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高考语文自由复习步步高系列 专题05 诗歌鉴赏(含解析)核心考点再回顾查缺补漏考点考查方向诗歌鉴赏这一考点主要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都是主观题,题目一般都是两道,分值在10分左右,每个省市都必考。考题大致有概括诗意、分析意境、分析情感、概括形象、赏析手法、赏析语言、分析结构等类型。热点关注意象是诗歌的载体,情感是诗歌的中心,艺术手法是联系诗歌意象的情感的桥梁,一些相关知识要了然于胸。(一)意象、意境和人物形象意境的种类主要有雄壮阳刚类:雄奇阔大、旷达开朗、苍凉悲壮、深邃沉郁,内敛阴柔类:浓艳瑰丽、淡泊静谧、清新素雅、凄冷寒凉。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爱恨情长之分。(二)语言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词性改变的活用词经常是作者着意炼字所在。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表颜色的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却是相近的,就是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三)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考核的主要内容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和写景的技巧。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即事咏怀、咏史怀古几种。表现手法主要有虚实结合、用典、衬托或烘托、渲染、动静对比等。修辞在诗歌中常见的是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点: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明暗对比、以动衬静、以小见大、比兴手法的运用、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四)诗歌的情感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感有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人生志向: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人生感受:伤春悲秋之情,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世事多变、沧海桑田,告慰平生的喜悦。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应试技巧大放送胸有成竹(一)意象、意境类判断意象的象征意主要有套用法、联想法、谐音法三种方法:套用法就是把平时积累的意象的象征意识记住,考试时直接套用;联想法就是根据意象的特征联想其指代的品质,如梅因傲冬而开,故常取其不畏邪恶之意;竹因空心,故常取其谦虚,又因其直而有节,故常取其有气节意;谐音法通过读音的联系探究其指代意义,如“柳”因与“留”谐音,故常取其“不愿朋友离去,依依惜别之情”。诗歌意境类答题步骤:简要描述意象+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意境特征)的图景+情感。(二)炼字类结合全诗从炼意、炼境、炼手法和炼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一般“炼意”是必不可少的,其它三个方面适当考虑。炼字类题目答题步骤:本意+诗中意+手法效果(没有则省略)+表达情感。(三)艺术手法类艺术手法类题目,今年个别省市考核,但总体是淡化的趋势,即使考核一般也给出手法让学生结合诗歌分析。答题步骤:辨别手法+具体解释+表达效果。(四)诗歌的情感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看意象炼字找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看注释消除答卷的障碍。答题步骤:情感+解释。综合模拟大练兵保持手感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临江仙 晁补之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杨州。【注】青鸾:即青鸟,传说中的信使。1词的上片用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5分)【答案】草树、落花、风、帆、垂杨、舟(木兰舟)、春水、夕阳,描绘了一幅幽暗、寂静(寂寥),令人感到冷落(萧条、凄迷)、忧愁的画面。(评分标准:意象2分,5个以上2分,少于5个1分。概括画面2分,意思对就可以,分析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阔意象和分析意境的题目,注意意象尽量找全,意境概括最基本的要求是情感基调不能出现问题。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词的上片写道:“一段夕阳愁”,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愁绪包括哪些?(6分)【答案】伤春之愁。暮春时节,落花满地,勾起作者惜春、伤春之感。怀念亲人之愁。此中游子凝想当年分别的时候,佳人倚窗凝望,而现在无法托青鸟传信,令人惆怅。萍踪游子的羁旅之愁。上片明写木兰舟,暗写舟中游子,幽暗的景物烘托出忧愁、凝重。(评分标准:每点2分,概括对1分,分析1分。)【解析】试题分析:上片首句大笔勾勒。“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正是这位游子面对眼前实景而产生的真切感受。江中春水方生,行船流利,故曰“滑”;夕阳将下,游子未归,触景生情,故使人感到“愁”。半篙春水,一段愁情,亦有将愁比作春水之意。这里明写舟外景物,暗写舟中游子。整个上片,由背景引出人物,由远景写到近景,由写景过渡到写情。考点:鉴赏诗歌的情感。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少年行(唐)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注: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1本诗的前两句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诗的前两句重彩浓墨地渲染了戎装出征的英武勇敢的青年将士形象。“弓背霞明剑照霜”,侧重描绘将士们随身携带的武器,从雕弓利剑被擦拭琢磨得寒光闪耀的形象中,折射出将士们装备精良、同仇敌忾、求战心切的情状。“ 秋风走马出咸阳”,描写了将士们迎着秋风跨上战马奔驰出咸阳的情形,“走马”二字则入神地传出了爱国将士们勇往直前的豪壮气势,描写青年将士们的飒爽英姿。【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答题范围是前两句。