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两则》同步练习 (新版)语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两则》同步练习 (新版)语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两则》同步练习 (新版)语文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两则》同步练习 (新版)语文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两则》同步练习 (新版)语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9 古文两则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列子,名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相传列子一书为列御寇著。2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慢”同“墁”,涂抹)卒逢暴雨(“卒”通“猝”,突然)(2)古今异义匠石运斤成风(古义:锛子,削平木料的工具;今义:重量单位)臣之质死久矣(古义:对象,搭档;今义:质量)志在登高山(古义:意念,心情;今义:志向,志气)(3)一词多义【善】伯牙善鼓琴(擅长)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好,妙)【之】过惠子之墓(结构助词,的)使匠石斫之(代词,代指郢人涂抹在鼻尖上的像蚊蝇的翅膀大小的白石灰)宋元君闻之(代词,代指匠石削掉郢人鼻尖上的白泥而不伤鼻子这件事)自夫子之死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乃援琴而鼓之(代词,代指琴)【而】听而斫之(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然后”)尽垩而鼻不伤(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连词,表修饰,可不译)【为】尝试为寡人为之(为:wi,替,帮;为:wi,做)吾无以为质矣(作为)初为霖雨之操(弹奏)【于】止于岩下(在)吾于何逃声哉(从)(4)词类活用止于岩下,心悲(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悲伤)钟子期辄穷其趣(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5)特殊句式省略句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之)为质矣”的省略倒装句吾于何逃声哉。(吾逃声于何哉)3主题解说郢人这则古文,庄子通过匠石用锛子削掉郢人鼻尖上的白泥而鼻子一点没受伤,郢人面不改色的故事,来譬喻他和死者惠子的友谊,流露出对纯厚真挚友情的怀念。伯牙善鼓琴这则古文讲述了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音的故事,可以看出钟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4重点突破“郢人立不失容”说明了什么?提示:郢人信赖石,才能让石削去自己鼻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石得以发挥卓越本领,郢人的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信赖,能够创造奇迹。5结构图解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郢人() 斫之() 寡人() 垩()慢()其鼻端峨峨() 卒逢暴雨() 霖雨之操() 辄穷其趣()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顾谓从者曰() (2)使匠石斫之()(3)听而斫之() (4)尝试为寡人为之()(5)臣则尝能斫之() (6)伯牙善鼓琴()(7)志在登高山() (8)峨峨兮若泰山()(9)洋洋兮若江河() (10)钟子期必得之()3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2)卒逢暴雨,止于岩下()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伯牙善鼓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b伯牙乃舍琴而叹曰乃援琴而鼓之c臣之质死久矣吾无以为质矣d鼻端若蝇翼峨峨兮若泰山5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b尝试/为寡人/为之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d洋洋兮/若/江河6对于古文二则的内容,以下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郢人的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散文家、 思想家和哲学家,宋国人。 b郢人故事虽然简短,但富有感染力。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 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纯厚真挚之情。 c“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广为流传,从文中“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 便可看出钟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d伯牙善鼓琴一文虽然情节简单,但层次清晰,所塑造的两个人形象鲜明而生动。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_(2)虽然,臣之质死久矣。_(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_(4)心悲,乃援琴而鼓之。_8. 展开想象,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仿照文中句式的特点,仿写几个 句子。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_。”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_。”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_。”(一)阅读郢人,回答下列问题。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1)过惠子之墓()(2)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3)郢人立不失容()(4)虽然,臣之质死久矣()()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_(2)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_11庄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这个故事表达了庄子的什么感情?_(二)阅读伯牙善鼓琴,完成下列习题。1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1)伯牙所念()(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3)初为霖雨之操()(4)钟子期辄穷其趣()()(5)伯牙乃舍琴而叹曰()(6)吾于何逃声哉()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_(2)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_14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15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知音呢?