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着色(zho)炽热(ch)压轴戏(zhu)一曝十寒(p)b.瓶颈(jng)包扎(z)角斗士(ju)苍劲有力(jng)c.毛坯(p)濒临(bn)酵母菌(xio)断壁残垣(yun)d.横财(hng)花冠(gun)处女作(ch)麻痹大意(p)解析:a项,“着”应读“zhu”。c项,“酵”应读“jio”。d项,“痹”应读“b”。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近期,各种食品价格涨幅增大,由此带来的连琐反应正在呈蔓延之势,人们正为本轮物价上涨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而担心。b.梅雨时节,空气中水汽氤氲,缔听那鸟声,你就感受到那声音不再是清脆明亮,更不是婉转动听,而是约略带几分喑哑和沉闷。c.在起伏跌宕、白雪皑皑的贺兰山父性的衬托下,另一边的大漠,在午后阳光的晕染中,则呈现出一片混沌、圣洁、慈祥的母性光辉。d.春光流转千载,它是来消释人们秋冬的愁烦的,落寞的文人也不会在春风的骀荡中萎靡不振,放飞着心中无边的暇思。解析:a项,“连琐反应”应为“连锁反应”;b项,“缔听”应为“谛听”;d项,“暇思”应为“遐思”。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精研发,切实启动并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品质才是赢取市场亘古不变的真理,由浮夸而得来的虚名如浮云,终归不能长久。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c.有专家认为,现代父母大多急于求成,让孩子很小就参加各类培训,看似让孩子掌握了不少技能,实则对其成长不利。d.在强调终极关怀时却对当下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迫在眉睫。解析:b项,“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是让人不满意的意思,句中使用为望文生义。答案:b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对于机关、企业等单位的图书阅览室,由于分散在各个部门,规模也比较小,很容易被人们忽视。b.针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以及雾霾天气治理等问题,有关专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换了广泛的意见。c.美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的大厅里出现了一个一万平方米的人造海滩,设计师说,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探索周围的世界并与环境产生新的互动。d.石墨烯在电池上的应用,主要是和硅结合在电池负极里面代替原来的石墨,这样可以提升电池的整体容量和充电速度。解析:a项,“被人们忽视”的主语是“图书阅览室”,但前文加上了介词“对于”造成主语缺失,应去掉“对于”。b项,语序不当,应将“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c项,“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可删除“为了”。答案:d5.下面的文字提供了黄山在自然知识方面的哪几个具体信息?请用四个短语概括。(4分)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侵入的手法,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大自然布置完毕,就把胜境给予人类。;。解析:注意抛开抽象内容,抓住“自然知识”进行概括。如“皖南山区”“火山侵入”“区域”“花岗岩”等。参考答案:地理位置形成方式范围(区域)面积构成成分(组成物质)6.根据画线句式,再仿写两个句子,与原文形成排比。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与上文语意连贯。(4分)我起来,走下台阶,独自微笑着,欢喜着。四下一个人也没有,我就觉得自己也没有了。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气,我走向田畦,就觉得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解析:注意仿句式,为“我,就觉得自己是”的形式,每句前后要关联,使用比喻手法。答案示例: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缕婉转的气流;我抬头望天,就觉得自己是一束明灿的阳光。7.下面是一幅摄影图片,请根据你对图片意蕴的解读,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能够体现意蕴的词;根据意蕴展开描写;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5分)这是一只的小鸟。描写:。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命题的想象空间很大,但不管怎样扩写都只能围绕“一只的小鸟”拓展。可从“孤独”“孤单”“自由”等角度思考。答案示例:这是一只孤独的小鸟苍茫的夜色,远处的电线杆孤独地挂在天穹,与黑色融为一体的鸟静静地立在那儿,无声,无息,偶尔扇动着翅膀,掀起阵阵凉风,哀鸣声不间断地从它的喉间发出。良久,它仿佛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与孤独融为一体,犹如一位思考者。这是一只孤单的小鸟在灰色的天空背景下,它就像一个孤独者,双眼凝视着这片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天堂。还记得往日,它与小伙伴在湛蓝的天空下畅谈着未来美好的梦想,它们拥有矫健的双翅能在天空下自由飞翔,但如今只剩它了,人类的密网无处不在,它不能也不敢随意地飞翔,今后它又该飞向何方呢?这是一只自由的小鸟微风中,她独自站立,俯视着地面上的一切,目光高傲而清冷。因为没有鸟笼的束缚,与自由相比,优越的生活显得那么渺小。心之所向,双翅一挥,便可在天地间留下无拘无束的痕迹,飞往梦想的远方。二、现代文阅读(27分)(一)导学号1793000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9分)文艺创作规律要求作者必须深入生活,对大千世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才有可能取得丰富的审美信息,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爆发灵感,铸成审美意象。