首先要概括出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青年将士),然后再概括其特点(飒爽英姿、戎装出征),最后要结合诗句分析。考点:鉴赏诗歌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抒情方式。前两句写景,情景交融,是间接抒情;后两句直接展示了将士们的心声,不收复河湟一带失地,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表达了将士们收复失地的决心,克敌制胜的爱国激情,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和公而忘私的英雄主义精神,是直接抒情。【解析】考点:鉴赏诗歌的情感。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山居十首陈造一室市声外,生经良不孤。园花非独笑,风竹巧相娱。为客求鹅母,供家课橘奴。残年温饱尔,外此亦何须。1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颔联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与竹人格化,表现出花的妩媚,竹的风姿。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孤独的心境。【解析】试题分析:颔联是描写景物的诗句,因此解答此题,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描写的特点及营造的氛围,再由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笑”“相娱”将花与竹人格化,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的表现了花与竹的情态,结合整首诗歌大意来看,颔联以乐景衬哀情,将诗人孤独的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形象。(6分)【答案】从整首诗来分析,结合环境描写以及时代背景来分析,要分析出形象所表达的意义。【解析】试题分析: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先确定写法,这首诗歌采用了以景写人和以事写人相结合的手法,故侧重的是人的心情与遭遇,由第一题可知,诗人的心情是孤独的;由“残年”“温饱”“课橘奴”可体会出诗人孤独、困苦潦倒的情形。综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释】本词写于作者闲居带湖时期。1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的上片。(5分)【答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词的上片描写了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在灯前翻飞,屋外风雨交加,破裂的窗纸也在鸣响的景象,(2分)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分)表达了作者凄苦、孤寂、落寞的情怀。(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首词用文字构筑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若改用线条和色彩是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可见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所捕捉、表现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一件事物、一个景点,把它们拼接起来,居然连连接词都可以省略掉,形成了一幅难得的风情画。通过这幅画面,表现作者的凄苦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词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时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罢官闲居,(2分)壮志未酬的辛酸、愤懑之情跃然纸上。(2分)梦醒后却仍心系“万里江山”, 表达了词人虽身居破庵,却胸怀天下,不忘统一大业的崇高爱国情怀。(2分)【解析】试题分析:上片描绘环境,渲染气氛,下片作者抚今追昔,对自己的出生地北方沦陷感慨万千,表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可贵精神。考点:鉴赏诗歌的情感。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五、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绝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1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陆游诗歌中隐含的情感。(6分)【答案】前六句借“湖山胜处”“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下鹭”“鸣蛙”反衬环境之幽静(1分),表现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2分);尾联直抒胸臆(1分)叹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之情(2分)。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诗歌情感的题目,注意结合诗歌分析,什么情感,通过什么方式表达的,前面的分析只要合乎诗歌的内容即可给分,情感4分,分析2分。考点:鉴赏诗歌的情感。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两首诗都对初夏的景致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试从着眼点的角度分析异同。(5分)【答案】两首诗歌写景时都视听结合,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1分)陆诗的“槐柳阴”“鹭”“草”“花”、吴诗的“桃花”“野梅”都是视觉,(1分)两首诗中的“蛙声”都是听觉,(1分)不同的地方时吴诗还有“野梅酸”中的嗅觉(1分)和“十日寒”中的触觉。(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写景的着眼点的题目,注意视、听、嗅、触等感觉的具体分析。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菩萨蛮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有何作用?(5分)【答案】春天烟雨迷蒙中,渔翁醉眠桥畔,草木生机勃勃,(2分)写出了环境和作者的闲适自得的心情(2分),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景物描写的作用的题目,首先答出景物的特征,然后从诗歌的开头的结构上的作用的,主要是渲染气氛和铺垫。