。他的回答令我一怔,随后我说:你准是掺杂了许多感情色彩吧?不!他说。他给我讲述了几个关于狗的故事,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有几个,我已淡忘了,唯其中的一个,至今记得鲜明。曾经在他们的那个营地,有一条名叫“黑子”的狗极其聪明。有一天,他们几个训导员决定用一个特殊的办法,来测一测黑子的反应能力。他们找来了十几个人,站成一排,让其中的一位去营房“偷”了一件东西藏起来,再站到队伍中去。然后训导员牵来了黑子,让它找出丢失的东西。黑子很快就把东西从隐秘处叼了出来。训导员很高兴,用手拍了拍黑子的脖颈以示奖;然后,他指了指那些人,让黑子把小偷找出来。黑子过去了,嗅嗅这个,嗅嗅那个,没费多少劲就咬住“小偷”的裤腿,把他拉出了队伍。应该说,黑子把任务完成得极其圆满,训导员却对黑子使劲儿摇了摇头,说:不!不是他!再去找!黑子大为诧异,眼睛里闪着迷惑,因为它确信自己没有找错人,可对训导员又充满了一贯的绝对信赖。这,这是怎么回事呢?它想。不是他!再去找!训导员坚持。黑子相信了训导员,又回去找但它经过了再三地谨慎辨别和辨认,还是把那个人拉了出来。不!不对!训导员再次摇头:再去找! 黑子愈发迷惑了,只好又走了回去。这次,黑子用了很长的时间去嗅辨。最后,它站在那个“小偷”的腿边转过头来,望着训导员,意思是我觉得就是他不!不是他!绝对不是他!训导员又吼,而且表情严肃起来了。黑子的自信被击垮了,它相信训导员当然要超过了相信自己。它终于放弃了那个小偷,转而去找别人。可别人都不对呀?就在他们中间!马上找出来!训导员大吼。黑子沮丧极了,在每一个人的脚边都停一会儿,看看这个人像不像小偷,又扭过头去看看训导员的眼色,试图从中寻到一点点什么迹象或什么表示最后,当它捕捉到了训导员的眼色在一刹那间的微小变化时,它把身边的那个人拉了出来。当然,这是错的。训导员和队伍里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把黑子笑糊涂了。训导员把小偷叫出来,告诉黑子:你本来找对了,可你错就错在没有坚持一刹那间,令训导员和全体在场人们莫名意外兼惊恐又莫名悔恨的是,他们看到当黑子明白了这是一场骗局之后,它极度痛苦地嗷地叫了一声,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然后,它重重地垂下了头,一步一步地走了开去黑子!黑子!你上哪儿去?训导员害怕了,追上去问。黑子不理他,自顾自地往营外走。黑子!黑子!对不起!训导员哭了。黑子无动于衷,看也不看他一眼。黑子!别生气!我这是跟你闹着玩儿呢!训导员扑上去,紧紧地搂住了黑子,热泪滂沱。黑子挣脱了训导员的搂抱,一步一步地走到了营外的一座山岗下,找了个背风的地方趴下了。此后好几天,黑子不吃不喝,精神委顿,任训导员怎么哄,也始终不肯原谅他。 人们这才发现哪怕是只狗,也是要有尊严的! 或者反过来说它们比人更要尊严!后来呢,后来是黑子不再信赖它的训导员,甚至不再信赖所有的人。同时,它的性情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再目光如电,不再奔如疾风,不再虎视眈眈、威风凛凛训导员没办法,只好忍痛安排它退役。啊,黑子呀! (摘自读者)11黑子在训导员的误导下多次寻找“小偷”,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黑子在寻找过程中以及真相大白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4分 (原创) 12、纵观全文,请分析训导员为什么一直否认黑子的寻找是正确的,而让黑子一直寻找那位“小偷” 4分 (原创)13、“令训导员和全体在场人们莫名意外兼惊恐又莫名悔恨的是,他们看到当黑子明白了这是一场骗局之后,它极度痛苦地嗷地叫了一声,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请简要说说他们“莫名意外兼惊恐又莫名悔恨”的原因。 (4分) (原创)14、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训导员这一人物形象。(5分) ( 原创) 15军犬训导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狗的故事,有几个我已经淡忘,为什么唯有“黑子的故事”,我至今记得鲜明?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感悟?(5分) (原创)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原创) 灵壁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龟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原创)a. 余自彭城移守吴兴 自:从b. 与其先人通判府君 先人:指父亲c. 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 厌:满足d.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 乐:喜欢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原创)a. 乔木蓊然以深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 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 轩凡四遭火c. 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d. 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师不必贤于弟子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原创)a. 我离开京师向东行,走了八百里,才到达灵璧。张氏园亭位于汴水北面,园亭外面是茂密的长竹,粗大荫郁的乔木;园中有池塘假山,蒲草芦苇莲花等美景,还有建筑精巧的高堂大厦。