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兴业二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西玉林市兴业二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西玉林市兴业二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西玉林市兴业二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西玉林市兴业二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广西玉林市兴业二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小明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开始平视读数为30.0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剩余水的体积为20.0ml,小明实际倒出水的体积()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不能确定2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丁酸乙酯由20个原子构成的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 g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d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32013年11月,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数万人无家可归,无水可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后就得到能饮用的纯净水b水体有自净功能,灾区的水可直接饮用c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d澄清透明的水即可饮用4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故工业上常用此方法制取氧气b登山、气焊、潜水、宇航等都是利用氧气可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没有用途可言d空气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等领域5下列哪一组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具有密切的关系()a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b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c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微粒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6“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超氧化钾(ko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o2应密封保存b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c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d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7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即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即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bc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abcd9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10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单质、氧化物b化合物、氧化物c单质、化合物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11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d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12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fecn2dc6013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 加明矾 蒸馏 消毒杀菌要将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bcd14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这两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a+1价和1价b+2价和1价c+3价和+4价d+4价和+2价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得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b该元素的离子na+结构示意图为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16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事 实解 释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b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c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机会多d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aabbccdd17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b冰水混合物c自来水d水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制作刀具b水作溶剂c用16%的食盐水选种d氧气供给呼吸19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我认为下列节约行为合理的是()a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b用剩的药品倒入废液缸c吃经高温蒸煮后的变质大米d用淘米水浇花20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63172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13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与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7:8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反应后甲的质量为8gd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2分)21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略去),用化学用语填空:(1)物质的化学式;(2)物质中的阳离子;(3)物质的化学式;(4)物质所含元素的符号;(5)标出物质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6)生成物质的化学方程式22回答下列问题:据统计,目前南充市私家车出现井喷式增长:小汽车从5万辆增加到6万辆用了不到12个月时间汽车排放的尾气(co、so2与no等物质)将会加重我市空气污染,其治理方法有:(1)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修建加气站压缩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点燃该气体前,应先(3)使用氢气燃料推广2005的同济大学推出用氢气作燃料的“超越3号”氢动汽车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中的元素,除0族(最右纵行)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化学反应 中,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请回答:(1)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元素符号为,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与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为(3)分析上表可发现: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24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5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高温下用碳还原氧化铜:(2)金属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因为镁能在co2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则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基本类型是: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0分)26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f(2)实验室选取d、e、h、j四种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曼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除了选用了仪器b、g 外还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填写序号)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后,应先往仪器b中加入的药品是,后加入的药品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5)小淇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上述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的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对可能造成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填序号)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溶液变红27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如图1的冲调饮料【饮料说明】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实验序号加入水的体积加入水的温度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1200ml15a(待记录)250b(待记录)a b c(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图2)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64ml,b=132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四、计算题(8分)28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g(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2015-2016学年广西玉林市兴业二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小明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开始平视读数为30.0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剩余水的体积为20.0ml,小明实际倒出水的体积()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不能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小明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开始平视读数为30.0ml,实际体积应等于30.0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剩余水的体积为20.0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剩余水的实际体积应大于20.