但另一方面,文艺家又不要执着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才有可能对宇宙万物进行冷静理智的分析和研究,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炽热的情感。这就是作者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对宇宙人生所采取的“不即不离”之态度,亦即“于相而离相”。文艺鉴赏规律也要求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应潜心于对象之中,不但要了然于目,而且要了然于胸,从而在凝神观照中达到主客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与此同时,又要求人们在心理上与外物分离,与宇宙人生保持一定距离,客观透脱地观察对象。伊塞尔在本文的召唤结构一书中曾说: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一种“召唤结构”,它有许多未定点和意义空白。这些点和空白乃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它们能促使观者在阅览中赋予作品之未定处以确定的含意,从而填补意义空白,赋予观者参与作品构成的权利。因此,在鉴赏中倘执着拘泥于对象而不能冷静透脱地看待对象,就有可能忽略作品的未定点和空白,从而无法参与作品的再建构,展开审美想象与联想,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在中国画里,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直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人们往往把空白作为整幅画中最令人欣赏的部分,正是因为那一空间给人以神秘又美好的遐想,所以就使这一虚空变成最耐人寻味的一面。如用高峰来表现大自然的雄伟峻峭,用烟云来衬托山峦的静穆庄严。在所留下的那些虚空里,都存在着极大的暗示,而这暗示又仿佛是一种流动语言,它可以使画家的观察力和读者的想象力更加敏锐。这种智慧,显然受到禅宗“机锋转语”的启示,有引人入胜之妙。坛经云:净心则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善人恶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种以“净心”观照宇宙万物,从而体认其真如本性的思想,对我国传统的审美活动和文艺创作发生过重大影响。审美活动是采取审美观照和情感体验的方式去把握世界,既如此,审美者就必须具备虚空明净的审美心境。只有用经过净化的、排除了各种世俗欲求的心境去对审美对象进行审视观照,才能体悟到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生命律动,从而渐入审美境界。刘禹锡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引中指出,文艺创作要排除心中的一切杂念,形成虚空的审美心境,此乃进行艺术构思的前提条件。刘氏还指出,有了虚空的审美心态,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就会纷至沓来,涌入艺术家的心中,只有万景入胸,才能经过方寸之心的熔铸冶炼,酝酿凝聚成审美意象,塑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选自李豫川禅宗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于相而又离相”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一创作态度和理念是文艺创作规律对作者的必然要求。b.在观照中物我既两忘又相离的境界,正体现了这一创作主张。c.在创作中首先要“于相”,才有可能爆发灵感,铸成审美意象。d.“召唤结构”能使观者参与作品再建构,它强调的是鉴赏中的“离相”。解析:张冠李戴。原文“在凝神观照中达到主客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与此同时,又要求人们在心理上与外物分离”,这是文艺鉴赏规律的要求,不是文艺创作的主张。答案:b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观者展开审美想象与联想,使作品得以再建构,从而发现作品的未定点和空白。b.中国画里最令人欣赏的部分是“留白”,它使画家的观察力和读者的想象力更加敏锐。c.禅宗“净心”观对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人在审美过程中,体认真如本性,体悟生命的律动,从而渐入审美佳境。d.刘禹锡认为有了虚空的审美心境,就会万景入胸,就能熔铸审美意象,最终塑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可见他深刻地领悟到禅理与诗道的相通之处。解析:a项,因果倒置。原文的表述是“就有可能忽略作品的未定点和空白,从而无法参与作品的再建构,展开审美想象与联想”。b项,以偏概全。从原文“在中国画里,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直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人们往往把空白作为整幅画中最令人欣赏的部分”可知,不是所有的“中国画”都有“留白”,选项中还删除了原文中“往往”一词,显得绝对化了。c项,无中生有。“禅宗净心观对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文中无据。原文是“对我国传统的审美活动和文艺创作发生过重大影响”。“体认真如本性”是禅者的追求,不是审美者的体认。答案:d10.概括禅宗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3分)解析:本文阐述禅宗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两个方面的影响。概括时也应从这两个方面思考作答。第2段的“这种智慧,显然受到禅宗机锋转语的启示,有引人入胜之妙”,第3段的“这种以净心观照宇宙万物,从而体认其真如本性的思想,对我国传统的审美活动和文艺创作发生过重大影响”,第4段的“文艺创作要排除心中的一切杂念,形成虚空的审美心境,此乃进行艺术构思的前提条件”等句,都是很好的提示。参考答案:禅宗的“机锋转语”启示了传统绘画中的“留白”“暗示”艺术。受禅宗“净心”观的启发,产生了创作、鉴赏中的“虚空”审美观。(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18分)敬重一只蝉杨晔从此不再讨厌夏日里的一片蝉鸣,不再扑捉一只蝉玩耍,不再月下寻找草丛里攀爬的蝉,从此拒绝美味的油炸蝉蛹。