b. 我从徐州改任湖州知府,从应天府乘船,三天后到达张氏园亭。张氏园亭的美景令我记忆深刻,我情不自禁写下此文以作纪念。(我情不自禁写下此文以作纪念错,是张硕请我写一篇文章为记) c. 张家世代都有显达的人,从他父辈那一代,开始在灵壁县定居,建造了这个园子,并修建了亭台奉养双亲。后来不断地增修扩建,到现在五十多年了。园子里的树木都已长成参天大树。d. 张氏先人,把建筑居室种植园林的地址选择在汴水、泗水之间,可见其为子孙后代考虑得长远而周到,因为此地是舟船车马官员来往的要地,十分繁华热闹。19. 用“/”给下列文言文材料断句。(3分) (原创)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20.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原创) 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 3分 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6分) 夕阳楼 唐 李商隐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作者题下自注说:“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者。”荥阳即河南郑州。是:指夕阳楼。所知:所熟悉的人,指萧侍郎。夕阳楼就是萧侍郎在郑州任上所建,当时,李商隐受萧的器重与厚遇,所以题注称萧为所知。后萧被远逐,诗人登夕阳楼,触景伤情,写下这首深婉小诗。21、一、二两句,按实际生活次序,应是先登城上楼,后触景生愁。诗人这样调序,有什么好处?3分 (原创)22、诗歌三、四两句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3分 (原创)(三)、阅读下面选段,完成文后试题。5分) (原创)23、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儒家学者认为,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1)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点 2分(2) 你觉得现实生活中更需要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 2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原创)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王勃滕王阁序)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明月不谙离别苦, , ,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今年欢笑复明年, 。 ,暮去朝来颜色故。 (白居易琵琶行)四、作文(60分)上帝召开一个会议,了解自从赐给了动物的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上飞翔,在这个高度里,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而生活无忧。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没派过用场,它背负在身上,已成了沉重负担。 上帝忽然发现现场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是我的灵魂却可以飞翔,它带着我飞翔到任何不能到的地方。 上帝听了后,感喟不已。请在上述对话中,选取一种说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议论。注意: 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字数不少于800字 5. 不得抄袭、套作2015年高考模拟试卷语 文 答 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题号123489161718答案5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要求字数不超过30个字。 3分 6. 根据要求,展开合理想象,把下面的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景物描写。要求运用2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60字。 (4分) 7 看了该报道,对于女记者和中华女的行为,你有何看法?请加以评论。5分 10.(3分) 11.(4分) 12.(4分) 13(4分) 14(5分) 15.(5分) 19. 用“/”给下列文言文材料断句。(3分) 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20.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3分 3分 21、(3分) 22.(3分) 23.(1) 2分(2) 3分2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6分) ( ) ( ) ( ) 25作文(60分)1002003004006007008009002015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答案:c 解析:a ju/jio q chung/chung b k/h r chu/t c fu/p sh/sh kng/gng d jin sh/sho za/za 2. 答案:a解析:b精减-精简 c 另售-零售 d 彩妆彩装3c(a项,宛然在目:仿佛在眼前,并非尽收眼底,与句意不符。