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水的体积小于10ml故选b【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2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丁酸乙酯由20个原子构成的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 g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d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丁酸乙酯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丁酸乙酯是由丁酸乙酯分子构成的,1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丁酸乙酯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2)=18:3:8,故选项说法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2013年11月,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数万人无家可归,无水可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后就得到能饮用的纯净水b水体有自净功能,灾区的水可直接饮用c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d澄清透明的水即可饮用【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解答;b、根据水的自净作用分析解答;c、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解答;d、根据澄清的水的成分分析解答【解答】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所以过滤得到的不是纯净水,a说法不正确;b、水体有自净作用,灾区的水可以直接饮用,b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吸附有毒气体和色素,不能除去水中所以的杂质,c说法不正确;d、澄清透明的水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饮用,d说法不正确故答案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和与水相关的知识,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应用4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故工业上常用此方法制取氧气b登山、气焊、潜水、宇航等都是利用氧气可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没有用途可言d空气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等领域【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取方法相关知识解答;b、根据氧气具有支持呼吸的性质解答;c、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分析判断;d、根据空气的各种成分的用途分析判断【解答】解: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a说法不正确;b、登山、气焊、潜水、宇航等都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b说法不正确;c、通电时稀有气体能产生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稀有气体可制霓虹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做保护气,c说法不正确;d、空气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等领域,d说法正确;故答案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离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氧气、稀有气体和空气成分的用途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哪一组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具有密切的关系()a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b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c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微粒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得失电子的性质,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与4的关系可以判断元素的分类【解答】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密切,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得失电子的性质,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故a正确;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故b错误;c、微粒的种类取决于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的关系,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取决于质子数和中子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明确原子中存在的等式关系,知道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多于4个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6“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超氧化钾(ko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o2应密封保存b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c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d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氧气的用途【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根据超氧化钾(ko2)易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考虑;b、根据呼吸器提供氧气考虑;c、根据吸入的空气中成分考虑;d、根据超氧化钾(ko2)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考虑【解答】解:a、超氧化钾(ko2)易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ko2应密封保存,故a说法正确;b、超氧化钾(ko2)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呼吸器提供氧气,所以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故b说法正确;c、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的气体中还含有稀有气体、氮气、氧气等物质,所以属于混合物,故c说法错误;d、超氧化钾(ko2)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所以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能够从题干中提供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回答本题的能力7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即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即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bc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干冷的烧杯只能证明甲烷燃烧产生了水,可以据此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完成解答;将二氧化碳倒入不同高度的蜡烛的烧杯中,可以判定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和能否燃烧,可以据此解答;根据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来分析;根据不同条件下白磷和红磷的燃烧的状况来分析;将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只能验证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解答】解:干冷的烧杯只能证明甲烷燃烧产生了水,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可以判定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难以验证其中含有碳元素,所以不正确;将二氧化碳倒入不同高度的蜡烛的烧杯中,能观察到底层蜡烛先熄灭,可以判定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时能够证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正确;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由h、o所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故的结论正确;空气在的白磷可以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可以知道燃烧的条件需要氧气,同时空气的红磷不能燃烧,可以判断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要高,故的结论正确;将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只能验证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而不能正确二氧化碳为酸性,故错误根据分析可以知道结论正确的为: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c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abc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考虑;根据原子的结构考虑;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考虑;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一般以整体形式参加反应【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说法错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镁原子与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说法正确;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一般以整体形式参加反应,有的反应中是可以分开的,例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知道原子的构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9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考点】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需和氧气接触,三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当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意外地燃烧会造成伤害事故,应尽量避免【解答】解:a、当图书、档案失火时,为了防止图书、档案损坏,最好选择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样不留下痕迹,故a错误;b、泄漏的煤气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火燃烧将会产生爆炸,打开排风扇的电火花会引燃泄漏的煤气可能会爆炸,故b错误;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是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口鼻,故c正确;d、油锅内加水,油的密度比水小,会使油浮在水面不能使火熄灭;应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此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就能解决此题10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单质、氧化物b化合物、氧化物c单质、化合物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纯净物中按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与化合物,两者属于并列关系,其中化合物中又可分为含氧化合物等,有图示可以看出应该是单质应该是化合物,利用以上的关系解决此题【解答】解:纯净物中按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与化合物,两者属于并列关系,其中化合物中又可分为含氧化合物等,有图示可以看