_16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贾岛在作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的佳句后,又作了几句诗题在后面,诗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其中的后两句“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表达出作者在完成艺术创作后,对读者怀有什么样的期待心理?请略加阐述。_人琴俱亡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注释】王子猷(yu):即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子敬:即王献之,王羲之的儿子。都:总,竟。了(lio):完全。舆(y):轿子。调:协调。恸(tng):痛哭,极度悲哀。1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语时了不悲()(3)子敬素好琴()(4)月余亦卒()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_(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_19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之情,表达了_。20本文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有个性。子猷“_”“_”到“_”“_”, 把事情经过写得波澜起伏。文言文对照翻译郢人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 谓 从者 曰:“郢人 垩慢 其 鼻端若蝇 翼,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随从人员说:“郢地有个人把白泥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使 匠石 斫 之。匠 石 运 斤 成 风,听而斫 之,尽垩而 鼻让一位名叫石的匠人用锛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人挥动锛子呼呼作响,郢地的人听任他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不 伤。郢人 立不 失 容。宋元君 闻 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不改变神色。宋元公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人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人说:臣 则 尝 能 斫 之。虽 然,臣 之 质 死 久矣。自夫子之 死 也, 吾 无 以 为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质 矣,吾 无 与 言之矣。”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注释顾:回头看。从者:随从人员。垩():白色的土,可用来粉饰墙壁。慢:同“墁”,涂抹。匠石:名叫石的匠人。斫(zhu):砍,削。斤:锛(bn)子,削平木料的工具,柄与刃具呈丁字形,刃具扁而宽,使用时向下向里用力。听:听信,听任。失容:改变神色。尝试:试验。寡人:君主自称。尝:曾经。虽然:虽然如此。质:对象,搭档。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 听。伯牙鼓琴,志在登 高 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 在流水,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登高山的情景,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 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 游于泰山之 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都能领会。伯牙(与钟子期一起)在泰山的北面游览,卒 逢 暴雨,止于 岩 下, 心 悲, 乃 援 琴 而 鼓之。初为 霖雨 之 操,更 造突然遇到暴雨,(于是)在岩石下(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取过琴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模拟崩 山 之 音,曲 每 奏,钟子期 辄 穷 其 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 之听夫志,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都能点明他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听到的心意,想 象 犹 吾 心 也 。吾 于 何 逃 声 哉?”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躲开你的耳朵呢?”注释善:擅长,善于。鼓琴:弹琴。志:意念,心情。峨峨:山高。洋洋:盛大的样子。所念:心中想到的。得:领会。阴:山的北面。卒:突然。通“猝”。乃:于是,就。援:拿,拿过来。操:琴曲名。穷:穷尽。趣:旨趣,意旨。舍琴: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逃:逃避。【参考答案】1 yngzhugumnclnzh2. (1)回头看(2)砍,削(3)听信,听任(4)试验(5)曾经(6)弹奏(7)意念,心情(8)山高(9)盛大的样子(10)领会,明白3. (1)“慢”同“墁”,涂抹(2)“卒”通“猝”,突然4. a(解析:a句中的两个“善”字分别是“擅长、善于”“好”的意思。)5. c6. c7. (1)郢地有个人把白泥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一位叫石的匠 人用锛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2)虽然如此,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3)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都能领会。(4)(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取过琴弹了起来。8. 清风徐徐兮若清风细雨蒙蒙兮若细雨明月皎皎兮若明月9. (1)经过,路过(2)蚊蝇的翅膀(3)改变神色(4)虽然如此对象,搭档10. (1)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随从人员说。(2)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11.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庄子通过这个故事来比喻他和死者惠子的友谊,流露出对纯厚真挚的友谊的怀念之情。12. (1)心中想到的(2)感到悲伤拿,拿过来(3)琴曲名(4)穷尽旨趣,意旨(5)放下,停止(6)逃避13. (1)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都能点明他的情趣。(2)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14.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难遇。也比喻乐曲高妙15. 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知音。16. 示例:表现出作者希望得到读者的肯定与赞赏,希望能与读诗人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17. (1)都(2)说话(3)向来,一向(4)死18. (1)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2)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 子敬,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