b项,心有灵犀一点通:常用于形容人之间心灵相通,比如说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这里使用对象出错。c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d项,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不合语境。)4 答案:a b动词残缺,“为了病人看病难”应改为“为了缓解病人看病难”c关联词位置不当,关联词“虽然”应放在“西湖区法院”前面。d语序不当,应改为“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5. 3分 新生事物微公交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成为杭城治堵的有益尝试。6、(4分) 冬天走了,春天正迈着轻快的脚步向我们走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牛毛般的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惹得半黄不黄的嫩柳在雨中狂欢,使劲地伸展着她的腰肢。远处传来的笛声 ,悠扬而缠绵, 洒落在寂静的街上。7、5分 答:我以为两人的做法都有欠妥当。从法理来说,“中华女”的做法,涉嫌违法治安处罚法,不管怎么说,打人总是不对得。虽然公民有拒绝采访的权力,但不能使用暴力来拒绝。但是,该女记者的言辞做事不符合做人的“情”,当中华女逆行被拦后,本已经心情郁闷,女记者却来添乱,聒噪不休,还上纲上线:“丢了本市市民的脸!”。事情中的双方都有错,当然错误有大小。记者挑逗性的报道方式,是不符合记者守则的,而“中华女”则太强悍了,竟然能将当时羞愧、郁闷的情绪成功转化为现实的动能,转接到记者身上。这件事情,我的看法是,记者要道歉,因为说话具有挑逗性,不客观。“中华女”要拘留,不过不用上纲上线,继续批斗。(只片面答赞同某某,而言之有理,最高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 c(a“没有多少不同的声音”不对,由原文“聚讼纷纭,议论不断”“但不管不同的声音有多少”可见,不同的声音还是很多的;b“只是”绝对化,原文为“往往”;d“改写者”不对,这里的“他们”应该是“读者”。)9. a(陈述不能改编缩写,而不是理由,且前后分句也构不成逻辑关系。)10. 撷取了充满意味的细节,流淌着诗性的语言,营造了清幽的境界(或:散发出千古如斯的魅力)。(3分,“细节”“诗性”“境界”各1分)11 4分 第一次因为训导员的否定而诧异谨慎辨认后因为训导员再次否定而迷惑很长时间辨认后因为训导员的严厉呵斥而丧失自信明白是一场骗局后而极度地痛苦 12、 (4分) 训导员多次否认其实是对黑子的多次训练,想要以此证明黑子出色的反应能力;是因为训导员不能真正了解黑子,不懂得“狗,也是要尊严的,或者比人更要尊严”这个道理。13、 (4分) 意外是因为不懂得黑子的情感,没想道黑子被信赖的人欺骗会如此痛苦,惊恐、悔恨是因为看到黑子如此痛苦明白自己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黑子的自尊心14、(5分) 业务拔尖、与狗感情深厚。所训导的黑子反应能力十分敏锐,能准确、快速地找到目标;与训导员感情深厚,充满信赖。 善良、知错就改。发现黑子痛苦、流泪后认识到自己伤害了黑子的感情,能及时向黑子道歉,并为之后悔不已。 并不真正了解狗的感情。 训导员喜爱狗,也能善待狗,但并不真正了解狗,多次的误导无意识地伤害了黑子,也毁了黑子的军犬生涯。 (答出一点给2分;二点给4分,三点给满分)15(5分) 训导员多次否认黑子的寻找,是因为他不懂得黑子的感情,伤害了黑子的尊严;黑子最终不肯原谅训导员,是因为多次的被欺骗,尊严被践踏,已经不再信赖训导员。2分 任何一个生命都是有尊严的,人与动物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我们都要给予对方尊重,用 一颗真心、诚心去对待 尊重对方是获得他人信赖的前提,如果没有尊重,信赖也将不复存在。 3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6. c. 厌:讨厌17. d 都是一定的意思。其中 a -的样子;这样 b凡是;总共 c把;因为 18 b “我情不自禁写下此文以作纪念”错,是张硕请我写一篇文章为记19.文言断句 3分 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 (评分标准:对2处得一分,对4处得2分,对6处得3分)20.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然而读书人很难做到合乎古人所说的君臣节义。居于乡野的人安于现状不愿外出做官,外出做官的人为利益所牵而不愿退出。3分凡是园中的各种景物,没有一样不令人赏心悦目,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花了许多力气和时间。3分21、3分 这样调序,一方面是为了要突出诗人登高望远的无边愁绪1分,令一方面也是为了使登城上楼的叙述带上浓郁的抒情意味,显出曲折顿挫之致1分。从“上尽”“更上”这种强调的语气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一种不堪承受登高望远所带来的心理重压的情绪1分。22、3分 用了双关的手法1分 诗歌中的孤鸿,表面是指孑然远去的孤雁,实际上是指被贬远去、形单影只的萧侍郎1分,抒发了对萧侍郎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前途命运的关切1分。或用了双关的手法1分 诗歌中的孤鸿,表面是指孑然远去的孤雁,实际上是指孑然无依、渺然无适的自己1分。“孤鸿”尚且有关切它的人,自己则连孤雁也不如,抒尽了诗人心中满腹的忧愁。1分 23、(5分)(1)2分 儒家崇尚积极入仕,主张忠君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