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在一片茫茫森林里,某年,不计其数的蝉的幼虫纷纷破土而出,恍若数以亿计的生灵同时降临凡间。若隐若现的月光下,森林的地面上涌动着一层又一层的黑浪,它们急匆匆地爬着。没有统一的命令,但有冥冥之间生命的牵引,它们追寻着树木的方向。很快又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无数棵树,找到它们认为合适的位置。棕黄的蝉虫开始蜕变,蝉努力钻出,以最美的姿势仰身脱壳,一只雪白的蝉跃然眼前,悄然滑落旁边。美丽的蝉翼翩翩舒展,如若绝世舞姿,为生命绽开等待许久的渴望。森林的黎明为一片雾霭点燃了一盏灯,渐渐地许多动物苏醒过来,它们要去觅食。可是它们很快被这貌似从天而降、实则地下涌出的生物惊呆,不管那么许多,猴子,蛇,熊,各种鸟甚至松鼠,它们同时开始大聚餐,它们随手就可以抓到一只蝉或者还没来得及蜕变的蝉,大快朵颐。享受着它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没见过的美味,而且它们的后代也未必能遇得到的极品。所有的动物都吃得动也不想动,就连蝉从眼前掠过,它们都懒得看一眼。森林里回荡着蝉的合鸣,一浪迭一浪,在枝叶间灿然悦动,一声高一声,在光影中兀自流转。那不知疲倦的高歌是对光明的欣赏,抑或是对生命的吟唱?然而穴居了十七年的蝉只有两周的生命在阳光下绽放。在这期间它们要完成找寻伴侣,交配,孕育,产卵。它们来到世间的使命仿佛就是某个承诺。然后就匆匆离去?静默的日子,无数只蝉如落叶般恍然飘落,厚厚的几层,连数年积累的落叶都被覆盖。它们凄美地落下,蛰伏十七载的期待,在世间的呼吸只有两周。而森林因为蝉的沉落入泥,次年枝叶更繁茂,茎干更粗壮,鸟类更高歌,动物也更快活。茫茫黑暗中,它们寂寞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熹微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约而至的守诺。它们不知四季更替轮回演绎颜色的变幻,不知风花雪月诉说世间冷暖的传说。一切都是那么唯美,唯美中蕴含着凄美,凄美却无丝毫的悲切,就如凤凰涅槃,沐浴烈火而再生。生命真的是很奇妙的存在。生命的意义似乎真的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陈晓旭一生只扮演一个角色林黛玉,而她演绎的黛玉前人不能抵,后人不能及,仿佛她就是黛玉再世,她就是为黛玉而生。而饰演黛玉仿佛是她一生的谶语,她犹如黛玉般唯美。罗阳仿佛就是为了歼-15而生。他钻研工作,不计较名利,不顾及身体,使命完成之时,就被上苍召回,没有豪言壮语,不去聆听掌声,而他的生命在鲜花中永远绽放。尘世间的身躯已随风散去,但心底世界里的精髓永存。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两周,两个月,两年,你会坦然面对吗?纵使天空不会铭记你的乐音,你会振翅留下雀跃的音符吗?即使石阶不会印染你的痕迹,你会拾阶而上吗?倘若你的生命之花绽放时注定相遇严冬,你会依然笑对风寒吗?我们不乏拥有生命的时空,但我们是否拥有挑战生命意义的人生?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第3期,有删改)11.为什么作者“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4分)解析:对蝉的描写集中在段。蝉是弱小者,它的蜕变过程很艰难,还面临着众多鸟兽的捕食,但它们表现出了向死而生的精神。蝉的生命短暂,但它在高歌,展现出了自己的美丽,死后还能滋养森林。参考答案:作者在蝉身上深刻感受到生命之美,因而震撼、感动到落泪:蝉以令人震惊的绝美姿态展现生命的升华;为实现生命的蜕变,蝉以弱小生命承受巨大的甚至毁灭性的威胁和伤害;蝉短暂的蜕变却呈现一个完整而神圣的生命过程;蝉短暂而凄美的生命点缀了自然,滋养了森林。12.你怎样理解“生命真的是很奇妙的存在”在文中的含义?(4分)解析:注意蝉的蜕变过程和它的生命特点。作者从蝉的生长过程、短暂的生命、努力高歌的姿态等方面获得了感悟,乃至受到震撼,才有如此赞美。参考答案: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概括蝉的生命过程:短暂却充满生命的壮美与神圣。二是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13.文章中插进了陈晓旭和罗阳的事迹,你是否感到突兀?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解析:本题属于探究性题目,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回答。若从陈晓旭和罗阳的生命质量这一角度思考,那么他们的生命就像蝉一样短暂而美丽,即可做肯定回答。若从文脉的紧凑性方面思考,也可做否定回答。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1)不突兀。为了证明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使作者的观点更能激起人的共鸣,更具说服力;用事例把抽象的生命感悟具体化,让读者更易理解和感悟,从而在现实生活层面产生共鸣;引出下文是否能够坦然面对短暂生命的拷问。(2)突兀。与上下文衔接不自然,有些生硬,删去后文章更加顺畅,不影响内容的表达。14.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解析:本句句义明确。可扣住“凄美悲壮”“义无反顾”“淡定从容”等关键词,并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理解。参考答案:蝉深刻启发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悟,对蝉的敬重,就是对生命的敬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命的升华往往需要长久的等待甚至磨难,也正因此生命才更显现出美的价值,更值得尊重;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使命,勇于承担生命的责任,也是生命值得尊重的价值所在;能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是因为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价值。三、古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9题。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迁南京刑部主事。应诏陈边备十策,复上书极言时政阙失。时孝宗已不豫,犹颔之。迁广西太平知府。思明叛族黄文昌杀知府,占三州二十七村。副总兵康泰偕世宁入思明,执其兄弟三人。而泰畏文昌夜遁,委世宁空城中,危甚。