出应该是单质应该是化合物,利用以上的关系解决此题利用这些信息其中的并列与包含关系可知:是含氧化合物其包含氧化物,故是氧化物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物质分类之间关系的考查,了解其中的并列与包含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关键所在,同时区分各概念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是很重要的解题基础11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d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具体的失火原因选择正确的灭火方法【解答】解: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氧气的方法,正确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灭火,正确c、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利用了降温的方法灭火,正确d、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虽然能灭火,但是这种方法会损坏电视机,家用电器着火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不正确故选d【点评】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等方法,灭火时要隔绝具体的情况选择有效的灭火方法12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fecn2dc60【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o属于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c、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符号是c60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13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 加明矾 蒸馏 消毒杀菌要将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bcd【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以及净化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要将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需要经过加明矾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的方法净化,不需要蒸馏,观察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净化的知识进行14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这两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a+1价和1价b+2价和1价c+3价和+4价d+4价和+2价【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回答【解答】解:ca(clo)2中ca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2+(x2)2=o,x=+1cacl2中ca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2+x2=o,x=1故选a【点评】注意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得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b该元素的离子na+结构示意图为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如图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名称为钠;故正确;b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为,故错误;c右上角的数字式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正确;d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金”字旁;所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16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事 实解 释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b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c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机会多d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如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故选项解释正确b、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是因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是因为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机会多,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原子的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溶液的用途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b冰水混合物c自来水d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b、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c、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故选c【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制作刀具b水作溶剂c用16%的食盐水选种d氧气供给呼吸【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金刚石制作刀具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金刚石的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水作溶剂说明水能够溶解其它物质,水能够溶解其它物质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用16%的食盐水能够进行选种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氧气能够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19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我做起”,我认为下列节约行为合理的是()a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b用剩的药品倒入废液缸c吃经高温蒸煮后的变质大米d用淘米水浇花【考点】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根据根据节约用水、水的污染、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变质食品的处理方法来回答本题【解答】解:a、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成分,浇灌农田后损害农作物,所以a是错误的;b、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放到废物桶,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所以说法错误;c、变质大米已经没有任何营养成分,没有必要去吃它;d、用淘米水浇花是一种节约用水的表现故选d【点评】要了解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节约用水的方法,养成做任何事都要节约的好习惯20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63172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13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与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7:8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反应后甲的质量为8gd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利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表中的信息及催化剂的特点判断甲是否是催化剂【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6+3+17+25=待测+11+34+0,故待测=6,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则可推测反应物为丁,生成物为乙、丙,甲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为催化剂a、乙与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13):(3417)=8:17,故a错误;b、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则可推测反应物为丁,生成物为乙、丙,甲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6+3+17+25=待测+11+34+0,故待测=6,故c错误;d、在该反应中,甲物质可能是催化剂,因为甲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反应后质量和反应前进行比较,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质量减少了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2分)21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略去),用化学用语填空:(1)物质的化学式kmno4;(2)物质中的阳离子k+;(3)物质的化学式co;(4)物质所含元素的符号al;(5)标出物质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2o5;(6)生成物质的化学方程式2mg+o22mg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解答;根据书写方程式的要求:写配注等,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解答】解: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写出物质的化学式;(1)物质的化学式为 kmno4 ,故答案为:kmno4;(2)物质中的阳离子为 k+,故答案为:k+;(3)碳在氧气不充分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物质的化学式 co,故答案为:c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所含元素的符号 al,故答案为:al;(5)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可得物质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2o5,故答案为: 2o5;(6)根据书写方程式的要求:写配注等,可得氧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故答案为:2mg+o22mgo【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与化学方程式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2回答下列问题:据统计,目前南充市私家车出现井喷式增长:小汽车从5万辆增加到6万辆用了不到12个月时间汽车排放的尾气(co、so2与no等物质)将会加重我市空气污染,其治理方法有:(1)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n2+2co2;(2)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修建加气站压缩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h2o+2co2点燃该气体前,应先验纯(3)使用氢气燃料推广2005的同济大学推出用氢气作燃料的“超越3号”氢动汽车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压轴实验题【分析】抓住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和认识,及常见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解答】解:(1)由题意不难得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这两种有污染的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