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答案】下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归隐之情。(2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是通过拟人(或移情)和用典的手法抒发的;(2分)从对面着笔将自己的感情移植到无生命的江山的自然上,(1分)然后借助陶潜的典故含蓄地表达情感。(1分)【解析】试题分析:首先答出情感,然后分析手法,手法主要是拟人、移情和用典。考点:鉴赏诗歌的情感。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1诗歌的第三联用了两个叠音词,试分析其效果。(5分)【答案】“暮吹”用“萧萧”象其声,“红叶”惊落,满地飘零,晚风之紧可以想见;(2分)“寒云”以“惨惨”状其色,“旧楼”难以承受住它的重量,云层之厚不言而喻。(2分)此联用两个叠音词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一幅萧瑟、惨淡的秋景图。(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主要是炼意、炼境、炼结构、炼手法,此题主要是炼境,答题时具体分析对景物描绘的的作用,然后概括意境。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从结构上分析尾联的作用。(6分)【答案】这历史上虎踞龙盘、人杰地灵的雄都,如今竟一派凄凉,无人过问(1分)登临此地,谁还有往日那种激扬奋发、踌躇满志的风情气韵呢,(1分)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思。(1分)尾联归结全诗,为金陵秋景图点睛;(1分)“故国凄凉”与“江城满目秋”,“谁与问”与“独上”照应,全诗结构严谨(2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尾联作用分析的题目,答题时先概括此联的内容,然后分析作用,作用主要的点明主旨和照应。结合诗歌具体分析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姜夔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注】湘:湘江,流经湖南。皋:岸。茜:大红色。1词的前三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何作用?(5分)【答案】“人绕湘皋月坠时”,点明人物、地点、时间。(3分)描绘出潭州红梅独特的品格风貌,(1分)奠定了全篇愁苦的基调。(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和分析诗歌结构的题目,内容结合诗句中的“人”“月坠”“斜横花树小”可知点明事件、地点、人物,是景物描写,可知的奠定情感基调,一个“愁”可知基调是“愁苦“。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全词选取了哪些意象?塑造了什么样的红梅形象?(6分)【答案】它通过“月坠”、“鸥去”、“东风”、“愁漪”以及“绿筠”的渲染烘托,(3分,两个1分,答出5个可得满分)塑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风采的、充满愁苦、浸透相思情味的红梅形象(3答,一点一份)。【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形象分析的题目,先概括意象,主要有“月坠”、“鸥去”、“东风”、“愁漪”以及“绿筠”,红梅的形象主要可从“斜横花树小”“愁”“相思”等词语看出是“独特风采的”“充满愁苦”“浸透相思”的形象。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8分)小重山【注】 岳 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此诗作于秦桧任宰相时。朝廷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1首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首句以动衬静描写了一幅静谧的深秋夜景图。(2分)首句起兴,渲染一种凄凉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2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你认为“欲将心事付瑶琴”中的“心事”有那些?请结合诗词略作分析。(4分)【答案】(1)心念中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情 (2)遭人陷害,赋闲在家的无奈之情(3)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 (4)对奸臣当道,苟且偷安的愤恨之情(5)知己甚少,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 (任意答出四点即可,每点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要读懂“心事”的具体内涵,先要读懂全诗,圈定范围,再结合知人论世,诗下注释具体作答。这首诗的大意是: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3分)【答案】(3分)晴本无雨,夏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合同中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中的税收问题解析
- 商业综合体租户运营管理及物业服务合同
- 灌注桩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施工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协议
- 租赁合同担保法律效力与租赁合同终止条件
- 离婚协议书:涉及财产分配、子女抚养及情感修复方案
- 知识产权授权与转让合同-互联网内容版权
- 围棋直播运营工作总结
- 珠宝店个性化定制装修与品牌独特性塑造合同
- 高端离婚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与监护权合同
- 人事部新员工入职培训
- 学校食堂设备设施改造方案
- 新手必看保安证考试试题和答案
- 脓毒性休克护理要点
- 第1课 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
- “趣”破“蛐蛐”小妙招社交魔法课主题班会
- 《数据分析与决策》课件
-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 YY/T 1686-2024采用机器人技术的医用电气设备术语、定义、分类
- 职业素养 课件 专题七 主动 给自己创造机会
- 住宅小区保洁服务合同范本
- 《护士输血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