诸土酋德世宁,发兵援,乃得还。文昌惧,归所侵地降。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上疏曰:“宁府威日张,不逞之徒群聚而导以非法,上下诸司承奉太过。数假火灾夺民廛地,采办扰旁郡,蹂籍遍穷乡。臣恐良民不安,皆起为盗。请于都御史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宁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右都御史李士实,宸濠党也,与左都御史石玠等上言,世宁狂率当治。乃命锦衣官校逮捕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有删改)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能拔,引去引:引导b.数假火灾夺民廛地假:假借c.寻擢右佥都御史寻:不久d.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坐:因为解析:a项,“引”应为“退却”。答案:a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解析:注意陈述对象的转换和有关动词谓语在陈述句中的关键作用。如兼语句“请委”“敕止治”,连动句“选镇抚”,动词如“扰”“销”等。参考答案:请于都御史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宁王止治其国/毋扰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世宁性情刚直,不畏强暴。在德安任职期间,岐王的下属官吏骄横霸道,胡世宁依法制裁了他们。b.胡世宁疾恶如仇。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无人敢说,胡世宁愤然上书,揭发宁王宸濠的罪状。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遭宁王陷害被关进监狱,仍三次上书陈述朱宸濠谋反的罪状,直至谏官上书说情皇帝才醒悟过来。d.胡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疾恶如仇。议论朝政时不会苟且迎合别人的意见,朝中大臣都忌恨他。解析:c项错,皇帝最终也没有醒悟过来。答案:c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而泰畏文昌夜遁,委世宁空城中,危甚。诸土酋德世宁,发兵援,乃得还。(6分)(2)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4分)解析:(1)“遁”,逃跑。“委”,丢弃、抛弃。“德”,感激。(2)“道”,经过。“驰”,骑马快跑。“画”,策划、谋划。参考答案:(1)可是康泰害怕文昌,夜间逃跑,把世宁丢在空城中,情况很危急。幸亏当地的民族首领们感激世宁,发兵援救,世宁才得以活着回来。(2)经过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世宁于是骑马快速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参考译文: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考中进士。他性情刚直,不怕强权威胁,并且懂得军事。被授予德安推官。岐王初登藩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后升认南京刑部主事。(曾经)应诏写了十篇有关边备问题的策论,又上书极论当时政事的不足和过失。当时孝宗皇帝已重病在身,对他的奏章还点头称赞。以后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思明地方黄文昌一族人反叛杀害了知府,占据三州二十七村土地。副总兵康泰和世宁一齐进入思明,拘捕了黄文昌的三个弟兄。可是康泰害怕文昌,夜间逃跑,把世宁丢在空城中,情况很危急。幸亏当地的民族首领们感激世宁,发兵援救,世宁才得以活着回来。文昌害怕了,归还他所侵占的地方,向朝廷投降了。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经过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世宁于是骑马快速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撤退走了。以后他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世宁恼火极了,就上书说:“宁王府的势力一天天扩大,无赖之徒聚集那里,用非法的事情诱导宁王,上下各级官府对宁王的奉迎太过分了。他频频假借火灾之名鲸吞百姓宅舍地,王府采办骚扰到旁边的郡县,爪牙所及侵害到贫穷的乡村。我真怕百姓为此不能平安度日,都起来做强盗。我请求从都御史中专门委派一人,或者另外选择公正、忠诚的大臣镇压、招安。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世宁不可。右都御史李士实,是宸濠的党羽,他与左都御史石玠等上书,说世宁狂妄、粗率,应予治罪。于是朝廷传令锦衣官校逮捕世宁。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于是就诬蔑说他逃跑了,飞速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江西来。潘鹏把世宁全家人关押起来,紧急追捕世宁。世宁于是逃跑去了京城,自己投案住进了锦衣卫的监狱。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皇帝始终没有醒悟。关押了一年多,谏官程启充、徐文华等人递上奏章搭救他,于是把胡世宁贬谪(发配)到沈阳去戍守。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反。世宁从贬戍地被重新启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往巡抚四川。后因父亲去世回了家乡。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疾恶如仇,而推荐贤人唯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压制,胡世宁连续递奏章推荐。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不苟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桂萼感激他,想拉拢他,让他帮自己的忙。世宁却不肯附和他们,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朝中大臣都忌恨他。好在世宗皇帝对他始终恩礼不衰。(二)古诗鉴赏(8分)19.导学号1793000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1)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所描绘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2分)(2)诗歌第三联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色?(3分)(3)试分析尾联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解析:(1)所找意象就是诗中的景物形象。景物特点可抓住景物形象的修饰语(主要是一些形容词性词语),综合把握意象营造出的氛围,分析画面特点。(2)分析颈联的抒情特点,实际上是考手法,要注意抒情的角度,“乡泪”“客中”等词语直接交代思乡的主题。“归帆天际看”则是想象家中之人盼望诗人回家的动作行为,是虚写。(3)抓关键词语“迷津”这里主要指内心的迷茫,与“平海夕漫漫”一句的景物特点、氛围相吻合。参考答案:(1)作者选取了“落叶(木)”“鸿雁”“北风”“长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落叶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面寒冷的深秋景象。(2)“乡泪客中尽”,直接抒情,点明了乡思情深,也抒发了客居他乡的凄苦。而“归帆天际看”则虚写家人盼望自己,把思乡之情写得更加真切感人。这两句虚实结合,极富表现力。(3)尾联写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愁苦之情。“迷津欲有问”,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点出内心的迷茫,即从政与归隐的心理矛盾。“平海夕漫漫”写景,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三)名句默写(8分)20.根据提供的语境,默写横线上的句子。(8分)(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退亦忧”指的是“”。(3)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4)赤壁赋中,苏子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的诗句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解析:仔细体会语境中提示的意思,看是否存在默写句子中的关键字眼,是直接默写本句,还是找原因句或结果句。答案:(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四、作文(60分)21.导学号1793000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生命是一张不能返程的船票,那么就把它攥在手心里,倍加珍爱。再漫长的生命在时光的汪洋里不过是白驹过隙,我们没有理由任意挥霍它,践踏它,那么就把它贴在心窝里,时时呵护它。存在即合理,就让生命绚烂地开放吧,即使惊涛骇浪,我们也要溯流而上;即使千锤万击,我们也会百折不回。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一切生命,你的生命就拓展了无限的宽度!本单元四篇文章有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也有对他人关爱的感受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还有对小生灵的赞美。所有这些都来自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我们学会珍爱生命。请以“珍爱生命”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首先要对种种有关生命现象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审视生活中人们对生命的种种不同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提炼出观点;其次,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有关生命的种种典型事例,不论是人类的,还是动植物的,这类事例越多越好;再次,观点表达要鲜明透彻,语言力求生动活泼,富有哲理。例文:善待生命陈炜迪时间如此匆促,翻开一页日记或者看到一张曾经在一起哭过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新疆伊犁州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英语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面试美术试题及解答参考
-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附属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菏泽郓城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设备购销合同格式范文5篇
- 离婚子女抚养协议修订版:费用调整及监护权调整文本
-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第二单元第二节元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 有组织科研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机制研究
-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
-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4版)
- 重大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及预案
- Unit 1 My school-A Let's Spell(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楼层瓷砖脱落施工方案
- 《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
- GB/T 31771-2024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
- 哮喘治疗原理及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